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一高。
陈文乔特意起了个大早,手里拎着从早餐店买的包子豆浆,一边走一边吃,就为了赶在姜南华之前到学校。
高一整栋楼吵得要死,大有不把房顶掀了不罢休的架势。她三两口把剩下的包子塞嘴里,吃剩下的早餐包装袋抛进塑料垃圾桶,走进了A班教室。
陈文乔刚进教室,一个厚嘴唇大嗓门的女生就跑过来塞给她一张蓝白相间的方片小卡。
“???”陈文乔脑袋顶缓缓冒出三个问号,她迟疑一秒,一秒之后这张名片已经到了她手里。“……雷霆健身房,强健体魄首选,争做新时代的新型健身房!”
她这是进了哪个传销窝点吗?
雷越笑声爽朗道,“这是我家健身房,就在学校附近,出了校门坐一站地铁就到了”,她冲陈文乔挑眉,“学累了来我家健身,报我的名儿,给你打八折!”
眼前这名女生身量高壮,讲话中气十足,陈文乔目测她有一米七五多点,宽大的校服也难掩她身上自带的爽利。
陈文乔还在状况外,半晌她缓缓冒出一句:“……行。”
雷越拍拍她的肩膀,“看你的小身板,我妈说了女孩儿不要这么瘦。”
陈文乔讪笑:“那我中午多吃点。”
正说着,两人瞥见一抹纯白清瘦的倩影,陈文乔回头正巧撞上姜南华的视线,她朝对方挥挥手,“嗨!”,话音里带着不被人察觉的雀跃和得意,“好久不见!”
姜南华:“......”
姜南华心说陈文乔真是幼稚到头了,她默默吐槽。垂眼看了一眼陈文乔伸出来的手,一声不吭转过身去,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陈文乔拍拍雷越的肩膀,从桌上抄起书包,忙不迭挪到姜南华旁边,堂而皇之把书包放下,“咳......”接着又把人也放下。
姜南华见她这样,心里替她臊得慌,把头一扭哼了一声对准窗外,不打算理这个堂而皇之的混蛋。
“别不理人呀!”陈文乔伸手晃悠姜南华的胳膊,她使劲狡辩,“你别生气,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你见到我难道不开心吗!”
姜南华一动不动,陈文乔只能看到对方睫毛扑闪扑闪,姜南华双手抱臂,吵她轻扫一眼,意思是我听你解释。
陈文乔一看她这样就知道没生气,她继续开口:“邻居变同学,这可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说罢她又往里蹭了蹭姜南华,“同学变同桌,亲上又加一亲!”
姜南华抿嘴,昨晚陈文乔给她发微信,说睡不着觉。
快来乔呀拍了拍JNH。
快来乔呀:你睡了吗?
快来乔呀:我睡不着。
过了几分钟没人回消息,陈文乔一阵失落,她恹恹地放下手机。这时耳边传来几声嗡嗡的震动。
JNH:放下手机马上就能睡着了。
姜南华本来打算回完这一条就不管她,虚空里隐隐传来陈文乔可怜兮兮的声音“我睡不着~”,犹如魔音贯耳。
最终姜南华不堪其扰,她刚搬到这儿人生地不熟,家人父母又都不在身边,这样的日子,紧张忧虑也是在所难免的吧,暂时相信她一次。
“对方正在输入中……”陈文乔盯着看了一会,姜南华的输入状态忽明忽灭,她想知道对方在敲什么金子。
大概过了有一个世纪那么久,陈文乔都要等睡了,聊天框里终于弹出来一个十几秒的语音条。
是一段猫咪的咕噜咕噜声,中间偶尔传来一声猫叫。十来秒的语音说长不长,陈文乔仰躺在床头,沙沙的电流声从耳机传过,在这个燥热的夜晚,汩汩流进陈文乔心坎儿里。
一瞬间心花怒放,她觉得自己应该是喝了点酒的,再次点进对话框,那截绿色语音条越看越顺眼,她给姜南华回了个晚安,姜南华没回她也不恼,一阵困意袭来......
夜空被深蓝侵泡着,万籁俱寂,路灯下硬叶植物闪着光,树影被投射到地面上,周遭的一切事物都睡了。
一周前。
青铜街三号胡同。
“乔儿,你来帮你妈妈搭把手,把这些个花瓶抱进屋里。”陈父陈志国在外头喊道。
陈家在s区做生意,青铜一高是个老牌学校,当年划地划到这青铜区这一片。后来本市的政策调整,离一高很远的s区发展的越来越好,青铜区慢慢就没什么人了。陈家就是在s区发家的,陈文乔考到一高,夫妻俩为了方便女儿上学,便商量着在这里租了套房子先住着。
陈文乔她应了一声连忙把行李箱放好,三步并作两步跑出去抱着些半人高的花瓶费劲挪进屋里。继舒兰喜欢养花,虽然经常是陈文乔在养,陈母时常忙得两班倒,回家一趟都不容易,更别提养花了,陈文乔索性就帮着浇水施肥,等花儿开了给继舒兰360°无死角拍一段视频发过去。
远在手机另一头的继舒兰看到视频十分满意:大拇指大拇指大拇指。
这边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隔壁姜奶奶瞅着这么大的动静,蹒跚着出了院门,上衣领口还塞着刚摘下来的老花镜。
陈志国继舒兰都还在忙,陈文乔先注意到了这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她冲姜奶奶招手,声音故意放大了点怕老人家听不清,“奶奶好,我们是这儿新搬来的。”
那老太太拿手摸了摸耳朵,慢悠悠开口,“年轻人,你说话那么大声音吵着我了哟。”
陈文乔:“......”
