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松书院小厨娘 > 第2章 第 2 章

青松书院小厨娘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茶中故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5 02:07:07 来源:文学城

“竹溪,那肥兔……咳咳,茶叶蛋你带上了吗?”

“带上了,在笼子里睡着呢。小姐,咱们去哪儿啊?”

一个微风细雨的清晨,天还未亮,一辆不起眼的青蓬小马车从公主府后门驶出。

主仆二人沿着青石板小路晃晃悠悠出了城,留给公主府老管家一封“离家出走”的信。

“姜伯,我带上竹溪出门了,勿念。”

一大早就起床,准备开始一天工作的姜伯在自己的窗台上发现了这封信,当即倒吸一口凉气。

这歪歪扭扭,一个字占了大半张纸的笔迹,确定是自家小姐写的没错了。

姜伯挠了挠头,雪白的头发又掉了几根。罢了罢了,随她去了,毕竟昨日公主和驸马临走的时候说了,不必拘束小姐。

这一家子人都是不愿着家的,年轻的时候两口子就天南地北的跑,后来生下一个小的,从小身子不好,现在病倒是养好了,也随了父母的性子。

姜伯打算先去厨房,先去瞧瞧小姐先前腌的泡菜和咸鸭蛋,算着时间今天是可以吃的时候喽!

青蓬小马车路过公主府别院所在的矮山,一路往南而去。

姜溯霜抱着个罐子吃自己炸的小鱼干,靠在马车门边,晃着腿,狠狠吸了口清晨的新鲜空气。

她没有再穿那些价值不菲的锦缎,没再戴那些压得她头重的首饰,一袭青衣一根竹簪,微风拂面,十分惬意。

她其实也没想那么多,大晏如今处于太平盛世,边关安定,百姓生活安稳,她也想出来走走瞧瞧。

在偌大的公主府里呆久了,有时候未免也会有被这一方小小天地困住的恍然。

至于酒楼……说不定此番出去还能自己找份工作,攒钱盘个小铺子,再慢慢做成酒楼,也算是自己亲手做成的事业。

时值傍晚,主仆俩空着肚子找可以吃饭的馆子,可惜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连个像样的集市都没有。

竹溪探头探脑,才在不远处发现一个背着背篓的大娘。

“小姐,那边有个大娘,我去问问吧!”

“嗯,去吧!”

姜溯霜低头摸了摸马耳朵,“辛苦你了小黑。”

小黑抖了抖耳朵,低头去吃鲜嫩的青草。

那头竹溪已经跟大娘攀谈上了,没说几句话还着还把人带了过来。

不等姜溯霜发问,那背着大背篓的大娘先开了口:“刚听这位竹溪姑娘说你们想找个镇子歇脚?这周围没什么镇子,只有几座小山村,要想有吃饭的地方,你们得再走三十里地才行呢!要不去大娘家里吃吧!大娘家离这儿不远!从这条小路上山就是了!上面有座书院,大娘就住在书院里头!只不过现在学生们都放着假,院里没什么人!”

竹溪傻兮兮的就要答应:“小姐要不咱们就……”

“等会儿!”

姜溯霜连忙拦住这个傻姑娘,出门在外竟然一点儿戒心都没有,不出几句话连名字都被人问了去!

书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竟然有书院?

姜溯霜有些奇怪,她们慢悠悠赶车上路,出了京城还没多远,这地方若是有书院,她还能没听说过?

因着她爹每年都会受邀去各大书院讲学,大晏有些名气的书院她都听说过,若是京城附近就有书院,她怎会不知?京中子弟又如何还长途奔波去外地求学?

那大娘瞧她面带防备,也不介意,又耐心解释道:“两位姑娘叫我王大娘就行。上头这家书院是刚办学不久的,叫‘青松书院’,想必姑娘没有听说过。书院名气不大,多是收了些附近村子里镇上的学生,我啊,就负责给书院的学生做做饭。”

说着,大娘侧了侧背篓给她瞧了瞧里头还带着湿泥的萝卜青菜。

“这都是我刚从自家菜园子摘回来的,虽说书院明日才上课,不过今天就有些好学刻苦的学生提前来了,这些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两人正说着话,忽从身后传来一个略带着怯懦的声音。

“王大娘。”

姜溯霜转身,看到一个背着书箱的瘦弱书生站在一旁的小路边,正规规矩向王大娘行礼。

“是王时啊!今日来这么早?”

王大娘慈爱的从背篓里拿了个萝卜出来递给那书生,“拿去解解渴,下午大娘做肉丝面给你们吃啊!”

那书生不敢多看一旁的姜溯霜和竹溪,双手接过萝卜向王大娘道了谢,又超姜溯霜这边微微点头,边抬脚上了山。

姜溯霜注意到他身上的学子服虽是崭新的,上台阶时漏出的半个鞋面却是灰扑扑的,还贴了不少补丁。

“这是书院的学生?”姜溯霜问。

“是,还是我们村的。父亲是个秀才,在村里教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前些年生了场大病去了,医药费掏空了家底,只剩下母子俩。她娘便做些针线活,还编些竹筐篮子,每逢集市拿去卖!就这样,书院开学的时候还送王时来读书呢!”

