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臣他口是心非 > 第8章 七荤八素

权臣他口是心非 第8章 七荤八素

作者:南山六十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6 01:52:10 来源:文学城

登船这夜,卫琳琅晕船了,吐个不住,肠胃掏得一干二净,除黄水外再呕不出旁的。

饱受折磨的她,虚虚伏着床沿,面白如雪,却无雪色的晶莹剔透,整张脸由里及外泛青,难看极了。

宝格依然康健,端着木盆,绞了干净的巾子为她擦脸,手巾在手上移动得有多轻柔,眉心就锁得多深:“郎中怎么还不来?真不中用!白领着白花花的银子,用的时候磨磨蹭蹭的!”

才泄完火气,郎中便挎药箱出现了。

宝格竖起杏眼,嗔怒道:“你老再迟些,我们娘子还不知怎么样!”

白胖老郎中连连作揖表示歉意,后移身把卫琳琅的脉象。少顷,娓娓道:“无甚大碍,立时施针,佐以药剂,病症即可减轻。”

卫琳琅那病恹恹的相儿,实在无法使人安心,宝格因再四追问,再四确认,得了郎中笃定的答复后,心才着了地。

送走郎中,卫琳琅一丝力气也无,复歪回床铺里,宝格退下煎药了,是宝凝把被子抚平牵回她身上的。

宝凝满是担忧,喟叹不迭:“这也真是不凑巧,才出发不多远,离江陵且远着呢,您可怎么是好?”

卫琳琅尽力匀出些精力来回应:“哪有那等娇贵,吃过药休息一觉也就不碍事了……”

宝凝乐观不起来,眼见她昏昏沉沉关住眼皮,蹑手蹑脚挪出门外,不意,正对着碰上了容恪,惊得紧忙屈身问安。

容恪淡声道:“卫家女如何了?”

宝凝堪堪稳住心魄,一五一十讲明情况:“……主要是卫娘子体格弱,晕船也罢,路程又远,没个四五日下不了船,加上连路奔波,只怕要遭一场罪了……”

宝凝偷摸察言观色,发觉容恪的眼色较一开始黯了黯,深远之中又淬有严肃。

宝凝是个守分寸的,情知妄断主子的想法不该有,因之不露声色地收了探究。

“下去罢。”容恪交代。

宝凝略做停留,声色充斥着惶恐:“卫娘子已睡熟了,侯爷待要看望的话——”

“我何时说过看卫家女的话?”冷声打断后,容恪抬脚阔步远离。

宝凝半捂嘴,懊悔多嘴多舌,明知去的那位不大中意里面那位,竟还信口开河……

隔天,卫琳琅勉强进食之际,宝格兴冲冲跑来说:“侯爷给了上好的药丸,娘子快嚼一个!”

宝格的眼亮晶晶的,衬得碟子里那几颗药丸更焦黑了。

卫琳琅带点不情愿,推嘴苦,难以下咽,欲躲开来。

宝凝殷殷规劝:“侯爷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娘子忍一忍吃了罢,于您的病症大有裨益。”

卫琳琅腹诽:莫非他的话是圣旨,送出去的东西是无价之宝,是个人都得听从收受,另要感恩戴德不成?

卫琳琅在闹小脾气,饮粥的劲头也跟着扫光了,放了碗,搪塞一气:“我先时喝过药了,觉着挺好,暂时使不上那般绝世的药,留待往后滋补罢。”

互相看看眼色,宝凝宝格作罢,一个退下找盒子精心包好丸药,一个拧帕子伺候她擦脸。

同在一艘船一条走廊上住着,卫琳琅处有何风吹草动自无法藏匿——逐尘经宝格之口,得知那药转手时什么样,现在仍什么样,没奈何顶着一张苦瓜脸回禀容恪。

这厢声息,那厢笔停。

逐尘不觉凝气,心想坏了,侯爷这表现不大妙啊!

停笔不算,笔尖沉沉嵌入了笔架内。

容恪嗤之以鼻道:“好一个不识抬举的女人。”

逐尘不敢做声。

容恪忽然向后靠去,脊背抵上椅背,森森笑意包裹着声息:“你去告知她,即刻用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她若不从——”

逐尘心里打鼓。

容恪加深笑靥:“无甚,你自去。”

逐尘依言前往。

卫琳琅哭笑不得,忍气吞声把那刺鼻的玩意衔入口,咀嚼碎了,借清水吞下。

逐尘复向容恪回话:“卫娘子安静吃了,未曾说旁的。”

容恪稍稍扬起下颌,示意没有逐尘的事了,可以走了。

眼前清净以后,他继续投入公事,笔尖灵动,笔触飞扬,一撇一捺尽显心情之愉悦。

那么软绵绵一个人,又掀得起什么风浪,何足惧也。

容恪大悦,卫琳琅却笑不出来,原单是胃里顶得不舒服,听了一遍他盛气凌人的命令,气息也不畅了,偏无地撒气,唯趁无人在场,只把枕头当做他,一顿捶捏,暗暗咒骂两句促狭鬼后,方红着脸收手。

冷静过后,不由反思失态,脸越发窘得红了,怕引人多心,索性倒头蒙被子装睡。

一连三日,卫琳琅按时服用丸药,病气果真大好,板板正正的屋子是待不住了,有意出来见见海景。

时值正午,碧海蓝天,一望无垠,风光无限好。

卫琳琅看失了神,凭栏回忆往事。

十年已过,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只身上京投亲的“臭叫花子”了,现如今,她吃的使的皆是上品,手头上又非同寻常地宽裕,撑足了脸面,如何不算“衣锦还乡”呢?

