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水几重 > 第53章 第53章

山水几重 第53章 第53章

作者:水底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10:05:59 来源:文学城

过了些时日,潞州有人回报县衙说,已问过乡邻,前些日子霍红父母并未离开过潞州。如此只能寄希望于去京中查孙龙官职之人能带回什么消息。可此处距京城甚远,他们怕是数月都回不来,从大火中救出的那孩子又不可能一直待在县衙中,苏敬便将他送至孙虎家中。

苏敬也犹豫过究竟是将孩子送至潞州交与霍红父母还是送至孙虎家中。若说是雇人放火杀人,不仅是孙虎不清白,任何人都有可能为之,包括霍红父母。最后衡量了两方财力,苏敬还是决定将孩子送与孙虎抚养。孙虎也并未推托。

傅徽之提出派两个人盯孙虎几日,苏敬也允了。其实傅徽之也觉得若当真是孙虎指使人放火,便不会答应抚养孩子。如今他既应下,便不大可能再害孩子。否则孩子出了事,县里第一个怀疑的便是他。

傅徽之每回去县衙,秋芙都会在城外候他。近些时日傅徽之不须去县衙,每日除了跟着老者外出渔樵时或是用饭时才能见他。余下时间傅徽之都闷在屋子里。秋芙能想到他在做什么,无非是梳理谋反一案之案情。

秋芙无聊至极,便给自己找事做。平日饭食都是老者准备,她便也去帮忙。余下时间只能练练剑。

她时常站在傅徽之屋门外,痴痴地望着褐色门扉。他们之间隔了一扇门,又不仅是一扇门。

今时今日,已与在府中大不相同了。不论傅徽之要做什么或是进城买些什么都是自己去。奴婢须做的事,她几乎一件都做不了。自然也就当不成奴婢了。她早已习惯与傅徽之的主仆关系,如此一来,倒不知该如何与傅徽之相处了。

傅家的事,她也想帮。可要怎么帮?直接同傅徽之说分析案情的时候带上她,以一个奴婢的身份还是别的什么身份?她单方面可以认下的朋友身份?最终傅徽之会不会再次赶她走?她不知道来蓟县后傅徽之为何没再提让她走的事情。哪怕只是觉得留着她今后会有能用得上的地方,她也心甘情愿被他利用。

她虽喜欢着傅徽之,但也从未想过要让他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对自己生出儿女私情。她只是想陪在他身边。

最终秋芙决定继续保持现状。以傅徽之的性子,不久怕是又会入京。到时她应该能帮上一些忙。

事实确实如此。傅徽之想的是,再过两三个月,便能上路往京城赶了。

虽说邱平曾料第一年追捕仍紧,劝他万不可在第一年入京。可是他父兄仍在岭南受苦,他能忍这数月在蓟县不轻举妄动,已是极限了。

他必要在亡兄忌日之前回京。到上元夜前后金吾弛禁,纵是冒险入城也无妨。

至于回京要查些什么,怎么查,都要先定好。

如今傅卫也不肯说与自己通过书信的都有哪些人。邱平会知道一些,但不会有多少,很难查出什么。所用纸、所用墨他也不知,必须要从其他方向入手了。

当初问傅卫除了密信与反诗,圣上还有什么证据说傅家谋反,当时傅卫说的是不能告诉他。如果没有其他证据,傅卫大可直说没有。可傅卫却如此回答,那便是有了。

至于是什么证据,如今也只能靠他猜测了。要谋反,自然要士卒与兵器甲胄。若圣上真有傅家私造军器或豢养私兵的相关证据,傅徽之有些想象不出那证据是如何伪造的。不像伪造密信与反诗一般,只须仿人笔迹。

难道背后之人为了嫁祸,会先行造几副弓弩、甲胄,或是买些死囚之类的自称是私兵再指认他父兄?仅凭这些大理寺和刑部便能定罪了么?

若是如此,高官贵族私下雇人造几副甲、弩都很容易。但听邱平说当夜言公彦带人去时并未先从府中搜出什么,而是直接拿了人。不是从府中搜出来的,如何证明是傅家私造的甲弩呢?若是买通人去指认的,能做到的人更多,而那些被买通的人的下场怕是只有一个,那便是被秘密处死。

此二种可能皆没有什么指向性,也很难查。

傅徽之苦思数日,忽又想到一种可能。

除非背后之人养了大量私兵,造了大量军器,那么必不敢藏在城内。若在城外有能容纳大量私兵或是铸造军器的地方,必会留下蛛丝马迹。

若说背后之人做这些只是为了诬陷傅家,岂非太过大费周折了。他们如此做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他们确实有谋反之心。只是谋反前忽然事发,又因为一些原因,发现谋反之事的人并不知具体是何人谋反。情急之下,谋反者便先嫁祸于人。最后查出的谋反者自然变成傅卫了。若是如此,也不知他们的谋反之事是被何人发觉的。若能寻到那人,或许便有更多的线索了。

