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秋岁·舜英传 > 第170章 天地不仁

千秋岁·舜英传 第170章 天地不仁

作者:凤箫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08:48:38 来源:文学城

“醒醒……醒醒……”

舜英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冰冷的白石地板上,云气在身侧蒸腾。她揉了揉眼睛,四周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

“快醒醒。”呼唤她的女声飘飘渺渺,像绕在指尖若即若离的云烟。

舜英不禁起身,走向声音来源,雾气越来越浓,她茫然四顾,所幸那声音虽然轻、却锲而不舍在呼唤她。

终于,她看到呼唤她的人,穿一袭玄色深衣,远远背对着她,站得笔直。

风在高天呼啸而过,吹得那背影的衣袍烈烈翻飞,那背影却巍然不动,像是化作与石台一体的雕像。

舜英向着那个背影,一步步走去,那背影却依然遥不可及,怎么都走不拢。

周围响起零零碎碎的嘈杂人声,许多人在跑动、叫嚷,一个尖细的声音由远及近,重复着扬声高呼“陛下召建业侯入长秋宫觐见——”

舜英茫然看向四周,空无一人,天光骤然阴沉下来,黑漆漆一片。她感觉自己靠着一个温暖坚实的身躯,头脑和听觉都是清晰的,却怎么都睁不开眼睛。

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长秋宫?只召我一人?”

尖细的声音在近处响起:“只召建业侯一人。”

她感觉自己身体一轻,片刻后被平放在床上,蓉簟清凉而惬意,眼皮仍然十分沉重、怎么都睁不开。悉悉索索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像是有人在整理袍服,紧跟着是又轻又稳的脚步声、关门声、马蹄声……渐行渐远。

那个缥缈的女声再次响起:“快醒醒,时间不多了。”

舜英晃了晃脑袋,重新试图睁眼,这一次睁开了。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座巨大石台上,头顶是万里天幕,滑净无纤尘,漏下点点星辰光芒。

疾步向前走去,一直走到那玄色背影的身后。

那玄色的背影站在石台中心,衣袍上用银色丝线绣着二十八宿,她正一脸郑重、抬头看向星星点点的夜空。

舜英讶然问:“阿晴?”

“看见了吗?”元晴抬手指向天空闪烁的群星。

舜英顺着她的指引看去:“有的星辰黯淡、有的星辰明亮,有星辰明明灭灭闪烁不定,还有星辰不断穿行、牵引着其它星轨的变幻。”

元晴笑了:“它们不止是星辰,是命运啊。”

“孤做到了”,她抬起双手张开五指,凝视着枯瘦如柴的手掌,眼神中透出欣慰和骄傲。

“龙门行宫促使你回归滬南,碧水河畔救活前代蛊王,与摇光护住关键一子,游说苻萱嫁与元氏宗室,阳华山元氏王陵行刺,渝安郡安抚使……孤做到了,漫天星辰悉数走上新的轨道。”

舜英有些懵:“新的轨道?”

“是,新的轨道,提前结束战火的星轨”,元晴拉起她,走向高台边缘,指向脚下,“你看见了什么?”

她的手指带有无形魔力,指向处,蒸腾的云雾分开,露出下方血色大海,漂着无数尸骸、兵器、残肢,一只又一只苍白的手无助伸向她,一张张熟悉的、不熟悉的脸齐齐朝着她,面目扭曲、哀嚎嘶喊。

舜英:“战火,尸山血海。”

元晴摇摇头:“他们是民,在战火中濒死的民。”

舜英似有所悟:“从古至今,望海百族、西陵古国、虞国、荣国、宣国、燕国、翊国……所有的民,被卷入战火,濒临死亡时,痛苦和绝望是一模一样的。”

元晴笑了笑:“不止他们,还有河西三十七部、西羌诸国、草原二十八部……一切有血有肉的人,在面对战火和死亡时,其实都一样。”

她转过头,目不转睛看着舜英:“你懂了么?”

