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沈记糖水铺 > 第16章 芋头的野史

沈记糖水铺 第16章 芋头的野史

作者:岑清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0 19:37:48 来源:文学城

但凡蹭势节气习俗的,来钱快,去势也快,过了节就不值钱了,所以更得抓紧这几日的机会。

什么围炉煮酒、访亲探友、沿河看柳,统统放一边去,沈朝盈是自个习惯了,阿翘从前也没过过什么闲散日子,相比之下有吃有睡已经很好了,两人倒很合拍。

沈朝盈还哄她,“等年前咱们早几日停业,松快几天,只等过了初五再开门!”

阿翘乐呵呵地揉面去了。

眼下店里生意好,面团一大坨,沈朝盈几乎抻不动,阿翘的力气便有了用武之地。

沈朝盈一面搅着饮子以免糊底,一面欣赏着,一面心想,若是阿翘的师傅看见爱徒多年所学沦落到用来揉面,定与写下伤仲永的王介甫颇有共同语言。

蹭了冬至与九九两波热度,沈记糖水在坊里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尤其是娘子之间都知道,小店幽静,配一碟糕、一盏糖水,与友人闲话,可以坐半下午,店主小娘子也不会催促,是个闲适好去处。

比起略带药苦味的饮子,寻常人自然还是更喜欢既养生又味美的香饮子,更别说还有好几种精致的糕佐茶。

在一众衣香鬓影或轩秀士子中,沉默腼腆、略显清瘦的邱书吏便尤为瞩目。

阿翘为他上了茶点,对方的目光却落在身后忙碌的沈朝盈身上,腼腆道:“多谢。”

沈朝盈虽莫名,但也颔首还礼。

这位邱书吏,不光早间日日来买朝食,如今更是三天两头下了值跑到店里来,喝碗糖水再走。

不是,你们大梁人有这么嗜甜吗?

沈朝盈摸一摸腮帮子,莫名牙疼。

又不要脸想,多亏她厚道,定价实惠,不然还支撑不起食客这小爱好呢。

她在这边担心食客的牙齿健康,对方临走前,又禁不住买了一盒梅花酥才走。

看吧。

沈朝盈慈祥一笑,老母亲般纵容。收了钱,给他装好,还多送了一块。

她转头去忙别的,没瞧见邱书吏通红的耳廓。

——

芋头是个好东西,好种、产量也高。山野之间遍地都是,灾年充饥、百姓解馋。

时下芋有六种,青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野芋,其中野芋有毒不能吃。关于芋头的吃法,最出名是一道点心酥黄独,普通老百姓吃芋,兼肉作羹或是埋在火堆里煨熟、蒸熟,都可以算是美食了。

前朝就有个和尚在庙里专门种芋,每到岁末,收获颇丰,杵之如泥,造堑为墙。后来遭逢饥荒,寺庙里四十多个和尚就靠着吃芋堑度过了灾年。

沈朝盈蒸着芋头,一面与阿翘讲起野史。

还有一则,也是跟和尚有关的。

本朝一位佛法颇高深的和尚,法号明瓒,因懒惰只食僧人钵里的残羹剩饭充饥,人称懒残禅师,煨芋谈禅的始创者就是他。

煨芋头煨出了名,也是和尚里的头一份。

一是分给上门拜访的李泌半块芋头,成功预言对方当了十年宰相,二是有次他正用牛粪煨芋,忽然皇帝召见,却被他漠然拒绝:“尚无情绪收寒涕,那得工夫伴俗人!”

“这便是‘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沈朝盈笑道。

阿翘到底是土生土长的大梁人,对天家禅僧都敬畏得很,听罢大骇:“哪里来的野史,怪里怪气!”

这却不是沈朝盈瞎编的,这两个掌故,编造痕迹确实明显,却在文人之间广为传颂。

不信,看那群士子有多偏爱新出的芋泥就知道了。

山家吃芋,本朝与知名禅僧结交又是件时髦高雅事,文人士子或受煨芋谈禅所陶染,对芋头也颇有些情怀。

要做芋泥,还得用荔浦芋,便是刘禹锡在《荔浦芋艿》中写着的“荔浦香芋出淮阳,味甚美而功不著”的天下第一芋。形似椭圆,外皮粗糙,剖开内呈槟榔纹桩,又名“槟榔芋”。

单芋头蒸出来颜色不够好看,黯黯淡淡发白,这时候又没有紫薯,万能的忝菜汁便又被沈朝盈拉出来干活了。

拌匀之后颜色偏粉,虽不正宗,但也怪好看的。

“今儿给你做芋泥炒蛋奶,明儿再做蜜芋头,后日想吃什么?麻薯、豆沙,应有尽有,随意你配。”沈朝盈看着婢子筛好芋泥,仿佛浑身使不完的牛劲,甜言蜜语地哄着。

蒸熟的芋头捣烂,再过筛一遍,把大颗粒都碾碎,就成了丝滑细腻的芋泥。

喜欢奶味芋头的,再加牛乳搅拌,喜欢芋头清香的,加水搅拌就行,沈朝盈为了一会跟奶糊味道更和谐,加的是牛乳。

接下来便调个蛋奶糊,这也简单,不过就是鸡蛋、牛乳、面糊么。

为避免煮出来一锅蛋花汤,隔水加热,小火翻炒,等到奶糊变得浓稠能够挂住锅铲的时候,凤凰奶糊就成了。

芋泥的甜味是个迷,后世也有人调侃过,当你吃着芋泥甜味刚好的时候,商家起码已经放了一斤糖进去了。这说法虽然夸张了些,但是沈朝盈确确实实总怀疑自己搅拌过程中是不是忘了加糖,怎么味道没变呢?

