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大队和宏明大队之间距离不远,骑自行车大概个把小时的路程。
宏明大队,向家院子。
一家六口人都起的挺早,向母胡秀英更是一大早就领着儿媳妇秦晓蕾和小女儿向竹在厨房里忙活得热火朝天。
昨天清水大队那边有人帮忙带信儿来说,今儿大女儿向禾要跟女婿一起回娘家,向父向母可不就在家忙起来了。
上次女儿回来还是回门的时候,一晃快三个月没见着人了,心里想的紧。这不,从昨天得到信儿之后,就开始做准备了,临时还找村里人换了好些新鲜东西,就等着女儿回来,好好吃一顿。
向母期盼能早点见到女儿,却也在担忧向禾。手上的动作不停,可思绪已经跑得没边了。不知道女儿日子过的怎么样了,这么久没见,瘦了还是胖了?在婆家顺不顺心?夫妻、婆媳、妯娌关系处的怎么样?
不过转念一想,应该还好。林家四小子,是自己妹子胡秀琴观察了好几年的小伙子,人品没得说,剩下的就看两小夫妻处的咋样了。
而且听昨天带信的人说,林家前日已经分家了。这可是个好事!分家了就小夫妻自己过日子,虽说没长辈看着,但也没长辈掺和呀,日子总不会太差。大不了,她和老头子也能补贴拉拔一二。就是不知道,林家分家具体是个什么分法,待会儿女儿回来了,可得找个时间问个清楚。
不止向母思绪乱飞,向家儿媳妇秦晓蕾,也就是向禾的娘家大嫂亦是如此。
秦晓蕾是三年前嫁到向家的,那会儿向禾念正在念高中,向竹还是个小姑娘,因为年龄差异不大,加上性情相投,跟向禾向竹都处的很好,感情堪比亲姐妹。向禾出嫁前,没少帮着秦晓蕾一起带孩子,小石头从小就特别喜欢向禾这个大姑姑,甚至有时候秦晓蕾都忍不住吃醋。于情她自然希望向禾能过的好些。
再则,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大姑子过的好,公公婆婆和丈夫不担心,家里可以少拉拔一点,相互也能帮衬,这样对大家都好,皆大欢喜。要知道,因为出嫁女儿过的不好闹得娘家不得安生的事儿并不少见。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她都真心希望向禾把日子过好。
相较于母亲和大嫂的万般思绪,向竹的开心和高兴就纯粹得多,一眼就能发现,全写在脸上了。她和姐姐年龄只差了两岁,从小一起长大,在向竹的记忆里,两人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久,就算是姐姐上高中时最多也就分开半月,而现在都快三个月了。
她真的好想姐姐呀!
哎呀,秋收之后应该都不会太忙,听说姐姐姐夫分家了,是不是意味着能自己做主,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常回娘家呢。嗯,待会儿得问问清楚。想到这儿向竹嘴角弯起的弧度越来越大,择菜的动作也更快了。
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院子里也没差多少。
向前进和儿子向松在院子里做着木活儿,没一会儿原始的木料在他们的手中慢慢成型。咋一看觉着两人都专注在木工上,可父子俩时不时往外张望的眼神,将他们的心思暴露得干干净净。
只是向松划拉木头的动作偶尔过重,惹得向前进侧目,以为是儿子今天的手不太稳。向前进不知道向松手重的几下全是因为在心里担忧妹妹过的不顺,如果真是那样,他待会儿肯定收拾妹夫,绝不手软。
不过每当想到这些,都会被小孩儿的笑声打断。
不到两岁的小石头,兴奋的在厨房和院子里跑来跑去,口齿不清的嘟囔着,仔细听“姑姑姑姑”个不停,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养了只鸽子呢!
“叮铃铃~~”自行车铃铛的声音传来。
向前进和向松耳朵一动,是闺女/妹妹回来啦?
果然下一秒就听见,“爸妈,大哥大嫂,小妹小石头我们回来啦!”
