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起元记 > 第44章 分合(三)

起元记 第44章 分合(三)

作者:Sunness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3 16:08:05 来源:文学城

翌日清晨,山谷雾重曦轻,铁甲铿镗振浮尘。周子仁与申相玉穿纭规镇赴学堂,尚未踏上乡外小径,已遥见印博汶久候凉亭的身影。少年负手踱步亭中,随行奴仆侍立近旁,除那惯常铁脸的挎刀人,一个个低眉顺眼、战战兢兢。

瞥见申、周二人近前,少年脚下一滞,迎迓上去:“相玉兄!”他拱手草施一礼,看也不看一旁行礼的周子仁,只对申相玉急道,“相玉兄可有听闻昨夜之事?”

察其形色焦急,申相玉敛容:“何事?”

“戈氏反贼昨夜自西山抄进,袭劫了北山药田。”印博汶答得低快,“他们人不多,却熟知地形,大约是为还魂草而来,抢了药便走。守卫不敢追击,竟一个也未拿住。”

袭劫二字入耳,周子仁心头一跳,立时明了今晨镇上缘何不太平。“药田可有伤亡?”他脱口而问,印博汶却并不理睬,只目不转睛觑着申相玉,留心他是何神情。

申相玉蹙额思索。去岁戈氏兵乱,多地粮草遇劫,贞皇令各县长官自填窟窿,步廊县亦在所难免。如今不过半年,药田又再遭劫毁,只怕县府损失难平。“药田防卫严密,远胜运粮队伍。戈氏是有备而来。”申相玉不露声色道,“从前他们只劫粮草,这回为何盯上药田?可是前线告捷,戈氏伤亡惨重?”

“是,今晨我出来前方得信,说是水分县大捷,平乱军已将反贼击退玉衡山。”印博汶忙答,“听闻领兵的叶闻沙还射伤了戈氏首领,那叶氏乃军中力士,便是未一箭毙命,也定能重伤戈氏。”

叶闻沙?申相玉右腕一转,展开那铁骨折扇。“那便不怪他们来劫还魂草了。”他略作思忖,“步廊县药田众多,还魂草却只北山药田有。那片药田原非距大横县最近的,戈氏为还魂草而来,多半与知情者通过信。”

“相玉兄明鉴。”印博汶抱拳敬道,“家父已拿下药田服役的南荧贱奴,正严刑审问。夫子一早得了信,已往衙门去了。”

虽心系同窗安危,周子仁却未贸然吱声,只听申相玉合扇一叹:“看来今日这课是上不成了。”“夫子嘱咐停课一日。”印博汶顺势施礼作请,“相玉兄何不到敝舍小坐,若申大人传信来,也好及时得知。”

“也好,那便叨扰了。”申相玉作礼应下,又偏首望向身旁小儿。

自知不宜同行,周子仁别礼道:“子仁先回玄盾阁,二位哥哥慢走。”

-

巫采琼从绣撑后头探出一双杏眼。

“你是说,秀禾她大哥也教抓起来了?”

晚春将尽,日出后已渐闷热,周子仁马不停蹄赶回南山,眼下跽坐廊下,已发出一身薄汗。“双明大哥昨夜回了药田,现下大约也在镇衙。”他手捧茶碗,抬袖揾去额汗,“夫子已前去,不知结果如何。子仁担心张家情形,想前去探望张婶,两位姐姐可愿同去?”

手中绣撑甩进竹篮,李明念一撑膝盖起身:“去。”

“只要不在屋里绣花,你哪儿不愿去?”巫采琼斜睖她,满面鄙夷。

“那你莫去了。”青衣少女不以为意,掸一掸衣摆,弯腰拉小儿起来。巫采琼不服,张口便顶嘴:“凭甚么你去得,我便去不得?”她搁开绣撑,也抱起裙摆起身,“我偏要去。”

移门内传来脚步声,奚锦妍端茶点回到廊前,见三小儿正欲动身,即轻言劝道:“吃过茶点再去罢。”她蹲身摆开碗碟,“我听闻子仁只用素菜,便做了绿豆饼和桃花酥。你们若吃不完,正好包些带去给人家。”

“那吃过再走。”巫采琼旋即改了主意,重又坐回矮脚案几旁,折起盘中油纸,“我要带些给秀禾,她还不知什么是桃花酥呢。”

眼见却之不恭,周子仁只得拉住李明念,躬身礼谢:“多谢奚伯母。”

