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始皇孙天界直播日常 > 第21章 秦律考试后续

秦始皇孙天界直播日常 第21章 秦律考试后续

作者:校园养猪大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4 04:44:21 来源:文学城

那日采访结束后,嬴棠就消失了,连下次直播的日期都没预告。众人经过前两次直播,早就知道了他这种上班时间只能少不能多的德行,因而一开始也没有多在意。还是在看见光屏里出现了一套卷子的时候,他们才陆陆续续反应过来。

刘彻鼻子都要气歪了:“前头讲汤武也好讲始皇也好,他都那么积极,怎么到了朕,就连个时间都不给?他是不是根本不想讲朕?”

“他看起来挺尊重陛下的。”霍去病客观评价。

“一个对着夏桀和胡人皇帝都能‘您您您’地喊的人,能看出来什么尊重不尊重?”刘彻并不买账,一个劲儿地去戳光屏里嬴棠的头像。

霍去病:“……”您这就不讲理了。称呼归称呼,态度区别还是挺明显的吧?好歹也是皇室出身,对别人保持基本的礼貌不是很正常吗?他要把眼睛长到头顶上、看见谁都呼呼喝喝的,那不也丢嬴秦皇室的脸吗?

心里是这样想着,霍去病嘴上却没再说什么。

撇去姨夫这层身份不谈,刘彻更是赏识他、提拔他的君上。

所以他能怎么样呢?

当然是随陛下高兴咯!

气归气,刘彻还是把卷子点了出来开始做题。

不得不说,这题目出得有些水平,不但出示了具体案例让你进行判定,还有理解题,很考验人的记忆力和思路的灵活度。果然跟谁姓就偏心谁,嬴棠这么一个喜欢偷懒的人,在遇到涉及他大秦的问题时,都用上了十二万分的心。

刘彻自己写了一会儿,才招呼坐在一旁的刘据:“你也写写看,认真点,咱们父子俩比比谁能做得又快又好。”

看到他正在翻第二页的刘据:???合着在这儿等我呢?

光要刘据做刘彻还嫌不够,又催卫青和霍去病,让他们干脆趁着在宫里的时间把卷子做了得了,正好待会儿可以看看他们的答案。这倒不是因为他想抄作业,只是人嘛,天生就对文字这种东西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大家一起写题目的时候。

就像学子们,有几个考完试能忍住不对答案的呢?

对于秦人和汉朝人来说,这个卷子其实不算太为难人,因着秦律和汉律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他们至少不需要费脑子去搞临时记忆。

但其他朝代的人就没这么轻松了。

比如明朝皇帝们这边。

朱由校在群里抱怨:“他这不是欺负人吗?就放这么会儿功夫,谁能记得下来?还要我们写这些破题目。”他这人不能说是不聪明,只是人的心很小很小,小到装不下太多人太多事。朱由校也是如此。他将一腔痴情全给了他的木匠作业,你要给他看木工秘籍,他不但能现场背下来还能给你搞创新,但这律法……还是算了,看了就头疼。

他这话说到了朱祁镇的心坎儿:“就是,他们秦人的律法,我们看了干嘛?就是以权谋私,故意为难人的。”

由于群里的备注全是庙号,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后头皇帝知道前头皇帝是谁,但前头的皇帝对后头的皇帝就是抓瞎。除非自爆马甲,否则亲爹都不一定能把自己儿子认出来。

也因此,朱瞻基并没有认出这是自家好大儿,只觉这皇帝没出息——合着前头的分析你是一点没听啊,秦离他们虽然远,但秦律足够先进,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你做皇帝的不想着多多学习,取其精华地运用到自己国家的治理中,反而遇到点困难就抱怨,这种人怎么治好国?

