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侍女的品格 > 第11章 燕双飞(上)

侍女的品格 第11章 燕双飞(上)

作者:裴千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08 09:14:13 来源:文学城

翌日清晨,趁着大伙还没起,晴秋早早翻身下地,轻手轻脚收拾行囊,刚出得门来,就见刘嬷嬷静静矗立在隔壁檐下,天色昏黑看不清面容,晴秋却知道她在等自己。

“嬷嬷万福。”晴秋道了一声福,从包袱里拿出一双棉鞋,那是她早前就做给刘嬷嬷,原本预备冬至时送她的。“您保重,我往那处去了。”

刘嬷嬷生性寡言冷淡,原本要推拒,看见晴秋眼中执拗与羞怯,颇有些动容,到底收下,还破天荒笑了笑。

她也从袖中拿出一物,递给晴秋。

接过来一看,里头赫然是几粒碎银锞子。

只见刘嬷嬷拿出一杆黄铜戥子,当着晴秋的面称了称,足有七两二分——这是晴秋这些年攒的赎身钱。

刘嬷嬷道:“这两年,你每月在我这里存两百文钱,涓涓溪流汇成海,纤尘堆聚始成山,攒钱的道理和过日子的道理一样,当初让你夜不能寐的五两‘典身钱’,如今你已经攒到了。”[注①]

她把银子复又交到晴秋手上,颇有些语重心长:“过日子也是如此,好是一天,坏也是一天,往后还盼你每日心怀畅快,但凡遇到沟儿坎儿的,咬咬牙迈过就是,再回头看,你就发现呐,原来‘一点点好’早已变‘大好’了!”

这道理也如涓涓流水,润进了晴秋的心里。

“嬷嬷教诲,晴秋受益不尽。”

说罢,膝盖一弯,就要跪下。

刘嬷嬷忙上前扶起她,“咱们女人的膝盖骨也是金贵的,虽说为奴做婢,老爷太太见了也不叫跪的,就是从前那个夏嬷嬷打你骂你,你骨头也不曾软过,如今怎么来跪我?”

“好歹您教我一场,我是……”

拿您当至亲长辈看待的。

不过这话晴秋羞涩,说不出口,抿抿唇咽下。

刘嬷嬷大半辈子无儿无女,当下也有感怀,忙肃了肃仪容,拿出针线:“来,我把荷包缝到你夹袄里头,你去了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先不要漏财。若是天长日久,你察觉张红玉是个可靠的,你就把钱托给她,免得你日夜担惊受怕。”

晴秋忙点头,说记住了。

仆人们将自己的月钱交给主子是不成文的规定,也不是穆府独一家这样,大家都如此,为奴做婢的自有一套活法。[注①]

不过也有一些够不着主子的粗使仆人,便找有单独下处的主管来保存。从前夏嬷嬷在时,晴秋硬是将闲钱带在身上,诸多不便不说,还要日夜提防着。

*

辞别刘嬷嬷,晴秋携着包袱铺盖等物,步行来到燕双飞绰楔门外。

整个穆府是一座占地两条街的四进大宅,因尚未分家,三房兄弟子侄都是各自辟出一方小院合住在一起的,属于三房的燕双飞就坐落于西北角,两进三出的进深,与街上还开着一道角门方便进出。

从外头看去,燕双飞与别院并无不同,都是青砖墙瓦,屋宇联幢,唯有庭前景致迥异,晴秋走到它跟前才发现,这院里种了一棵蓬蓬如盖的古槐,落下满地碎红与金黄。

……

两个守门婆子检视一番晴秋所带物什,将其七拐八拐,领进了一洞月亮门,路过花园,在西厢房外站下。

“红玉姑娘是和容姐儿一同睡卧的,眼下尚且没起,你先在这里静候着,不叫别乱走动。”