乡居间巡防守卫倍增,如李明念这般颊刺墨字的行走镇上,亦屡遭盘查。她不胜其烦,索性扯腰牌攥在手中,每逢截问即亮出身份,短短数里路,竟教耽搁了小半时辰。

镇南各家门户紧闭,街头巷尾不见人影,虽在白日,倒似更阑人静。张家门首竹梯摇晃,周子仁轻叩门板,须臾便得一条窄窄门缝,只见张祐齐自门边伸出脸,食指竖唇前,瞧左右无旁人,才放轻手脚引他们入内。“夫子来了。”他低声说道,将三人领进里屋。

内室闷热,封窗的篾席拨开窄缝通风,一线天光不过三指宽。周子仁随张祐齐入内,见杨青卓正盘坐榻前看诊,而张邺月已然清醒,披外衣疲坐草榻旁,教张秀禾扶紧右臂,膝头伏着熟睡的张祐安,静候夫子为榻上人把脉。一时不敢出声搅扰,周子仁只对众人控背见礼,再看向草榻:许双明瘫躺榻间,双目紧合、吐息虚弱,满脸血汗濡湿碎发,**的上身遍布血痕,即便笼在阴影内,仍可见皮伤肉绽,触目惊心。

“呀,打成这样?”巫采琼轻呼。

斗室拥挤,鼻息间尽是血气。李明念走在最后,瞧一圈屋内人,还未站定即道:“里屋待不了这许多人,我去外间。”言讫,人便转身而出,径坐客堂席间。

里屋人声清晰,有人爬将起来,小心经过堂前,却贴墙根而走,蹑手蹑脚,显是胆怯。掀起裙摆盘腿,李明念一手支脸望向别处,听那步声匆匆逃进庖房,没一会儿又挪至近旁,声轻如蚊蚋:“李姑娘……请吃茶。”

李明念偏过脸,与张秀禾四目相对。女孩手捧茶碗,目光不知当往哪儿放,只好垂眼补道:“茶碗烫过,干净的……”

“多谢。”对方接过茶碗。

觉出她语气并无不快,张秀禾不由抬眼偷看。李明念随身带刀,模样又凶悍,张秀禾原有些怵她,现下知她不是恶人,却又忍不住好奇。视线飘向那柄见锈的长刀,张秀禾拿眼神丈量一番。这般长……不会划伤自己么?

端热茶一饮而尽,李明念放下碗。

“想习武么?”

张秀禾一吓,慌张对上她目光,方觉对方问的是自己。

“我……我就是看看。”女孩结结巴巴道。

“我知道。”李明念重新支起脑袋,“想学么?”

她问得轻巧,却不似顽笑。张秀禾心跳飞快,屏息凝思,点一点头,复又摇头。

这答案着实难懂,李明念一撇嘴,见女孩神色为难,总算作罢。“日后若想学,便来南山寻我,我教你。”她道,“山脚那看门老伯叫易老,你同他说我名字,他自会捎信给我。晓得我叫什么罢?”

张秀禾颔首,欲说那姓名,又觉不敬。她想一想,小声道:“谢谢明念姐姐。”

这才收回目光,李明念解下长刀,摸出襟内一块麂皮。“进去罢,不必招呼我。”她头也不抬道,“你二哥已瞧你许久了。”

二哥?张秀禾扭过头,果见张祐齐躲在内室门边,迟疑不敢上前。她忙跑过去,教他拉回里屋,正见众人叙坐榻旁,杨夫子已放下许双明的手腕。

“……外伤仍需将养些时日,可用子仁带来的药膏,切忌碰水。”夫子沉声叮嘱,“幸而及时服过白果根,体内毒素已散大半,否则怕要落下病根。老夫回去后抓些药,祐齐每日散学带回来,依方子煎药即可。”

“夫子受累。”张邺月病容犹倦,俯身谢过他,又弯腰向周、巫二人作谢,“多谢三位特来探望,还送来了药膏。”

杨青卓竖掌摇头,示意不必多礼。“你也还需多休养,以免病势反复,得不偿失。”

跟着二哥坐回张婶身旁,张秀禾拧干布巾递给夫子,又听周子仁问道:“夫子,双明大哥中的可是还魂草刺毒?”

