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起元记 > 第10章 纭纭方规(四)

起元记 第10章 纭纭方规(四)

作者:Sunness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3 16:08:05 来源:文学城

这年盛夏,南荧戈氏部族起兵,自西南边境攻向大横县。贞军抗击不力,节节败退,县府不过十日即失守。兵乱持续数月,戈氏一族烧杀掳掠,所经之地哀鸿遍野。大横县难民逃亡东、北,邻县恐乱贼入侵,待身无籍符者一律捉捕入狱,一时囹圄充积,人心惶惶。

十月十日夜,纭规镇主道尘土飞扬,马蹄声踏破长空,犬吠此起彼伏。南山脚下,玄盾阁危墙影暗,宽阔的高门敞开,两盏油灯各悬一侧,照老者只身盘坐门中,手里酒壶摇晃,膝下长影撕扯。急促的蹄响愈来愈近,他自顾自饮酒,遥望尘埃间模糊的影子,咧出一个笑脸:“哈,总算是来咯。”

嘚嘚蹄声交叠错乱,为首之人纵马绝尘而来,劲装长刀,玄色面具上有金纹闪烁。十余名官兵紧追其后,呼喝叫嚷,乱箭飞射。那影卫身中数箭却头也不回,只管护住胸前包袱,一路飒沓向前,马不停蹄。飞箭射中马臀,骏马嘶鸣,疾驰的身躯猛然滑跪。他当即纵下马背,借大片沙尘迷眼,抱紧包袱疾奔向玄盾阁大门。

项易安坐原地,只待那影卫跑近,与他错身而过。他斜眼一瞧,对方怀中那里是什么包袱?乃一瘦弱小儿,气息微弱,不省人事。

“站住!”领头的官兵大喝,见追捕之人冲进玄盾阁,忙扬手下令:“放箭!拦住他!”

余人纷纷拈弓搭箭,箭光如雨,齐朝山梯脚下射去。

当啷啷。金属碰撞声骤起,官兵们只觉眼前一花,竟是那守门老者掀腿一划,脚踝上铁链腾地而出,不过凌空扭摆半圈,便听得铮铮急响,十数支飞箭教它尽数打落,无一漏网。项易回腿一收,那臂膀粗的铁链又冲他们横甩过去。马匹受惊,几个年轻官兵来不及勒紧缰绳,转瞬间已是人仰马翻,哀呼连连。领头的慌忙勒住马,眼见那影卫消失在山梯上,急喊道:“我等乃县衙差使,奉命捉拿不示籍符的外客!”

老者只盘腿仰头,提壶酣饮。

“再往前一步,黄泉不归路。”他悠悠然道,“欲过生死门,纳命守门人——”

他话语轻松,一字一句却清晰入耳,内力可彰。在场官兵不由勒马后缩,现出几分畏怯。项易大笑三声,执壶就地而卧,扬手一挥道:

“阁中无外客,回罢!”

半个时辰后,李显裕已正坐周子仁塌前。

他尚在昏迷,剥去一层外衣,此刻和衣而卧,苍白的脸尽失血色。探过他的腕脉,李显裕面色略沉。在外漂泊近一年,这小儿身子愈发瘦小,虽无外伤,但脉象虚弱,看着竟比两年前更为单弱。且他经脉内……李显裕看向塌上小儿。这便是他不得习武的原因?

吴克元跪坐一旁,自始未曾言语。李显裕瞥他一眼,只需听其吐息,已知他外伤事小,内里却旧伤难愈。可见北境战场凶险,即便逃出生天,也不得健全。

“为何不走官道?”

“我受了重伤,他不肯丢下我,便拖着我避开了官道。”吴克元回答,“从西北绕灵墟岭过来,我们费了不少时日。”

影卫没有籍符,若避不开各县城关卡守卫的耳目,自然走不了官道。拿这套说辞应付寓信楼,他们也未必能找出错漏。李显裕于是不再细问,一手仍搭在小儿腕上,片时方道:“周廷晋当真已死?”

