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松书院小厨娘 > 第3章 第 3 章

青松书院小厨娘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茶中故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5 02:07:07 来源:文学城

王大娘一边切面条一边与她闲聊,“这肉还是前日院长提来的。书院人多,一旬也吃不上几回肉,本想明天学生都到齐了再煮肉吃的,怕放坏,索性今天拿来招待你们,书院里也算是改善伙食了。”

“多谢大娘!”姜溯霜一边道谢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走之前留些银子在这里。

她算着人数从柜子里拿出来几个大碗,“大娘,书院里这么多学生,平日里可忙得过来?”

说到这里王大娘便有些发愁,“平日里算上两个帮工,只有三个人,原本就紧张,若遇上有人告假,两个人难免手忙脚乱。本想再招些人手,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姜溯霜不免好奇:“书院找厨子都什么要求?”

王大娘利落的把胡萝卜丁倒进煸出油的五花肉里快速翻炒,香味扑鼻,“做饭手艺要说得过去,手脚麻利,做的了这近百人的饭菜。书院饭堂与酒楼不同,不需要多细致,关键是要要学生们填饱肚子。”

一缕昏黄的日光透过窗洒进厨房,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水早已煮沸,外头饭堂里也有了动静,应当是来吃饭的学生到了。

竹溪帮着王大娘盛面条,见她们家小姐抱着个空碗站在灶台前发呆,“小姐,小姐?”

“啊?”姜溯霜恍了恍神,连忙道:“刚刚走神了。”

姜溯霜让竹溪帮王大娘端面条,自己却没去,而是转头去了房屋背后停马车的地方。

书院的学子们坐在饭堂里规规矩矩吃饭,竹溪端了面就跟着云儿去后院吃了。

姜溯霜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从里面夹出两条炸小鱼放进云儿碗里,两条放进王大娘碗里,又把剩下的交给王大娘让她分给几位学子。

“出门匆忙只带了这些,一人只得两条,大娘不要嫌弃。”

“这……姑娘留着自己吃吧!”王大娘哪里好意思要客人的吃啥,连忙推开,还不忘对云儿道:“云儿,还不快谢谢姜姐姐!”

云儿红了小脸,她已经吃了一口鱼,对姜溯霜的喜欢简直要从眼睛里溢出来,“谢谢姐姐!姐姐的小鱼干真好吃!”

这位姜姑娘动作极快!自己还没来得及拦,鱼便进了云儿和自己的碗里,沾了面汤也不好还回去,王大娘颇有些不安。

竹溪在一旁笑道:“大娘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家姑娘自己炸的小鱼干,您也尝尝她的手艺。”

王大娘捧着油纸包连连道谢,起身去给饭堂里的学生分鱼干,心道这些书生今日也是有福气,有肉还有鱼吃。

她们乡野人家也吃鱼,哪条小溪小河里面没有,只是这东西她们舍不得像姜溯霜那样放油炸,煮的似乎舍不得多放调料,又觉得腥,因此也不常吃。

几个学子见今日伙食这样好,都问是不是王大娘家里有喜事。

王大娘笑道:“是今日书院来了贵客,分给大家伙儿吃的。”

几个书生不依不挠还要追问,只有王时安安静静吃着自己碗里的面条。

“快些吃了回去温书,免得明日院长来了问你们,一个个却什么都不知道。”

再多的王大娘便不再说了。

回到后院,姜溯霜正同竹溪说笑,一旁的云儿听的津津有味,连面条都忘记吃了。

“大娘回来了?快些吃吧!待会儿面要凉了。”竹溪道。

王大娘这才坐下细细品尝起姜溯霜炸的小鱼干。

小鱼干约莫一指长,炸的金黄酥脆,虽说是冷的,可凉的也别有一番风味,沾了面汤的外壳有些软,但并不影响它的美味。

小鱼干面衣薄厚恰好,一点儿也不喧宾夺主,里面的鱼肉柔韧劲道,这鱼没有小刺,中间的一条刺完全可以嚼碎咽下去。

鱼干入口带着花椒的微麻,吃到最后才有一点点辣味,味道十分丰富。

王大娘吃完一条鱼干,连忙赞道:“姜姑娘的手艺真好!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鱼!要我说姑娘在京里开个酒楼,那还不赚个满盆满钵!”

姜溯霜已经吃完了碗里的面,正撑着脑袋看云儿小口小口吃面,小孩子的脸颊肉乎乎的,吃饭的时候可有趣了。

“王大娘既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手,您看我怎么样啊?”姜溯霜道。

这下不止王大娘,连竹溪都吓了一跳。

“姜姑娘?”

“小姐?!”

只有一旁的云儿高兴的拍起了手,“太好了!姜姐姐做的饭最好吃了!”

姜溯霜继续道:“反正我这趟出门也没什么目的地,这山上景好又安静,修身养性,我又喜欢做饭,大娘你也说了我手艺好,就让我留下帮忙吧!”

“这……”王大娘有些迟疑,最“山上条件艰苦,我看你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怎么适应的了,你家里人……”

“我从小便是在山上庄子里长大的。我爹娘也不怎么管我,大娘放心吧!”

