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间灶(美食) > 第18章 春宴·余韵

人间灶(美食) 第18章 春宴·余韵

作者:三水小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10:32:53 来源:文学城

淡青色小盅轻薄如蛋壳,装在里面的是裹满了浓汁的鱼头,鱼下巴没了骨,细细条条、滑滑润润,可以直接吸进嘴里,在舌尖勾溅起一嘴鲜香,鱼眼下的白肉形如月牙,从前都是贴在鱼头骨上,现下没有了鱼骨,就可把它与鱼眼一同吸入嘴中,两种娇嫩两种鲜。

维扬地在江边,凡是城中老饕,都是吃鱼的行家里手,鱼肉刚贴上舌头,他们就品出了其中的妙处。

“这鱼头的汤鲜甜醇厚,与鱼肉的鲜美相辅相成,我竟想不出是怎么做的。”

吴举人喃喃自语,唇齿流连于鱼肉,其他人却还在看着那溪流。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举着薄胎小盅的范绩范大人看着今日的主人家。

袁峥只是笑。

桌上其他人也议论纷纷,只想等个答案,唯有穆临安起身去了溪边,捞起了一片“金鳞”。

“原来是糖糊所制。”他敲了敲,掰了了一块下来,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发光的除了金箔,还有糖制的油灯,只是已经被烧化了。”

当朝四品宣威将军如同检视敌讯一般将薄薄的“糖灯影儿”翻来覆去地查看,看见底部的构造,他抬手用力捏了下,竟给捏碎了。

“原来如此,我还想那瓷盅再轻放在这种船上也有倾覆之危,船底竟然是中空的。”

穆临安搓去指间的糖碎,看着流入池中正渐渐化去的“金鳞”,忽见水中一道暗影流过,是那条巨大的黄河鲤在偷偷吃池边的碎糖。

他忽然觉得有趣。

不只是这金鳞宴有趣,也不只是这条今日死里逃生的鱼有趣。

就像是心窍突开,有清风缓缓流入,又像是他一双前程富贵眼上突然又生了一双眼,看天上流云漫卷,看晚霞中碎金铺洒。

“维扬,不错。”

“罗东家其实是用了吹糖法,将糖糊吹成一个中空的泡贴在船底,就像是大船有了船腹一般,方载了这小小的盖盅。她初提此法,我都觉得惊骇,可罗东家是奇人,天生便令人信服,她越说我便越信,还让人去了专门寻来了前朝的薄胎套碗令人仿制,十天里烧坏了上千盏,才得了今日席上能用的。”

明明是耐不住范绩询问才“不得已”将“罗东家”设下这“金鳞宴”时的种种机巧说出来,袁峥却面带红光,越说越得意。

当日走进盛香楼,结识了罗东家,定是天德辅弼,良运伴身。

“前年我随大将军西征,渡过黄河之时用的就是将羊皮充气放在木筏底下,当时便觉精妙,没想到在维扬能得闻同妙异曲,维扬宝地所出名厨,果然不同凡响。”

见穆将军竟面带笑容地归坐,还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袁峥只嘴上略停了停,心中就更得意起来。

他家罗贤弟真真是神仙人物,连这狂傲高门子铁蚌似的嘴也给撬开了。

却不知邻桌的来客们无论是豪绅、仕宦,又或者是今日被袁峥所展财力给惊到晕头转向的盐商,此时都竖着耳朵听这“金鳞”的玄妙。

这般的一场盛宴必然名动江淮,他们既然坐在此间,回去也要将此间见闻与人说道,怎能不知其所以然?

“袁郎君能让罗东家费这般心力,我等实在想不出是得出多高的价钱。”

“哈哈哈。”

袁峥笑着,用食指在桌上敲了一下,又伸出中指,在黑檀桌上又敲一下,最后又伸出了无名指,再敲一下。

“三百两?”

“三千两。”

竖起的三根手指又变成一掌拍在桌上:

“本是五千两,我答应了罗东家送一千两分给维扬城中几个书院,助学扶道,另一千两且存着,这两年涝灾频频,淮水两岸高悬,若是有哪处修堤筑坝,这一千两我便捐了。”

众人哗然。

维扬的父母官齐大人击桌赞叹:“盛宴之后竟有善举,你们二人着实是豪杰人物,今日所见所闻,本官怕是久不能忘啊!”

三千两,五千两,掏这么多钱只为了请人在自家园子里办一桌宴,贵么?

普通工匠一个月的工钱一吊钱,都换不到一两银子。

可在座的,皆非狗苟蝇营只图温饱的凡俗,而是这繁华万丈维扬城中的头脸人物。

三千两,五千两,换来经年盛名,换来一北来盐商以一己之力震慑半城徽州盐商,换来新任都转运盐使大人的青眼,换来维扬本地父母官的称赞。

值,太值了。

李茶商不知从哪里钻营打探回来,一落座就先喝了两杯茶:

“能办出这样的金鳞宴,这袁老三真是赚大了。”

吴举人还在闭眼回味这一顿盛宴,听见李盐商的声音,他睁开眼,就看李盐商一会儿说起这“金鳞”是如何飘在水上的,一会儿又说袁峥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吴举人一边听着,一边又想起猪头之弹软浓郁,狮子头之香糯鲜香,还有鱼头……那汤到底是如何做的,怎么李兄就没打听出来呢?