“姑娘要不要跟大娘去书院里?我得回去做饭了!”

“去!当然去!我也想尝尝大娘的肉丝面!”姜溯霜说完,又补充道:“大娘叫我姜……溯便可。”

姜溯霜想了想,还是用了个似假非假的名字,这里毕竟是书院,万一有人知道她怎么办。

况且她不说,谁在意她的“溯”是哪个“溯”。

这山看着不高,三个人便走边聊竟也走了半个时辰。

一路上大娘的嘴都没停过,姜溯霜也因此知道了书院的大致情况。

这书院不大,夫子学生再算上后厨等等所有人也才不到一百人。书院是去年才开的,刚开的时候只有五十多人,今年才又招了新学生。刚刚遇到的王时是书院刚开的时候就来的,明年便打算参加县试,是书院的第一批上考场的学生之一。

说到院长的时候王大娘停顿了好一会儿,脸上的表情有些迷茫,最后才道:“程院长是个好人。”

好人?

这算什么话?

姜溯霜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留着花白胡子,性格古板的干瘦老头。

定然是性格古怪,王大娘找不到形容词才这么说的吧!

书院在山顶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四周有青山环绕,一旁有瀑布悬挂,是个好地方。

匾额上“青松书院”四个字写的不错,瞧上去只比她爹差那么一点点。

等她爹回了京,她定要让他爹来给这书院重新写一块儿匾,也算是报答这一顿饭。

千里外抱着老婆在马车上小憩的驸马爷打了个喷嚏,惹得长公主紧张不已,“怎么了夫君?可是受了凉?”

驸马爷那舍得让妻子皱眉,连忙安抚道:“为夫无事,婉儿再睡会儿。我找人打听过了,今晚歇脚的县城有家酥鸭做的极好,晚上带你去尝尝。”

夫妻俩说着小话,半点儿也没想起被独自留在京中的闺女。

书院门口两棵巨大的古松高耸挺拔,王大娘带他们走正门进去,一边走一边介绍,左右两侧都是学堂,后面是夫子歇息的地方,绕过后面的大门,中间是一方池塘和半亩松林,左边是饭堂,右边是学生歇息的地方。

王大娘领着姜溯霜和竹溪往饭堂走,“今日书院里没什么人,姑娘便我一道去厨房后院儿吧!我们平时吃饭都在那儿。”

“娘!”一个小姑娘从屋里冲出来,一把保住了王大娘的大腿,“你怎么才回来啊!云儿都饿了!”

王大娘摸了摸闺女的头,连忙道:“娘在山下遇到两位姑娘,请她们上山吃顿饭,这位是竹溪姐姐,这位是姜溯姐姐。”

小姑娘乍一见外人还有些羞涩,红着脸给竹溪和姜溯霜打了招呼。

“饭堂除了我,还有两个帮工,不过眼下她们俩都不在,去集市采买去了,晚点儿才能回来。云儿,给两位姐姐倒茶!”

王大娘利落的系上围裙,风风火火往厨房走,“你们先坐啊,饭马上就好!”

“王大娘!我来帮忙吧!”竹溪挽起袖子跟了上去。

“这可使不得!二位姑娘坐着就是!”

姜溯霜道:“竹溪在家也常做这些,大娘放心,您就让她帮忙吧!”

王大娘推脱不过,又有姜溯霜在一旁帮腔,索性随着竹溪去了。

后院有四间屋子,除了一个小厨房,其他几间应当是王大娘和两个帮工的住处。

一棵姜溯霜叫不上名字的大树为院中投下一片清凉,树下一个石桌几个石凳,桌上的茶杯却是竹制的,平添几分野趣。

云儿引着姜溯霜坐下,给她倒了一杯茶。

“云儿几岁了?”姜溯霜笑眯眯问。

“八岁了。”

云儿扎了两哥羊角辫,脸蛋红扑扑的,煞是可爱。

姜溯霜又逗云儿说了几句话,放下茶杯去了厨房。

她可不想放过做饭的机会,就算自己不动手,也想瞧瞧大晏的农家饭是什么样儿的。

今日书院人少,王大娘用的是后院的小厨房,姜溯霜进去的时候大娘正切一块儿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竹溪在一旁帮着洗青菜。

“姜姑娘怎么进来了?厨房里油烟大,姑娘在外头坐着便是!”

一旁的竹溪笑道:“我们家小姐最厨艺了得,她不在意这些的。”

王大娘切肉的手顿了顿,表情有些不好意思,“大娘手艺一般,做饭也粗糙,不知姑娘吃不吃得惯。”

姜溯霜连忙摆手,“您别听竹溪胡说,我也只是简单做个小菜的手艺,平日里会的只有那几样。今日就想尝大娘您的肉丝面!况且我刚学做饭也没几年,怎么比得上大娘您几十年的功夫呢!”

王大娘被夸了一通,心头那点儿不好意思也没了,熟练的切了肉,放了点儿姜蒜进去腌制。

大晏是个姜溯霜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朝代,这里各种调料倒也齐全。姜溯霜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便觉幸运,若是穿越到其他朝代,指不定连辣椒都没有的吃呢!

姜溯霜也不好干站着,挽了袖子跟竹溪一起洗了点儿胡萝卜青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