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起元记 > 第71章 无明(十三)

起元记 第71章 无明(十三)

作者:Sunness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3 16:08:05 来源:文学城

食时宫深,天幕堪堪擦亮。虞髙逸踏上武英殿外的丹墀,正与那病体羸弱的下关王觌面相逢。二人互施常礼,只暗换一个眼光,各自背道而去。

殿内灯影幢幢,赵世方犹端坐上位,神思懒倦。

“如何?这些时日他当真只待在王府?”

“是。”虞髙逸恭答,“王府挂孝,下关王称病不出,便是叶闻沙回京述职,他也未曾召见。数月以来,出入王府者不过西北信使,尽皆报送下关城地宫督建之详事。”

赵世方合目听着,并指揉按额穴,沉吟不应。

“母后病得蹊跷,这般骤然崩逝,总是教朕心神不宁啊。”良久,他终自感叹。

阶下太傅略举双目。

“陛下可是疑心……下关王与太后之死有关?”

“他没那个胆。”赵世方漫不经心,“为求长生之道,母后这些年已吃下许多灵丹妙药,想是物极必反,倒折了阳寿。”他话语略顿,“只是那木芙蓉……”

“木芙蓉?”

“从前母后贴身的老奴,通些南荧医术。当初便是她告知母后,说那还魂草还有延寿之效。”双指复掐眉心,赵世方答得敷衍,“后来那老奴教老八生母买通,在汤药里下了还魂草茎汁,才令九弟一病不起。那回母后便将她处置了。”

虞髙逸敛目欠身。

“贱奴勾结罪妃谋害皇子,确是罪该万死。”他道。

“坟头草尽已丈高啦,死人之事不必再提。”赵世方仰靠向后,望殿顶青龙摆尾的浮雕,长出浊气,“长生,长生。父皇也好,母后也罢……便是那始帝燕行,终究也竹篮打水一场空,落个魂散骨枯罢了。只不知九弟寻得的法子,会否又是炒沙作饭哪。”

细察他言下之意,虞髙逸稍作沉虑,将身弓俯。“下关城密送到京的地宫图纸,臣与国师共览,皆以为其排布有别于寻常吉壤,确似仿始帝地宫而作。”

“不是说所谓燕行地宫皆系谣言,也从未得见图纸么?”

“元朝覆灭已近一千七百年,又兼焚书毁著、乱世动荡,真真假假,确难考证。只是那通天塔地基有异,历代匠人勘察,亦多以为内里仍暗藏机关,难保地宫入口便处其中。”虞髙逸道,“神封也曾传言道,当年大祭司净池溘然长逝,便关涉地宫机密。地宫图纸虽已随净池遗作一并烧毁,修建地宫的工匠后人却幸存于世,故而时有残片流传民间,号称地宫图复本。”

赵世方略回目光,抚弄手底龙头。“朕这九弟身子孱弱,瞧着澹泊风流,却多年遍历西北,苦求延寿之法……长生之欲实不输母后。”他自语,“想来他苦心孤诣这许多年,定是搜罗了不少可信的图样,成竹在胸,才肯如此大动干戈。”

“四海奇珍,原当尽归天子。”虞髙逸淡笑恭贺,“如今这图纸也已在陛下囊中了。”

胸中一声哼笑,赵世方复倚龙椅间。“可惜啊。”他长叹,“这些年国库空虚,伐北平南又多有耗损,怕是挤不出银子修吉壤咯。”

阶下人长揖。“微臣正有一事启奏陛下。”他道,“前日夜里,微臣府上接待了一位来客。因其身携重金,所陈之事又关乎一方安定,微臣不敢草率,是以急遣人秘通东南细作,多方查探,至今日方才禀报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倒卖得一手好关子。赵世方低哼。

“究竟是何人哪?”

“回禀陛下,是东汶国使节。”虞髙逸垂首相告,“因矿山之争,近年汶涞两国摩擦不断,东汶自恃兵强马壮,已生伐涞之心。东涞势弱,是以遣使赍金珠并国王亲笔上京,欲求我大贞出兵助之,不日将抵阳陵。东汶国闻报,特命使节赍贡快马加鞭而来,先于涞使到京,乞盼早日面圣,尽陈其情。”

赵世方挑高眉梢。“这倒稀奇。东岁人一贯少动干戈,当年见太祖荡平西南,东南各国便主动称臣纳贡。哪怕利朝时候他们东岁族做主,也未曾挥军南下,反倒极力与妖界订立协约,永修盟好。”他道,“如此不争不抢,怎的如今只为几座矿山,竟要劳师动众?”

