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视兄为父 > 第4章 第 4 章

视兄为父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胖子家的学渣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16 10:11:51 来源:文学城

徐胜凯喜欢往茶楼跑,听说书的,每个月那点零用钱除了买零食,都送给说书的了。自从知道了沈子西的名字,就很爱把沈子西和故事里“西子浣纱”的西子比较。

但是他粗心,从来也都不知道“西子”是女子,以为跟孔子孟子一样是个很厉害的大人物,就这么一直叫下去,后来知道了也改不掉了。其他人只以为徐胜凯这样叫是昵称,表示小哥俩关系好,没往别处想,沈子西又不会计较这事,也就放任了。

其实哪里是沈子西不计较,他计较的很!只是,打不过啊……

根据张璟凌张院长的科普,私塾里现在加上他本人也才三个秀才,张璟凌是唯一一个上了副榜的,也是出资者,就成了院长,教授蒙童,其他班有时也会逛一逛,有时候也会教一两次律法。另一个是个四十多岁的老秀才,耐心很好,但就是身子骨不太好了,家里有田地有店铺,经济压力不大,就负责清闲一点的五经班,多是十三岁以上的大孩子,懂事也好带,算是打发时间发挥余热。

沈南是为了赚钱养家的,又年轻,就负责起了算数班和中间的四书班,其他班的算学也一并承包了。这两个班大多是七八岁到十一二的小少年,正是能吃又能闹的时候,说懂事也懂事,说调皮捣蛋那是真能把天捅个窟窿的。

沈南对待学问上严谨认真是出了名的,但是宠弟弟也是出了名的。大家都知道沈南成婚不足两年,生了个女儿,没儿子,把幼弟当儿子养。你养就养吧,别人炫耀儿子女儿,他不炫耀女儿,炫耀弟弟。

人家炫耀儿子聪明可爱,女儿漂亮大方,他呢,天天把弟弟挂在嘴边上:“我弟弟长得可漂亮了!”“我弟弟可乖了从不惹是生非!”“我弟弟昨晚帮我烧水洗脚了!”“我弟弟……。”天天“我弟弟”这样、“我弟弟”那样,没完没了的。

尤其是,沈子西满四岁后,沈南开始培养弟弟理财观念,当然也是变着法的想让弟弟手头宽裕一点,想吃点什么就买什么。也不多,毕竟家里情况放在这里,就从他自己的小金库里出,一次给个一文两文,够买个脆烧饼或是包子的。

但是沈子西毕竟是成年人的思想,对那些零食什么的并不感兴趣,包子饼什么的自家嫂子也从没亏待过他,每天不是都在吃吗?就一文一文的存下来。

沈南的生日在四月,周氏的生日在八月。沈子西能出门后,就用这笔小金库,在两人今年生日那天,给沈南买了一支一百文的狼毫细毛笔,绘画勾边或是写账簿用挺好。给周氏花了五十文,买了一把梳子和桃木雕花木簪子,让周氏算是有了婚后的第二支首饰,第一支是沈南成亲时候送的聘礼。

就连樱花,因为和周氏生日就差了一天,老习俗讲是女儿就不能过生日了,不然会妨碍母亲,沈子西都不忘暗地里送了一支头花做礼物。一家子都高兴坏了,沈南这个宠弟狂魔更是翻了几倍的跟人炫耀,天天把弟弟送的笔带在身边随身携带,谁见了都要炫耀一把。

当然,这些东西也花光了沈子西两年半以来所有的积蓄。

小镇以及附近大半个文人圈子包括邻里街坊都知道沈南有个贴心乖巧的小弟弟,比儿子都贴心,一时间,好多人家爱疯爱玩的儿子或是幼弟的日子就有些不是那么好过了。

沈子西对徐胜凯暗暗翻了个白眼:“那怎么了?过了年,我就六岁了,也该启蒙了。对了,你以前不是一直嚷嚷要去考武状元,不愿意读书吗?今天能遇到你,我表示很惊讶啊!”

徐胜凯顿时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无精打采起来:“别提了,我爷爷说,武状元也要有学问,不然就不能考武举,不能当将军。我就不明白了嘿,这当将军跟考秀才,到底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啊?”

“这徐爷爷说的倒是没错,”沈子西还没说话,坐在沈子西旁边的齐成文开了口:“我叔祖父就是武将,不过是参军熬军功得来的。他说过,武状元都是为了培养守卫京城的将士的,那就得会写字,能看懂文官写的那些文章、圣旨,不被人蒙骗。要是中了举人再去考武举,还会客气的称一句儒将,文臣武将都吃的开,那才风光呢!”