他刚准备发段话对这后人训斥一番,就被朱元璋抢了先:“你俩爹生你俩的时候就只给了个脑壳儿不给脑子是不是?就算前头的原文填空做不出来,后头的理解题总能做吧?这要做不出来你俩当什么皇帝,趁早把自己洗干净准备大行吧!”朱元璋也不是那种可以过目不忘的人,但他脑子活络,又对律法颇有心得,所以后头的题目也难不住他。

朱棣看到这段话,死去的记忆又被唤醒了,不免冒了些冷汗。他同朱高炽道:“你爷爷是个肯学肯干的人,一统了也还不忘阅读前人经典,他现在骂人的水准可比在我五六岁那会儿高多了。”

听得他这位面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嘴角直抽抽——

这一看就是没少被他老爹骂,还总结出经验来了。

这话朱棣也只能和自己位面的人说说了,到目前为止,他没在群里说过一句话,朱元璋在群里问了好几次成祖是谁,他都选择了装死。

一来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变成成祖了,二来也是为了省却不必要的麻烦。

就朱允炆做的那些事儿,就算老爷子亲口质问,朱棣也敢当着他的面说自己不后悔,何况朱元璋也不是那种为了孙子可以不顾其他儿子死活的人。

但是吧,这事儿带来的连锁反应比较多。

他要当着老爷子的面说自己不后悔,那是不是得把前面发生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他该怎么说?

是说:爹,大哥英年早逝,你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你嫡长孙雄英,才八岁就没了,娘没多久也去世了。

还是说:爹啊,你瞧瞧你的好孙子,上位才多久哇,流放了五弟,逼得十二弟**,七弟、十三弟、十八弟先后被废为庶人,眼看着就磨刀霍霍向着我了。

好像不管怎么说,都容易给朱元璋那本就不稳定的精神状态雪上加霜。

万一他爹听到了前面几点,没承受住打击,提前发疯了呢?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哪天实在瞒不住了再说不迟。

不过这件事,朱元璋也不是一点不对劲都没看出来的。至少,在朱厚照自报家门的时候他就觉出不对味儿了。

“厚字儿不是咱给老四那支起的吗?怎么做皇帝了?”

对着老爹刀子一样的眼神,朱棣赶忙举起双手:“我不知道啊爹,您现在看我也没用。”

朱标见状,把朱棣挡在了身后:“爹,这也是好几代以后的事情了,没准是儿的哪个后代没有亲子,在这支里又没找到合适的子侄过继,这才把皇位传给了四弟的后代。”

朱元璋想想,觉得朱标这话很有道理。

谁能保证自己的子孙代代都不会出什么特殊状况?

而且他也不信朱棣会有那胆子。

朱标是嫡长子,是朱元璋最器重最心爱的儿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立了朱标为世子,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全塞给他,一心一意要让他成为最优秀的继承人。后来朱元璋称帝,前脚刚把国号年号定下,后脚册封太子的旨意就跟着颁下去了。就等着朱标年纪再长些,好将政事都挪交给他练手。他在态度上行动上把偏心太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朱标自己也争气,仁厚又不失果决,朝中人人信服,下头这些小崽子又都由他一手教养,个个对长兄都是既敬且畏。这条件,老四哪怕发癫了都不可能想不开去造他大哥的反。

所以这事儿在洪武朝没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波,提过一两嘴就拉倒了。

朱元璋对朱祁镇和朱由校的这场单方面骂战还是朱祐樘出来阻止的,他没直接劝,只说了几个自己记不清的题目:“这几个都是要填原文的,我实在记不清了,大家有没有会的?”不是他热心肠,而是他实在替朱祁镇心虚。朱祁镇每多说一句话,朱祐樘脸就皱一下,总觉对方再说下去,他干的那些个破事儿就会自己钻出来昭告所有人。

在这一点上,他老爹朱见深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和他截然不同了。朱祁镇被朱元璋喷了那么久,都不见他出来吭一声,不知道是真没看见还是装没看见。

但就他对景泰帝的态度……

也许他对朱祁镇挨骂这事儿还乐见其成。

换朱祐樘站在他那个处境:被废太子和拥有一个叫门的老爹,哪个伤害性更大,不好说。但论侮辱性,那必然是后者。

朱见深多半也这么想的,所以才选择了装聋作哑,就盼着太祖皇帝能把老爹骂醒,别再作妖了。

朱祐樘问完这句话的下一秒,他的好大儿朱厚照就非常给面子地回复了:“我都记得的,现在发来给你们。”

朱厚照说着就开始奋笔疾书,没多久他就把答案写完了传送到群里了。

他这答案,其他皇帝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朱厚照:???