见李茶商说得两脸泛红,他心中一叹。

值此盛宴,有人身在此中,却从头到尾都错过了,离开之后,怕也会是夸赞最多的。

后厨房,所有的厨子和帮工还在忙碌。

刀、案全部擦洗干净,带来的盆和锅还得带回去,磨刀的石头、煮猪头的篦子、各种苫布都是最容易被遗落的,得清点清楚。

罗守娴又换了身衣裳,让孟三勺将煮好的汤圆交给崔管家。

“还是给那些柔水阁来的小娘子们?”

“劳烦崔管家了,共是煮了两桶四喜汤圆,甜的咸的一起吃,也不腻,若是府上忙累了的也可来一碗解乏。”

“罗东家做事可真是稳当,若换了是我,此时怕是心都要到天上去了。”老崔窄长的脸上笑容有些讨好,“在座诸位大人都赞不绝口,要请罗东家去前头呢。”

他身子一让,露出了身后仆从提着的木盒。

“罗东家,这是三千两银子,我们家老爷说了,改日再上门送重礼,谢您一番心血。。”

三千两银子装在三个箱子里,罗守娴看了一眼,又看向崔管家。

“我与袁老爷说定的本是一千两,另外各有五百两……”

“是是是,可这金鳞宴太好了,我们老爷说了,这般好的金鳞宴,断不能让人花千两银子就能请您再办一次。”

罗守娴是何等聪明人,此时已经明了崔管家的意思。

“崔管家,没有黄河鲤垫场,也没有藏香猪增香,更没有这薄胎瓷……想要再来一次,谈何容易?”

崔管家笑得更真了:

“罗东家,从今日起,您这盛香楼,就是维扬城里最顶尖儿的酒楼了。”

过了半个时辰,罗守娴从前面带了一堆赏赐和谢礼回来,就见孟三勺一脸怪相走过来:

“东家,崔管家把所有的薄胎瓷,连着那件前朝的古董,都收走砸了。”

“无妨,袁家是说这金鳞宴他们不会再办第二次。”手搭在孟三勺的肩上,罗守娴眉头低垂,终究是显出了一分疲惫,“咱们也不再办第二次了,多了就不值钱了。”

一旁站着的方仲羽为她端了茶壶来,她喝了一口,竟是蜜水。

“东家,您润润嗓子。”

将壶里的蜜水饮尽了,罗守抬手娴指了指一个小箱子。

“一人先领个十两的小锭,带回去给家里人高兴高兴。”

暮色笼罩灶院里立刻炸出了连串儿的欢呼声来,又立刻被各位灶头们“不准吃酒不许赌钱老老实实交给爹妈娘子”的呼喝声给镇压了下去。

……

第二日,盛香楼甚至没顾得上分钱。

天刚蒙蒙亮,就有盐商韩家的管家登门,来请盛香楼下个月去他家院子办宴。

看着堵在后门口的一箱银子,开门的帮工揉了揉眼,还以为自己昨夜银子看多了,现在还在发大梦。

“五百两银子只是定银,我们家老爷说了,三千两五千两,由得罗东家开价。”

“这、这事儿得我们东家做主。”

这位韩家的还没打发走,另一边四品任上致仕的孙老爷也让人抬着银子来了。

“我家老爷七月初九要办八十大寿,家中不是豪奢人家,只求用心便好,三百两是定银,还要多少,请罗东家开价。”

“今日盛香楼的八仙桌且订一张,就做三头宴,这是一百两银子。”还有一大亲自来订桌的有名纨绔子。

看着那一百两的银票,帮工眼睛都不会转了。

“我家、我家三头宴最贵是三十两……”

“三十两哪能显出你们盛香楼的身价?又哪能显出我的本事来?且给我好好办着。”

将银票扔在帮工怀里,这纨绔转身就走,被值夜的孟大铲好悬给拦住了。

罗守娴连练功都顾不上,匆匆忙忙赶到自家酒楼的后门,就看见连送肉的刘掌柜都被挡在了外面送不进肉去。

“各位!各位,盛香楼是酒楼,总得顾着自家生意,这样,一个月我家只接一次出去办宴……涨价是不涨价的,宋少爷,三十两银子的三头宴就是三十两银子。”

等她将人都打发了个差不多,已经要到了盛香楼要开门迎客的时候。

照例拜过了“盛世有香”的匾额,罗守娴一抬手:

“开门迎客。”

孟三勺拿下一块门板,又想放回去了。

“东家!人太多了!”

盛名广传,客似云来……“金鳞宴”上金鳞浮水的盛景传遍江淮,盛香楼门前每日都有人排着长队。

维扬城里甚至有帮闲每天蹲在盛香楼门口帮人排号。

偌大维扬城,酒楼食肆无数,说起最好的酒楼,人人都要说一嘴“盛香楼”。

清明刚过,琼花一丛丛地开了开成了花球,被雨水滋养过,越发娇嫩。

两辆马车自南门入了维扬城。

“庭晖,咱们先回家去?”

“娘,咱们先去看看盛香楼吧。”

年轻的男人抬起手,看向车外的喧嚣热闹。

这是许久未见过的维扬。

还有自父祖辈传下来的盛香楼。

扶住车帘的手指上满是陈旧伤痕,似是受过无数刀割火燎。

四喜汤圆:芝麻、豆沙、肉汤圆、荠菜汤圆。

正主回来了,假未婚夫也要登场了。

是不是因为开学上班了,都没有留言了o(╥﹏╥)o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春宴·余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