“北辰一族攻势凶残,但凡军士,皆不留活口。我们带周子仁杀出重围之时,残余的贞军已遭困半月,粮尽援绝。”吴克元垂首,面具下嗓音低哑,“周将军确无生还的可能。”

屋内未燃烛灯,北向的移门半掩,一方月霜凝冻夜色。将小儿手腕掖回被中,李显裕起身道:“照看好他。”

吴克元低声一应,房中已再无对方气息。他抬头转向周子仁,稍一闭眼,依旧能记起北境刺骨的寒风,还有朦胧意识中回响不断的哀求。“吴伯伯……别睡、别睡……”那絮语轻弱,仿佛自远方来,几乎教滚滚风雪吞没,“子仁一定救你……子仁带你去西南,去、去见你的家人……吴伯伯……伯、伯……”

静坐许久,吴克元伸出右手,轻覆周子仁的前额。

“多谢。”

-

北境的冬季飞雪漫天。

周子仁奔逃在雪地间,耳旁烈风呼啸,金属撞击声刺耳,嘈杂的喊杀震耳欲聋。他看见交错的身影、四溅的血花,看见飞落的残肢,还有满地颓倒的尸首。“跑!快跑!”身后依稀有熟悉的嘶喊远去,他不敢回头,振荡的视野模糊一片。

“记住,”一道清晰话音回荡脑海,“若你死在我们之前,我们的亲眷便永世不可脱去贱籍。”

风雪刮过脸颊,刺进他的眼、他的口,他在剧烈喘息,发不出叫喊,也感觉不到疼痛。忽然,他脚下一绊,猛地扑跌下来,额角磕上坚硬的铁铠。手心雪屑冰冷,胸前鲜血温热。一具躯体横在面前,长枪穿胸,血泊压满折断的羽箭。周子仁爬起身,只见他一身主帅盔甲,额挂破碎面具,露出血肉模糊的脸。

“……我们豁出性命,为的不是你。”

一阵天旋地转。眼前血海褪尽,余下雪虐风饕,天地一色。积雪及膝,周子仁拖着缰绳捆扎的木筏,步步难行。吴克元瘫躺在木筏上,浑身浴血,虚弱的气息在猎猎风响中湮没。犬嗥声声渐近,马鸣隐约可闻。浸血的绳索勒进肩膀、嵌入掌心,血水沿伤痕累累的小臂滑落,周子仁未觉疼痛,只竭力迈出脚步,想快一些、再快一些,耗尽全身气力,却膝盖一折,栽进雪地里。

肩头粗绳微动,猎犬的低吼近在耳边。他回过头,三五条恶犬已围聚木筏旁,叼起吴克元的双腿撕咬、拖曳。周子仁挣扎着爬过去,伏上那具近乎冷透的身躯,拉拽、回揽,想要呼救,却喊不出半点声音。马叫咴咴,铁蹄翻踢。猎犬四下蹿开,他抬起眼,见那马背上的人身披熊皮,绽裂的刀疤横破脸颊,手中马刀猩血垂滴。

寒光一掠,周子仁埋下脸,趴护到吴克元胸前。手起刀落,鲜血飞溅。脚边扑通闷响,周子仁睁开眼,只见一头猎犬躺倒跟前,四肢抽动,脖颈上汩出热血,不见其首。

“他活不成了。”那人道,“带上食物,离开。”

凶寒的风雪声倏息。周子仁跪伏在木筏旁,握紧尖锐的石块,一点一点剖开犬腹。冰原广阔,光亮刺目。他手底石块一滑,割破猎犬断裂的喉咙。捏起鲜红的碎肉,他颤抖着喂给吴克元,抬头只望一片茫茫无尽的白,仿佛天地颠倒,万籁无声。手心余温尚存,周子仁捧一团白雪,看玉尘慢慢消融。雪水漏出指缝,掌中倒影微战,血色黏稠依旧。他张口饮下,泪水融进满面乌血,腥气淌过喉口。