舜英思忖半晌,猛然抬头盯着元晴:“可是……”

“若是懂了,就放手去做吧”,元晴笑意不减、目光深沉,“战也好、和也罢,阴谋阳谋都无所谓,只要到达那个终点。”

她长舒一口气,反手握住舜英:“我的道路已走到尽头,此后的道路只剩你自己了。”

“往前走,害怕也别回头。”

元晴的声音越来越轻,舜英感觉握住自己的那双手冰冷下去,担忧地看着元晴,却见她的身躯正变得透明、虚无,被风一卷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舜英向前一抱,抱了个空。

脚下的大地开始震颤,白石地板碎成齑粉,血海汹涌咆哮着漫上来,一只只苍白的手伸向她,她站立不稳,朝着无边无际的血海坠落而去。

“当——”穿云裂石的钟声撕破晨雾,响彻九霄。

“阿晴!”舜英呼喊着惊醒,满头冷汗坐起来。

城北王宫方向,钟声没有停,一声声像敲击在她脑门上,她胸膛骤然狂跳起来,耳边嗡嗡直响。

急促的马蹄声停在门口,紧跟着是苻洵越来越近的呼喊:“撤下府里所有彩饰,挂白绸白幡白灯笼、设路祭,把阐儿和阿阗叫起来,服斩衰!要快!”

卧房门被推开,苻洵疾步走进来,拉开竖柜门在翻找什么。

舜英翻身下床,冲过去帮他找寻:“白幡?出什么事了?”

苻洵翻找的动作慢下来,目光复杂注视着她,欲言又止数次,艰涩开口:“姐姐,王后殿下薨逝了。”

舜英呆住了,耳畔嗡嗡轰鸣、什么也听不见,双手难以自抑地发颤,愣愣看着他。过了不知多久,腿脚失去力气,轻飘飘向后倒去,苻洵赶紧上前揽住她。

她挤出一个微笑:“阿洵,你刚才说什么?”

苻洵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将她扶到榻边坐下,才低声重复:“王后殿下薨逝了。”

舜英眨了眨眼睛,没有泪,唇角颤抖、脸上挂着勉强的笑,难以置信地蹙眉:“不可能,上个月端午小宴,她不是还好好的么?”

苻洵垂眸:“听哥哥说,她自从有了稷儿,就一天天油尽灯枯,年纪轻轻、脉象已如古稀老者。”

顿了顿,继续沉声道:“饶是如此,她薨逝得也很蹊跷突然,陛下正派人暗查。”

舜英一动不动僵在那儿,脑中一忽儿是片刻前的纷乱梦境,一忽儿却是在昇阳初见时那灵动鲜活的少女,呆愣怀想半晌,紧紧抓住苻洵的手:“她还有没有什么留给我的话?”

“她让我转告,你已无后顾之忧”,苻洵自动忽略“还”字,默了片刻,深深看着她,“幸亏你在灵昌和奉宁从不去贵女圈交际,也未曾参加宫宴,不必多造杀孽。”

舜英陡然一寒,睁大双眼:“多少人?”

苻洵咽了口唾沫:“长秋宫见过你的人、洛川别苑近身伺候过你的……包括柳儿絮儿,全被她先后寻到由头——处死。”

顿了顿,他又说:“她还修改了宗谱玉牒,将我的正室改为今年七月病逝,宗正寺相关书吏也已被她处理掉。”

“好个凰羽寺少祭司,以万物为刍狗,不留半分周旋余地”,舜英垂眸苦笑,双肩轻轻抖动,流下两行泪,“就连对自己也这么狠。”

外面仆从来来往往、跑来跑去挂白幡,苻洵也不知如何劝慰她,只能一下一下轻抚她后背:“若是伤心,就哭出来吧。”

舜英轻声说:“阿洵,我想静一静,你先带阐儿和阿阗进宫服丧吧。”

苻洵担忧地看着她:“平南侯也在奉宁,吊唁无须太久,若你实在憋闷我可邀他来……”

“我没事,不要牵扯更多人进来”,舜英想着曾经那明媚娇俏的少女,抬眸看向苻洵,笑了笑,“阿洵,我就在这等你回来,守丧期满,咱们还要一起去北卢呢。”

不知怎的,见到她这般笑容,苻洵骤然心一沉,但国丧大礼不容耽搁,只得匆匆换上粗麻衣,拔去发钗取下发冠。

舜英站起来,示意他坐下,拿过玉梳替他慢慢梳着乌发,绾好发髻、戴上丧冠。

然后,她欲盖弥彰地又说了一遍:“我没事,我就在这等你回来。”

