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容她 > 第39章 山河志士

容她 第39章 山河志士

作者:和一壶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13:31:46 来源:文学城

和姜令上次见到的李部完全不一样,他被安置在软椅上,双眼紧闭,脸色苍白,皮肤表面泛青,虽然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但给人的感觉依旧很冷,实际上是中毒已深的表现,浮肿的脸庞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魏瑾难以想象,这样的惨状会发生在曾经叱咤崤州的风云人物身上,撇开他的身份不说,难免对这一可怜老人产生恻隐之心 。

她颤着喉咙深吸一口气,捏紧拳头,走上前微微俯身道:“老将军,我是魏瑾。”

见他没有反应,魏瑾等了一会儿又道:“您听得见我说话吗?”

李部慢慢地睁开左眼,右眼皮像被粘住一样无法睁开,他轻轻动一下脑袋,表示听到了,光是做这些简单的动作,已经花掉了他很多力气,呼长吸短,似乎随时会断气。

没想到他的情况如此严重,是不可能开口说话了,他的部从一个个冲上前,趴在他身边顿首号哭,听来使人悲恸。

魏瑾退开几步,她望向姜令,姜令垂眸摇摇头,她也无能为力。

鲁从家给李部磕头,磕得额上一块青,他没像其他人一样哭出来,但从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隐忍到了极致。鲁从家站起来,其他人跟着站起来,复仇心切,视死如归。

魏瑾后悔了,不应该让他们和李部见面。

孙基被拖到人前,鲁从家眼睛里没有了恨,反倒有种释然,无所畏惧的释然,他说过,大不了同归于尽,

“老将军被他害成了这样,生不如死,我要杀了他,世女还要阻拦我们吗?”鲁从家偏着头问她。

魏瑾心里没了主意,一团乱麻后,只余茫茫然一片,她咽了咽口水,想不出别的,依旧是那句话:“你们若杀他,罪同谋逆,肃关所有将士,还有你们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就这样,你们看着办吧。”

她也不想多说了,大不了,回到九桓再想办法求情。

鲁从家看了看身后的弟兄,说道:“我家就剩我一人,没有什么牵挂了,这事交给我吧。”

他拖着孙基往帐外走,其他人哪里会只让他一人犯险,陆续跟上去。

李部身边的两个人,蒙面的无动于衷,另一个面露迟疑,最终还是追了上去。

沈解出声阻拦:“且慢,鲁叔不可。”

鲁从家望着这位后生,悲痛道:“你也要拦我?沈解,你虽不是老将军的亲子,但也不要忘了他的养育之恩!你要是怕牵连到你,那就和老将军断绝父子关系!”

他遇上沈解,话多了起来,实在是因为面对熟悉的人,心中更加痛苦。

“鲁叔误会我了,我恨不得亲手杀了他,可是父命难违啊。”沈解无奈道,“父亲早有嘱托,若是他不能活下来,我们不可为他报仇,一切要听世女的安排。”

沈解看着李部的方向,“他说,我们只能做崤州的英魂,我虽是养子,不敢不继承父亲的志向,鲁叔要是不信,可以问问李爻。”

这世上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李爻是李部唯一的血脉,李部的退让,何尝不是有保护亲人的意愿在。

鲁从家颓唐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志士凄凉,身老唏嘘,人间不留,头枕山河。

暮春之月,军中为李部举行了小规模的葬礼。

李部身亡有段时日了,肃关军营一直等到魏王的旨意才将他下葬。魏王的意思,李部是戴罪之身,加上身处前线,不可肆意张扬,念在他曾经于国有功,免除罪名,以庶民身份下葬。

李部穿上了昔日征战沙场的铠甲,长眠于东南的高地上,那里视野开阔,背靠崤州,守望北地。

而他的旁边,是另一座崭新的坟墓,上面刻着鲁从家的名字。

鲁从家在李部去世后上书魏王,把殴打孙基的罪责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请求他不要怪罪其他将士,然后于当夜自刎。

