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春简史·森林唱游 > 第11章 第五章 初入山林

青春简史·森林唱游 第11章 第五章 初入山林

作者:明前雨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4:24:49 来源:文学城

自从承接了给黎晓唱答疑的任务,李澍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从头翻起课本。

她太有不屈不挠的追问精神了,好多定义和概念此前他一知半解,为了要再复述给黎晓唱,必须得重新回炉,研究透彻,才不至于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第一周黎晓唱还没借到备用教材,说好李澍去系里上机时收一下她拍的习题照片。

李澍打开电脑,顺便浏览一番BBS的社团版面,在精华区看了一下往年定向比赛的说明和记录。他还在攀岩的目录下发现了之前的教学视频,女生版路线展示正是黎晓唱,她动作舒展轻盈,边爬边解说,看起来毫不费力。

李澍反复看了几次,似乎又领悟了一些要点,忍不住跃跃欲试。要是坐在机房里,戴着耳机,比手画脚,未免显得过于突兀。他拿出纸笔,大致记下她的教学点,收拾书包奔赴岩壁。

入夜时寒意渐生,岩点摸起来有些冰,李澍一边简单活动热身,一边看着岩壁下方的横移线路,大致找到黎晓唱演示的点位。

双手握住岩点,脚也踩上去时,耳畔回响起她在视频中的解说:“重心沉下来,不要锁肩,手臂打直。”

“向侧旁移动时,可以顶膝,推胯,靠核心和下肢力量带动身体重心,做整体平衡移动,而不是单纯用手臂拉过去。”

他一边攀爬,一边想,这真可以好好画个受力分析图,哪个部位哪个方向有多大的力,是一种多么微妙而灵活的平衡啊。

还有许多他此前没想到的巧思,比如,有些岩点还可以用手掌去撑,有些可以手脚同点,还有时候放开一只脚的支撑,单脚蹲点反而更省力稳定。

但视频中线路太长,他横向移动几米,就记不清后面的点位了。而且他和黎晓唱身高臂展差异颇大,爬起来常常觉得施展不开。

即便如此,李澍也觉得收获颇丰,和最初生硬笨拙的攀爬相比,似乎窥到些许入门的途径——当然,和视频里自如舒展的黎晓唱相比,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于是回到横移线起点处,静心回忆,再来一趟。

周五夜里寝室不熄灯,男生宿舍都敞着门,大家走东串西,呼朋引伴打牌打游戏。

有人说:“李澍呢,把他叫上。”

探头一看,已经戴上耳机裹着被子睡了过去。

“他今天怎么睡这么早?这刚十二点……”

第二天七点多,通宵鏖战的夜猫子们还在睡梦之中,李澍已经起身吃了早饭,赶去西门和大家汇合。公交车上更多是去买菜和锻炼的老年人,他们几个学生站在一处,叽叽喳喳聊得开心。

一路上黎晓唱还给李澍做了一番景点介绍:“据说杨家将曾经在这一带对抗辽军,佘太君还曾登高远望,所以也叫望儿山。哦,附近还有个地名叫六郎庄,据说杨六郎曾经在村里养伤。”

李澍半信半疑:“真的假的?”

“反正民间传说这么说的,听个热闹。” 黎晓唱嘻嘻一笑,“你不觉得这样更有气势吗?西北旺这个地名,就是西北望……西北望、射天狼,立刻就觉得有英雄豪气了,是吧?”

射天狼有些远了,但是说到杨家将……

“这么说也对,”李澍想了想,“燕云十六州,杨家将里七郎八虎闯幽州,不就是北京么?”

黎晓唱惊讶:“小澍你知道挺多呀。”

“评书里听来的,我爸经常听。”

于是在黎晓唱的追问下,变成李澍给她讲勇闯幽州的一段。公交车走走停停,一站站过去,似乎他上大学后,就没有一口气和别人说过这么多话。

一行人进入森林公园,从后山沿小路前行,树上还挂着一些红红黄黄的叶子,但时近暮秋,稀稀落落。枯叶铺了一地,踩上去咯吱作响,枝丫间透出的天空湛蓝高远,空气似乎都更为清冽。

黎晓唱从背包里掏出小望远镜,挂在脖子上。几个老队员拿着地图,对照周围山势,寻找适宜的点位加以标记。

李澍借着身高优势,站在外圈打量。等高线的原理并不陌生,他也提前熟悉了地图,但将密集的曲线和眼前的山势对应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反应完全跟不上众人的讨论速度。

