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在龙傲天文中成为一代名臣(科举)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县试得中

仍是如昨日一样的流程,锣响,师爷公布考题,今日需做五经文一道,题为:“《尚书·尧典》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这是典型的以家推国的思想,那一段文字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修齐治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心中想好了思路,段之缙浅蘸了两笔墨水,一撇一捺就在草纸上晕开:“夫圣王之治,必本于德。德者,天之所赋,人之所秉也。尧之克明俊德,非独修己之谓,实以昭示万邦矣……”

正在纸上打着草稿,皂靴点在青石砖的声音又在四处响起,然后越移越近,最后在段之缙身后停住,一道目光居高临下,透过恭写文字的学子,停留到他的笔墨上。

“昔者尧之为君也,明德如日,光被四表。九族虽殊,而亲之以诚;百姓虽众,而抚之以仁。譬犹北辰居所,众星拱之;春风化雨,草木蕃之。此非权术之能致,实乃至德之所归也……”

那道目光一直看着段之缙写,一直草到了中二比才移走,走到别人的身后去看,待看完了所有人的文章,县令才端坐到了堂前椅上,手捧一本《长安志图?泾渠图说》研读。

正蹙眉深思之时,堂下倏忽间传来一句清朗的“大人”,这一回轮到李县令吓了一跳,伸着脖子一看,正是段之缙端跪在下方,双手高捧着试卷。

“呈与大人。”

“哦,这么快就写完了?”李县令惊诧,示意师爷把卷子拿上来,又瞅一瞅外边的日晷,此时还不到晌午呢。

“今日倒是比昨日更快了。”他拿着那几张薄薄的纸阅览,随口说了一句。

段之缙低眉垂首:“今日只做五经文一道,自然是要比昨日快些。”

李县令嗯了一声,也不做其他回答,只等着看完了文章便叫他退下,仍是没有多说一句话。

没有也好,要是知道了他的评判,对段之缙的心态也不好,对在场考试学子的心态也有影响。

收拾好自己的笔墨砚台和小书箱,段之缙安静地退出考场,两个书童并秦先生还是昨日一样的姿态等在马车旁,一时间竟也分不清今昔何夕。

“今日考了哪道五经题?”

“《尧典》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段之缙回答了秦先生的问话,又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了一遍,秦先生的反应还和昨日一样,断言徒弟此次必中。两个有些沮丧的书童也跟着高兴起来,脸上难掩兴奋。

段之缙却有一丝预感,这事儿的幺蛾子恐怕还在后边,因而只谦虚地回以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考试第三日,秦先生也起了一个大早,和段之缙一块去看榜,四个人把那榜来来回回地看,目光刺出来,那张薄薄的纸都要着起火,愣是没有段之缙的名字。

“不应该啊……”秦先生疑惑非常,“你们不过是些考未冠题的学生,得出何等的神童才能叫你也显不出来?”

“不应该啊!”困惑到极处,秦慎之一拍大腿 :“你跟我说说,你进去都干什么了?”

还能干什么?买座位、等考题、草文章、誊抄、交卷,除了这些事情段之缙又能干什么,又敢干什么呢?

不过秦先生却抓住了一个重点:“你说,你连着两天都是第一个交卷的?”

“学生写完了,不能第一个交卷吗?”

“县令可跟你说什么了吗?”

“只说学生交得挺早。除此之外,也没有做什么。”

秦先生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他说道:“你做题的时候注意一下县令,估量估量他停在你身后之时,是在看着你写文,还是在览你写完的文。”

段之缙应是,提着自己的小木箱进入考场。

这一天的题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段之缙思考片刻就在纸上草写,又分流出一点心神在脚步声上,果然听到沉闷的牛皮靴底踩在石砖上的声响,然后在自己身后停住。

一直盯着自己从承题看到了中二比才重又走远。

只不过,若县令每一个人都看,那也不算什么。

段之缙竖起两只耳朵仔细听,那脚步声匆匆,并不会像刚才这般停留,时间也就够览完草纸上已经写了的部分。

真是怪了,县令难道认识我吗?还是那天上元节,他也在望星楼?

胡思乱想一阵,段之缙把注意力重放在稿纸上,写完笔下的五经文,然后工整誊抄在卷纸上。

因为刚才想了一阵儿旁的事儿,他今日并非是第一个交卷的人,前边已经有三四位学子交上了答卷离开,此时李县令就坐在他的位置,紧盯着段之缙捧着试卷走上前,一撩袍子跪下。

“怎么今日交得晚了些?”县令看着手里的文章问,又笑道:“不是勤学不止,一日做四篇时文吗?”