“东南物阜民丰,商旅不绝于途,故而少动干戈,亦不过为一个‘利’字。”阶下人却不动声色,“既是为利,一旦教人夺了口粮,便也只剩个‘刀’了。”

龙椅中人倚坐沉思。

“抢在涞使之前抵京,想必东汶是有备而来。”

视线悄越笏板,虞髙逸瞟向高阶之上。

“据闻……东汶所献贡礼,足有东涞三倍之数。”

肘支前臂,赵世方指尖轻点额侧。

“他们差的何人为使?”

“陛下见过,是苏朔。”

“苏朔?”

“便是东汶国那位年轻的少傅。”

一张面如冠玉的脸浮现脑海,赵世方眯起眼。“朕记得了,秋收宴上那个模样不错的使节。”他面色慵倦,“他却有趣,身为东岁族人,竟佩刀而不佩剑。你可知他武艺如何?”

虞髙逸微微一笑。“乳臭小子,不足为惧。”他答道,“苏家族亲身在东汶国后宫,膝下育有一子,母子二人多年圣宠不衰。这苏朔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大约也是借的外戚之势。”

赵世方唇角略勾,渐生几分兴致。

“那便见见他罢。”

-

成贞十七年冬,人界奇寒,西南多地陨雹飞霜。

严月二日,纭规镇细雪轻飏,峰阁灯明若珠,顶冠南山。冽风灌入门洞,神龛前灯影急摆。李明念跪坐蒲团间,只感脊冷刺骨,有履声伴蓑衣窣飒,驻止祠堂门首。

“今日采琼出阁,你去送嫁。”

李明念注视那一线跳荡的烛焰,长跪不动。

“她不愿嫁申相玉。”

门首的脚步踏半湿的砂石回转:

“她有父有母,与你不同。”

“有父有母也是人。”李明念扶膝起身,“人活一世,就不该为外人掣肘。”

那步响停于一方呼啸的风雪前。“你以为她为何要嫁申相玉?”来人话音冷淡,近乎吞没风中,“席韧留阁,申家悔婚,采琼出嫁。一切皆因你任性妄为,毁己毁人。”

李明念回过身,目向母亲背影。她静立门扇间,瘦削的身躯披蓑戴笠,肩头落雪似絮。“与我何干?”李明念反问,“谁以为姑娘必得嫁人,谁逼巫采琼嫁申相玉,谁扣住席韧不放——你不怪他们,却凭什么尽推在我身上?”

“因你还活在这世间。”李云珠仰看漫天风雪,“世人万千,人心所向亦万千,从无众愿得偿之策。世间之法,也从来只论高低,无分对错——有人往上爬,便有人死在践踏之下。这道理,入阁那日起你就当铭记在心。”

拉紧蓑衣襟口,她步入萧瑟的天地。

“自己择的路,不必装痴作傻,替旁人叫屈。”

风烛闪灼,光芯近灭。李明念握紧腰侧刀柄。

山腰东侧,小院竹篱圈绕,门柱结彩鲜红。巫采琼孤坐闺中,听窗畔灯花结蕊,痴看镜中满头珠翠。中镇族婚服是艳丽的朱红颜色,大衫金线刺绣,男龙女螭。她如今身上这件,便是从前母亲出嫁时亲绣亲穿的。巫采琼抬手,摸一摸练鹊霞帔下那条无角的龙。

古人当真无趣,她想。既有了龙,又何必虚造这去角的玩意,好似无它摆衬,便难显天龙金贵。

灯花爆响,墙影微闪。少女望镜而看,窗边已多出一道人影。

“你来做甚?”

“奚伯母求了阿娘,放我出来送嫁。”

巫采琼轻哼。

“我成亲,倒给你卖了便宜。”

镜角那人伫立窗侧。“想定了,当真要嫁?”

巫采琼移目镜内,指触胸前的蟠螭璎珞。她喜欢从前那串,蜜蜡磨的三层连珠,攒作花瓣的珍珠细若苜蓿。“你打赢席韧那回,我发了好大的火,气他丢人。”她说,“可后来一想,又有些高兴。那会儿我才明白,其实我是不愿嫁人的。哪怕非得嫁,我也情愿晚一些,再晚一些。”

“现下反悔还来得及。”窗前人道,“山背便是妖界,我幼时去过一回。只要逃过界门,一路往西……”

“我向来讨厌你。”巫采琼却对镜打断,“阁中就你我是姑娘,你却不同我玩儿,只管去耍甚么刀,害我也如阿娘一般,孤孤单单没个伴。”

窗畔人数息不答。

“你有你的路,我也有我的。”她道。

红装少女自镜中对上她的眼。

“我问你,你喜欢杀人么?”

