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杏 > 第20章 麦收时节

青杏 第20章 麦收时节

作者:草莓西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5:19:14 来源:文学城

小麦灌浆成熟之后就要开始抢收,虽然天气热得让人受不了,可这个时候也没人盼着刮风下雨,一年的收成大半都在这儿了,家家户户都祈祷天气晴好,好把麦子收割晒干脱壳,放进粮仓里,或者卖掉变成亮闪闪的银钱,交上田税,支撑一家人的生计。

虽然时常跟着赵氏去地里干活,但是零散的松松土拔拔草,和家家地里都站着壮劳力热火朝天的干活的场景还是不可同日而语,许杏猜想,这个时候,除了下不了床的老弱病残,估计全村的人都在地里了。她终于见全了范长青的大伯一家子,毕竟分给他们的那十亩地和自家的这两亩是挨着的,平常不常见,麦收的时候却顾不得躲避了。

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乡下人家,男人有些沉默,女人身形微胖,既给男人搭手干活,还能照顾到地里到处跑的三个小些的孩子,另外有两个少年,看着要比长青年纪大些,已经很能帮得上父亲了。有十亩田地,砖石的宅子,父子三个壮劳力,他们家的日子确实应该是不难过——难怪性子要强的金氏不愿意跟他们有来往,当年的事是原因之一,只怕自家人丁不兴家业不大也是一个原因呢。

许杏拨开划到脸上的麦芒,心里转过这些念头。

范氏带着罗孝诚在旁边陪嫁给她的三亩地里割麦子,显然罗姑父带着罗孝勇去了他们自家的地里。许杏看了眼,就觉得范氏这人虽说为人贪心霸道,但是干活确实是把好手,反观赵氏,力气没少出,麦穗掉得却多,活干得不漂亮。

金氏岁数大了,天气又热,把饭送过来,先走到地边上的大杨树底下坐着歇息,长青把饭摆好,招呼赵氏和许杏来吃。

“哎哟,今天这咸菜里头有油!”赵氏一尝就笑了,还压低声音说话,“你们奶奶一年到头就这时候最大方了。”

长青摇头:“娘先吃饭吧,累坏了多吃些。”

“你上午去捡柴了?”赵氏问,“我跟许杏都忙着地里,两天没捡了。”

“我去了,家里柴禾尽够,娘不用挂心。也挑了水,娘回去可安心歇歇。”长青说。

赵氏更高兴了:“这就快了,咱家就这两亩地,今天就差不多了。等忙活完了,我给你们拿新面包饺子吃,可香了!”

“许杏怎么不说话?你是不是都还没吃过饺子?到了咱家就好了,旁的时候再算计,下来新面了,你奶奶也让咱们吃顿饺子的。”赵氏又看着许杏。

她这人确实也算不上有坏心,只是经常办坏事,对人的关心也经常让人不舒服。许杏尽可能的忽略那股子不适感,咽下嘴里的饼子,正色道:“我是在想,有了麦子,能做麦芽,这样红薯就能做成红薯饴糖了。”

“麦芽制糖我是在书里看过,只是不知道还能做成红薯饴糖,工序可繁琐吗?”长青眼前一亮,很感兴趣。

许杏摇头:“算不上很难,需要功夫,另外我也不确定产量如何,能卖多少钱。”

赵氏却瞪大了眼睛:“许杏你会做糖?吃的那种糖块吗?那个可贵,我长到这么大也没吃过几回呢。”

“你先琢磨吧,麦收要紧,反正咱们家的麦子也不卖,你可慢慢尝试。”长青道。

范家地少,尽管劳力少,他们也比较早的完工了。脱了壳的麦子收进东堂屋里,一家老少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赵氏一再的问起做糖的事情,金氏也知道了。她倒是不太关心糖果好不好吃,而是问:“你鼓捣这些东西应该也赚下些钱了吧?可能够长青去考学的?”

这问题超纲了啊……

许杏有点茫然,却不敢乱说话,便小心道:“赚了些许,还想置办些工具,好能多做些。”

金氏神色倒也不难看,语气甚至称得上温和:“你脑子活络是好事,多攒些银子供长青读书,咱家没有偌大家业供他,就全靠你们小两口自己了。他日长青有了功名,你就是秀才娘子,说不得还能当上举人娘子,多大的体面呢。”

许杏心里明白,这就是毛驴面前挂的那根萝卜,脸上却十分恭顺:“奶奶放心,我会尽力多挣银子的。”给我自己挣。

长青等她走到院子里才跟过来,低声道:“你放心,我早说过不会让你供我读书,咱们的约定我都记得呢,五年之后不论我是否高中,都会放你走的。”