“哎?这样的吗?那好吧,我也去考举人好了。不过,咱院长这么厉害的人都没考上,我恐怕更不行吧?”徐胜凯前一句还趾高气昂,想到张璟凌就瞬间蔫下去了。

“哼,算你有点自知之明。”一个冷冰冰充满嘲讽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抬头,是程立。

“你什么意思?我不行,你就行了?”徐胜凯拍案而起,愤怒的指着程立开启了怒喷模式:“你也不瞧瞧你自己,来读书想必你家也不至于穷的揭不开锅吧?也不给你做件好点的衣服。穿这么破旧的衣服,你是读书还是要饭啊?看着比西子还瘦,还考科举?你也不怕竖着进考场横着出来!”

程立气的胸脯起伏不定,一张苍白的脸红红白白,眼白看着比眼珠多。“不好,去叫一下夫子回来,给他把领口解开透透气!”沈子西惊呼出声。

六七岁的小孩见过啥?一个个都吓得麻爪了,听到沈子西的声音,一个个都慌乱的往外跑,沈子西只能自己动手给程立解开扣子。

现在的衣服都是结扣,有些手工不过关或是不讲究的人家,会直接穿成交领,用腰带一束就行。程立这棉袄下面肥肥大大,唯有领子部分因为要保暖,把扣子改的紧了些。

但是这人手艺明显不过关,料子上有改过几次的痕迹,都漏棉花丝了,也扣得太紧。这冬天空气本就稀薄,程立一个呼吸不过来,可不得出事!

等张璟凌跟着孩子们跑过来,程立已经缓过来了,正坐在位置上舒缓精神。而沈子西,则是深藏功与名的拿着徐胜凯的书本在看。

程立被家长接走了,是一个略有些驼背的老人家,据说是程立的族人,父母因故没来。沈子西现在就怕着凉了再生病,让哥哥收回好不容易答应他去读书的决定,也没去送。左右拜沈南所赐,谁都知道沈子西的情况,也没人会强求就是了。

每年过年前,景文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都会先开两节课,第一节课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认识一下,第二节课就要适应了解学院的教学方式,看看自己能不能适应这种强度。等你确定来年要来这里读书了,那么开春后就可以交束脩拜师,正式入学。换句话说,等来年开春,眼前这十好几个孩子能留下几个还不知道呢!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徐胜凯一定会来。沈子西放下手里的三字经,略嫉妒的看了一眼徐胜凯书箱里的三百千和一刀纸、两支毛笔以及砚台。这么齐全,徐老爷子和徐馆主一定不会允许徐胜凯耍性子不去读书的。

古代的造纸和印刷都相当费时费力,所以纸张和书本都相当珍贵。就这么薄薄的几本蒙童启蒙书本,在书坊加一起就要卖差不多一两银子。一个壮劳力去临县码头扛两个月的沙袋,工钱也就差不多一两银子了。

当然,沈子西自然是不用买书的,沈南会给他抄一份的,这也是所有家境不怎么好的学子省钱的办法之一。

沈南的字很好,跟他给人的感觉一样,严肃又温和,逢年过节甚至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请沈南写上几个字,给上一点润笔费。这钱周氏是一个铜板都不会要的,她嫌晦气,就理所应当的充实了沈南的小金库了。

沈南的小金库其实算是比较多的,平日里买纸笔或是小酒都从里面出,基本不动用家里的钱。来钱的法子也不少,周氏每个月会给五十文的零用钱给他随意支配,加上抄书、写对联、算账本、帮人写信,甚至是在县衙需要人去帮忙徭役现场算账时候,尽管沈家因为有沈南可以免了这份徭役,但是沈南还是会自告奋勇去一趟,因为有工钱,还不少。

蒙童班下学早,又经历程立这档子事情,孩子们都吓到了,张璟凌就早早让孩子们都散了,离家远的也特意派马车给送回去。沈子西来到四书班的门口,坐在门前的石头上开始思考,思考什么呢?赚钱!

家里现在全靠哥哥沈南的工资和嫂子周氏摆摊养家,家里孩子三个,首先这房子问题就变得很紧张。

然后是多了兰花一张嘴要吃饭,周氏身体不行,奶水不是很充足,现在兰花全靠买羊奶和鸡蛋羹喂养,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在现在沈子西不需要吃药了,樱花也能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来分担,周氏轻松不少,家里经济压力也多少降低了一些。

母女生日临近一日的话,女儿不能过生日是我老家的习俗,我妈妈和姥姥就差了一天,半辈子没过过生日,从我十四岁自己攒钱开始每年就送老妈一份礼物,十几年风雨无阻。当然,现在姥姥去世了,自然就无所谓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