眼泪自鬓角滑落,周子仁悠悠转醒。昏暗的房顶入目,他迷蒙一会,不觉惊坐起身。

他身在一处僻静竹屋,四周门窗紧合,未见烛光。趿鞋下床,周子仁环顾室内,踱至外室。此处陈设简单,除内室低矮的床榻外,仅席间一张方形案几,且与北方不同,并无座椅。厅门为移门,占据外室一壁,他轻轻向两侧拉开,顿时凉风扑面。

蟾光皎洁,天深似海。竹屋嵌在山壁高处,周子仁站立廊前,脚下是密林广布的山坡,放眼重峦叠嶂,青色山影延绵不尽,于夜幕笼罩中淡向天际。秋风朝山谷涌动,林间草木絮絮低语。他怔愣许久,只觉月明苍清、满目勃勃生机,梦中风雪仿若幻觉一场,遥不可及。

“醒了?”身侧响起人声。

周子仁回过神,转头见李显裕已候在身旁,连忙行礼:“李伯伯。”

“进屋。”李显裕道,随即入内落座,点燃案几上的烛灯。

周子仁跽坐对席,俯身再行一礼。烛光闪烁,李显裕神情峻厉,并不言语。“北境之事我已知晓,这一路你辛苦了。”待周子仁直起身,他才从袖袋中取出一物,推至小儿跟前,“这是你父亲的亲笔,你收着,亦可留个念想。”

是一纸边角泛黄的信笺。周子仁小心展开,读到那句“吾儿宅心仁厚,随他去便了”,已是双手颤动,眼眶滚烫。他强忍泪水,将信笺贴身收好,拜谢道:“深谢伯伯。”

李显裕垂眼,又取出一枚籍符递交给他。“依你父亲的意思,你已落户志室县平民家中,从此不再是昭武将军周廷晋之子。往后你便住在玄盾阁,与镇上别的小儿一样去学堂念书。”他道,“你父亲早料到会有这一天。他替你安排好一切,为的便是教你平安活下去。切不可辜负。”

籍符刻纹略有磨损,显是一早备下,时至今日方物归原主。

周子仁低头接过:“是,子仁明白。”

“我既答允照看你,一应衣食必不会短缺。你父亲交代过你不得习武,旁的我也教不了你,余下时间要怎么安排,便全凭你自己。”口边平静嘱咐,李显裕没有一字安慰,“只一点——虽不习武,你也仍需强健体魄。待身子养好了,不论从前如何,在玄盾阁你每日须得挑水上山,供自己一天使用。记住了吗?”

“子仁记住了。”

“还有。”他继续道,“必须吃肉。”

周子仁一顿,愣愣抬脸,与李显裕四目相对。

-

西南的深秋仍旧闷热。

清晨朝阳懒,山脚水井躲在荫处,闲听林间鸟语。周子仁打一桶清水,颇为费劲地提起,一步一步挪向山梯。下山前他已系上襻膊,这会却一早汗流浃背,好在一桶水不比吴克元沉,周子仁虽提得吃力,但并无埋怨,只三步一停、五步一歇,摇摇晃晃,不急不躁地前行。好容易挪到山梯脚下,他连人带桶着地,口中呼哧喘气,终于擦了把额汗。

“小娃娃起这么早呀?”背后响起一道笑声。

大门前横卧的老者不知何时已睡醒,正一手支头,兴味盎然地瞧他。

周子仁忙从桶边爬起来,伛道:“项老伯。”

项易一奇:“哟,还晓得我是谁。”

“李伯伯说过……要进出玄盾阁,都得通过项老伯这一关。”周子仁喘息未止,话语难免不连贯,瘦小身躯却站得端正,“子仁往后长居阁中,如有错处,还请项老伯多多包涵。”说完又曲身施礼,十分恭敬。

阁内鲜有这彬彬有礼的做派,项易见了不由大笑:“老头我不过一个看门的,有啥可包涵你啊?”他举手中酒壶一晃,“小娃娃要想老头行方便,也偷几壶美酒送来便是。”

“项老伯也爱吃酒吗?”