傅徽之也不奢望能寻到那人。他如今已有了查案的方向。一是查城外有无可藏私兵或是铸造军器之所。二是查可能会有反心的人——皇子、藩王、重臣、先帝时废太子党羽之流。很难说有没有里应外合之事,所以皇城驻军大将乃至京城宿卫将军也要查。

时光如流水,转眼便要到出发去京城的时日了。

此时县里派去京城的人方回,说京中只查到一个小吏名为孙龙,可那人好好地在城中,只是同名之人。其余未曾查到有名唤孙龙的官员。

傅徽之知道此案短时间怕是查不出什么了,便提早启程上京。若是自家的案子有眉目了,还有余力,便可亲自去查查数月前有无一个名为孙龙的官吏被免职。县里的人未必尽心查过。

秋芙自然提出要同去,傅徽之允了。

到京后,他们又在城西那旧识的客舍住下。

若有藏私兵或是铸造军器之所自在城外,他们可以自己查。可是朝中文武的名册与各自之间的关系只能请邱平整理了。

傅徽之便让秋芙入城见邱平说明来意。他们一路逃亡,所经各处都没有秋芙的画像。只要田金不在城内,秋芙便能来去自如。他便叮嘱秋芙一定要小心,若看见田金,不要强闯。

晚些时候,秋芙回来了,回说邱平答应明日午时会将名册送至城西槐树林。

第二日,秋芙还欲独自去取名册来,傅徽之却说槐树林在城外,不会有事,便亲自去取。

他提早到了槐树林,在林中候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有人来了。

来人身披裘衣,须发花白。傅徽之有些意外,邱平竟亲自来送了。

秋芙便见自家公子那数月极平静的面目,微微动容。

傅徽之朝邱平一跪,几乎失声唤道:“叔祖父。”

邱平立时伸手欲拉他起身,却没想到伸手的瞬间,傅徽之身子忽然往后躲了下。

邱平愣了下,很快假作未见,仍将他扶起身来。“孩子,你受苦了。”

邱平满面仁慈又心痛之色,将傅徽之好好打量一番,最后道:“瘦了……”

他又是责怪傅徽之不该在此时入京,又叮嘱他既来了京城,万事要小心。祖孙二人叙话良久,邱平将自己亲自整理的厚厚一沓朝中文武的名册交到傅徽之手中,便要走。

傅徽之却忽然叫住他,问道:“叔祖父……叔祖父近日可曾见过阿莹?她可好?”

“阿莹?”邱平怔了怔,道,“阿莹她……她近日不在京中啊……”

言心莹已到王家近半月了。

她跟着张重文学医之初,张重文每回为亲友诊治都会带上她。若是为皇宫里的人诊治,她入不了宫,自然去不了。但若是诊治住在城外的高官,她也能以药童的身份随张重文一同去诊治病人。但有时也不能,大抵是怕有刺杀之事,只许张重文一人入内诊治。

起初张重文自然只许她旁观,不许她为人诊治。五个月时张重文方允许她先看诊开方,而后他再看一回。不过也只是在为他亲友诊治时,可不敢让她先为高官诊治。

期间庞家也未再提过成婚之事。有邱淑时常来信,说言心若的近况,她也能安心学下去。

只是每每走街过巷,多了些长舌妇,对她学医之事说三道四。言心莹心中只有治病救人之事,无心理会。

到七月时她被张重文引荐至友人医铺帮手。张重文托付友人第一个月她诊治的病人都要劳烦他再诊一回。

第一个月诊治的病人少,错漏也不少。言心莹白日虚心求教,夜里细细自省。到第二个月时,师友慢慢放心让她诊治更多病人,间或挑两个她的病人再诊一回,几无错漏。第三月她已能与师友分诊病人,病人煎服开方之药后即愈。

至此,言心莹寻常的病都能医治了,并且能够做到对症下药。

十月之期将近,张重文依照约定,开了三张药方。又诉说此病三期症状,并将此前得此病的病人服药后症状有何变化,如何改易药方,都详细地说了一回。

最后言心莹拜别时,张重文忽然说道她天赋非凡,不要放弃学医救人。

张重文是个极严厉的师者。学医十月,几乎从未称赞过她。虽说言心莹自己知道自己很聪明,不须人称赞。但当张重文说出这种话时,她还是忍不住欣喜。

她最后郑重承诺,纵是最后言心若病好了,她也不会放弃学医救人。

言心莹并未多停留,即刻带着药方,乘马车去了金陵。到王家后,她立刻按照张重文给的第一期药方煎药。言心若服药六七日后,症状变了。还与张重文所医之人症状变化不同。此刻言心莹终于明白为何张重文要拉着她学医十月。

言心莹立即依着新症改易药方。如今新药方也已煎服了七日。言心若的症状又与张重文所说第二期症状相似,言心莹便开始依第二期药方煎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