双亲若在世,定不会怪罪于她“侍妾”的身份的,她是身不由己,他们会体谅的……

三日后漏夜,船驶入江陵码头,江陵知府率一众官员相迎。

容恪先行一步接见众官僚,卫琳琅则乘车穿行于漫漫长街,最终抵达江陵府衙——夜深人静,容恪不愿惊扰容老夫人,便暂住府衙,待天明再做打算。

府衙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想必是为容恪这座大佛驾临而奔波忙碌的缘故。

及至安置妥当,三更鼓已响,卫琳琅仰望灰黑夜空,感慨睡是定睡不成了,不若看看书打发时间算了。

主要的活儿全赖宝凝宝格打理,她俩累得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自去铺床歇了。

无人在旁监管,卫琳琅姑且“肆意妄为”一次,拿了书,挑了琉璃灯,出院子里那架秋千上闲坐,灯放在身子一侧,刚好照亮书页。

来得仓促,只携了诗经来。

诗经中,她最喜《关雎》一篇,无他,唯因父亲生前曾一字一句教给她这当中的寓意,彼时母亲端着绣品静坐桃花树下穿针引线,父亲望向母亲,柔情脉脉,母亲也回望父亲,娴静一笑。

那天是个晴天,比任何时候都要明媚。

卫琳琅不自禁弯弯唇角。

那年难忘清光之下,曾也立着一个清秀少年,是她的表哥。

父亲解释完诗句后,表哥昂扬道:“照姨丈的话,那我对表妹也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呢!”

父亲母亲双双发笑,逗表哥:“你是这样不做数,得看你表妹愿不愿许你呢。”

才满七岁的卫琳琅,两手叉腰,鼓着腮帮子走近少年,凶巴巴道:“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呢!再敢乱讲,我就不理你了!”

少年撅高了嘴,一脸不服气:“我哪里不好?你居然瞧不上我?哼!你也用不着放狠话,以后月钱花完了别也问我要,被人欺负了更不准哭哭啼啼来和我告状!”

“谁稀罕你的臭钱,谁又求着你帮我出气?你快走,咱们就算闹掰了!”

“走就走!别反悔!”

小小的卫琳琅和表哥吵得天翻地覆,很长一段时间里,谁都不搭理谁,谁都不肯低头服软。

后来的某一日,天降横祸,卫琳琅痛失双亲,欲投奔表哥,却发现表哥一家人去楼空,辗转打听,原是姨丈官场上犯了事,举家避祸去了,生死未卜。

书页上,坠下一滴热泪,洇湿了“寤寐”二字。

假如那时表哥还在,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回去。”

思绪戛然而止,却见月光下负手站着一个影子,银辉朦胧,所见种种若隐若现,然则,卫琳琅清晰识得,话音的来源是容恪。

她慌慌起身,忘记身边搁着琉璃灯,秋千轻微摇晃,撼动灯笼一同摆动——它将跌落了。

卫琳琅急伸手去托,电光石火间,另一只手掌准确无误护住了灯笼。

暗黄光源沿夜色航行,终点亮一片视野——容恪俊美无俦的面庞触手可及。

“书你自己捡。”他偏斜半寸视线,意有所指。

卫琳琅终觉恍然,面皮儿“噌”的胀红了,忙躬身拾那折在《关雎》一页的书,心下羞于流露内情,毕竟她和他之间还不到随意谈论诗情画意的地步,她更不想对他提起往事,因飞速扣上书皮,半藏于身后,佯装平和地向他表达感激:“多亏侯爷身手矫健,方不至于把灯打碎了……”

而容恪的重点似乎不在东西坏没坏上头,他找准那露了半截的书页,玩味道:“很见不得人?藏什么?”

卫琳琅窘笑道:“不是,就是打发时间的杂书,恐难入侯爷的法眼,这才拿开来的……”

此情此景,相当符合一句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任谁也不信区区一本杂书能使她行为遮掩,神态反常。

容恪便更不会上当了。

他无声一笑,道:“我百无禁忌,不介意一览。”

卫琳琅咬牙道:“侯爷莫取笑妾了……您见多识广,何其多的藏书,妾自知小打小闹,不敢与您相提并论,您就成全妾的脸面吧……”

一味顾左右而言他的结果,无外乎是吊足了人的胃口,如有一只猫爪在心间轻挠,驱不走,抓不到,生生让你为那该死的渴望所挣扎,吞灭,走向痴狂。

容恪愕然一瞬,旋即冷了头脑,将灯笼伸远,道:“拿着,回屋就寝,别误了明日的正事。”

卫琳琅如释重负,接过灯笼杆,庆幸开颜,目送他进隔壁屋子,方神思安定,而那心爱的《诗经》,有一页已不可控地压出了皱褶,短期内是平不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