王大娘一听这话,眼里充满了怜惜,以为她是哪家大户人家不受宠的庶出小姐。

王大娘拍怕她的手,“好孩子,今日这么晚了,你就在书院住下吧。只是帮工这事儿,还得院长点头才行。明日一早院长便来了,到时候我再同他说。”

姜溯霜自是应下,她知道王大娘误会了,却也不好说自己的真实身份,便也没有解释。

留在书院是她下午在灶房便开始考虑的,

饭后王大娘跟竹溪收拾厨房,学子们已经回了寝室,姜溯霜便带着云儿在后院玩儿草编兔子。

姜溯霜做饭可以,做这些手工却笨手笨脚的,废了好些草才编出来一个歪歪扭扭的兔子。

学子们平日里除了吃饭是不允许到饭堂这边来的,姜溯霜也不怕别人说闲话,就由云儿带她在周围走了走。

大晏风气还算开放,女人可以自己做生意,京中贵女也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习惯,每逢佳节还能结伴同游,办个诗会什么的。

姜溯霜被长公主拉去参加过一次,在她看来,男女隔着溪流对诗跟现代相亲大会没什么区别……

后来她再也不去了。

而姜溯霜之所以活的这么潇洒,是因为她的母亲琳琅长公主。

琳琅长公主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从小在宫中娇养长大,自己的双胞胎弟弟登基那年,她便搬进了公主府,看中了当年的探花郎。嫁人后夫妻俩琴瑟和鸣,除了生下的女儿体弱多病以外,这辈子没有什么挫折。

在姜溯霜看来,她的皇帝舅舅简直是个姐控,每每有什么进贡来的好东西,后宫的后妃们还没用上呢,第一份必定是先送到公主府的,逢年过节更是赏赐不断。

这其中定然有什么原因,只不过姜溯霜不知道,也不敢贸然询问,怕一个不小心就知道了什么皇室秘辛,然后自己就会有被杀头的危险。

傍晚的山风有些凉,姜溯霜吸了吸鼻子,觉得有点儿冷,不知道她那远方的父亲母亲有没有想她。

后院有道小门,出去是一大片空地,她的马车便停在这里。还有一条通往更深处的蜿蜒小路,被杂草隐隐遮挡,她不敢再往前,便跟云儿回去了。

“云儿,院长他是什么样的人啊?”姜溯霜问,这位院长大人毕竟是她以后的衣食父母,她觉得还是提前打听一下比较好。

云儿皱了皱自己小小的眉头,“很凶。”

“很凶?”姜溯霜一颗心高高提起,但她再问,云儿却不想多说,很明显她不是很喜欢这位院长。

“院长每天都要我背书!好难!”云儿小声道。

姜溯霜:“……”

看来没有哪个学生会喜欢自己的老师,特别是如果老师还是个老古板的话,就更……

最后姜溯霜还是不死心的问了一句:“院长他……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啊?”

云儿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

姜溯霜打算待会儿问问王大娘,她刚跨进院子,便见王大娘急匆匆从外头进来,身后跟着竹溪和一个陌生的面孔。

王大娘面上带着焦灼的神色,在后院里走来走去。

“怎么了大娘?”姜溯霜忙问。

“刚村里来人说,梅娘这几日来不了了,她儿子发热,眼下借了车子往镇上送呢!”王大娘道:“梅娘是其中一个帮工,还有一个便是兰香。”

那个眼生的妇人忙上前来打招呼,“姜姑娘好。”

“兰婶子好。”姜溯霜反应过来,明日梅娘请假,做饭不一定忙得过来。

“大娘别急,我帮你们一起做吧!刚好也让院长尝尝我的手艺。”

王大娘闻言眉头稍微松快了些许,却也不敢完全放下心来,带着姜溯霜往后厨走。

“我先带你看看咱们后厨,下午用的后院小灶,明早便要用这里的大灶了。”

王大娘忧心忡忡,却也不忘回头让云儿带竹溪去收拾她们今晚的住处。

姜溯霜自是不敢耽搁,示意竹溪先去收拾,连忙跟上王大娘,“明早准备做什么?食材可备好了?”

兰香连忙接道:“都备好了,明早打算做馒头配咸菜的。”

大灶房一共三口大锅,三个灶台,收拾的干净整洁,角落里还堆着些蔬菜米面,想来是兰香采买上来的。

“姑娘可会做馒头?”王大娘问,“明日要做早饭,半夜便要起来准备。”

“会,我没问题的。”姜溯霜应了声,又问道:“早饭只吃馒头和咸菜?”

一旁收拾菜的兰香道:“光是馒头我们几个就要做许久,哪里有时间做其他的?况且……书院里的情况姑娘也瞧见了。”

姜溯霜在厨房里转了转,瞧见几筐鸡蛋,“这鸡蛋……”

“鸡蛋平时两日才吃一次……”兰香看出她的意图,有些为难道。

姜溯霜心里早有了想法,这厨房里别的不说,萝卜土豆青菜管够。改天做些泡菜也比咸菜好吃些,只是今日来不及了,煮些茶叶蛋一人分一个,馒头便可少做些,节省时间,再炒些土豆丝吃还管饱。

书院里条件其实不差,只是人太多,所以显得有些不够用,王大娘她们节俭惯了,也舍不得做些太好的。

书院里的面是白面掺的糙面,白面还要多些。

“学生们只吃馒头咸菜哪里够。”

姜溯霜把想法说出来,几人商议半天,最终定下用糙面做馒头,茶叶蛋一人一个,土豆丝管够。

最后王大娘和兰香还叹道:“姜姑娘的法子花样多还不麻烦。”

姜溯霜笑笑,她只不过想起高中大学时候的食堂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