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清君侧,换我上 > 第12章 君父与朋友

清君侧,换我上 第12章 君父与朋友

作者:绛鱼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1-27 18:39:18 来源:文学城

12、

赵明德与裴疏泉对视一眼,裴疏泉轻轻摇头。

众人皆出列下跪,齐声颂道:“恭请陛下圣裁。”

既然皇帝执意要林家背锅,圆了严党这个局,再把天启宝钞的国策推行下去,那么清流只好听从圣意。

这林子衿,死就死了吧,无关紧要的小喽啰,莫要误了国家大事才好。

众人各怀鬼胎,但不约而同地,默认了皇帝要治林家欺君罔上之罪。

盛闻澜垂下眼帘,微笑着环视诸臣,众人都把脑袋低低地压着,显出谦卑恭敬的模样。

皇帝拍拍屁股站起身,笼着袍子,闲闲道:“那就这么定了吧。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云南铜矿一案,罪犯就交予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省。魏延芳。”

司礼监掌印太监出列,盛闻澜伸手指了指他:“你尽快,让锦衣卫把人送到刑部衙门。”

魏延芳躬身领旨:“奴婢尽快着锦衣卫将人犯送去。”

盛闻澜的目光射向伏跪在地的刑部尚书郑业成,幽幽地问:“不为难你吧,郑大人。”

郑业成抖地一激灵,铜矿案是个棘手的案子,朝廷内几方势力牵连其中,如果可以,郑业成打从心底里不想接这个活。可若是拒绝,那不是和内阁首辅严陟过不去么!

“……”郑业成叩首:“禀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

皇帝甩甩袖子,走了。

盛流奕追随盛闻澜,离开了议事房,两人还是回到寒宫。

一路上,盛流奕都没说话,盛闻澜抱着双臂,眉目凝结,陷入沉思中。

魏延芳缀在二人身后,到了寒宫门口,盛闻澜一回头,看见了魏延芳,皱起眉头:“魏公,你还不赶紧去么,让锦衣卫把人全须全尾地送去刑部,千万别伤着他。”

“奴婢领旨。”魏延芳被打发去了。

皇帝回寒宫清修,盛流奕跟着上楼。

这边厢,今日不该他们当值,严家父子回了严府。

二人全程无话,直到回府,进了屋里,父子俩在书房闲坐,严杉帮严陟整理典籍,这才心有余悸地说起来:“陛下这招高明,既用了清流的人,也圆了咱们的局,两边都不得罪,还堵了清流的嘴。”

书房里没有炭火,怕把纸张和竹简点燃,严陟坐在太师椅里,幽幽道:“咱们不中用,给太后和陛下惹了这么大乱子,幸好是陛下还用得着咱们。”

严杉不屑地冷笑:“国库没钱,李太后和他的私库也没钱,全指望着咱们严家呢。”

严陟急拍扶手:“慎言!”

“……”严杉叹口气:“爹你也太小心了。”

严陟摇了摇头,严杉的眼珠子转来转去,一颗不安分。

他忽然道:“爹,你说那林家小子,肯乖乖认罪么?若他不认怎么办?”

严陟眼皮沉重,灰白的头顶耷拉着,似睡非睡的模样,他过了一会儿才有反应:“你查到齐太傅送的锦囊里,是什么了么?”

“没有。”严杉狐疑道:“宋攀岳说他来不及过问,齐太傅前脚走,邱远后脚便到,一刻不停地把犯人押送京师了。”

“……”严陟皱眉:“这宋攀岳。”

严杉坐回严陟身边:“爹,若那姓林的非要再生事端,扰乱朝廷大局,怎么办?”

严陟不悦:“说来说去,你还是想杀他。”

严杉不明白他爹为何这般谨慎:“区区一个商人之子,为何就杀不得?”

“你还不明白?!”严陟拍打膝盖:“你啊,说你聪明,你这时又蠢笨!”

严杉笑了下,屈肘搭在梨花木几上,望着他老爹:“爹是要比儿子聪明的,那爹你说说,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门道?”

严陟深吸口气,缓缓呼出,捋了捋花白胡须,幽幽开口:“那我问你,云南汤丹铜矿塌了,你常去教坊司幽会的那些姑娘们,知不知道?”

“……”严杉无语:“爹,您哪壶不开提哪壶呢!这和她们有什么关系?!”

严陟摇摇头:“爹就问你,她们晓得么?”

“别说是她们!”严杉屈指敲桌:“就是会婉楼下卖糖栗子糕的老太婆都晓得,汤丹那好好的一座铃山,怎么就塌了!”

严陟颔首,这就是他想说:“连街边最不关心世事的老妪都晓得山塌了,人埋了,铜矿再也挖不出来,天启宝钞就成了废纸!”

严杉缓缓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设若你是那些个老百姓,你恨不恨?”严陟浑浊老眼盯着他。

严杉默了默:“是恨的。”

“可老百姓不能恨朝廷啊。”严陟苦口婆心,娓娓道来:“朝廷有朝廷的难处。”

严杉靠回太师椅中,略显无奈:“到处都要花钱,咱们这些为人臣子的,难啊!”