在路边取了两个点,众人沿山路继续前行。

黎晓唱问:“怎么样,还挺有意思吧。”

李澍挠头:“有点……没跟上。”

“没事儿,那是因为我们来过好多次了。”黎晓唱站在山路转折处,指着起伏的山势,和图上一一对应,“你看,这两个是山顶,图上这个葫芦腰,对应的是它们中间的鞍部;这里线条密集,说明地势陡峭,喏,这是峭壁;这个弯曲的部分,对应那边的山谷……”

李澍豁然开朗,图上指纹般圈圈划划的线条,忽然变得立体起来。他由衷道:“师姐识图能力也太强了。”

“好歹我也是出野外的人。”黎晓唱晃着脑袋,神色颇为自豪,但还是谦虚了两句,“也是因为从小就看吧。”

李澍好奇,她儿时的爱好也是与众不同。

“我爸是做工程的,修路,我小时候还跟着搬了两次家。”黎晓唱解释道,“我特别喜欢看地图,再和眼前真正的山川对应起来;沙盘也很有趣,就和微缩玩具差不多。”

众人身姿矫健,黎晓唱在林间步履格外轻盈,不时拈起路边的小果子和同学讨论一番,或举起望远镜寻找林间的鸟儿。

李澍提起一口气,跟紧队伍,虽然也觉得心跳加速,但走走停停间,也很快将呼吸调整过来,感觉最近的跑步没有白练。但爬山用到的肌肉群还是不一样,臀腿的酸胀感逐渐累积。他暗自咬了咬牙,跟上大家的节奏,不在人前显出疲态来。

回想黎晓唱背着巨型登山包反复爬楼梯的景象,这样平缓的坡度对她来说如履平地,所以无论何时她都说说笑笑,不知疲倦的样子。

有蓝色大鸟拖着长尾飞掠而过,李澍扭头去看,还没待发问,黎晓唱便说:“红嘴蓝鹊。”

“有点像……喜鹊?就是学校里也常见的那种。”

“哦,校园里常见的,灰蓝色的是灰喜鹊,颜色更深体型大一些的才是喜鹊,”黎晓唱解释道,“都是鸦科大佬,还组队打群架呢,不要招惹它们哟。”

林间的红嘴蓝鹊扇动翅膀,扑棱棱飞过,尾羽细长飘逸。

黎晓唱努努嘴:“校园里也有红嘴蓝鹊,不多;附近山区就比较常见啦。”

“那边,还有一只北红尾鸲。”黎晓唱向右前方指去,“大小和麻雀差不多,腹部看起来是橙红色。”

李澍接过她手中的望远镜,仿佛看到了什么,但手一晃,眼前一花,就分不出自己看的是哪个树枝了,一时有些窘迫。

他看向身边的黎晓唱。

她正仰起头,抬手在眉前挡着阳光,眼睛半眯着,另一只手指向林间:“现在,跳到后面那棵树上了,咦,这个季节居然还没有飞走的小家伙,是要留下来过冬吗?”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李澍只看到一片棕褐色的枝干和寥落的黄叶。

黎晓唱看他高高低低晃着脑袋,轻声提醒:“你先看好位置,比如,那两个树枝的交叉点,然后头和眼睛不要动,再把望远镜扣上去,这样,看到的就还是刚刚的位置了,是不是?哎呀,飞走了……”

别说没看到鸟儿,连名字李澍都只听了个大概,大致确定“北红尾”三字的写法,但“qu”是哪个字?

他有些尴尬:“我之前就认识麻雀,喜鹊……哦,刚知道灰蓝色那个叫灰喜鹊。”

“还有大斑啄木鸟呀。”黎晓唱嘻嘻一笑,提醒他。

老吴回头:“正常正常,我们总爬山,也不认识那么多。但协会里有几个人是很厉害的,再糊的照片,看一眼就可以告诉你是什么鸟。”

“观鸟我也不算高手,就认识常见的,再结合环境。”黎晓唱解释,“就像在岩壁下,远远看到你们几个,就算看不清脸,我也大概知道谁是谁呀。”

“不过,”她跳上一块大石头,举目眺望,“这儿的确是观鸟的好地方,山顶有个平台,春秋两季特别适合观测猛禽迁徙,前段时间我们还来过两次。”

“别提了,”曾勇插话,“那天上午跟着他们来,远远看到十几只,他们讲了怎么分辨,我也没大记住……这时候飞过去一群,我可激动坏了,然后黎晓唱告诉我,说那些是大嘴乌鸦。”

“谁让你中午就回去了?”她笑起来,“那天下午真是大爆发!”