“何以见得?”杨夫子以湿巾净手,不答反问。

“大哥身上可见针刺和抓挠的痕迹,加之药田所栽皆为珍稀药草,子仁便推断是还魂草刺毒。”小儿轻答,“可尚未探脉,亦不得确认。”

“你还懂医术么?”张秀禾问他。

“算不得懂。”周子仁如实道,“我志在从医,但现下只读过几册医书,识得一些药草。”

医书啊……张秀禾又垂下头去。榻前杨夫子净过手,终于起身朝小儿道:“你过来把脉,回去后记下脉象,再拟一份药方,明日交与老夫。”他眼纹含笑,“若你肯,今后每日来一趟,写下双明脉案,试推老夫的药方。”

小儿微怔,听懂他言下之意,双目一亮。“是。”他伏地叩谢,“多谢夫子。”

见小儿满面红光,张邺月脸上也现出笑意:“夫子是大贞名医,得他指点,定能获益良多。”

巫采琼原忙于分糕点,闻得此言,不禁抬脸端相这银须老者。

“你一个教书的夫子,竟还是名医?”

“入仕以前,老夫原是行医的。”杨青卓与学生交换落座,看向粉裙少女,“你便是采琼?”

“你识得我?”粉裙少女奇怪。

“老夫曾拜访李阁主,想请你和明念来老夫的学堂读书。”

“读书?你学堂里还有女学生?”

“至今未有,此乃老夫心中一大憾事。”

巫采琼微微噘嘴,更觉这老头怪得很。“这有什么遗憾的?姑娘家本就不必读书,又无甚用处。我阿娘还大字不识呢,不也同我阿爹过好日子么。”她不以为然道,“你问秀禾跟李明念,哪个愿读书?”

剥油纸的手一顿,张秀禾心生局促,只垂首呢喃:“……我也不识字。”

“你不识字呀?”巫采琼惊讶,想到烧饭识字也算平局,便得意起来:“我七岁上就识字了,我阿爹教的。”

杨夫子抚须而笑,转向榻前小儿道:“子仁可也以为姑娘不必读书?”

方替许双明把过脉,周子仁轻放那条伤痕累累的手臂,思量数息才答:“人各有异,何况有人境况艰难,原无选择余地。所以……子仁以为,或者只有人人皆可读书,方得论必要与否。”

“就你爱绕弯子。”巫采琼不买账,将一包绿豆饼塞给张祐齐,“你便直说若谁人都能读书,你又以为如何么。”

小儿再作沉思,眉眼间却浮出困惑之色。“子仁亦不知。”他惭愧道,“我原以为读书是为明理知行,但所闻所见,却是饱读诗书者亦可奸邪,目不识丁者亦可正直……可见学问与德行,并非必然相关。子仁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心中尚无定论。”

“那自是不相干呀。”粉裙少女满心不屑,“读书的都是男子,以为肚子里装了多少大道理呢,还不是成天打啊杀的,倒不如我们姑娘讲理。”

接过张祐齐递来的茶碗,杨青卓轻轻一笑,引得巫采琼杏眼圆睁,直瞪向他。“你笑甚么?我说的不对么?”她不服气道,“既然最后靠的是刀剑,还读甚么书,装甚么仁义呢?嘴上说着好听,回头倒笑话我们姑娘妇人之仁,就没见过你们男子这么假道学的。”

“老夫是笑你通透。”杨夫子不急不恼,徐饮一口热茶,话锋忽转:“中镇族少医,民间医馆诊金价高,贫苦百姓难以支应。加之行医者大多为男子,数得上的女医尽在皇城,平民疾患便多寻巫医,且待妇疾尤苛,若非巫医上门,宁可赔去性命也不愿男医诊治。”

瞧见粉裙少女张口欲言,张祐齐忙问:“为何?”

“中镇人看重女子贞洁,倘经男子诊治妇疾,则视作不洁。”

此言荒诞,便是巫采琼也讶然,竟忘了要打断。

“那……巫医都是女子么?”张秀禾回过神。

杨青卓摇首。“中镇一族尚武,是以较之救死扶伤,男女皆愿习武从军。且女子以德言工容为重,习武者甚少,更鲜有学医者。”他道,“巫医得行神力,既为神职,亦如朝廷要职一般,自是男子担当。但巫医沟通神灵,必得去人欲,因而男子要成巫医,不仅不得收取金银钱财,还须自宫以清身。”

“就为着当个巫医,还得割去那东西呀。”巫采琼嘟囔,“他们难道当真有神力?”