严陟声色恳切,频频叹息。

“今年的庄稼本来收成也不好!储粮库里收不上来粮食,西南边闹灾荒,东南倭患不绝,北边鞑靼侵扰。朝廷上下勉力支撑,时至今日,不得不再苦苦百姓。”

“可不是每个百姓,都理解朝廷,理解圣上。如今铃山塌了,朝廷也为难,百姓更怨愤。这怨愤,就是街边老妪都晓得。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要给百姓一个交代。否则——”

严杉明白道:“否则他们就要反。”

严陟轻轻颔首:“太后与陛下从来最忌惮这个,陛下心中两条红线,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万万要守住。一是不能逼着老百姓反朝廷,二是不能与鞑靼金兀尔倭寇这些外贼勾结。”

“否则内忧外患,朝廷左支右绌,便有亡国之危。”严陟望着他:“你明白了吗?”

“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要安百姓的心,让他们明白,朝廷始终是向着他们的。”

严杉恍然大悟:“冤有头债有主,对林子衿处以极刑,就是这个交代!”

严陟望着自己的儿子,欣慰地点点头,掌心摩挲古籍封页,平静道:“陛下,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把民愤平息下去,才能继续推行这个国策。”

“国策是秦大人提出来的,在陛下眼里,秦大人与我等过从甚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待给了百姓这个交代,咱们还要帮着秦大人,把国策继续推行下去。”

严杉了然:“父亲与陛下高瞻远瞩,儿子学着了。”

严陟点头,回到他的第一个问题:“所以咱们不能私底下要那小子性命。”

严杉洗耳恭听。

严陟说:“林子衿此人,必须杀,但不是我们杀,是朝廷杀!”

“咱们要三司会省,名正言顺地给他定罪,让百姓们知道,朝廷的律法不是摆设,朝廷是护着他们的。林家必将为其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经过严陟这番老谋深算的解释,严杉豁然开朗,从头到尾,全捋顺了。

帝王之术,权臣之谋,他受益匪浅:“儿子明白!”

西苑寒宫。

盛闻澜靠回打坐台上,随意地抓起一本经书翻阅。

盛流奕小心翼翼上前,恐怕惊吓他,便小声地喊:“陛下。”

“……”盛闻澜放下经书,眼皮一抬,看着他:“说罢,想问朕什么?”

盛流奕挽起衣摆,殷勤地到他身旁的台阶上坐着,抱起盛闻澜大腿,握拳敲打。

“太监干的活计,”盛闻澜试图收腿,“你堂堂将军,像什么话!”

盛流奕抱住,不让他离开,讨好地说:“你是主子爷,是天下万民君父,臣服侍陛下,儿子服侍爹,没有不像话一说。”

盛闻澜笑:“懂事。”便坦然地伸腿让盛流奕揉捏了。

盛流奕默默在心里捏一把细汗,这祖宗,是谁也摸不清他的君心。

“陛下,你说严党他们,会不会怕林子衿不认罪,私底下把那小子给杀了?”

盛闻澜将经书翻页,撩了撩眼皮,随口道:“严陟还没那么蠢。他那儿子倒是个蠢蛋。”

盛流奕眨巴眼睛:“陛下,此话怎讲?”

盛闻澜卷了书敲他脑袋:“你也是个木鱼!朕还要怎么给严家面子?他们捅的大篓子,然后找了个替罪羊送来京师。朕明知那小子冤枉,却还是帮着严家治了他的罪。无非要三司会省,由朝廷定夺。他们就那么忍不住,还要偷偷杀了他?!也太不把朕放在眼里!”

盛流奕的眼珠滴溜溜转,想了想去,好像想明白了:“陛下明知他们错,但还要帮他们,因为陛下还要留着严大人他们为朝廷办事。”

“是啊。”盛闻澜说:“严党纳财,清流做事,各有分工,这才对嘛!”

“可严家做的事儿,陛下也知道,贪赃枉法,四个字儿样样都沾。”盛流奕委屈地嘀咕:“臣只是不明白,清流比起严党,品行上要好得多,陛下何故如此依赖严阁老他们,而不重用清流。”

盛闻澜盯着他。

盛流奕不敢和他对视,默默低下头。

“他们是不是好人朕管不着。”盛闻澜靠坐回去,淡淡道:“但他们能办好朕的事儿。”

盛流奕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国库没钱,太后要钱,朕的军饷……都得靠严家。”盛闻澜不想把话说得太明白:“朕是皇帝,不是君子,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盛流奕抬头,与他对视。

盛闻澜有一双天生含情的桃花眼,美则如画,可那双眼里,总是覆着寒霜般冰冷,叫人琢磨不透。

盛流奕自认为不够聪明,却也能理解盛闻澜的无奈,他低头专心为盛闻澜揉腿:“陛下做事,自有陛下的道理,圣上远见卓识,非臣等可妄自揣度。臣只盼着陛下高兴,快乐。”

“你是我的朋友。”盛闻澜说:“我不逼你理解。”

盛流奕笑了下:“陛下,臣陪着你从嘉应十四年入京,一晃过去十年了。臣看着陛下一步步走到现在,其中多少酸楚苦涩,臣虽无法感同身受,却知其中艰辛。”

“只是这十年来,陛下开心的日子甚少,不如当初在王府…”盛流奕欲言又止。

盛闻澜抽了腿,坐起身来,望向他:“流奕,朕是皇帝。”

孤家寡人,天下君父,坐拥四海,万民臣服,盛熠嗣这个人高不高兴、开不开心,都不重要。

“……”盛流奕起身,在盛闻澜面前跪下,伏首磕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君父与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