魏王或许考虑到肃关军心,没有处置其他人,对于鲁从家的遗言未置一词。

他诏命沈解承袭父志,仍在军中效命。孙基重伤,送回九桓养病,参军魏同之暂代主帅之职。

魏器的诏书仍然没有提到魏瑾,一个字都没有。

倒是收到母亲的家书,信中主要说两件事。一是担忧魏瑾,让她早些回去,二是提到外祖母偶感风寒,来信说想念女儿,她准备启程前往沐州探亲。

既然周琰要去沐州,魏瑾直接写信给外祖母,一来向她老人家问安,让她保重身体,二来确认母亲平安到达。

她落笔时,刚好李爻进帐,进来也不说话,安静地待在一旁,魏瑾瞄了一眼,继续提笔书写,整个过程只能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声。

止笔,落印,放之书筒,黏土封缄。

魏瑾抬头,把信递给李爻,“你帮我把信送到驿站,快去快回。”

李爻接过,然后走了…一句话没说。

李爻的离开带来一阵风,呼在魏瑾脸上,让她想起一个人,上次见到如此魁梧的壮汉,是陈闻,身上都是垒块的肌肉,陈闻擅使枪,不知李爻的枪法如何。

想来也怪,李爻一看就是本领高强的人,李部却将他藏着掖着,好似更加重视养子沈解,却在临终前把李爻托付给她,那时他口不能言,从怀里拿出一张揉皱的羊皮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墨迹深浅不一。

上书:“吾终身为崤州,至今惟挂念一事,吾儿李爻,性情孤僻,难容于世,然其略怀武艺,愿跟随世女左右,效犬马之劳,以求度日,望世女成全,李部绝笔。”

于公于私,魏瑾都无法拒绝,她郑重地答应了。

然而有些令她不解的地方。

若说因为性情孤僻而担忧她难与人相处,只需托付她帮扶一二便是,而不是把李爻放在她身边做事,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姜令也怪,与她说,不如让李爻和彭阿蓝一起做事,二人轮值,不会那么劳累,话虽如此,姜令难道忘记了男女授受不亲吗?让他守门,不如让张桐来。

魏瑾奇怪这儿奇怪那儿,倒不是嫌弃李爻,既然放在身边听用,就要考量一下能力,今日让他送信就是看看会不会不耐烦,结果人家仿若无感情的木头,只是听令,不知礼节,不露言语。

多思无益,把这些抛之脑后,魏瑾起身去校场。

这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她都待在校场,有时会跟着一起操练,跟着彭阿蓝一起习武,大部分时间,她与谢德一起探讨骑兵战术。

近日,魏军在关外百里内发现了鬼马人的散兵。

经过上一次毁营烧粮的行动,鬼马人退至老巢,然而他们的主力尚存,大军仍在,这使得他们贼心不死,妄想卷土重来。

魏瑾不敢小看散兵的出现,认为鬼马人必定有大动作,然而北地广袤无垠,敌军神出鬼没,派出去的探子没有查到其他异常的情况,她只能从自己的军队下手。

经过深思熟虑,魏瑾决定等待主动进攻的机会,与其任由鬼马人攻城,不如再创造出五百人杀敌万人的胜利,她把注意力放在骑兵的训练上。

北地的环境为这里的马儿提供了优质的水草,膘肥体壮,不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胜于中土马。游牧而居的鬼马人生在马上,长在马上,他们习惯了马上作战,其天赋也不是中土人能比的,总而言之,魏国若用骑兵与鬼马人正面厮杀,必败无疑。

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开正面对抗,另辟蹊径,在不放弃骑兵的情况下,用战术赢得胜利。

空旷的草场上,两边各百名骑兵,严阵以待,模拟战场上厮杀的情形,魏瑾把这次行动叫作无伤演练,士兵的武器用木棍代替,或长或短,哪个趁手用哪个,全凭他们自己的心意。

号令发出,双方顷刻往前冲,一边队列整齐,汇聚成不可挡之势,另一边在临近交锋时分作两半,往对方的两侧包抄。

根据以往的经验,谢德说出一个结论:“被围的下场,只有等待被敌人慢慢困死。”

魏瑾看着被包围在里面的士兵,有些人想组织突围,可是缺少统一发号施令的人,始终无法成功。但是她看到了一个问题,来了个顺水推舟,借机说道:“我们打个赌吧,我赌被围的那队会赢。”

谢德心中确定答案,不认为她说的说法,激起了一些好奇心,“世女为何这样说?”

