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123章 明月西楼(三)

人镜芙蓉(重生) 第123章 明月西楼(三)

作者:瑞羽长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20 16:19:36 来源:文学城

“宫里这场雨,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林世镜撑一顶油纸伞,在细雨如织的禁宫中徐行,他闻得前头内侍监的一句感慨,垂首轻笑:

“会停的。”他仰头,一丝细雨如针,刺进眼底,“快要下雪了。”

大雪掩藏踪迹,一切污淖浊泥,被厚重的积雪一埋,便什么都看不见了。

千秋殿,肃穆辉煌,林世镜一路转过游廊,走进最深处的御书房。

书案铺开笔墨,一国之君正执笔作画。

林世镜瞟见一角银枪与青色披风——那是楼凌。

大漠黄沙间,她策马持枪,青披风飞扬,眉目凌厉,是古书里最典范的将军模样。

最后一笔落下,萧颂于右上题字,是为“靖宁大将军像”。

“待年初祭礼时,由你将楼凌的画像奉入神麟阁。”

林世镜却婉拒:“臣惶恐。”

“靖宁将军像”无声无息地躺在御书案上,仿佛楼凌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们、看着神都、看着人间。

萧颂缄默片刻,又道:“此事已定,到时楼凌悼词也由你来念。”

“圣上……”

“林栖池。”萧颂沉了语声,“朝堂百官,朕为何独独选你,你难道不知?”

林世镜垂首不言。

他当然知道。因为惟一有机会与楼凌、与萧令佩抗衡声望的人,只有复明后的他。

号令左右骁卫的金印,号令神济军的虎符,如今都在那张御书案上,楼凌的画像旁。

萧颂问他:“恢复得如何了?”

是在问眼睛,也是在问心志。

时隔这么多年,林栖池,你还能提得起剑吗?

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凤阴关,莽莽黄沙,刺入乌丸大将心口的那柄剑?

又是否记得,曾经岐山河道,十日将敌军逼退关外的歃血军令?

旧日掠影一一浮现,但最后,林世镜不过是忆起神武门外,他提剑诛杀同僚时,冒出的那个稚气的念头。

他垂下眼帘,浓密羽睫扫下一片阴影。

“十年之前,臣对圣上许下一诺。”林世镜平静而坚决,“若四境任何一处有难,臣义不容辞。”

萧颂审视着他,问道:“此约仍有效否?”

林世镜颔首:“但凡臣还在朝。”

“好。”萧颂当即道,“左右骁卫大将军林世镜,朕命你桓山祭礼后即刻启程赴岐山河道,卫戍我国朝南疆边关,若失一寸国土,朕惟你是问。”

晚霞从浓云后逸出一点浅红光晕,林世镜执伞徐行过幽长宫道,依次路过繁祉门、两仪门,即将要离开时,却被一道轻缓的声音叫住:

“大人留步!”

徐释真衣衫简素,匆匆而来,眉目间清淡的禅意被焦躁取代,她甚至来不及礼貌寒暄,直接便问道:“我有一问,请大人解答。”

她上前一步,语气中有些不忿:“大人指控若芙的那些罪名,到底是真是假?”

林世镜忽生出一股倦意,他直视徐释真,后者正为王若芙愤愤不平。

“贵人明明知道,何必多追问呢?”

徐释真得到答案,卸力般后退半步,神思恍惚地道:“她帮过我,所以我也想替她问一句,只是问一句……”

问一句,为什么?

是王若芙做错了什么吗?

但没有,连指控她的林世镜都说了,她不过是怀璧其罪。

“贵人若无别的事,臣先告退了。”

林世镜面无表情向她一揖。

马车行过玄武大街,细雨如蛛网,街上吆喝叫卖的摊贩都回家暂避风雨,热闹非凡的街巷,如今这样寂静。

“大人!您开开门吧!”

忽有一声女子悲鸣,与细密的雨声共振。

“大人!下官舒堇,恳请大人为王若芙一言!王大人是清白的!”

“卑职舒堇恳请大人一见!”

侍从去车外查探一圈后回来,禀报道:“林大人,外头是兰台令史舒堇,刚从岭南回来,得知王氏女获罪的消息后就在这儿一路跪一路求……”

林世镜掀开帘子,雨丝飘进来,打凉他温热的手炉。

舒堇身上的朱红色官袍都被打湿了,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额上一圈流血的伤痕,她不知疼痛似的,在紧闭的森严府门前一下一下重重叩头。

此处官邸聚集,人人都听得见舒堇一声高似一声的恳求,然而每一扇门都关得紧紧的,一丝光也漏不出来。

侍从又道:“听说前两日有两个从前恒府的女婢也在这儿求过,跪得人都晕过去了,也不见有人开门。”

恒府女婢……应是兰苕与碧山。

府门开了一条缝,只有一个家仆在里头,居高临下道:“舒大人请回吧。王氏女有罪与否,圣上都已裁定,您哪怕在此处跪个十天十夜,那也是无法转圜的。”

舒堇仰头,雨丝浇在她坚毅的脸上:“清白即是清白,冤枉即是冤枉。舒堇身为国朝兰台令史,从来都只追寻真相!”

