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起元记 > 第70章 无明(十二)

起元记 第70章 无明(十二)

作者:Sunness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3 16:08:05 来源:文学城

午日曈昽,宫墙影浅,木末芙蓉浥露。

德寿宫寝室昏暗,拔步床前低泣一片。赵世辰静跪太子赵明英身侧,耳后宫嫔啜涕,眼前床帷垂束,惟赵世方一人坐侍榻前。外间轻步渐近,嬷嬷端新熬的汤药入内,偷觑床畔天子,俯首奉上药碗。

“陛下。”

青玉碗盏透出紫荧,一眼浓浅的药汤微漾。赵世方一瞥,将袖一挥。

“换参汤来。”

那嬷嬷不敢应,端托盘跪伏下地。“娘娘吩咐过,这还魂草……”

头顶目光割面,嬷嬷话音戛止,却双膝软颤,埋下头,未敢起身。

“芙蓉……”床头忽响起含混的呼唤,“芙蓉……”

那喉音虚弱,然清如莺语,浑不似老迈之声,引得床外妃嫔尽偷眼看去。赵世方略侧过身,看母亲魇在榻间,虽满头湿汗,却面似堆琼、唇若含丹,确与那紫色汤药一般妖异。他蹙眉,只手覆上母亲前额,低头唤道:“母后。”

眼缝徐张,杨婧绮转动浑浊眼瞳,檀口间浊气急吐。接过宫人送上冰巾,赵世方要替她拭汗,却见她转开头脸,颤手伸向床头帘带,茫然在半空虚抓一把。“起身……”她似未瞧见眼前人,只勉睁双目,寻看那摸不着的帘带,“来人……扶老身起来……”

赵世方无法,只好挪坐床头,扶母亲倚靠身前。

“母后,您歇会儿,儿子在这里。”

汗水湿透里衣,冷重的身子如置水底。杨婧绮半抬眼帘,只觉呼息浊热,视野昏蒙,床外攒攒人头连作一室黑雾,独一人身影隐现其间。她右臂一动,欲伸手触碰,才知那身影便如床头帘带,竟再难抓握。

“芙蓉,你过来……”

眉心收拢,赵世方扶在母亲肩头。

“母后,您唤谁?”

右手仍伸抬在前,杨婧绮痴望那沉浮雾间的身影。

“芙蓉……”她低唤。

循她手向而看,赵世方目落人丛中,只寻见一双熟悉的桃花眼,长睫低垂,眸色朦胧。他拉高暖衾,告知怀中人道:“母后,您糊涂了,那是九弟。”

额前又发出一层细汗,杨婧绮食指颤抬,状若未闻。

“过来……”她重呼灼气。

赵世辰起近前,越过帷幔方再跪下身,膝行至脚踏边。那双浊散的眼瞳向着他。十指相穿胸前,他恭行奴婢之礼,额贴她冰凉的手背,形如乞怜。

“娘娘。”他低道。

兄长探究的眼光烫在脸侧。赵世辰垂着眼,任杨婧绮的手抚上面颊。那手卸去了护甲,一如他幼时病中所感,五指柔冷,只薄薄的掌心贴面,才觉余温尚存。“这些日子,老身时常梦见你……”稔熟的女声响在耳畔,“拒霜花……这名字还是老身赐与你的……宫中百花争艳,独你身似蒲柳,却偏长在霜季,逢秋盛放……”

冰冷的指尖摩挲眼角。赵世辰合上眼。

“你老了……原该更老才是……”他听见她细语,“若你还在……老身也不至教这点小病绊住……”

眼尾一刺,那指尖深深掐入皮肉。耳侧女声含颤:

“就为着所谓道义,你们尽弃我而去……但那又如何……到头来,各人皆有一死……你如是,陛下如是,我亦如是……”

眼角颤痛忽止,兄长低沉的话音入耳。

“母后,御医都在,莫说胡话了。”

赵世辰张开眼,见赵世方捉回那指尖沾血的手。伤处跳痛,赵世辰强抬上睑,望进杨婧绮那不复光彩的眼。“可至少……至少我活得痛快,比你们都痛快……”她兀自絮语,昏散的视线不离他脸,“而你……你区区一个贱奴,又怎敢指摘我,怜悯我……”

鲜血渗出伤处,赵世辰与她泯默相顾。那妍丽如初的脸黯淡下来,仿佛褪去所有颜色,只余一片茫茫空白。“芙蓉啊……如今我已明了,生而不公,活而不公,惟死才公平……”杨婧绮喃道,“待我一死,便也与你一般,与陛下一般了……”

她欲抬另一只手,却僵在身侧,再未往前。

“到那时……你可还会恨我?”

血积成滴,自眼角滑下脸庞。赵世辰俯身,轻握她僵抬的手。

“娘娘,”他轻声道,“生后不问前尘事,恩怨已尽断了。”

浑黄的眼眸颤合,杨婧绮轻吐最后一口浊气,唇角微动。

“但愿罢……”

满室涕泣嗡嗡,赵世辰握着母亲左手,贴紧那薄薄的掌心。

余温散尽,此处也终已冷透。

-

临冬国丧,臣民缟素,阳陵昼夜无宴乐。

缺月照长空,映王府内院百花凋零,长廊挽幛飘悬。西院正屋窗洞漆黑,惟书房孤烛将尽,荧光隐透牖纸。案头药盒半启,铜盆内冰块坐化水间,锦帕揉作一团,药膏粘连的褶皱藏起斑斑血迹。

“寓信楼。”

“是。”隐立暗处的男子道,“那女子自称已存活一千六百余年,此次襄助戈氏,似也关乎与寓信楼的宿仇。”