段之缙回道:“学生半桶水的水平,怎么敢在大人面前卖弄,只是笨鸟先飞罢了。”

“你倒是很会说话,退下吧。”

这句话听不出什么语气,段之缙面色如常收拾东西走了,一出考场,秦先生便紧着问,段之缙也如实回答。只是等着听完,先生的脸已经全然黑了下来。

咬牙切齿地嘟囔了几句,秦先生再不发一言,也不再提什么得中不得中的事情,只叫学生安心考试。

最后一天考试,秦先生也不早起看榜,也不来接段之缙,只蒙头睡觉,又气哄哄地抽烟,一日之内抽了整整两袋烟丝,弄得屋子里烟熏火燎,走不进去人。

等着段之缙回了外祖家,他也不去看看,弄得王老爷和白夫人以为这次考试希望不大,纷纷上来安慰,言说明年再战也不算迟。

只是第五天放榜的时候,却是大跌眼镜,段之缙竟然过了!

一时间王府上下热闹非凡,在正堂摆了宴席,载歌载舞,王老爷拍着段之缙的肩膀赞道:“我们王家,祖祖辈辈的商贾人家,也一向和商贾人家结为姻亲,结果一个读书上进的都找不出来,没想到偏偏出了你这样的人才!”

段之缙连称不敢,又殷勤地为外祖倒酒布菜,这一场宴闹到了半夜才停住,大家酒气冲天地回去。就在他走在半道上的时候,秦先生叫住了段之缙。

“三月五日下总榜,后日便要去拜见县令了。到时候好好表现,这可关乎你的排名。倘若县令为难了你,最后的排名不好,也别放在心上。你得知道,安平县以学风昌盛闻名淮宁省,你能在七个月内过县试,说一句天纵英才也不为过。”

谆谆教诲,亲生的父子恐也不过如此,更何况段之缙两世的父亲道一声“非人哉”也不为过。

铭心镂骨,可话到了嘴边,说出来反而见外,段之缙只深鞠了一躬,刚要退下,又突然想起了点什么,问道:“先生,您还记得,倘若我县试中了,便将您的真实身份告诉我吗?”

秦先生也没想到他此时提起这茬子事儿,先怔愣了一下,才笑道:“你啊你……先生记得呢,等你拜见过了县令,一定告诉你。”

时间不等人,一日的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就是拜见县令的日子。

段之缙和其他几十个得中的学生等在县衙的大堂内,等着衙役一个个地叫进去。

四周是士子们的窃窃私语声。

“今年真倒是怪了。”

“可不是吗?我听人家说,往年都是十来个一起叫进去,县令当场出题,学生们或辩经或作诗,从没听说过要一个挨着一个的进去考察。”

“周兄,你说这叫人的顺序是按照什么来的?”

那姓周的士子自得一笑:“往年都是按照我们作时文所得的排名顺序来的,想来今年也是一样。刘兄,你听好了,这时文的排名虽和最后的排名不尽相同,可是大差不离,没多少变动喽。”

段之缙默默听着,原来这顺序竟然是按照初榜的顺序来的。

正想到此处,一位书吏捧着卷纸出来,朝着乌乌泱泱的众人喊:“周成名!”

刚才那“周兄”兴奋得满脸通红,忙向四周道喜的人施礼,又给书吏塞了一块儿银子,这才进了小室拜见县令。

许是一个一个接见的缘故,每个人停留的时间也不长,只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唤自己的名字,段之缙难免自嘲:“总不会是最后一名吧……”

想什么来什么,士子们进去又出来,原本热热闹闹的大堂内,转眼就剩下了他一个人。

还真是最后一名!

那也挺好,有些时候能拿个六十分及格就行,多一分都是浪费。

“段之缙!”等着下午太阳要落时,倒数第二名士子才出来,书吏紧跟着唤了段之缙的名字。

他这会儿肚饿难忍,强打起精神往里走,那书吏却突然挡在门前大声猛咳,叫段之缙一时无措,人家暗示地眨眨眼祝贺道:“恭喜您啊,段老爷。”

段之缙一瞬间反应过来,从小荷包中掏出一张小额的银票放入书吏手中:“同喜同喜。”这才被放了进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县试得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