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声声慢 > 第9章 第九章 望山齐聚

声声慢 第9章 第九章 望山齐聚

作者:持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56:24 来源:文学城

春末的微风不燥,趁着夏日的燥热来临前,江梧临时起意,决定闭馆一天去踏春。

“不是我说你啊,踏春踏春,这眼瞧着就入夏了,你怎么才想起来去踏春啊?”

“不就是那些花花草草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

老甄嘴上嫌弃,手上却是半点儿没停。

自个儿一个人张罗着去踏春的大小事宜,把踏春要用的炊具物什提前放到马车上。还嘱咐着江梧写一张帖子给象姑馆的小柳儿,邀他一同出游。

以往都是江梧主动邀请小柳儿,起初老甄还颇有些说辞,如今却是自己主动提及,生怕江梧把小柳儿给落下了。

最不能少的,便是竹月做的各式吃食。

但逢出游,竹月便会提前做好各种点心和卤味,年年都不相同。再佐以小柳儿带来的茶和酒,堪称一绝。

只因竹月的手艺太好,江梧和老甄的嘴都给吃刁了。

江梧更是曾打趣:“从此只拜竹月仙,不问天上与凡间。”

“竹月啊,你有没有做我喜欢吃的米糕啊?”老甄一边检查落没落下东西,一边还不忘问竹月有没有做他喜欢的吃食。

竹月无奈,打开食盒,把还冒着热气的米糕摆在老甄面前,“甄叔,看!落下谁也不能把您爱吃的给落下是不是。”

老甄咂巴着嘴,满不在乎似的瞟了一眼,小声嘀咕道:“这还差不多。”

正在背后目睹一切的三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想不到甄叔还是老样子。”小柳儿掩面偷笑,怕自己笑出声惹得老甄不快。

江梧把玩着手里的铃铛,耸耸肩,“明明心里很开心,还非要装作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咱们甄叔这张嘴啊,从我认识他开始,就没直过。”

沈淮舟双臂环胸,侧首轻声道:“虽然甄叔说话不直接,但他却是个实在人,你们不觉得有甄叔在,这日子有趣很多吗?”

江梧和小柳儿对视一眼,深表认同的点了点头。

江梧眨眨眼,喃喃道:“如果能一直这样也不错。”

正想着,老甄催促道:“你们三个说什么呢?还不赶紧过来准备走了。”

“来了来了。”

江梧将铜铃挂在腰间,朝老甄挥挥手,回头望向二人,粲然一笑:“走吧,去玩喽!”

五个人,两辆车,和着歌声,驶向城外。

昔者,瑶池仙子之銮铃,悬于青铜之上,悠扬清越,穿越时空之维。今者,吾辈以洞箫赋之,唤起前世今生的记忆,追寻自由之真谛。

于飞烟飘渺间,铜铃与洞箫共鸣,回荡千古之幽情。恍若夜月之下,群仙起舞,广袖飘飘,宛若流云。或聚或散,若隐若现,空灵之境,如梦似幻。

赋自由之精神,前世因果,尽归于此。细听洞箫之中,隐约有春江花月夜之曲调,诉说着前世的风华绝代。今生之命运,亦在自由之韵中,展翅飞翔。

然则,自由之境,非无拘无束,而是心之所向,道之所归。如洞箫之音,悠远而不失厚重,清幽而不失激昂。在自由的天空中,吾等终将寻找到心灵的归宿。

愿吾辈以自由之精神,荡涤心灵之尘埃,洗尽铅华,勇往直前。赋此音韵,穿越时空,唤起前世今生之记忆,永葆自由之灵魂。

......

