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秦姑娘真小人 > 第24章 秦姑娘六亲缘浅

秦姑娘真小人 第24章 秦姑娘六亲缘浅

作者:客灯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30 20:51:20 来源:文学城

南方七月份的时候时不时会有场缠缠绵绵的小雨,不似滂沱横流之势,痴痴缠缠的,烟雨朦胧,寒凉得紧。

秦姑娘夜里冻得直哆嗦,华颜起来又看了一遍,小窗确实是关紧了,无奈,只能从柜子里取了床厚被子,湿气重,本该晾晒后再盖的,这时候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怎料想还是不见起色,华颜只好将秦姑娘揽在怀里,她们以前也不是没这样睡过,秦姑娘夏天抱着很舒服,摒弃杂念的话,她还是很喜欢天热时抱着块冰凉的玉石。

被这么揽着之后,秦姑娘倒是不哆嗦了,这么一闹,睡意困觉都没了。

“还冷么?”

“阿颜身上很暖和,不冷了。”秦姑娘又问道:“你不冷吗?”

“怎么会,挺舒服的,七月流火,找个暖和天该把被子晒晒了。”华颜心知这和流火没什么关系,多半是又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阿颜,我至今都觉得奇怪,我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什么怎么活下来的,自然是好好吃饭喝水睡觉,好好长大活下来的,华颜是很想这么说的。

“风华山庄一百三十二条冤魂里,我到底在不在其中呢?”秦姑娘顿了顿又道:“还是说我真的是被他们救活的吗?”

“我是被你搭救的,自然与你一样。”

一百三十二具尸首,三岁女童很显眼,不会轻易漏掉的,管事大娘亲戚家的三岁女童也死在那场大火里,秦姑娘有时候都怀疑其实她根本就不是大名鼎鼎风华山庄的遗孤,她就是那个侥幸逃生的管事家的女童,在一场不幸的祸事里幸得存活,可她知道这才是她的一厢情愿。

秦姑娘三岁被丁竹带到无归林,还是个不怎么记事的笨丫头,哪怕拜师易公子也是个不开窍的,但胜在蠢笨的丫头心眼好。

一碗热汤换了死生不弃的华颜。

想来当年虽是秦姑娘施舍了一口热汤救了她一条小命,也未尝没有无归林的丁竹姐姐想为秦姑娘找个可靠玩伴的念头。

那时候秦姑娘仍是个不显眼的小丫头,整个人都透露着一股傻劲儿,众人也只喊她“秦小姑娘”,华颜初到魔教时常看到丁竹望着秦小姑娘直叹气,易公子偶尔会安慰两句,总逃不出两句。

“她若是个平常人家的姑娘,傻兮兮的也没什么不好。”

“傻人有傻福。”

华颜七岁被秦小姑娘捡回来,感激她的救命之恩,也依然不服她今后要对这个傻妞惟命是从。

傻妞武学天赋不高,便由她来学,只要她寸步不离秦姑娘就是了,当时华颜就知道这一生她都该为这姑娘出生入死。

所幸秦小姑娘开窍不算很晚,华颜十二岁那年,秦姑娘十岁,无归林上下都默认了秦姑娘定是他们林主失散多年的妹妹,生得粉雕玉琢的,还少了杀伐血腥之气,任谁见了都不忍心伤害。

秦小姑娘早在两年前的时候得了“秦楼月”这名字,说是丁教主和易公子闹别扭,不愿易公子赐名,自己又不喜咬文嚼字,想不出什么好听的来,就让一众教徒一起想,翻来覆去定下了此名。

小姑娘第一次羞答答地把名字呈给易昶师父看的时候,易公子不知何故轻笑出声,小姑娘当时就黑了脸,不怎么机灵却下意识当成了不是好听的名字,却还是没拂了无归林上下的一片爱护之心,只是从秦小姑娘变成了秦姑娘。

认真说起来,秦姑娘过早经历了已经遗忘的伤痛,又在一个不算晚的时候将一切想了起来。

不知是哪个毛躁的徒众,露天里点的火忘了熄灭,无情的火焰勾起了秦姑娘深藏梦中的真相,三岁的娃娃不明事理,所以被纵容,被呵护,因为不知道皮焦肉烂的痛楚和孤零零的悲哀, 所以心安理得的将一切抛诸脑后,甚至毫无负担地遗忘。

十岁的秦姑娘将噩梦与现实勾连,只觉得火海中又厉鬼嚎啕,声嘶力竭,又温声细语,拳拳爱护,忽地哀婉凄绝,阴森可怖。

后来秦姑娘病了一场,五味具丧,虽跟往常一样见人就笑,只开始用功了,易公子授她武学,教她诗书礼仪,人伦道德。

说起来华颜与她相伴十三载,竟从不知秦姑娘是何时寒症入体,药石难医的。

秦姑娘怕凉,易惊梦,梦到些什么可想而知,风华山庄的一百三十二条人命,她在梦里一遍遍将 记忆里化成焦土的脸认清了的。

她的爹娘,风华山庄最后的庄主和夫人会说:“丫头要好好活着,活着爹娘就安心了。”

小丫鬟们推推搡搡道:“小姐生得真好看,就是太锋利了些,容貌肖夫人,不若寡淡些好。”

门徒之众声响参差不齐。

“大小姐活着就好,闲暇无聊的时候也要珍重自己。”

“大小姐切莫忘了此等血海深仇,牢牢记住,报仇雪恨。”

“好痛啊!我恨啊!”

“帮我们报仇!报仇!”