说罢,拿走了晴秋铺盖家伙等物。

晴秋心里纳罕,到底不敢置喙,喏喏应了声是。

……

*

眼下才是寅时末刻,天还灰着,叫寒风侵蚀了一夜的大地沉沉地泛着冷气,晨雾裹在身上,连新上身的夹袄也抵不住这股瑟缩。

四下里寂静无声,她站定脚跟,偷眼打量着:

燕双飞后院地方不大,光三间正堂就占了一小半的位置,正堂两边设有抄手围廊,围廊连着东西两厢房,两厢房又接左右耳房,拉拉杂杂十多间屋子,只有当中一小片空地做花园。

戍北深秋的花园原本无甚看头,但此间却分外雅致清幽,一汪清池绕着乱石堆就的假山,山上筑有一座四角歇山凉亭,亭下芬芳满园,白杜花月见草等耐寒的草木正开得葳蕤。

举目园中,山环水抱,云|墙|徘徊,皆是与戍北格格不入的筑造之法,连铺路的都不是青石板,而是石头,各个圆不留丢,光润可爱。

趁着无人,晴秋脚下乱踩了几下,唔,不太硌脚。

……

晨光渐熹,老爷儿露出脑袋,浓雾也渐渐散去。

晴秋忍住打哈欠的冲动,挺直了背脊——几乎在同一时刻,两边厢房的耳房里同时有了动静,三个侍女分别走了出来,其中一个是昨日见过的绿袖,另两个一人穿枣红色对襟棉褂子,一人穿藕灰色褂子,都眼生不认识。

三人好似没看见地上还杵着个人似的,匆匆拐出月亮门,不见了。

她们不说,晴秋却知道,这是往绰楔门外拿伺候主子晨起的香汤桶去了,因为下人房众人早起第一件事就是为各房主子笼火烧水——没错,往日这便是她晨起的第一件差使。

果然,没一会儿,绿袖和那个穿红的女孩便合力抬着水桶疾步走来,此时小花园尽头也走来两个丫鬟打扮的人,分走一半热水——晴秋猜测她们应该是三太太身边的侍女。

侍女们分好了水,便各自进入自己主人的房间——这应该是叫起,伺候洗漱了。

不大一会儿,那位穿藕灰色的侍女也回来了,两只手各拎着一个大食盒,她先进了三太太的屋子,过了片刻,才回到姨奶奶的东厢房。

晴秋处处留心看着,唯恐轮到自己时抓瞎。

……

大约有一刻钟的功夫,又进来两个婆子,抬了夜香桶出去,两边厢房的窗户也几乎是一前一后支起来。

晴秋站在西厢窗下,细听,屋里传来一两声女人纤细的低语和小孩子乌拉乌拉的叫嚷。

不大一会儿,便见一个裹得滚圆的小孩双手并用爬下门槛,跌跌撞撞跑下台阶。

见着庭前这个眼生的人,忙站住脚,仰着头直不隆冬地打量晴秋。

那小孩两三岁模样,生得团团脸面,唇红齿白,满头乱发扎成四个朝天羊角辫。

晴秋暗自打量,猜测这小娃娃便是张姨娘的女儿容姐儿,忙双手交叠,道了个万福。

容姐儿眨了眨眼睛,伸出两颗馒头似的胖手,朝晴秋做了个“扶起”的动作,只是她个头矮,摸不到位,只能在她肘上撩了一把。

“你四绥?”容姐儿奶声奶气问话,还带着些许口齿不清。

晴秋正要回:“回小姐,奴婢是——”

张红玉急急从屋里奔出来,见状吁了口气,“小祖宗,怎么先跑出来了!”她手上还拿着一件染色水獭毛褂子,忙不迭快步走下阶来,系在容姐身上。

容姐儿仰着脖子,问张红玉:“姨姨,她四绥?”

张红玉捋顺着容姐儿耳畔胎毛碎发,温和笑道:“她呀,是咱们院里新收的小丫头,你自己问问她叫什么名儿?”

于是容姐儿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儿?”