“怎么,你小小年纪竟也吃得?”

“子仁不吃酒,但爹爹……”面上恍惚一瞬,周子仁低下眉来,改口道:“从前爹爹爱吃酒,所以子仁也识得一些。来日若得了好酒,子仁定给项老伯带过来。”

“小娃娃知道孝敬老头,不错,不错。”项易拊一把大腿,坐起身冲他招手:“来来来,手伸过来。”

周子仁走上前,甫一伸出手,便教他塞来一只沉甸甸的小口袋。“新鲜甜枣,念丫头给摘的,老头便借花献佛咯。”项易笑眯眯道,“这几月她每日都来,只问见没见过一个又瘦又嫩的小娃娃,到昨夜才记起带几颗下酒枣给老头,当真是不懂事呀。”

掌心的伤疤被口袋盖去,周子仁愣了愣,眼中一亮。

“项老伯说的……是明念姐姐?”

“你在阁里还认得几个念丫头啊?”

对方语气戏谑,周子仁听罢双颊微红,眼目明亮。“子仁到玄盾阁数日,还未见过明念姐姐。”他抱紧那袋鼓鼓囊囊的甜枣,“姐姐似乎总不在居处……项老伯可知如何能见到她?”

“念丫头闲不住,成日里四处蹓搭,你见不着也是寻常。”项易叼壶嘴一饮,摇摇头道:“放心罢,再过几日,她必去寻你。”

话虽如此,经过李明念的住处,周子仁还是爬上栅居竹梯,往屋内探了一番。她的竹屋辟在山腰西面,与李云珠的竹林相距不远,屋舍却格外简陋,室内席案落满灰尘,床榻上枕褥霉斑点点,似已长久无人居住。这几日他数次寻来,每回都见此处门户大开,屋中空无一人,偶尔有窸窸窣窣的响动,也不过蛇虫出没。

周子仁逛了一圈,捡树枝挑去几张灰扑扑的蛛网,而后回到廊前坐下,解开项易给的口袋。十余颗圆滚的甜枣挤在袋子里,周子仁分出一半,扎紧口袋举高,朝梁上道:

“吴伯伯,给你。”

“我已用过早饭。”梁上人说,“这几天你未曾进食,自己吃罢。”

“那子仁先吃,留一份给吴伯伯。”周子仁把口袋搁至身旁,咬下一小口甜枣,又将剩下的分作两份,小心收好。

“为何还要多留一份?”

“这枣子甜,不知明念姐姐尝过没有。”周子仁目光熠熠,“子仁想给姐姐也留一份。”

回想数日前这小儿与李显裕的对峙,吴克元不觉轻叹。“阁主是个说一不二的,你一天不答应吃肉,他便一天不会给你吃食。”

“嗯,子仁知道。”对方脸上却依旧明朗,“没有牵连吴伯伯,子仁便无碍。李伯伯也是为子仁好。”

吴克元素知这小儿倔强,即便在北境冰封的绝境也未沾荤腥,何况如今?于是他别开脸,不再多言。

待夜色深沉,周子仁安然入睡,吴克元便从附近林间摘一篓鲜果,悄然带回山壁上的竹屋。与前几日一样,他回到竹屋已见李显裕一袭深衣,负手伫立廊下。周子仁体质虚弱,这些日子总是李显裕亲自把脉,往往深夜前来,不过一炷香即离开。纵身落到廊前,吴克元单膝跪下,低头道:“阁主。”

“今日如何?”