赵世辰独坐案前,一身素服披昏黄烛光,手中冰帕按在眼角,苍白的脸全无情绪。

“李显裕是何说法?”他问。

“李阁主亲书密报一封,直呈圣上。”那人低答,“家父未敢拆看,只知圣上览后,再未追究原委。”

窗外霜风萧萧,案头烛光飘摇。赵世辰侧耳细听,不发一言。“你很聪明,当知此事越超皇权,非我等凡人可涉。”他许久方道,“除你父子二人,切勿令第三人知晓。”

叶展鸿俯首,拳心已暗生一层薄汗。

“属下明白。”

案前人放下温热的巾帕。

“下去罢。”

烛火一晃,暗处即不见人影。

赵世辰默坐片晌,秉烛起身,拨转书架上紫铜鎏金的香炉。隆隆闷响声轻微,墙面推书架转动,启开一方幽暗入口。他挪步,素服衣摆拂尘,转入墙后密室。“辰儿,听母后一言。”过去的话音回响脑海,“你以为这世间权力,最高莫过皇权……却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也好,那女子也罢,便是冲破这宫墙,也终究难逃天命。”

冷风扑面,那劝告语字清晰,他却再难记起对方近在眼前的眉眼。

“听母后的……留在阳陵,娶那尹家长女——只要还在这皇城之内,便可得你皇兄庇佑,安乐一生。”

敛足倚墙的条案前,赵世辰倾过手中烛台,点燃案上烛芯。光盈斗室,照亮条案间摞叠的图纸,一只金漆木盒摆置侧旁。他只手拿起,未看那压在盒下的一纸短笺。

“天地为炉,万户灯烛为火,取剑戟之金、大林之木、城垣之土为炭,炼化九九八十一日,灭以江河之水,方得这一枚至阳的长生丹。”赵世辰捻起盒中丹丸,“不似那至阴的还魂草,生在山阴之地,终年避见阳光,只得溉之以阴雨,滋长于阴时。”

烛光摇晃,灼眼尾伤处痒痛。

“阴阳相生,亦相克。您知此二物延寿,却不知兼而取之,这相克之力便足以取人性命。”他轻语,“当年将那茎汁加入儿臣汤药中时,您大约也未曾想过,终有一日……您会因还魂草丧命。”

长指节节收拢,赵世辰攥紧那丹丸,任其形变指间。“您想要的太多,总以为无须任何代价,即可得到一切。因而即便过去这许多年,待那些弃您而去之人,您依旧怀恨在心,耿耿不寐。”

他将那弯扭的丹药弃回盒内。

“儿臣却不同。”他道,“儿臣一早便知……欲成其功,必毁其身。儿臣种的因,亦将自食其果。”

那纸压底的短笺落入眼中。赵世辰拾展在手,眼望折痕间那六字绝笔,忆起德寿宫外一道红裳孤影,静伫一墙木芙蓉前等待。他垂眉,提笺角挨近烛焰。火舌蚕吞“无恨”,他却只望那一个“怨”,终将“了”字一松,投入烛火之中。

“‘怀恶不舍,结怨为性’①。”他低语,看灰烬落在手背,“你无恨,我却已回头无路了。”

-

近冬时节,武英殿帷幔垂垂,寒风灌入户牖,穿行其间。

赵世方手捏眉心,倚靠玉阶顶端的龙椅中。“母后疼你,生前曾有口谕,令下关王续弦不避国丧。”他对阶下人道,“前些日子你病着,尹家到京送殡时曾跟朕通气,有意以次女续配,与你做个填房。那尹宁霓朕已瞧过,虽不及故王妃稳重,身子骨却强健,模样也是一等一的,倒还可堪匹配。你若合意,朕便下旨赐婚,也免教你内院空虚,没个主事之人。”

阶底赵世辰振袖而拜,跪于冰冷的御窑金砖间,病容憔悴。“皇兄恕罪。”他俯首请罪,“母后新丧,先妻与小儿骨肉未寒,臣弟实是心力交瘁,自觉难以为继,恐福祚不永,耽误不得这样好的青春。”

龙椅中人不语,食指轻叩扶手龙头。“尹家世代功勋,身价显赫,嫡女婚配亦该当皇亲国戚。”他不疾不徐道,“九弟不允这门亲,可是要教朕头疼了。”

“皇兄乃一界之主,专掌国柄,日有万机,岂可为这等小事劳心。”赵世辰拱手敬回,“犬子微贱不才,幸蒙皇兄垂怜,受封世子,来日得承爵位,享世代封荫。目今此子已弱冠,与尹家次女年岁相仿,正宜婚配,永结两姓之好。”

举目注视他那低垂的眉眼,赵世方以手支脸,若有所思。“也好。你膝下只这一个儿子,尹家女嫁作世子妃也不算薄待。”他道,“既如此,朕即日下旨,待国丧一过,便令他二人择日完婚罢。”

帷幔弄风,拉扯宫人长影。阶下人伏地顿首。

“臣弟……叩谢陛下隆恩。”

本章可用BGM:林海-死亡

——————————

①取自《成唯识论》

根据姓氏和一些对话提及的信息,应该看得出来太后就是杨夫子提过的那位“侄女”。当时杨夫子还提到杨婧绮曾经引荐过一位南荧医女给他,帮助他完善《药经》,但那位医女“也因她(杨婧绮)而沦为皇权的牺牲品”。木芙蓉就是那位医女。

木芙蓉也是太后最喜爱的花。“阳陵荒秋(五)”就写到过“皇城百花争艳,太后独爱木芙蓉”,这么多年来德寿宫的宫墙边一直种满木芙蓉。

明天还有一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无明(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