对方默下来。

“你生来蠢夯,坐也坐不住,只知不喜欢甚么,却从不知喜欢甚么——非要习武杀人,也不过是学那千千万万的男子罢。”巫采琼于是道,“可我自来是喜欢刺绣的。我喜欢,我也做得,所以我比你好。”

她看向那人腰间锈刀,杏眼黯淡。

“但我不愿嫁人,却也还是要嫁。算起来,竟又与你扯平了。”

窗前人攥刀柄在手心。

“我说了,你若不愿嫁,便随我——”

“我常想,你是要夯一世的,我便也不怕输你。”镜前少女犹自呢喃,“可有时候,我又好像情愿你聪明些。若你聪明些,起码……我们便也不至都输了。”

定看镜中那张平静脸孔,李明念移开眼光,已知其意。

巫采琼垂下手,摸向席间斗篷。

“一会儿下山,你来扶轿罢。”

“我还是短发。”申家必定不让。

起身披上斗篷,巫采琼拈起襟前系带,仔细系作蝶结。“我成亲,便都听我的。”她道,“你走得稳,你扶轿。”

火红的衣摆划过眼前,李明念听得窗纸振颤。

“好。”她说。

-

风霜载道,飞雪蔽日。

花轿晃过陡峭山梯,敲锣打鼓,如星火徐坠,穿行苍茫一色的天地间。山脚乡居人声喧嚷,官兵结对巷中,闯开破落门户,强羁男丁而出。街头人影错乱,军兵拖拽推搡。铁索撞响,叱骂声高,孩童哭叫撕心裂肺。

仪队行经镇南,巫采琼扶坐轿内,自锣鼓声中辨出稚气的哭喊。

“慢着。”她出声道。

喧哗塞耳,轿夫不闻其声,吆喝前行。有稚童追出门来,跌扑道旁。

“停下——”巫采琼声线发颤。

李明念扶滑竿运劲,将花轿按落道中。前队顾盼,鼓乐声稀。后方行列陆续停步,只几个轿夫不着力,脚下一歪,险些摔作一团。“这是做甚?” 随行的孙媒婆急忙赶来,“怎的停下来了?啊?”

长风迷眼,李明念静立轿旁,望无数乡人跌撞在道,踏散歪倒巷间的丧幡。

那媒婆寻至花轿跟前,累得气喘吁吁,满面细汗。

“李姑娘,这花轿是停不得的,不吉利!”

“外头吵的什么?”花轿中却有人声应她。孙媒婆醒悟,低身挨近那花轿。“姑娘,圣上要修吉壤,须从南边运送木材、石料上京,各镇贱户都得出些男丁,充作膂力。”她赔笑道,“今日正点着人呢。”

轿中人掀起喜帘,放眼看街巷人丛纷乱,跌出家门的公奴教铁链拴作长龙。她回目近处,有女人抱婴孩哭坐门槛里,身上只一件单薄的中衣。

“……为何选在今日?”

“不是选在今日,是正撞上吉日。”孙媒婆笑眼盈盈,掰着指头细说,“天子修吉壤可马虎不得,甚么采石哪、伐木哪、启程哪……尽讲求个吉日吉时。闹是闹了些,却也不误事。”

巫采琼极目巷尾。两名官兵提着新拿的膂力,拖向那活人连成的长龙。一独臂少年追跌在后,跣足而奔。“换我去、换我去——”他嘶喊,“阿爹不成……莫带走阿爹!”

“四处都是哭叫,也算得吉利?”她听见李明念的声音。

“李姑娘顽笑了,这可是县府公子大婚,若日子不吉,申家也不肯呀。”轿旁媒婆话语含笑,“姑娘若嫌吵闹,老婆子前去打发那仪队班子,令锣鼓唢呐再响亮些便是。”

那少年堪堪追近,又教长枪格开。他极力争闯,换来枪篡捅腹,短鞭挞面。

“……只这花轿可耽搁不得了,申家公子还在前边等着呢。”

人海影绰,那独臂的少年栽倒满目风雪间。

“姑娘……姑娘?”

巫采琼放下喜帘,缩回那狭小的轿内,举手中团扇遮脸。

“起轿罢。”她道。

“欸,我这就去嘱咐他们。”轿外人笑答,“姑娘放心,喜乐响亮了,那吵闹自也静了。”

李明念合眼,耳闻轿中轻细的呜咽。

喜乐重奏,锣鼓喧天。

她随轿而行,一次次按稳颠晃的滑竿,听轿夫颠轿高歌,盖过地上悲声,响遏行云,一路向北。

本章可用BGM:鲍比达-定情

别漏了上一更~

苏朔就是“阳陵荒秋(四)”里那位东岁族佩刀的“苏使节”,不过现在还不算正式登场。

第六章结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1章 无明(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