家仆听得这话忙把门关上。

从院内传来一道冰冷的声音:“圣意即是真相。”

舒堇也不知吃了多少次闭门羹,偏倔强跪在那儿不肯走。

她声嘶力竭过,磕破了头、喊裂了嗓,哪怕从未得到一丝能证明王若芙清白的痕迹,也钉在此地不肯走,仿佛想活生生跪到死,一条性命去祭王若芙的清名。

舒堇在飘摇的风雨里,跪得笔直而决绝。

她想,此身,本就是大人救的。

倘若不是兰台王大人碰巧路过,她便要被无知的家人骗去配了阴婚。

王大人从快钉死的棺材里生生将她拉了出来。

她同她说,但凡认字,但凡会写字,在她那里就有用处。

后来,舒堇的第一篇文章,即是西南山坳里的女婴塔。

她悲愤地望着这些辉煌的屋檐、森严的府门,心里有团火熊熊地烧着。

神都,原来这样荒诞。

雨下得更大了。

然而舒堇头上,却暂时云销雨霁。

她仰头,紫袍的年轻男子神色波澜不惊。

舒堇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避开了林世镜为她撑的伞,冷声道:“林大人善举,下官愧不敢受。”

雨丝模糊视线,恍惚间,她只觉得林世镜的身影缥缈虚无,不似在人间。

他垂眸,低声道:“舒大人今日在此跪过满街官吏,将圣上置于何处?”

“圣上不仁,臣子如何尽忠?”舒堇毫不避讳。

“慎言。”林世镜即刻打断她,“舒大人,她也不想你为她丢了官位,更不想你失了兰台。”

舒堇涣散的神思被“兰台”二字死死攫住。

林世镜继续道:“朝野上下皆知,舒大人是她的人。她费尽心血将你调回神都执掌兰台,本就腹背受敌,你如今顶撞圣意,难道不是更置她于险境?”

舒堇指尖微颤。

……她不得不承认,林世镜说得没错。

若非兰台重新回到舒堇手中,王若芙的死局也许来得没那么快。

可王若芙不知道舒堇回京会成为一道催命符吗?

她知道,她当然知道。也许她对自己今日的祸事都早有准备。

只是她仍这么做了。

因为……

因为兰台是她毕生的心血。

王若芙冒死,也要将兰台推到它该去的地方。

“舒大人。”林世镜语声无比冷静,“你是兰台令史。”

舒堇心神猛然一震。

是啊,她是兰台令史,她肩上尚有重担。

风雨飘摇间,舒堇站了起来,跌跌撞撞走进朦胧雨幕里,背影萧索寂寥。

林世镜目送着她,遥望她走得越来越稳。

执伞的手修长白皙,指骨隐隐泛了白。直到舒堇的身影凝成一痕墨点,林世镜才转了身,眼皮跳得厉害,眼睛干燥刺痛。

侍从撑着伞迎上来,“大人,是不是到喝药的时辰了?”

林世镜估算天色,道:“你先回府煎药吧,我还有事要忙。”

他冒雨独行,从城南到城北,拐进一条幽静的巷子,在一间破败的木门前停驻。

开门的是个老人,两指捏着一块玉石,瞥了他一眼道:“你那玉碎成那样,本来又是精雕,修补工序烦得很,过一月再来取吧。”

林世镜睫毛颤了颤,道:“老师傅,我加些钱,您帮我早些做好可以吗?”

老工匠把门一关,林世镜忙伸手拦住,木门合上的力道不轻,直直砸上他手背,瞬间砸出一道青。

“老师傅,麻烦您了。”他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此物……于我很要紧。”

老工匠哼了一声:“来我这儿修补的,十个有九个都这么说!我说你们,人在眼前不珍惜,偏都对着个死物珍而重之,早干嘛去了都?说了过一月就是过一月,你且等着吧!”

门“砰”一下关上。

徒余林世镜怔怔立在雨中。

年初,桓山祭礼过后,林世镜换下紫袍,一身清致如烟雨的素色,回林府吃了顿团圆饭。

林景远虽已致仕,朝上发生了什么,却也还瞒不过他。

裴法妙见他回来,神色微怔,也没说什么,只让人给林世镜添了碗筷。

席上众人皆是无话。沉默良久,林景远才问:“马上就要去南边?”

“是。”林世镜答,“神济军营。”

只四字,林景远便能分析出其中利害,他无声感慨:“除去你,也再无人够格了。”

语罢,沉默一阵,裴法妙无话,只管动筷子。倒是林景远又问:“阿蔷是不是已经生了?”

林世镜轻声答:“七月早产。是个女孩,圣上赐名‘玦’。”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成环,夕夕都成玦。「注」

林景远缄默后又开口:“你去见过她了吗?”

林世镜摇头,“去了王府几次,都说若蔷闭门谢客。后来我去问过越王,他说……

“说若蔷自生下来后,就没看过孩子一眼。每日只把自己锁在楼里,越王偶尔去看她,只听见她哭,什么话也不肯说了。”

裴法妙听罢将筷子一搁,道:“外头眼见着要下雪,家里不留你了,你早些回去吧。明日你启程,爹娘祝你一路平安。”

此夜,果然下了雪。

三径风来安静得只有风雪声。

林世镜披上墨色绒氅,静静坐在游廊,一盏风灯在头顶,昏黄微光飘摇。

耳边太静了。

他忽意识到什么,抬头一看,檐下悬挂的银铃已不知所踪。

「注」:

出自纳兰性德《蝶恋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3章 明月西楼(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