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幻想,总是始于一场遥不可及的触碰」
混杂着皮包与衣物的摩擦声,整个地铁站充斥着独属于早高峰的浮躁,裴净柳紧了紧单肩背着的电吉他,随着人流一路过安检,进站,上车。
他的大学生活,就这么结束了。
地铁上的人陆陆续续的下车,有得去工作,有得去上学,也有的像裴净柳一样,拖着行李,静静地等着地铁到站。
研究生毕业那天,不少亲戚朋友打来电话,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顺其自然,先找工作吧。但其实,他只告诉了他的妈妈,他可能有一阵子不能回来了,他想去做音乐。在一所不错的大学,本科加研究生七年的纯化学生,没有参加毕业典礼,只一人拖着并不多的家当,坐地铁前往刚租好的公寓。
裴净柳的妈妈裴敏并没有过多的询问孩子的打算,只是说:“没钱了就跟妈妈讲。”孩子的父亲在她孕期出轨,要不是有娘家那些亲戚的帮助,她和裴净柳,早就不知道露宿到哪里去了。裴净柳从小就喜欢音乐,这一点她十分清楚,但这个孩子,为了成为她的骄傲,一直很努力的学习,放弃自己最喜欢的事,为她赚来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名声—名校高材生。
裴敏当然看得出来,裴净柳从来没放下过音乐,所以当他说自己要去做音乐的时候,裴敏还是很欣喜的,就算是裴净柳天资不够,做音乐做不出名堂,她还是有些财力能够保他们娘俩后半生不愁的。
“雨花路到了……”地铁的报站声让裴净柳回过神来,他拎好行李,背着吉他下了车。公寓里地铁站不远,是一楼,带间地下室。地下室的隔音设备已经安装好了,专门编曲的电脑也组装完成。裴敏给了他三万块钱,说是当作投资给未来音乐家的启用资金,裴净柳当然没有拒绝,公寓租金一个月1600,他租下一年,房东给他打了个折,除去这第一笔花费,裴净柳简单计算了一下,他当不了什么大音乐家,只是想编点好听的曲子,让别人也能欣赏一下他并不出众的才华,所以接下来的半年起步期,他的钱基本是只进不出的,但他平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支出,需要的设备也在大学期间慢慢凑齐了,所以一万二用半年,应该不成问题。况且,裴净柳觉得,即使是没什么名气,他的音乐也不至于让他饿死街头。
收拾好行李,裴净柳找房东签了字,取了钥匙,出门买了点必需品,给家里报了平安,打点好一切,他回了地下室,窝进早就运来的懒人沙发里。他今天没力气打开电脑了,毕业带来的空虚以及搬运的劳累让他只想休息。他打开电视新闻,调小声音,衬着播报的新闻内容沉沉睡去……
懒人沙发坐久了并不舒服,裴净柳被脖子和腰部的阵阵酸痛折磨醒,电视还在自顾自的放着,但已经从社会热点变到了体育新闻,他揉着脖子扫视了一眼,最近在举办网球U20代表队选拔赛,在一群19、20岁选手中杀出了一名年仅18岁的超新星,据说这位选手才刚刚接触网球两年,前途无量啊……裴净柳没再关注后面的内容,把电视关掉,准备出门找点吃的。18岁啊……他想,自己18岁在干什么呢?刚进入大学,学着适应和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等这个少年到了自己这个年纪,肯定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明星选手了,所以说遥不可及的人,无论在什么年纪,对比下来都是遥不可及的……
裴净柳惊讶于自己这种悲观的想法,他过去的人生算得上一帆风顺,学习不错,家庭也很幸福,没什么矛盾,除了梦想被放弃了很多年以外,应该也是被大多数人所羡慕的,更何况现在,他又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他自嘲的笑了笑,这才刚迈过25岁大关,就已经像上了年纪一般多愁善感了吗?