永安城外二十里,有一望山亭。亭周草木繁盛,常闻鸟鸣。百步开外有一映月湖。亭中望山,水中映月。对岸长着一排桂花树,每到桂花盛开的时节,百姓们会乘船至对岸,三三两两的搭伴摇花乐。

金黄的桂花散落一地,随着湖水逐渐铺满整个湖面,花香十里。每当日渐西沉时,夕阳与桂花海融为一色,花海中的人们都像是镀了一层带着桂花香的金。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赏春的时机,故而鲜有人至。就他们几个,清静不说,仿佛这成了他们的私有桃源。

一到地方,江梧就拉着老甄和沈淮舟在湖边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竹月则和小柳儿一起在亭子里摆上茶酒和点心卤味。

江梧今日只一条水绿色发带将头发半松不紧的扎着,到了水边就彻底撒了欢儿。

她挽起裤脚,赤足在湖边走了一圈又一圈,秀发随着步履轻轻摇曳,腰间的铜铃也跟着响。

湖边是茵茵绿草,颜色还透着青,软塌塌的,还不算茂密。

小柳儿在亭子里瞧她那高兴的样儿,还是好心提醒:“阿梧,小心些,别被石头扎了脚。”

江梧玩得忘乎所以,一时没听清他的话,高喊一声:“你刚说什么?我没听清。”

竹月拍了拍小柳儿,笑出声:“哎我说,你还不了解咱们江大夫嘛,她玩得上了头哪顾得上这些。再说她也不在意那个,你瞧她那生了茧的手,她哪管那些啊,只要自己开心就行。”

小柳儿轻叹了一声,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她一直都是这样,这也是我欣赏羡慕她的地方。”

江梧玩累了,就在棚子底下随意一躺,沈淮舟拿了些吃食过去。

“累了吧,来吃点东西吧。”

沈淮舟在她身旁蹲下,江梧双手枕着头闭目休憩,身子随着呼吸上下起伏着。

沈淮舟见她睡得正香不忍打扰,正欲将吃食放到草地上,哪知江梧正睁着一只眼看他,唇边扬起一抹玩味的笑。

沈淮舟刚一转身,江梧顺势将一捧水扬在了他身上。

沈淮舟愣了一瞬,眼疾手快地又扬了一把给江梧。

江梧摇头一甩,本就松垮的发带被甩了出来,一头青丝如瀑,微风拂过,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那一瞬间,沈淮舟觉得她该一直像风一般自由。

两人四目相对,最后都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

沈淮舟递给江梧一块手帕让她擦拭,江梧接过随意地擦了几下,又理了理头发,捡起发带将头发重新绑好。

林子里有飞鸟经过,时而发出几声啼鸣。

两人并肩而坐,沈淮舟给江梧拿吃的,江梧边吃边问:“你能听出几种鸟叫声?”

沈淮舟仔细回忆了一会,答道:“四种。”

江梧又问:“那你会形容吗?”

沈淮舟犯了难,惭愧地摇摇头。

江梧吃完了一块点心,拍了拍手上的碎屑,“那你看我学得是不是你听到的那几种。”

沈淮舟看向她,饶有兴致,“江姑娘请。”

江梧清了清嗓,叉着腰模仿起来。

“割麦割谷,光棍好苦~”

“布谷布谷~”

“喔哦~”

“咕咕咕~咕~”

“怎么样,是不是你听到的那四种鸟叫声啊?”

江梧觉得自己模仿的太像了,仰着头,嘴角翘的老高,不禁有些自得。

“哈哈哈——阿梧你真的,哈哈哈哈——”

沈淮舟憋了半天,现下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早在听到第一个的时候就想笑,生生给忍住了。

江梧眉头一皱,语气闷闷的,“喂,你什么意思啊?”

沈淮舟轻咳一声,赶紧止住了笑。

“你别误会,我是觉得你模仿的太像了,只是没想到你的形容如此有趣,所以才忍不住笑了。”

江梧嘿嘿一笑,“我就说嘛,我这么聪明,怎么可能学的不像。”

沈淮舟笑着又给她递了一杯茶。

江梧突然看向沈淮舟,说了一句:“沈淮舟,你看那些鸟多自由啊,你也该是如此。”

沈淮舟闻言先是一怔,而后神情微舒,嘴角浮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阿梧何以见得?”