……

再有就是管事和仆从,欣慰有之,叮嘱有之,怨恨不甘者居多。

“当个快活的小姑娘,仇呀恨呀别放在心上。”秦姑娘不想听他们说的这些,听或不听都有违她心中所想。

但温情脉脉的谆谆嘱咐总是会被怨恨和痛苦掩埋,秦姑娘清晰听到的都除了这些就还剩个小姑娘的声音。

管事娘子家丧生火海的三岁女娃口齿伶俐地说道:“你不喜欢他们说的,就当这是一场梦啊!”

梦里的秦姑娘艰难地扯了扯唇角,终是笑不出来,眼睁睁看着烈火席卷,顷刻间白骨黄沙,历过十载光阴的血仇,这难道不是一场梦吗?

枯骨坟茔,绿草如织,她是在里还是在外呢?

她的双亲,记忆里早没了面容的双亲,此刻正在她身后依偎着,冲她疾言道:“你怎么还在这儿?这儿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秦姑娘轻笑,“行了,您二位得有几载春秋未见过我了,不想我吗?”

秦夫人嗔怒望向夫君,“你看看,长大了,管不住了!”

一旁的秦庄主轻咳,“好闺女,我和你娘可没打算等你,不过外边等你的人可不少。”

华颜姑娘正伏在耳边轻唤,唤了几声仍不见动静,不由得焦急响声连唤。

“秦楼月!”

迷迷糊糊间总算是睁眼了,还嘟囔了句,“阿颜,你声音太大了!”

秦姑娘昨夜莫名了一场,不知不觉睡着之后,吓得华颜够呛,确定了人只是没心没肺睡着了,才松了一口气,大早上的叫不醒,又吓了她一身冷汗,对秦姑娘的牢骚声也没好气。

“我声音不大点儿,你能醒?”

“这不是醒了,有点饿了,吃完饭咱们还能去凑热闹。”

华颜哪有不依着她的时候,刚巧谢见涯在门外踌躇不决,只得无奈道:“昨儿个没把那书生吓跑,今儿你还能拿什么理由不让人家跟着?”

“让他跟着就是了,平白的咱也不是人家什么人,就算不让人家去,人还不能自己去啊!”

秦姑娘这话声儿大的差点响遏行云,惊到了门外的鸟儿一个趔趄,又默默缩回去了。

朝饭谢见涯没来得及做,秦姑娘慷慨大方上街边的摊上买了十来个馒头,全塞到了蠢书生怀里,末了还挥一挥衣袖,展现自己大气。

谢见涯无奈,从纸包里取了馒头啃着,边跟着秦姑娘一道上清源山。

“谢见涯,昨天我是真的想杀你的。”

听听人家这坦荡诚实的话,华颜姑娘毫不意外,就是可怜了书生一口馒头没咽下去,差点噎着。

书生拍拍胸脯,打了个嗝,心念转了无数,原来是真的想杀我的,为什么没杀呢?

那现在不想杀了吧!那没事了。

他冲秦姑娘笑道:“我知道,但你肯定不会。”

虽不知道盲目的自信是哪来的,事实上秦姑娘自己都没把握一定会放过他。

“姑娘真的杀过人吗?”

书生问的话像是笑话,世人眼中的魔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区区杀人这等小事,何足挂齿。

尽管魔教并非世人口中所言,但追魂令下亡魂几多,也不是虚言,怀忧公子之徒,怎么可能没沾染人命。

书生终于觉得自己说的也不对,忙加上,“我是说,未作恶之人,无辜之人,秦姑娘亲手杀过吗?”

华颜听了这话,先行思索,她是杀过人的,秦姑娘尚在蜀地之时,怀忧城和无归林似铁桶一般,离开蜀地之后,遇到的杂七杂八的人,奸恶之徒,心怀叵测之辈,她杀过的,而秦姑娘,好像还未沾染过人血。

谢见涯悲悯瞧着秦姑娘,好似她正要做的是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毕竟纯良至此的姑娘,狠下心来也是件难事。

“你可真讨人厌烦啊!谢见涯!”

“风华山庄的遗孤,手上半点鲜血未染,真的能坦坦荡荡说要让旁人血债血偿吗?”

这便是小瞧了秦姑娘了,师父教导她的时候,总让她明礼仪,晓品德,为的就是怕秦姑娘某一日心火骤起,残杀无辜。

易公子是响当当的正人君子,哪怕沦为魔教徒众,也决不能容忍自己徒儿是个残忍嗜杀之辈,而报仇雪恨多得是法子,不必拘泥于非要手刃仇人。

“哟,你又知道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让谁偿还什么血债了?”

他可真是厌烦极了秦姑娘三分轻松五分讥笑的口气了,未等他反击,又听到一言。

“那你呢?你又能为你高高在上的宗亲们做些什么?呵,他们怕是更稀罕你去死呢?”

华颜默默往秦姑娘身边凑了凑,后又稍稍将她带远了点,生怕管不住嘴的秦姑娘被打。

早知道这俩人不对付,先前几次还是口头上占占便宜,势均力敌,今次秦姑娘说得确实有些过分了,她防备着谢见涯发些不知所谓的小脾气,却见书生四平八稳,纹丝不动,少顷撇了撇嘴,又拿了个馒头塞到秦姑娘手里。

“你买的,还热着,尝尝?”

华颜:……有点没出息是怎么回事?

再看秦姑娘,将馒头放在嘴边,最后只是揪了一块,余下的又全给了阿颜,边咀嚼着边道:“尝个屁啊!本姑娘又尝不出来!”

谢见涯哑然失笑,心说那还真是啊!

莫名又有些心疼,忽然想伸手摸摸秦姑娘的头,被华颜抢先诱哄,“别闹,这不是你给昨天那只松鼠买的吗?浪费一个少一个。”

谢见涯:哦,松鼠啊!原来秦姑娘在山上还养了只松鼠啊!

“啧!阿颜你别胡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