“你就说赌不赌?”

“行,赌什么?”

魏瑾右眉一挑,指着前面道:“就赌胤城骑兵的领兵之权。”

整天板着一张脸的谢德笑了,笑得很僵硬,“此话从何说起?自从来到肃关,我们不是一直听从您的号令吗?”

魏瑾侧头看他,“对啊,我也奇怪这件事,既然我无领兵之权,你们为何听我的呢?或者说,谢将军,你为何听我的呢?”

她发现,谢德紧张了会笑,嘴巴带动鼻子皱在一起,显得人憨厚老实,然而说的话最不老实。

“您是世女,自然服从您的命令。”

要是魏瑾被人看轻的经历少些,也许就信了这句话,撇嘴道:“是个将军都不乐意被人呼来喝去,何况,大王都不愿认我这世女,你又有何种理由服从我?相信我?”

正是谢德过于信任,从未质疑过她的命令,这是最怪异之处,魏瑾没有自信到她有这种人格魅力,会让手握兵权的将军从一开始就甘愿跟随她。

站久了有点累,她叉着腰道:“是不是我父王跟你说过什么?”

谢德看着她,想起了自己的幺女,那小娃娃也是如此,撒娇闹脾气时,叉着腰仰着脸,一副不好惹的样子,他肃着脸教训她,眼泪就出来了,只能哄着,活脱脱一个小祖宗。

他也想过,魏王待自己的女儿为何如此苛刻无情,即便是魏瑾性子跳脱了些,那也可以好好教导,而不是一味弃嫌,若自己的女儿有这样的本事,总归是喜大于忧的。

他接到出兵的命令前,收到魏王的亲笔信,上言“纵其行,勿止错”,他要让魏瑾在领兵时不加约束,等待她自己犯错,而且谢德不能制止。

这让他很疑惑,但再怎么说,君王的家事,不是他一个下臣可以插手的。然而此刻她想起幺女,想起无辜牺牲的将士,决定和盘托出。

谢德说完那封信的事,手心的汗已经干了,他看魏瑾无甚反应,说道:“世女,末将并非有意隐瞒…嗯,却是我的过错,您听了不觉得奇怪吗?”

魏瑾始终盯着前方,他们说话的时间,场上的局势渐渐发生了逆转。

“猜到了。”她短促地笑了一下,补充道,“习惯了。”

习惯了父王会这么待她,习惯了世人这么看她,但是没关系。她提示谢德看前面,圈里的士兵突围了,然后他们迅速调整队形,以碾压式赢得了胜利。

演练结束,魏瑾揉揉腰部,问道:“话说回来,大王不叫你止错,那我这些天犯了什么错,你该不会真的闭口不言吧?”

谢德赶紧摆手,“不是我不说,而是没的说,世女做的很好。”

他此刻真是心悦诚服,虚心请教道:“您是怎么知道他们会赢?”

魏瑾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因为武器,也就是木棍。”

她走到草场上,拾起两根一长一短的木棍,解释道:“被包围的队伍里,大部分人用的是长木棍,外侧的人用的多是短木棍,他们马上作战,武器的长短就是输赢的关键,长木棍可以更好地发挥士兵的武力,许是巧合,擅长使用同样武器的人凑在了一个队伍里。”

谢德恍然大悟,“我确实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如何?将军愿赌服输否?”

“自然,心服口服!”

魏瑾笑得灿烂,统兵权到底是在魏王手里,口头上的答应并不能改变实际的性质,但在肃关,她要绝对的服从,来实现心中的谋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