“还是不愿让步。”他回答,“虽吃了些果子,但到底不足裹腹。”

“那便再饿几日。”李显裕丢下这话,转身欲走。

“阁主,”身后吴克元再度出声,“听闻从前周将军也如此罚过他。”

李显裕脚步未滞,只冷冷道:“我不是周廷晋,自不会轻易退让。”

耳闻他声息消失,吴克元跪在空无一人的檐廊,垂首叹息。

这场拉锯战持续半月,周子仁日渐体乏无力,往往卯时初提水上山,日中才能抵达住处。竹屋惟左侧竹梯可供进出,为免摔落山崖,他只得一步一挪地提桶上去,每回都要累得大汗淋漓,从廊门爬到外室冰凉的席间,喘着气躺下歇息。已近十一月,林中蝉鸣声息。周子仁躺倒席上,等嗡嗡耳鸣褪去,方嗅到一股食物的香气。他霎时清醒过来,撑坐起身,往背后看去。

矮脚案几上摆满碗碟,汤碗内热粥冒着腾腾白气。一少女抱刀坐于案后,灰衣束发、面有笑意,正是他遍寻多日的李明念。

周子仁愣在原地。

见他一脸懵然,李明念稍一敛容,腾手拂一拂汤碗上方的热气。

“是菜粥不够香,还是你不记得我了?”

周子仁总算回神:“明念姐姐?”

她这才满意,搁下刀替他舀出一碗菜粥,招招手道:

“过来,我给你带了粥和素菜,你先把粥喝了。”

迟疑地爬起身,周子仁坐到案几前,只见碗碟里尽是馒头、菜心和野菌,没有半点荤腥。

“姐姐给子仁这些……李伯伯知道吗?”

“我偷来的,他自然不知。”她把粥碗摆到他跟前。

周子仁看看菜粥,却并未动筷。

“子仁要是吃了,姐姐可会受罚?”

“大不了罚跪祠堂,那地方我也待惯了,无甚可怕的。”李明念答得干脆,脸上兴致勃勃,显是毫不在意,“我还从未看过阿爹这么生气。你可别轻易让步了,他若拗不过你,脸色定更加精彩。”

虽觉不妥,但周子仁见了她已甚是欢喜,且记起守门人的话,他心中感念,终于只道:“谢谢明念姐姐。”正要去拾竹筷,他突然想起一事,解下系在腰间的口袋道:“对了——这是给明念姐姐的。”

李明念接过一瞧:“这袋子倒像我前些天给易老的。”

点一点头,周子仁看一圈她带来的满桌素菜,不由略感羞愧。

“项老伯看子仁太饿,便分给了子仁。”他解释道,“枣子很甜,子仁也想姐姐尝一尝。”

李明念已解开口袋,摸到甜枣果皮光滑,好似刚刚摘下。“看着竟还挺新鲜。”她随意掏出一颗,一口咬下一半,果真新鲜清甜。这枣子竟能存放这么久?转眼去瞧周子仁,她恰对上小儿晶亮的双目,不禁好笑道:“瞧我做什么?快些吃,过会我带你去个地方。”

那地方便是北山。

周子仁抵达纭规镇大半月,这是头一回离开玄盾阁。虽填饱了肚子,但他体力尚未恢复,吭哧吭哧跟在李明念后头,未到山脚就被她一把背起,一路奔上山坡。蓊蓊绿林绵延,天端探出一角石灰色的墩台。周子仁伏在李明念背上,只闻秋风过耳,她臂弯里的酒坛有美酒晃荡。

直至坡顶近在眼前,李明念才逐渐放慢脚步,教他得以望见马栅旁的木碑。

“这是……”

“听闻都城那边的是衣冠冢,我便在此地立了碑。”她蹲身放下周子仁,独自走上前去,揭开酒坛的封皮,慢慢浇酒入地:“地方虽寒碜了些,但一得好酒我就给他送来,还不算委屈。今后你住在玄盾阁,也可常来祭拜。”

抖尽坛中酒,李明念回过头,见周子仁还杵在那里,直直望着碑上“周廷晋”三字。瞧清他的神色,她转开脸,再抖了抖酒坛。

“我识不得几个字,写得也难看。”她道,“你若觉得丑,我再寻块木头来给你写。”

周子仁没有应声,只缓缓跪地,叩首向她行一大礼。前额贴上手背,他哽咽一声,伏地痛哭。

坛已空,哀未尽。李明念默默良久,蹲下身,轻按他的发顶。

本章可用BGM:变奏的梦想-淮古遗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纭纭方规(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