胡秀英在厨房里听到女儿的声音,转身就往外跑,连手上的水都没来得及擦,向前跑动时把手往衣服上随意蹭干。一出厨房门,看见刚进院门的向禾便咧开了嘴,笑得合都合不拢。
院子里的向前进在听到女儿声音的时候就噌的一下站起来了,但他素来不擅表达,向前走近了两步便停了下来,然后用关切的眼神看着女儿。
等林季阳和向禾把自行车停放好,再把东西从车筐里拿出来时,向家众人已经在两人身前围了一圈。
胡秀英接过林季阳递过来的东西,把两人往堂屋里带,顺手把东西放在旁边的桌上,低头瞟了眼,便吃了一惊。
“你这孩子回家一趟,买这么多东西干啥?瞧着没少花钱,咋没个成算呢?手也太松了。”
半袋子的糖,瞧着包装就不便宜。
寻常人家回娘家带上两个罐头就算很不错的,到她女儿女婿这儿,除了罐头和红糖外,又是糖又是鱼的,得花不少钱呢。胡秀英既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女儿回娘家能带这么多的东西说明嫁人后过的挺好,夫家看重,这让她放心不少;心疼的自然是钱和票了,小年轻过日子当真是没成算的紧。
向禾上前挽住胡秀英的手,撒娇道:“这糖和鱼都是季阳哥准备的,供销社的黄大姐说这是咱们县自己厂子生产的新品,我昨儿吃了,味道可好了,你们也赶紧尝尝。”
至于鱼的来头,向禾没说,这是两人先前的决定。
向家人不知道这茬,听了向禾的话,只觉心里熨贴,这女婿/妹夫/姐夫真不错呀,看来女儿/妹妹/姐姐没嫁错人。
之后几人在向禾和林季阳坚持下尝了一块糖,都说这糖好吃,小石头和向竹都乐得眉眼弯弯。
向禾几个月没回家,也毫不生疏,准备跟着胡秀英等人一起去厨房帮忙,谁知刚一动作,就被人抱住了大腿。
低头一看,腿上长了个小豆丁。抱着向禾笑的咧开了嘴,仔细看都能瞧见小豆丁的小米牙了。
“姑姑、姑姑,小…小石头,想你了~”
小石头是个机灵的小孩儿,见向禾低头看她,松开了刚刚抱着向禾大腿的手,张开两只小短手臂,伸手要抱抱。
向禾弯腰抱起,“叭叭”在小石头肉乎乎的小脸上亲了两下,逗得他咯咯咯笑个不停,然后抱着一起去了厨房。
林季阳没跟着一起,留在外面的院子里,看着老丈人和大舅哥做木活,时不时帮忙递点工具,跟着一块儿忙活。
他并不会木工,毕竟这是一门手艺,没人教可不敢乱来,浪费了时间还好,好的木料且贵着呢!哪能瞎折腾!现在虽不能直接上手,在旁边跟着看,知晓了原理也是很不错的。一般人还不给看呢,不能被偷学去了。
要知道他老丈人这一手的木工手艺可不一般,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但凡有人结婚多半都是找他帮忙做家具。不然,向家这么一个大院子可攒不下来。
向家的一众女人在厨房也聊开了,重点都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婚后生活过的怎么样?二是分家这事儿具体是怎么个分法。
向禾不作隐瞒,把分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都跟胡秀英说的清清楚楚。不过,没说具体的钱粮数额。
胡秀英听了之后连连点头,林家是个说话算话的,而且分家也分的格外公平。
只是在听说林方正田素把几个儿子都分出去,自己单过时,连连咋舌,暗暗腹诽,她这亲家的想法真是跟一般人不一样。如果是向家分家,她和老头子肯定要跟向松一起过。不过,她家只有一个儿子,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几人动作不慢,加上后面林季阳来了厨房帮忙打下手,不一会儿的功夫饭菜都做好了。
今儿向家的饭菜可谓是相当的丰富,一盆土豆红烧鸡、一盘回锅肉,还有一道韭菜炒鸡蛋和青菜汤,瞧着就是下了不少本钱的。这伙食水准,真是没话说!过年都不一定比得上。
大人还能忍忍,只是吞咽下口水。小石头就不一样了,早在先前闻到饭菜香的时候,已经吵闹着要吃饭了。
这餐自是吃得热闹。
林季阳陪着向前进和向松喝了些酒,不过只是小酌几杯,没敢喝太多。一来待会儿要骑车回家,林季阳酒量不大,不敢多喝;二来则是因为这年月的酒并不便宜,没有相应的票据也不好买,哪儿能放开了喝呀!
即便是这样,几人饭后都有些了醉意,收拾完后,林季阳跟着一起小睡了片刻。
向禾和向母、向竹还有大嫂一起搬了板凳坐在院子里聊天。晒着秋日的阳光,甚是舒坦。看着向禾脸上明媚的笑容,向母彻底放下心来。
小石头没一会儿就犯了困,频频用手搓眼睛,大嫂秦晓蕾见儿子这样便抱着进屋照顾去了。院子里只剩下母女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家常。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之前清水大队抓犯人的事儿上了,前段时间都在忙秋收的事儿,消息传的不算快,加上当时清水大队抓人及时,没造成太大的影响,向家前两日才知道具体情况。现在听向禾说具体情况,都惊呼出声,觉得太过惊险,幸好最后人都没事儿。否则还不知道林家的咋样。
向禾见两人还在后怕,赶紧转移话题。
“小妹,你明年还有一年就高中毕业了,现在县城里咋样啊?学校里咋样呢?”
“还不就是那样,嗯,跟之前差不多。”向竹说完,又感叹一句:“也不知道,明年毕业后能干啥。”
胡秀英想到小女儿明年毕业,心里也犯愁。
向家姐妹俩学习成绩都挺好,可惜现在只能读到高中,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可她们都是农村户口,没法分配。只能找关系,可这年头找关系也没用,城里的工作岗位就只有那么多,怎么都轮不到她们的。
……
临到下午,在向家吃了个早早的晚饭,两人不再多待,骑上车回了家。
一路上,林季阳车骑得快,等到了家,天还没黑。
林季阳和向禾把自行车停好,刚把从向家带回来的东西拎回房,准备整理一番。就听到院门外的敲门声,推门一看,竟是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