这糖加得,沈朝盈都有罪恶感了,吃起来还只是微微甜。

最后在碗底舀一大勺芋泥,淋上凤凰奶糊,一勺下去,入口既有奶糊的绵密轻盈,又有芋泥的细腻,奶味浓郁,芋泥清香,偶尔舌尖还能触碰到细小的芋头粒,一抿就烂。

厚重和细腻共存于一碗中,着实是个新奇的体验。

配上江米粉揉的丸子,芋泥跟江米都是顶饱的东西,这一碗,足够饭量小的人不用吃暮食了。

崔瑄路过沈记,惦记着家中幼弟,脚下一顿,转了方向,走进店去。

正巧遇见邱书吏往门口走来。

邱书吏微微惊讶,今天稍提早走了一些,没想到在门口碰见上司,还是顶头上司,尴尬了。

好在崔瑄并没有闲心注意每一个下属几时几刻走的,此刻他想的不过是,自己是来替阿珣代买的,并无不妥。

邱书吏行礼,崔瑄维持着面色不变,点点头,淡声道一句“辛苦”。

沈朝盈迎上来:“客人今日吃点些什么?这会还早,招牌上都还备着,可随意选。”

崔瑄仔细看,这才发现招牌又换了新的样式,一壁是糕饼点心,一壁是糖水。梅花馔已经撤下了,时令尝鲜的热乎劲过去了,糖水那面除了最上的“招牌”杏仁露、核桃乳,“主推”烤梨、赤豆沙,“上新”芋泥炒蛋奶,底下又新增了一排,打头写着“小料”,后面跟芋泥、鲜乳麻薯、江米圆子几样。

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沈朝盈给他介绍:“客人点一份糖水,可以单加这些小料。”

那笑容,十分地客气殷勤。

毕竟这位是大客户么。

崔瑄努力想了想,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阿珣近来的口味,沉吟后道:“便各来一份吧,麻烦店主人备好,外带,一会某让人将碗碟送回来。”

果然是大生意,沈朝盈点点头,笑道,“客人在此稍坐一会儿。”

这样的大生意,费心装好要不少功夫,自然不能让人家干等,沈朝盈端来一盏热茶,淡淡的橘香。

并不是什么多少年的老陈皮,不过是今秋剥橘子留下来晒干的,煮茶时候扔两片,聊以沾些香味。

碰上要客人等一会的时候,便泡一壶出来。

崔瑄闻见橘皮清香,稍抿一口,原以为本该是酸涩的苦味,却没想到竟是酸甜的。

沈朝盈窥一眼他的反应,见微蹙的眉头在尝到味道之后就放松了,估摸着大约是满意的,才低头一笑。

其实这茶本来是带点酸的,猜到这位的口味,专门给加了一勺糖。

大客户啊,当然要费心思维护了。

崔瑄的目光在店内逡巡一圈,短短月余,多了不少零零散散的小摆件,多是喜兴和乐的童子童女,或是憨态可掬的动物样式。

可见店主人童趣,又或是纵着那小婢买回来的。

崔瑄心道,这婢子跟了她,倒是享福的,怪不得不愿意回去。

世家贵女里,这样好脾气的倒是少见。

崔瑄不由得引首看一眼后边忙活的身影,对方嘴角挂着笑,讨喜话随口就来,哄得客人心花怒放,静下来又是一副温柔和平的样子,不管怎样都是一股韧劲儿,跟那麻薯倒像,却和几月前那个一身惨伤的可怜女郎怎么也联想不到一起。

腹诽间,沈朝盈已经拎着两个大食盒走过来了,崔瑄收回眼神。

沈朝盈可不知道自己被大客户吐槽了,笑得真切:“客人的餐好了,要么清点一下数吧?”说着主动揭开盖子,报了遍菜名。

崔瑄只略扫了眼,“好。”

沈朝盈甚少直视他,此刻被那没什么温度的桃花眼一扫,恍如被柳絮拂过,心尖卷起细细涟漪,手下一抖,差点没拿稳盖子。

旋即痛骂自己,少见多怪!何至于此花痴!

又暗叹,果然制服是男人最好的嫁妆,重阳那日也被这厮晃了眼,但那时对方着士子白袍,文雅有余,不如此时绯色公袍衬得威仪庄严,啧啧啧。

面上客气笑道,语气殷勤:“客人不必费心送来,明日我们上门取也成。”

对方嗯了一声,“有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芋头的野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