李澍问:“现在还能看到吗?”

“最近有点晚了。”黎晓唱摊手,“明年春天吧。”

他“哦”地应了一声,略有失望。

“没事,到时候多来几次,肯定能看到的好多猛禽过境。”黎晓唱安慰道,“它们是很守约的。”

“想想看,也很神奇的对不对?”她极目远眺,指着东南方向,“那边就是繁华的城市,但向西向北就是群山。我们站的这个山头看起来小小的,但就像山林延伸到城市里的一个小岛。那些猛禽每个迁徙季要飞成千上万公里,年复一年。它们飞到这里,沿着山脊翱翔,眺望远处不断变化的城市,是不是也会觉得很奇妙,咦,怎么和前两年不一样呢?我们有没有飞错?我就想,城市上空出现的,是不是就是其中好奇心旺盛的几只?”

“而且,它们还是空气动力学高手,那些我们看不到的热气流和山间的动力气流,它们都能感受到。”黎晓唱张开双臂,衣角被风吹起,“就这样借着上升气流不断盘旋,不断上升,一路向着目的地,翻山跨海,特别坚毅、特别无畏,是不是?”

几个人一同站在山边,视野中一侧是连绵起伏不见边际的群山,一侧是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湛蓝高远的天空中,云朵层层叠叠,像是连起一道通向远方的长路。

她看向远方,而他此刻看向她。

说起这些时,黎晓唱的神情都变得与往常不同。她依旧笑着,但不是平日里嬉闹玩笑的模样,那是一种满是向往又坚定沉着的神情。

阵风吹得猛,扬起她的头发,在金色的秋日阳光中闪闪发亮。

今后的许多年,当李澍进入山林或是驾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看着远处的天与云,都会想到她脸上熠熠生辉的样子。

但黎晓唱沉静不了多久,过两分钟又变回熟悉的模样。

沿途有人问:“你进山看到过野生动物吗?”

“当然有啊。”

“那,熊猫呢?”

“呃,这个,到目前还真没有……”黎晓唱应道,“没有那么常见的。而且不是想象中那种,觉得大熊猫黑白分明特别好找,真到了林子里,它离你几十米,都不一定看得见!”

李澍好奇:“那,你们怎么做研究?”

“现在有红外相机啦,而且我们……”黎晓唱眼珠一转,“你听说过那个笑话吗?”

什么笑话,她怎么攒了那么多笑话?

她自己先笑得不行,好半天才稍微平静一些,继续说:“就是,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有《时间简史》吗?另一个人回答,我有时间,也不去捡那玩意。”

李澍不知道该不该报以微笑,这也太冷了。

黎晓唱强忍笑意,继续说:“但这个笑话对我就不一样了。我有啊,我在山里的时间都用来‘简史’,哈哈。对,实验室有冰柜,里面还有样品呢。”

曾勇制止她:“知道你说的是科学,但可以打住,不要再说了,马上就中午了!”

李澍也木然。他印象中,保护大熊猫,还是照看满地打滚、会抱饲养员大腿的乖萌团子。不要残忍打破少年的美好想象啊!

众人说笑间已经在山中转了一上午,确定了所有点位,又拍了各种或正经或搞怪的照片。回到山下,在路边随便找了家小店,愉快地吃了驴肉火烧,一人一大碗漂着翠绿葱花的清汤,在深秋的午后,只觉得身上暖洋洋的。

隔两日李澍去上网,搜索了一下北红尾鸲的写法,顺便看了关于校园常见鸟的科普贴。又收到那天山上的照片,一张张看过去,忽然紧张起来。

黎晓唱盘坐在凉亭的长椅上,侧身笑着,眼睛都眯起来,而自己就在她旁边,微笑着看过去,好像两个人在对视一样。

他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尴尬扭捏起来。

稍微平静,才想起来应该是她在说出野外的趣事,照片上一群人都在笑着看她,并不是他自己。

只不过,他第一眼的关注点,并没有放在其他人身上。

李澍长吁一口气,再看那张照片——她笑起来,真是好看呢。

原来《青春简史》是这么回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五章 初入山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