不是,怎么都没音了?

过了好一会儿,朱祐樘才回话:“你全背得了?”

朱厚照明知他爹看不见这里的他,却还是点点头,说:“对啊。”看一遍不就能记住了吗?

朱祐樘摸了摸他位面朱厚照的小脑壳儿——很难想象,这么小一只脑袋里面,居然能装那么多东西。

朱元璋挺开心:“看来咱的后代也是一代比一代聪明,不错不错。既然有此等天赋,就更该勉励自身,勤恳治国才是。”

他都这么说了,其他皇帝能怎么办呢?

也甭管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接话就得。

涉及到奖励,所以就算是那种昏惯了的皇帝,抄也给答案抄出来了,勉勉强强为他们的个人实录中增添了“勤奋好学”一点。

成绩出来那天大家都挺激动。

和众人设想的不同,嬴棠没有丧心病狂到把诸天万朝的人整合在一起排名,而是根据位面分了名单,并且只公放了每个朝代前十名的成绩。

秦朝分普遍比较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是哪个秦人答出来的成绩还不如别的朝代的人,那他这官儿也当到头了。

秦公家饭不给闲人和笨蛋吃。

刘邦比了比自己和秦前十的成绩,发现自己果然不差什么,甚至还超了好几个人,十分满意。他看向萧何:“卿如何只拿了第二?”

萧何拱拱手:“应当是后面理解题与原答案出入太大了,所以被扣了不少分。”开什么玩笑,刘邦都嚷嚷着要拿第一了,那谁还敢不长眼地去和他争啊?

第二挺好,皆大欢喜。

刘邦自然清楚他是故意控的分,这么问也只是走个形式罢了。

李世民虽然在自己位面也进了前十,但不是第一。他对这个结果没有一点不满,反而高兴极了:“我们大唐就是人才济济,临时修个秦律也不在话下!”这卷子质量不错,挺有参考性,他打算让下面人多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把这种出题思路用到科举里。

正当他准备把几个小的喊来看看他们卷子的时候,他的光屏突然有了新动静。

是刘彻。

“令郎成绩如何?咱把卷子拿出来对比一下,好让他们互相学习学习?”

嬴政、李世民:……

究竟是什么讨厌的大人,非把别家孩子的成绩打听得一清二楚还搞横向比较?

嬴政道:“你家据和李二家的承乾青雀还是小孩吧?扶苏都大了。”不欺负小孩。

刘彻奇了:“我又没有点名要扶苏,您儿子还挺多吧,抽几个小的不就行了?”

嬴政回忆了一下那几个小的写出来的东西……

不提也罢!

“你自己都说了让孩子们互相学习,朕那几个小儿子,恐怕没有可以给你家据儿学习的地方……说起来,据儿应该是你的嫡长子吧,怎么比青雀小?”李世民这会儿才三十出头,比刘彻小几岁,但他的四子年纪却比刘彻的长子还大。

刘彻脸“唰”地一下黑了。

李世民仗着刘彻看不见那头的他,恣意地大笑出声,就差满榻打滚了。

长孙皇后不明白他好端端地怎么突然就笑成这样,只能一面伸手去给他拍背,防止他笑岔气,一面问:“怎么了?”