晴秋便蹲下身来,和容姐儿齐平高,恭敬回道:“回小姐的话,奴婢名叫‘晴秋’。”

“晴——秋!”容姐儿一字一顿,清晰学舌,引来张红玉频频颔首称赞,却惊得几只在花园里闲打食的鸟忒儿一声飞走。

*

晴秋起身与张红玉见礼:“姐姐万福,我是晴秋,今来应卯。”

张红玉也以万福还礼,往她肩上摸了一把,果然沁凉如冰,失笑道:“你也忒心实,这么早就过来了,那门上的婆子也是,怎么不让你先回下处听候?不过既然来了,同姨奶奶道个福也好。”

此刻的张红玉倒不像前日在打谷场那般钢牙利齿,反倒笑容可掬,着实令晴秋一直怦怦跳的心和缓了些。

却听说要见姨奶奶,又蹦出嗓子眼儿,只是没法儿,哪里容得她说不,只得局促说好。

……

话说晴秋叫容姐儿牵着,进了东厢房,转了两转,走进一个暖融融香气扑鼻的屋子,竟是一间暖房!

要说这间暖房,可真是稀罕物,要不是亲眼所见,在戍北原生活了十多年的晴秋压根不知道冬天还有这么个过法:

暖房地中央坐着一个硕大无比的熏笼,里头烧着的不知是什么名目的碳,透心的红,散发着缕缕香气;地上铺着细羊绒织成的地毯,踩上去如坠云间;门上架着两道门帘,定睛一瞧,竟是大雁羽毛做成的,足有一指厚!

屋内红梅相映,绿植茵茵,四时之花皆有,甫一入门,暖香、花香,溶溶扑面而来,晴秋心里赞叹:那江南水乡,也就这般盛景了罢!

*

晴秋一进来,自动自发往角落里一站。

这暖房不大,想来是与里头卧室相连,而容姐儿亦早早撒开她的手,蹬蹬蹬径直往角落里的妆奁台前奔去。

水精帘叫她撞得叮铃作响,也叫晴秋顺着帘子缝隙瞥见了梳妆镜里映着的脸——那是一张与满屋焕采锦绣十分相得益彰的面容。

张姨娘端坐在梅花圆杌上对镜理妆,螺黛画出柳叶眉,胭脂染成桃花腮,边上两个小丫头,绿袖为她通头,那个穿红的半跪在地,往她手上匀匀密密抹香膏。

戍北秋时虽短,却早已显出冻煞人的脾气,这时节别人夹的棉的尤嫌不足,偏张姨娘还穿着轻软的纱绢外褂,抬手间露出一截细白腕子,叫人看了无端心里发冷。

容姐儿大清早起床便很有生气,这回又是虎扑熊抱般扑在姨娘腿上,歪歪赖赖说着撒娇的话。

却不曾想边上伸来一只遒劲有力的大手,轻松将容姐儿囫囵个提着衣领子提溜起来,抱在臂上颠了颠,还搂在怀里亲昵摩挲。

容姐儿蹬着腿,口里呜呜咽咽嚷道:“啊呜呜,好扎!”

张姨娘见状,忙从春凳上起身,一把夺回容姐儿,嗔了那人一句,并脱了容姐儿的獭毛外褂子。那人嘻嘻一笑,不恼不说,反倒也学着容姐儿的模样赖唧唧靠在姨娘身上,笑说了句话。

满屋小丫鬟都憋着笑低着头,装作忙忙碌碌的样子退却出来。

张姨娘抬手往他胳膊上拧了两转,后者拱手作揖,连连叫着好姨奶奶,提步出了暖房。

注①:“涓涓溪流汇成海,纤尘堆聚始成山”——化用警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纤尘堆聚,可为高山。”作者不可考

另外,侍女把私房钱交给主人家保管情节非杜撰,《民国婢女问题研究》中就有多处记录。(PS:有记录也并非代表着所有婢女存钱的方式都是交给主人保管,只是说的确会有这样的情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燕双飞(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