出门后沿着地铁出发方向走,不远处有一条小吃街,裴净柳挂上蓝牙耳机,翻着手机找音乐。快到小吃街门口时,里面呜呜泱泱出来一批人,围成一个半大的圈,簇拥着中心的一个少年出来,裴净柳往边上让了让,关停音乐,和其他不明所以的人一样,踮着脚往里看过去:一个比自己矮不少的半大少年,斜挎着运动包,露出半截网球拍柄来,他帽子压得很低,但不难看出脸上挂着微微的笑意。现在也才是初春,裴净柳把自己裹的很严实,但少年只穿了一件半长袖的的T恤衫,周围一圈大概是他的粉丝,争先将手里的东西递出去,但少年一个都没收。
裴净柳就这样扭着头看了好久,正准备收回视线时,少年却意外的像他这边看了过来,只一秒,两人同时转过了头,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裴净柳重新点开音乐,他走到一个摊位前点了餐,坐在旁边的桌子上等待,回想起刚才的对视,隔着人群,少年几乎没有任何飘忽不定,只一瞬就锁定了最外围的他。裴净柳突然感觉有点好笑,不知道对方是谁,不清楚对方要去做什么,却也能对上眼,要是编曲的灵感也能像这样不合逻辑的翻涌出来就好了……
取了餐,裴净柳很快的在原地吃完,本想逛几圈再回去,但刚才的少年总是不合时宜的在他脑中闪现,一遍遍的跳跃着一个旋律,他已经很少有这种突如其来的灵感了。裴净柳加快了脚步,如果他站在一个女生的视角,这就是一次非常值得纪念的偶遇。
裴净柳的编曲之路,一直都只有轻音乐这一条。在他决定做轻音乐编曲的那段日子,裴敏也曾问过,“为什么选择轻音乐呢?”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裴净柳不喜欢被歌词限制的音乐,他觉得曲子本身就是富有韵律和想象的,它应该带给听众的,是不同的故事和想象,而不是作者赋予它的、独属于作者的经历;当然,他本身不喜欢填词,也是原因之一。从小到大,只有轻音乐能够让他产生一种和音乐真正意义上的共鸣,也正因为是轻音乐,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有可能化为音符,断断续续的出现在他并未及时准备好的曲谱上,能不能抓住这些,是裴净柳接下来一段时间能不能睡好觉的关键。所以,他感谢自己大学并没有放弃体育锻炼,几乎是冲刺的窜进了地下室,一夜无眠。
……
忙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多,裴净柳才基本完成了这段15秒的基础音律,用电脑比对了演奏方式后,他决定以竖琴为主,钢琴辅助伴奏。他觉得,直接用电脑合成的话,总是缺一些微妙的灵性,所以他租了下午三点的录音棚,打算用现场录制加后期处理。这种轻音乐的后期处理相对简单,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大概会把基础音律的完善和拓展作为主要任务。
他很早就注册了原创音乐人,当时他在上高中,担心裴敏会刷到自己做的音乐,很尴尬,所以作者名那一栏,他填的Vinen。但注册之后,他就基本没在动过音乐了,现在把这个账号翻出来,裴净柳感觉名字起的还不错,减少了被熟人认出来的风险。如果是做一曲简单的轻音乐的话,裴净柳小半天就能搞定,毕竟现在的音乐制作软件非常全面,操作起来也很便利,但这将是Vinen的出道作品,值得让他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
……
《A moment》将Vinen的名字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中,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音乐人的首部作品,它得到了很可观的回报,不少网友调侃道:如果当时他和初恋表白能用这首歌做bgm,那他现在估计孩子都有了。裴净柳蹲在电脑前面,静静地看着大众对一这首歌的理解和感受,不少企业和工作室找他想要买下这首歌的版权,于是裴净柳在人生重新开始的第一个月,就为自己又赚了三年的房租,甚至还有剩余换一套更好的电脑装备。不过,以他跑录播室和借乐器的频率来看,这些钱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A moment》问世之后不到两个月,他就又开始了第二首歌的创作。
初创的成功最能给人带来自信和动力,即便已经过了爱幻想的年纪,裴净柳还是会忍不住的期待,哪一天他也会被人群簇拥着,平等的对那位少年说一句:“谢谢。”
电视的新闻照常放着,裴净柳最近迷上了体育新闻,并非新闻的内容有多吸引人,而是因为这个板块距离他的生活最远,最适合当作背景声音来做其他的事。但其实如果他稍微留意一眼,就不难发现,那天带给他灵感的少年,已经很多次隔着电视与他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