李世民便把刚才嬴政的疑惑和她说了,顺便补充了一句:“刘彻那家伙,天天看别人笑话,今儿自己被戳肺管子了不是?”其实刘彻儿女也不少,但都是后来生的。目前这个时间线,他确实只有刘据一个儿子,连女儿都没几个。所以秦始皇这一问,无疑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把盐。

长孙皇后一阵无言。

就观看天幕的这段时间,她发现了一桩事——

这群皇帝,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平时脾性如何,只要凑在一起,立马能变成三岁小孩,要多幼稚有多幼稚。

李世民是不知道她这会儿的想法的,他正忙着替刘彻“辩解”:“武帝只是生孩子比较晚而已,他有十多个儿女呢,六十多岁还在添丁。”

刘彻:“李二,你这家伙最好是真的在替我正名。”

别以为他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秦始皇也就活了五十不到,但人家三十多个儿女。

他六十几了儿女加起来的数量还没秦始皇儿子多。

就问这个李二:你是不是阴阳怪气,你是不是阴阳怪气?!

李世民:“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俨然一副“行吧行吧你非要用恶意揣测我也没关系,我让着你好了”的架势。

刘彻更气了。

嬴政想象着他那憋屈的样子,心情愉快了不少:“看来我们的武帝不是喜爱美色之人。”

刘彻:“……”你再骂!

扶苏彼时正在嬴政身边。

他看着嬴政,看着他从原本的面无表情,到微露愠色,再到现在的……幸灾乐祸?

不不不,一定是他在做梦。

扶苏拍了拍自己的脸。

嬴政抬眼看过去:“你做什么?跟朕玩儿自残?”

扶苏:???啥玩意儿啊自残都出来了?在您眼里我就是那种动不动就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吗?

“不是的父皇,只是儿有些困了,想让自己醒醒神。”

“困了就去睡,你这样子把脸打肿了都没用。”

这话还是当年华阳太后说成蟜的。

比起初从赵国归来的他,宫里的长辈,不管是华阳太后还是夏太后,在心理上都更亲近成蟜。但这并不代表她们就会因此区别对待嬴政。相反,对于嬴政归国后的衣食住行,她们是十分上心的,还常命人给他送点心制新衣。

那回嬴政和成蟜陪华阳夫人用完午膳之后,直接留在了她宫中完成先生留下的课业。子楚听闻后便也来了华阳宫,想看看儿子们的功课写的怎么样了。

映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成蟜正托着腮打瞌睡,脑袋还一点一点的。

他免了嬴政的礼,走到成蟜身边,喊了他一声。

成蟜被惊醒后本想发脾气,一看是亲爹,立时怂了。

子楚问:“写两个字就给你写困了?”

成蟜连连摇头,还拍了自己的脸好几下,以此来表示自己勤奋学习的心。

华阳太后见状,便道:“既然累了,就去睡一觉,醒了再写不迟。这会儿脸打肿了有什么用,待会儿还是会犯困。”

嬴子楚撇头去看成蟜,见成蟜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遂松了口:“行了,歇着去吧。”他说这话时的神态尚算温和,瞧着和寻常人家纵爱孩子的父亲没什么差别。

成蟜如释重负,迈着欢快的步伐溜走了。

嬴政将这一幕纳入眼底,内心没有起一丝波澜。他在轻飘飘地瞅了一眼后,就飞快低下了头,继续专心致志做自己的功课。

倒是子楚,扭过头看了他好几眼。

时夏太后也在,瞧着成蟜跑远了,才对华阳太后道:“阿姊和子楚,未免太宠着这孩子了。”

华阳太后觑觑子楚,又望望嬴政,只笑笑,没说话。

子楚道:“毕竟是幼子,身上没那么多担子,何必多严格呢?”

夏太后一怔,下意识地看向嬴政。

嬴政笔耕不辍,一副与世隔绝的样子,像是完全没听见几位长辈的对话。

看着面前稳重端肃的长孙,再想想连坐都坐不住的小孙子。夏太后心下叹了口气:“是这样。”

只能说,庄襄王不愧是庄襄王。

总能将感情单独剥离出来。

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也始终都保持着审视的态度。既不曾因为成蟜多陪了他几年而偏爱他,也不曾因为对嬴政抱愧而打算用秦王之位弥补。

嬴政的飞速成长和成蟜的原地踏步,才是让他下定决心的根本缘由。

扶苏并不知道他父亲的神思已经飞到数十年前去了,见嬴政打算赶人,他举起手上的竹简:“还有一点就抄完了,儿等会儿再走。”

嬴棠先前把秦位面参与考试的人的名单全部发了来:“点两下名字试卷就出来了。大秦位面的我设置了防作弊机制,所以这些分数绝对保真无水。您要是缺人干活儿了,可以参考这个名单,哪个得分高、哪个答得符合您的心意,都可以选。”

扶苏惊呆了:“你,你这小子,原来……”原来也有一点心眼子?