老太太满面慈祥,眼睛藏在深深的褶皱里,一笑起来便没了眼,“你们住这里啊,那我们以后就是邻居了。”
陈文乔尾音往上翘,“隔壁是您在住吗?”
“骗你干什么?”
天气燥热,空气温度节节攀升,陈文乔从衣兜套出来张纸擦了擦额角沁出来的汗珠。
“我叫陈文乔,耳东陈,文明的文,乔是小桥的桥去掉木字旁。”她怕老太太站太阳底下晒坏了中暑,搀扶着姜奶奶进了隔壁屋里,“我爸妈现在还在忙,等待会儿收拾完了,我们再来看您哈,外面太热了,您在屋里歇会儿。”
姜奶奶家的院子很大,屋里干净整齐。整个三号胡同都是这样的独家院式结构,每一户人家之间隔着两米多高的水泥墙,有些屋子年头久了,露出里面斑驳的红砖。屋顶四条垂脊向下延伸,前后坡面整齐的码着层青灰色瓦片,是最传统的硬山式屋顶。也有几户人家重新翻修,新式小洋楼穿插其中,鳞次栉比。姜奶奶家还是这种老式建筑,雨季的时候雨水会顺着瓦片汇集,流经滴水檐,无数颗水珠组成线再汇成面,形成一道水幕。
没过多久,姜奶奶手里端着一盘刚切好的西瓜出来,她招呼陈文乔拿去吃,先休息休息。
陈文乔接过盘子,西瓜在太阳光照耀下散发出晶亮诱人的颜色,她从里面抽出来一小块放进嘴里,好清甜,感叹道“这西瓜好好吃!”
“这瓜刚从井里捞出来,冰冰凉凉的这个时候最好吃了。”姜奶奶拍拍陈文乔的肩膀,“快去,给你家里人也分点儿。”
陈文乔大喊一声谢谢奶奶,端着盘子大步流星跑到陈父陈母那儿。
一阵微风拂起,四个人围着小圆桌啃西瓜,收拾完吃过午饭,陈文乔懒洋洋地摊在懒人沙发上打盹儿,眼神困倦迷蒙,眼皮慢慢合上。
整个胡同安静极了,街上偶尔传来悉索人声,又很快消散,恼人的蝉鸣和着陈文乔轻浅的呼吸,一派安静祥和。
姜南华吃过早饭便外出写生找灵感去了,她从小学画画,偶尔也把废稿或者成品稿随手po在网上,经年累月居然也吸引了不少关注者。
老式的木门嘎吱一声被推开,姜南华嫌它吵,进来之后小心翼翼又把木门合上。她进屋把画具收拾整理好,老太太中午习惯睡一会,厨房里奶奶还给她留了午饭,姜南华简单热了下,橘猫包子从屋里出来,到院子里打滚。
冰箱里还有半块儿剩下的西瓜,老太太为了姜南华拿着方便把切好的西瓜放冰箱,她拿起来一块尝了尝。
冰箱第二层放了一盒包装精美的糕点,姜南华纳闷儿,奶奶不像是会买这种东西的人。她们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靠姜南华画画赚点稿费,老人家微薄的退休金度日,而这盒点心一看就价值不菲。
姜奶奶三年前刚搬来陪姜南华时,祖孙两个经常一块儿逛菜场,姜奶奶右手领着一个菜篮子,左手拉着姜南华。菜场旁边是个小型超市,那个时候姜南华年纪还小,看着超市橱窗里琳琅满目的玩具走不动道。橱窗里有一个雪白的半人高玩偶姜南华特别喜欢,但也仅限于每次路过多张望几秒就算了,因为她直到买不起。
时间就这样无声流逝。
姜南华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奶奶守在门口拉着她非要往她卧室里走,那只白色巨物就这样安静躺在她的床头。准确来说,是一只仿制的玩偶。
原来这是姜奶奶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姜南华手指摩挲过细密的针脚,这只只有七八成像的玩偶就这样躺在她卧室里一年又一年。
“看啥呢,看这么入迷。”老人家觉短,往往睡一会儿就醒了。她从屋里出来看见姜南华头伸进冰箱里,“捣鼓什么呢?”
姜南华正沉浸在回忆里,她被吓了一跳,喘了口大气,手在胸脯上顺了顺。“奶奶你醒了啊。”
“睡了半个钟头,再睡晚上要睡不着了。”老太太又道,“干什么呢,鬼鬼祟祟的。”
她指了指冰箱里那盒糕点。
“哦,这个是隔壁小姑娘送来的,人家今天刚搬来。”包装盒被拆开,姜南华结果奶奶递过来的糕点,“等着你过来尝尝呢,快吃。”
姜南华被塞了满满一嘴,冲奶奶摆手“吃不下了”才作罢。吃过午饭她进屋休息,睡前打开个人帐号,想了想把上午那张画发布出去了。
[您关注的画师“北树”发布新动态了,请及时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