身份所限,许杏也只能相信他,而且就她观察来看,长青也值得信任,她便微笑着道:“我知道啦,范大哥。”

隔天下了一场大雨,初夏的燥热之气一扫而空,让人神清气爽,好在大部分人家的麦子都收好了,只有一些人家地里有些掉落的麦穗来不及清理,损失并不很大。接着便是官府的差役们下乡来收税了,许杏问了问,如今朝廷的赋税比例是二十税一,她觉得倒也不算多高,也就是几十斤麦子的事儿,当然,这是对有地的人家来说的,若是佃农,一半到六成的收成给了东家,辛辛苦苦种一亩地只能拿到一百来斤麦子,生活就艰难得多了。

范家人口少,吃得少,还有范守业在外头挣银子,种的麦子除了交税,剩下的都收起来自己吃,能收五百五六十斤的样子,当然,这些粮食吃不到明年,所以才有了春天的时候金氏用红薯换麦子和直接拿钱去买面的举动。因为做糖的事儿已经说过了,许杏就直接跟金氏商量了价钱,麦子可以按照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她。

许杏跟长青商量过了,还是得弄个石碾,不然光靠人手洗淀粉,她根本不可能扩大生产规模。等到麦收结束,红薯也种到地里之后,她就张罗这件事儿了。

“啥?买了个石碾?那得多少银子?”赵氏听长青一说,惊得都要跳起来,“你们咋就自己拿这么大的主意,不跟家里商量呢?”

“一两半银子,有石匠给送来安好,还送了一个石头臼子,可以捣些小东西。”许杏说道,“是我之前挣的钱,尽够了,有了这个我能多做些,挣钱快。”

“贵是贵了些,倒也是个成用的东西,便是许杏不用,咱自家都能传下去。”金氏并没有那么大的反应,毕竟没跟她要钱,而且家里有个石碾,在乡下也是很难得的。

可赵氏还是很不平静:“你手里有这么多钱,那咱家种红薯的时候跟你大姑家买那几十斤的钱你怎么不给出了?”

这么长的一句话,亏她说得还挺清楚。许杏没跟她计较这糊涂道理,种红薯的时候才想起来家里没有留种,现去买红薯,这也不是许杏的错,她用的每一斤红薯都是按市价给了银子的,没看金氏就没说什么,痛快的给了钱么,当然,从女儿家买,在老太太这边,也许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长青拧着眉毛,抿了抿嘴,还是转回了一开始的话题:“许杏说她想在村里收红薯来加工,这事儿奶奶您也是知道的,那我们就放出话去收了。”

金氏点头:“我知道,你们去办吧,兴许还有不少人家有些剩下的红薯呢,便是收不来也不急,几个月的功夫这一茬就长出来了,到时候尽有。”

范氏那边自然是要首先知会一声的,然后长青又去里正家里说了一声,正式宣布了他家的红薯加工生意:“本来是我从书上看来的法子,许杏也挺爱琢磨,我们就自家试了试,想着要是不成也别坑了叔叔大伯们,好在如今做成了,往后如果大家伙家里的红薯有愿意卖的,我家就收,一文两斤,当然,霉烂的不能要。”

里正还没说话,里正的老娘就拉着许杏的胳膊笑了:“这小丫头是个灵巧的,长青啊,你这孩子有福!”

里正清了清嗓子说:“长青大侄儿读了书,眼见着就不一样了,有见识,还想着老少爷们,是好样的!这事儿我知道了,等我跟大家伙说一说,反正愿意卖的就卖,这价钱我琢磨着也成,一亩地的红薯能有二两银子呢,不少了。”

许杏想了想,补充说:“我们还在探门路,若成呢就要开作坊了,到时候要是请人帮工也还请咱村的,还要里正叔帮衬哩。”

“哦哟,那可是大好事!”里正很意外,也很高兴,“那咱们可都等着啦,你们可得好好干,快点开起来!”

“你倒是想得长远,连别人可能跟你学都想到了。”回家的路上,长青想想刚才的事情,就笑了,“这么一说,大家伙就该盼着给你帮工了。”

“没办法,这些技术也没有很高深,多琢磨总能琢磨出来,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许杏坦白道。种了红薯可以卖给他们换钱,而不是必须上一顿下一顿的泛着酸水吃掉,然后还有可能打工多一份工钱,大部分人就不会琢磨许杏的致富之道了,至于少数愿意琢磨的,毕竟她有先行者优势,更有竞争力。

“不是我死把着这点儿手艺,这不是咱家更需要银子嘛,等日后必然是要大家伙都能学会的。”许杏看着长青道,“最多五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