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盛唐晚歌 > 第17章 前尘篇(归来再不是少年)

盛唐晚歌 第17章 前尘篇(归来再不是少年)

作者:轻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4:04:48 来源:文学城

路上风景依旧,韦无忧却不似来时般雀跃,大抵过去十年所见生之艰辛都不如这几日所见,那些在病痛中垂死挣扎的人,那些亲人尽逝的独行者,那些以命换粮的卑微,在更多的灾荒之年,还有多少人易子女而食的,韦奭庆幸他没看到最丑陋的一面,更庆幸他小小年纪就能体会别人的苦衷,帮助在困境中的人,这样的善意更使他惭愧,曾几何时,他也会不计后果释放善良,曾几何时,他遇到危险也不会有丝毫退缩之意,又是在何时,他只求自保,不愿再如此?韦奭本不欲插手此事,心中顾念太多,最大的牵挂便是这孩子,人心中一旦有了牵挂,又怎能毫无顾虑一往无前呢?他曾尝万箭穿心之苦痛,方知众生皆苦,他回不到那个一身侠气的少年了,他的善意掺杂了世俗和伪善。而无忧的坚持如当头棒喝,他们帮助别人、巧遇神医,那女娃娃的心愿也得以成全,爱人者仁恒爱之,古人不欺,世人当以行践道。

初秋时节,他们到达了西耳河畔白子国,远远便看到数人在路边等候,待走进了才看清,可不正是望眼欲穿的张乐进求吗?无忧下车,恭恭敬敬跪下行礼,

“孙儿无忧拜见外祖父”

“快……起来,如你父亲心中所言,你已十岁了……”说着眼眶已红,又强忍了回去。这血缘很是奇妙,两人虽初次见面,无忧亦有亲近之感,想到每年生辰父亲皆要他先跪拜母亲遗像,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便很是理解外祖父想念母亲之情。

此时有一清秀女子蹲下抱着无忧,无忧有些错愕,韦奭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张清云,容貌与清月有五分相似,初见时她不过垂髫,算着时间,恐也过了双十年华,又生出许多感慨。韦奭温言提醒到

“无忧,这是姨母,你母亲的胞妹”

“无忧见过姨母”

“无忧……” 清云看着侄儿,哽咽难言,不舍放开。

大抵亲人相见都会如此,心中有无限感慨,准备好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过了好些时候,一行人才回到了家中,这也是韦奭第一次住在这里,而不是别院,父子两人住进了张清月未出阁前的闺房,张乐进求说原本以为出嫁的第二年他们就会随父前来赴任,后来,知道亲家无法赴任了,又想着她总会回来的,房间一直照着原来的样子,丝毫未动,再后来,知道她永不会再回来了,就更舍不得动了,只是常常打扫着,权当是一个念想罢了。

“这是阿娘的房间?” 韦奭摸摸无忧的脑袋温柔地点头,

韦奭看着这个房间,只见房间中间是一块画着高山流水的屏风,屏风两侧是窗户,一侧窗户放了书桌,书桌旁是书匮,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并一个锦盒,锦盒中是雕刻着梅、兰、竹、菊的四种青竹书签;另一侧窗户放了妆台,铜镜在烛火下闪动着昏黄的光,韦奭眼前又浮现了她读书的画面、她梳妆的样子,窗外或晴空万里、温暖和煦,或朗月高悬、云淡风轻,她总是安静平和,带来抚慰人心的力量。

无忧见父亲一时出神便知他在想念母亲,自小到大,他已见过无数这样的场面,本想陪着,奈何实是困得无法了,便道“阿耶,无忧先睡下了,阿耶也早点休息” 这孩子平时顽皮,礼数却周全,得到应允便跑入屏风后的匡床上躺下了,韦奭在书匮中寻来一书便坐下翻了起来,是一本汉代诗集,书中赫然夹着一页纸,韦奭随即打开那一页,是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那一页折于其中的纸展开,映入眼帘的满目皆是用簪花小楷写的“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他的心像被利刃所剜,痛到不能自已,韦奭,字思远。思远、思远,那些他离开的日子,他以为只是他在单相思,为了这份爱慕,他跨越了千山万水,他一直觉得是自己恋慕亡妻更多,他不曾想到,她希冀他的来到,她在此处曾望眼欲穿,她未曾表达的爱恋,是隐含在这字里行间的少女情怀,十年死生,浮世茫茫,他该如何忘记,这心病怕只有待到那黄泉相见之日才能痊愈了?

他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向床边,每每心伤痛楚,无忧就像是那麻沸散一般,让他渐渐平复苦痛,坐在床边,摸着儿子的脸,不断告诉自己,这是她和他的延续,她依旧陪伴着他,不过换了一种方式……

也许是泪水掉落在无忧手臂上,感受到凉意,他迷迷茫茫地张开眼“阿耶不要难过,无忧也想念阿娘的,无忧陪着你”这一夜如一家三口的久别重逢。

接下来几日,无忧被张清云带得上天入地,全不似相见时那般涕泪连连,这张清云果真还是那个小时候的机灵鬼,只是她为何已过双十还未出嫁,虽心存疑惑,但作为亡妻之妹的婚事,他本就不适合插手询问,何况还有岳丈大人在。张乐进求却主动说起此事,不想这清云婚事还有些纠扯,少时她口中所称的阿逻,现下已在蒙舍一地建立了新的邦国,号蒙舍诏,他们父子原是居哀牢人,为了躲避仇人前来投奔,张乐进求看父子器宇不凡又有礼知进退,便将他们留下,想是为部族又添能人。哪知他们不肯居于人下,自己建立了小邦国,且野心不小,对其余各诏虎视眈眈,大有一统称霸之心。张乐进求遂言“我族虽地处偏僻,自蜀汉建国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清平却也安乐,自因着你父子二人功绩,开辟土地、教授躬耕之法,这白子国各部才渐渐富足起来,有生之年能见此地升平景象,我自是了无遗憾。且我膝下无子,本欲在族中寻一端方仁爱之人,娶了清云,登族长之位,我也该退位让贤,安享晚年了。可清云同这细奴逻一道长大,细奴逻此人从小又聪明绝顶,有别于众人,于清月开设课堂起,便是那一等一博闻强识的少年,这本是一段天造地设的姻缘,奈何张乐进求还未透露让位之心,这父子俩便自立门户,且野心勃勃,意图为一己私利,枉顾和平,置各部族于水火之中,他焉能嫁女于此虎狼之心者?”

张清云自小又是个死心眼,虽从不央求嫁与细奴逻,在婚事却大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之决心,张乐进求实也无他法,一耽搁便到如今。韦奭脑海中突然想起那个他自马上滑落,便机谨搀扶住的少年,那个学堂里读书出类拔萃,躬耕之上亦毫不懈怠的孩子,那个清云口中的阿逻?十四年过去了,想来他现已是气度不凡的一诏之主了吧?

虽故事在心中早有脉络,在写作中,细节却要反复推敲,不断翻阅史籍典故,很充实满足,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文章,求收藏,求知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前尘篇(归来再不是少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