目送他走出院门,舜英走到屏风后的软榻边。昨晚他们在榻上搭了张小几,铺开舆图,一起商讨对北宛的战略,然后她睡了过去。

她找回记忆后,因着“相思”之毒,每晚都与他同居一室,但都是一床一榻分席而眠。

大半年来,每到一地,他都会跟她打听元璟和褚秋水的喜好,投其所好地或买或订,一点点攒着各色奇珍异宝。他在洛川别苑腾出五间屋子,计划每年攒一屋,等到第五个年头,就去阊江提亲。

瞧着放荡不羁的人,骨子里却最是拘谨。谨慎地试探她的心意,预备三书六礼风光迎娶,憧憬着未来的名正言顺。

梦中场景纷至沓来,舜英收拢双腿,抱膝蜷坐到榻上,想了想,又拉过他晚上垫的软枕抱在怀里,嗅着清甜的木香,泪如雨下。

这乱糟糟的世道啊,哪是他们想躲就能躲的?

世事纷繁如乱麻,身不由己任风吹。

小几上的舆图仍摊开着,天下六分,北宛的版图已缩回定安盆地。

武煊的回归使北翊如虎添翼,西有苻洵率北三郡众骑、东有谢朗与武煊珠联璧合,仅用了不到一年,就将悍勇的北宛骑兵逼回定安盆地。只需再等个一年半载、几场大战,便可收复三大关隘。

荣国、北翊、南翊这三个大敌当前、被迫联合的盟友,也到了翻脸的前夕。

最先翻脸的,却不是荣国与两翊,而是南北翊之间。

今年五月,延光王元承祎生辰,冯太后令姜嫣、元承赟母子前往阊江共贺千秋节。

王不见王,冯太后此举,无异于将宛平朝廷架上火堆。

去,则视为觐见,北翊立国的合法性荡然无存,荣国东原道三十五城相当于被翊国南北夹击,必生争端;不去,姜氏、武氏与承赟一脉将彻彻底底被坐实为乱臣。

姜嫣和元承赟商量片刻,回复得斩钉截铁——不去!

被坐实乱臣,断了粮草供应是为远虑;西、北两翼有北宛,若此时再与南边荣国生嫌,覆灭之祸却是近在眼前。

要么与荣国闹崩、被北宛骑兵屠了;要么等北宛骑兵被打回边墙外,被荣国灭了;要么一直消耗到三败俱伤,南翊大军跨过淮水北上,收复失地。

从那道贺千秋节的敕书发出,北翊宛平朝廷的死期,就是扳着指头倒计时。

本来还有第四条路……

苻洵同北翊众将士同袍数年,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多次回京述职时对其大加褒扬,说得一干朝臣心动不已。

又私下对苻沣直言不讳,与北翊并肩作战那么久,打出感情了,再掉过头去打曾经的战友、于心不忍。

苻沣也一直在考虑此事,先召司农令估算了一下三郡二州的产出,确定在自己的治理下,再苦一苦宗室,荣国不用砸锅卖铁都养得起那么多兵马,于是动了招安的心思。

招安的人选慎之又慎,派苻洵去只怕还没踏进宛平、就得被人抄起大刀撵出来。要出身好、名声好、能力强、脑子快,最好跟姜嫣年龄相仿,苻沣在宗室中挑挑拣拣,选了堂弟苻洹去谈判。

条件很优厚,元承赟一脉为世袭罔替的国公,供养同于嫡系宗室;武氏、姜氏、众将士爵位职级不变,最令人心动的专权是:只听调不听宣。

姜嫣和元承赟招待得很热情,言辞也十分客气,说用不着以上优待就可举国来降,只要一样东西交换:苻洵的项上人头。

于是这谈判,无法可想、自然而然地崩了。

感谢看到这里的宝宝。

本卷开篇《天地不仁》,是元晴这个上帝视角的概述,也是这个故事贯穿始终的概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在这卷,所有势力争斗更加残酷,历史的车轮避无可避。

有的人梦想、情感全都得偿所愿,有的人病骨支离负重前行,有的人孑然一人、失去一切……

这一卷,也是本书的最终卷,每个人都走向命运的终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0章 天地不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