“你还记得除夕夜那晚,你说过的话吗?”

“嗯?”沈淮舟陷入回忆,依稀记得自己那时心思郁结,醉意上涌,似是说了:“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江梧问:“你一定还知道它的后文。”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血楼台,迟日园林。”

江梧又将目光转向湖面,食指附在草地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如今你与我初见你时大不相同,你是世家子弟,心中不平实属正常。”

“我不愿看你变成槛花笼鹤,我总觉得沈氏公子应该另有一番风采。”

“不过——”江梧顿了一瞬,又重新躺回草地上,“我瞧着你如今的样子,多半是已经想通了。”

沈淮舟垂眸一笑,那笑里是江梧未曾见过的随和宽容,他放下了,江梧知道。

“那日我见到了沈翁。”

江梧了然,“他的确有种神奇的力量,所以我十分喜欢他且钦佩他。但或许你本就是那样的......不管怎么说,你能想通,我为你高兴。”

沈淮舟感怀,“谢谢你,江梧。如果不是你救了我,我怕是也没机会走到这一步。”

江梧唇角上扬,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道:“人生嘛,常乐常自在。”

“对了,你会吹箫吗?”

沈淮舟被她这没来由的一句问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说什么?”

江梧摆摆手,“没什么。”

晌午时分,几人围坐在亭子里,一块吃着竹月做的小馄饨、酱肉和几个小菜。

小柳儿边吃还不忘夸赞:“竹月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就是就是,你看我......”江梧一口馄饨一口肉,遇上好吃的,总把嘴里填的满当当的,“看我这身段,这可多亏了咱们竹月,我愿意一辈子吃竹月做的饭!”

竹月当即拍胸脯保证,“好啊,我最喜欢做吃的了。只要咱们春声馆在这,我就给大家做一辈子。”

“说起来,我还想过要是有下辈子我想自己开个饭馆,就叫春声馆。”竹月憧憬着,不自觉就笑了,好像她的饭馆已经开张了。

“这主意不错,到时候我肯定要当你的常客。”江梧手肘拄着桌面,又问老甄:“那你呢,甄叔?”

老甄喝了一口酒,叹道:“我这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前半生一心侍主,这十年过得却是难得自在。这辈子遇上你们挺好,下辈子还能遇上你们就行。”

江梧心下感慨,转头又问:“小柳儿呢?”

小柳儿闻言有些难以启齿,犹豫了片刻又格外坚定地说:“我想参军,保家卫国!”

几人皆是一愣,还是沈淮舟率先举杯敬他,“不错的想法,如琢当配你!”

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倒是与他相配。

江梧眼前一亮,不由叫绝,“小柳儿你喜欢柳树,柳如琢这名字的确配你。”

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小柳儿得了个正式的名字,高兴的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他起身回敬,“多谢赐名,那往后我就叫柳如琢。”这个名字他喜欢。

“那阿梧你呢?”竹月问。

“我啊——”江梧转头看向沈淮舟,眸中颇有深意,“这辈子做了大夫,下辈子去唱戏好了。”

话说得轻飘飘的,却又那般认真。

人生嘛,总得体验点不同的东西。

老甄还是觉得别扭,咕哝一句:“戏子有什么好的。”

沈淮舟却突然说:“也许多年后,世道变了,说不定会有新的改变呢。”

江梧拍了下沈淮舟,侧首看他,“到你了,你下辈子想做什么?”

沈淮舟挑眉,“那我便做大夫好了。”

“什么意思?”江梧睨了他一眼,“到时候我也横在路上,让你来一出英雄救美?”江梧直摇头,“不划算不划算。”

众人闻言皆大笑。

“来来来,咱们共同举杯,且敬我们永不离散,何处总相逢!”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年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血楼台,迟日园林

——宋代韩疁《高阳台·除夜》

————————————

三两亲友聚在一处总是开心的,但光阴却催着人走,快到还来不及回味就失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望山齐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