他一开始还以为嬴棠纯粹是想澄清那些关于秦律的谣言,想借着考试的由头,让所有人不得不认真去看秦律。

谁知道……

是打着为秦律正名的由头给他父皇搜罗人才去的?

你可真是你大父的好大孙诶!

嬴棠解释道:“几个原因都有。反正后世采选人才也是这套机制,大秦先试着用用不好吗?等拿到造纸术之后,就可以正式搞起来了。”

“这……”扶苏压低了声音,“别人会不会发现你私底下给自己家走后门?”

嬴棠:“……您想太多啦,这个是要参与活动才能获得的,我只是对大秦的诸位非常信任,觉得以你们的能力,拿到奖励一定不在话下而已。”

“说得对,”嬴政淡淡道,“他们后世确实有不少人才,但我大秦的能人异士比之他们并不输什么,区区奖励……对了,前几日我从后世皇帝那里得了不少教养孩子的方法,他们告诉我,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就是要多干活儿才能成长。朕觉得挺有道理。看你闲着也是闲着,这筛选人才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吧。”

扶苏:“???”我哪有很闲啊!

不过人才选拔是大事,嬴政愿意交给他,那是对他的信任和器重,扶苏心里自然是高兴居多,接到任务的当天他就忙起来了。

也因为接手了这事,扶苏这几天时常往嬴政那里跑,好及时给对方反馈人才择选中出现的问题。

但外头人并不知道这个中缘由,只当他俩这些日子天天待在一起,是因为扶苏那天无意间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让父子俩“成功解开了心结并和好如初”。

就比如现在,嬴棠送给嬴政的那个小机器人端着茶水进来,父子俩最后一段对话正好落到它耳朵里。

它立马来劲儿了,用那贱兮兮的嗓音嚷起来:“呀,喂,喂,长公子,二十岁,粘着阿父不肯睡,要当长不大的小宝贝!”

嬴政:“……”

扶苏:“……”

朱厚照这小子,该说不说,脑子是真聪明。

苍天啊,请赐给我这样的大脑吧!

子楚:我的好大儿好像不太喜欢我,看都不愿意多看我两眼……

嬴政:???您心里活动还挺丰富?

华阳太后搞事情貌似都是电视剧里的情节,其实真实历史上,她就在收养子楚这件事上做了个主,其余就没有了。嬴政对她和对夏太后都挺敬重的。

子楚的话,我觉得个人感情上他是更偏向嬴政的。他这种狠人,应该更看重的是孩子的能力。成蟜可能本身不差,但是和嬴政一比,参差就出来了。代入他那个视角,嬴政:王者风范,沉着冷静,机敏睿智,在他身上能看见秦国光明的未来;成蟜:能看出来聪明,但看不出一个王应有的特质,(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那个卷子,嬴棠知道好多人作弊但他都当没看见,一来他本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为难大家,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秦律并且找个由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接济一下百姓。二来就是,判断题选择题默写题能抄,理解题和心得体会抄不了,就算抄了也没办法拿高分,秦律毕竟还是秦朝的律法,对后世只有一个参考性的作用,不需要用要求秦人的标准去要求其他朝代的人,所以抄不抄就无所谓了。

二月初制定的计划:早上八点起写论文,下午码字,晚上背书,十二点之前睡

实际上:早上睡到十一点,中午吃完饭接着睡,晚上精神码字,三点了,睡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秦律考试后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