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选好了吗亲?需要快些了哦,陈威就要走没影了呢,他是真的没打算等你哦,所以不用指望这个直男能回头哄你了呢,错过了等他回城之后肯定就不会再出来了呢!
求生的本能是如此强烈,从众的心态又是绝大多数人骨子里的,所以当郭旭乖乖跟着陈威走的时候对着大家招呼了一声:“跟上!”之后,从开始有人迈步跟上到所有人积极跟上也没用掉多长时间,大家都默认选择了选项三,也就是避而不谈这件事了。
在当时大部分人还想着是暂时不管这件事,因为反正他们也管不了,因此大家想的是就等着吧,总会有人管这件事的,等到时候再说吧。可是等这些人回城之后不免暗中回味加悄悄探讨了一番,结论是我靠,这个暂时恐怕得变成永远了哇!
原因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真的是乱太多年了,那个时候的中华基本上就是拳头说话的年代,皇帝箫衍看过多有实力的武人起兵篡权的事例,因而把防备武人造反当做首要要务去抓!大梁的军法里,当大军面杀了上司这种事情可以算恶劣之极,百分之百的造反没跑,遇上了就该人人得而诛之!而且是必须诛之!士兵们如果没有当时立即和陈威拼命都是死罪,无论你后面做了什么都是死罪!但他们大伙当时却都怂了……怂了……所以没有补救的机会,只能死硬到底!
事后建康的特遣使下来调查此事的时候,在一千多人里面选择了足足上百人问询口供,得到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说关肃是怎么死的都有,大部分都是说死在敌人手里、或者他也不知道没看见的,也有比较老实的被吓住了实话说出是陈威杀的,并战战兢兢的描述了一下细节。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只因为三句话没说好就杀人,杀的还是个本应该得罪不起的长官,且还无冤无仇本来不认识……没人相信这是正常人会有的脾气。因而这个真相听起来居然是可信度最小的,好些个不同的回答一起上报回去的时候,皇帝箫衍首先就把正确答案给排除了。
大体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行动已经超过你的想象力,那你就会当这是假的了。哪怕多疑刻薄如皇帝陛下,他也觉得就算是要杀,那偷偷杀才合理,因此这明显就是栽赃!因为嫉妒陈威立下大功,所以心狠手辣的栽赃给他!
哎,这小家伙一个最简单那种纯粹的武人,只知道报国杀敌,却不知道处理一下人际关系,什么时候得罪了人都不清楚。
可怜!
当然,能让皇帝陛下得出这个推论,和洛宁风暗中推动文官上奏弹劾陈威、真消息假消息一起怼上去有关,谁让我们皇帝陛下是个怀疑论者,又特别讨厌手下臣子团结一致,越是众口一词他越是觉得不能听信呢?
而且后面排山倒海的弹劾显示,被陈威祸害过的那么多人里,关肃一个辉县统领真的算个屁啊!在健康诸位大小官员眼中关肃实在太没地位,同样是新闻,有人照首相脸上吐了一口口水比因私怨捅了邻居一刀更容易引人注意,大家对此津津乐道广泛流传,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得罪权贵或者动了地方势力的蛋糕只是热闹,陈威杀关肃这件事性子才是真的恶劣。
关肃没有后台,身份在政局中不起什么作用,加上洛宁风递上去的把柄太多,搞得这个异军突起的陈威看着就和个软毛的海胆一般到处都可以拿捏似的,随便哪个把柄握起来看着都比关肃这个顺手,因而角逐势力的人没有大张旗鼓拿关肃这件真假难辨的事来抓着不放。加上大梁英明睿智神武的皇帝陛下难得动了点恻隐之心,决定包庇一下陈威,关肃这件事最后就被定为死于战场,追加了点抚恤就算了。
因此当众人目光的焦点真是件可怕的事情,箫衍此人绝对可以算枭雄,他一手开创一个王朝,无论能力魄力都是一等一的,又占据了身份的优势,理论上是只有他掌管别人生死的份儿,应该无人可以指挥他做事。
但实际上,一个人处于别人的研究之中长达四十年,是没有可能不露出丁点破绽的。已经有包括洛宁风在内的少数几人破译了皇帝陛下的密码,掌握了想要让他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行事可以钻什么空子,陈威这件本来绝对算造反没跑的大罪,就被洛宁风用各种手段暗搓搓给化解掉了。而且还让皇帝陛下觉得这件事是他自己决定的,他作为皇帝就是要包庇一下这个小家伙,你们做臣子的还能有什么意见?