“巫医大多只知药理,不通医术。所谓神力,亦不过以自身内力调养伤患,效用因人而异。”

粉裙少女了然,面上难掩轻视。“那还不如正经大夫呢。”她拨弄肩头长发,“我阿爹说过,这般给人疗伤,是要耗损自身内力的。便是我阿爹,要令指甲盖这么大的伤口愈合,那也得养小半月才可将内力补回。”这世上根基胜过她阿爹的,能有几个?

周子仁默然,将手伸进木盆清洗。

“从前也曾听闻这等救治之法,却只用在危急之际,抢那一线生机。寻常时候,还是仰仗大夫的医术医理。”张邺月思及后果,口中轻叹,“若普通人家遇妇疾只瞧巫医,那许多病患……怕是都不得而治了。”

“所言极是。”杨青卓轻置茶碗,“老夫在北方初行医时,便曾遇乡间妇人生产血崩,危在旦夕。因巫医迟迟未至,老夫闯产室施救,那家人在外高声辱骂,产妇不堪受辱,当场自尽,一尸两命。”

众人愕然。

“这不是逼死人吗?”撒开手中秀发,巫采琼忿忿道,“那妇人也蠢夯,他们爱说便随他们说么,自尽作甚?留得青山才不怕没柴呢。”

张秀禾点点头,攥紧那油纸包,努力附和:“我们这里瞧病,也没这些规矩。”

“西南乃南荧族祖地,南荧族无此风俗,世代长居于此的中镇人自已潜移默化。”杨夫子声色温和,“采琼说那产妇蠢夯,却不知她落地起便长在那地界,父母如是,手足如是,师友如是,县衙官府亦如是。若身周人人皆言是,莫说那从未听过一句‘不是’的产妇,便是久居那地界的南荧人,心中亦多少将认此理。”

周子仁闻言垂脸。“即便不认,一心要保下那条性命……大约也会落个四处碰壁、求告无门的下场。”他轻声道。

“那便是北方的中镇人蠢笨,尽是些死脑筋。不然怎么到了我们这儿,也照样让男大夫瞧妇疾了?”巫采琼却不怯气,“我阿爹还说呢,他那医术便是我祖母教的。从前南荧厉害的女医可多得很,若非大贞侵占西南时将她们虏作私奴,如今大夫也不至这般稀罕,是不是?”

她瞧一圈张家人,满以为要得八方响应,却见他们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巫长老医术过人,老夫也早有耳闻。”杨夫子从容答腔,“那你可有同你父亲学医?”

“学医作甚?我又不喜欢。”粉裙少女不假思索,“何况姑娘家到了年岁便得嫁人,学这些也无甚用处。”

老者笑问:“姑娘家为何到了年岁便得嫁人?”

“就是得嫁人,哪来的为什么?”她瞟向外间,“你看那李明念,便是只晓得耍刀,不也得嫁人么?夫人如今就在给她议亲呢。”

杨青卓复而一笑。“是了。正如于你而言,姑娘嫁人是天理,无需分辩;于那产妇而言,失节自尽亦为天理,勿论长短。”他慈爱道,“人若只听一家之言,便只明一种是非,自难以脱出此种是非之约束。所以老夫笑你通透,因你不以旁人之是为是,已十分难得。”

未料他竟真心夸赞自己,巫采琼眨一眨眼:“那是不是我说的对?”

堂屋的李明念擦着刀,但听杨青卓答道:“人之德行,便如草木,本性为根,教养为壤。瘦土养松,肥土育苗;烂根发不出芽,美根如遇贫土,无养亦难滋。”他口吻和缓,“草木之养为壤,人之养,则为父母手足、师友邻里、乡约律法。耳濡目染,不学以能。”

“那便是说……只要周围人都好,不识字读书也无妨么?”张秀禾似有不解。

举刀查看一番,李明念细抚刀柄锈斑。

“本性居内,难显难移;教养在外,易识易改。老夫以为,读书不为争功名、论高低,而为知世事无常、人伦多变,自海纳百川,霁月光风;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亦不为长偏信、断是非,只为求移根易壤、因材施教,使草木繁盛,百花齐放。”杨青卓话音沉稳,“是以品行善恶,不在乎识字读书与否;识字读书,也不止关乎一草一木,而在壤在养。”

内室人声稍息。李明念收刀回鞘,又听得巫采琼出声道:

“这绕来绕去,不还是说要读书吗?”

耳闻老者朗笑,李明念长刀横置膝头,长吐一口浊气。

“这个夯货。”

本章可用BGM:骆集益-高山流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分合(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