箫衍暗自觉得自己的臣子没有人能和他在一个高度想问题,包庇陈威当然是因为他有用啊!当时的情况是南部边陲之地因为李贲之战一片混乱,各个州府都损失不小,官员这个阶层差不多被大洗牌了一次,一直都很腹黑的皇帝陛下其实已经发现中央对边远之地那些州府的控制力正在逐渐减弱,因此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他一边安抚臣民,一边想借机重整中央对边陲之地的控制力。
他看中了陈威这个四面树敌的孤臣,高要之战还只是开始,之后的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断显示出,陈威简直可以说到处得罪人!各种弹劾陈威的上奏源源不断递上来,很快就堆满了御书房的桌案,最后箫衍都懒得看了。
对于事情皇帝是有自己的理解方法的,对与错不重要,对他有没有用才重要。在箫衍看来,这个陈威没有培养势力的野心,只有谁都掩盖不了的赫赫战功,他闯祸本领一流!和文官以及地方势力几乎个个都有嫌隙!好像没谁不恨他,他也没谁不敢祸害一般!
实在是没有人比陈威更合适了!此人根基浅没有外援,这等于只能依赖自己,除了忠心耿耿做他手中的利刃没有别的出路!能力一流加上胆子大到有点缺心眼的地步,正好适合去处理那些皇帝不便去处理的地方势力,得罪的人太多闯的祸太大有什么关系?事成之后这把刀扔了平息大伙的怨气就是,对皇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因此箫衍便力排众议,借着此次陈威立下大功的机会,主动将他扶持上位。然后他就会发现陈威这把刀太锋利好用了!把他之前想做却做不到或者不敢那么猛的去做的事情大包大揽都给做了,又虎又二,又狠又猛,办事干净利落一步到位,做人不计后果不留后路,真是无可替代!局面越是往皇帝陛下预期的方向发展,他就越是觉得陈威顺手好用,因而便越是明里暗里维护了他好长一段时间……这人实在过于合乎心意,甚至在陈威实在惹祸连他也难圆的时候,箫衍为了拖延处理时间不惜再次出家,想在扔掉这把刀之前用他砍断更多的荆棘,榨取陈威更多的价值……直到皇帝发现他给自己挖了个绝世大坑,他可真是个给自己挖坟掘墓的小能手,来我们为他点个赞……咳咳,那是后话,以后再说吧。
且把目光放回眼下,碍手碍脚的突发状况关肃被陈威干净利索的排除掉之后,士兵们自觉性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更加敢打敢拼,一千多个人还一句啰嗦话都没有,让走就走,让停就停,行动迅速、反应敏捷、指哪打哪儿,舍生忘死,特别听话,连一个稍微犹豫的人都没有,连陈威看着他们都觉得满意起来。
纪浩初端坐在马背上,远远的望着那一大片整齐而骁勇的梁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他突然把手一举,一直跟在他身边准备随时传讯的六个迅兵都同时靠了过来等候他的命令。
“传令!”纪浩初眼睛微微眯起了一点儿,“收回各色讯旗,只留帅旗,所有人听帅旗指令行事!”
“大帅!”他身旁的副将一愣,道:“战场这么大,帅旗只有数面,如何能调动全场行事?”
“无需调动了!”纪浩初道:“不用管场中的梁军,指挥士兵直接攻城门!”
“可是刚刚红营攻打过两次城门,损失实在有些大!”
高要城门一直洞开,纪浩初这边人手充足,因此就试着冲了两次城,却都在离着城门远远的地方就被城头羽箭给射回去了。弓箭队因为陈威跑到射程之外又是担心又是着急,正不知道拿谁撒气才好,因而敌人一靠近,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开始放箭。
这时候不必最初全力攻城的时候人手集中,只是在混乱的战场上抽调的一支队伍,因此比之前还轻易就被打散了,两次进攻都未能跨越那个箭雨管控最有力的六十步到一百步的范围,除了给地面再铺一层尸体之外,城门边都没能摸到一下。
战场上是有气势这东西存在,城门处守着的骑兵队伍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镇定如常,显而易见的不好惹。之前攻城损失太大了,原本这支军队就对攻高要产生了心理阴影,如今两次冲城都无功而返,暂时就没有人去把城门当做目标了。
“并不是真的要攻进去,只是拦住外面这些人的退路,将他们吃掉就可以了,不过各领队注意,离那个人远一些,尽量不要硬碰!”纪浩初指着远远撒欢奔跑的陈威,眉头皱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