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破春刀 > 第5章 梦回

破春刀 第5章 梦回

作者:圆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14:35:57 来源:文学城

“我的故乡吗?在梧州。”

“我娘她刚怀上我的时候是在春天。阳春三月,父亲和她沿着河边走,看见春光洒在水面上,那条河就像一条碎玉缀成的带子,有好些的文人墨客坐在河堤的亭子里写诗。”

“天借琳琅镇上流,春风作意送行舟。”

林琅侧卧在榻上,因为病入膏肓的缘故,目光几乎已经涣散:“……算了,已经过去太久了,早就忘了,反正差不多是这么写的吧。”

手始终被林琅紧紧地攥着,沈济棠动弹不得。

她想了想,说道:“所以,你叫林琅。”

林琅点点头,苦笑了一下:“那你呢,之前听你提起过,从小到大都是师娘将你养大的,你的名字也是她取的吗?”

林琅想,这大概是弥留人世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过去沈济棠收留她的那段日子,即便二人朝夕相处,也没曾吐露太多过去的琐事,今夜无法安眠,就全当补上那些没能说完的话吧。

“我不知道。”

沈济棠摇头,回答得很干脆。

她试图认真地回想起那些模糊的往事:“刚有记忆的时候,我就已经待在师娘身边了,那时她就唤我这个名字。我没问过,毕竟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而且她从不让弟子过问自己的来历,也不怎么提起山下的事。”

林琅听着面前人的话,突然忍不住眯眼笑起来。

沈济棠:“笑什么?”

林琅的面容如同纸色,唇角却弯起来,调笑道:“我还以为你不会愿意同我讲这些呢,是不是看我快死了,可怜我,想哄哄我?”

沈济棠闻言,只是低头,盯着垂在床栏边的布幔,一时无话可说。

“所以我想,其实你也没那么不近人情吧,都是人,剖开都是一团血肉,只是你从未审视过这样的自己。”

林琅拉起沈济棠的手:“……你可能是,在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待了太久了,还没学会与人相处。”

沈济棠眨了眨眼睛。

她感受着与林琅相握着的那只手,明明是十根冰凉的长指缠在一起,却渐渐有了些温度。

“昨夜他们拦你,你拼了命地跑出来,是想好好活下来的,是吧?”

“或许吧。”

沈济棠的声音很轻:“我只觉得我没做错什么,所以不想不明不白地葬送在那个地方。”

林琅笑了,语气坚定地说道:“那就堂堂正正地活下去,阿棠。”

沈济棠愣住,看向她。

五脏六腑都疼得很,剧烈的痛感让林琅的意识逐渐开始模糊,一滴冷汗顺着脸颊滑下来,沾在床褥上。

“其实,能有你在这里陪我,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我原本以为自己会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死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荒无人烟的草垛……”

林琅一边说,一边用颤抖的手拔下自己发间的那支青玉簪。

“……如果可以,我还真想陪你走走剩下的路,但是我病得太重了,也真的太累了。”

林琅不容置疑地将簪子塞进沈济棠的手中。

用山下的习惯来讲,这种东西应该是被他们称之为遗物的。

在烛火之下,那支簪子玉色剔透,簪尾雕刻着一座精巧的小琼楼,沈济棠怔怔地望着它,心里突然泛起一阵莫名的情绪。

那是一种无比陌生的感觉。

像是在炉子上熬煎了很久的药草,稍稍尝一口,又酸又涩的苦味就能把舌头包裹住,而如果把它倒进血液里,那个味道也一定会像现在一样在胸腔里荡开。

沈济棠问:“为什么给我这个?”

“你曾经救过我,我却从没给过你什么,现在好啦,我浑身上下就这么一件值钱的东西,可不想死到临头还欠你一份人情账。”

林琅笑着说:“……阿棠,我还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沈济棠看了她一眼,半信半疑地起身,凑过去,只听她很小声地在自己耳边说了些话。

听完,沈济棠不禁一愣,问道:“是看到了什么?”

“什么也没看到。”

林琅无奈地摇摇头:“那夜是个阴雨天,没有月亮,没过多久之后府邸就被烧了,我从那里逃出来,没再回去过。”

沈济棠:“……这样啊。”

林琅故作轻松地说:“所以,怎么样,就当是替我留着它吧,说不定有朝一日,你还能替我去看看那样我没见过的东西,好不好?”

沈济棠沉默地想了想,点头应下。

而后,林琅的神色突然认真起来,像是察觉到即将来临的无边长夜,换了语气,继续道:“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阿棠,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要活着。”

这一次,沈济棠没有再做出任何回答。

天命靡常,世事难料。

她既不需要在他人面前为自己的生死做出承诺,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数。

沈济棠俯身,轻轻地用帕子帮床上的人拭去额前细密的冷汗,耳边,一声声虚弱的低语依旧环绕。

“阿棠,其实这个地方,说好也不好,说不好也好。”

“我也好想让你再多去看看人间,看看山和海,这个地方,还有好多、好多……”

能听到的声音渐渐弱了。

床上的人那张苍白的面容竟也变得模糊起来,沈济棠连忙伸出手去,然而血肉一触即碎,指尖只碰到了一团虚无。

她不由得身体一僵。

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经再次置身于那个夜雨瓢泼的山道,脚下躺着三具身穿玄色鸦鸟纹束衣的尸骸。

“沈济棠!你难道听不见那群被你残害之人的哭声?”

远方不知从哪里传来熟悉的质问,语气肃杀,沈济棠没有回答,任凭冷雨打在身上,思绪混乱地闭上眼睛。

——又再次睁开。

是梦。

又是这样的梦。

自己假借林琅的名讳,来到梧州已有一个月有余,然而关于逃离京城那日的往事却如同看不见的黑烟一般,夜夜化作噩梦缭绕缠身。

扶灵香一案未平,朝廷又残损乌衣卫三名,不知京城那边现在是怎样的光景。

沈济棠不愿再多想,直接从榻上下来穿衣梳洗,等到一切收拾妥当后,便迎着太阳刚刚升起时的微弱天光,纵马前往城中。

与此同时,庆云酒楼阁楼一间狭小的卧房里。

陆骁睡眼惺忪,突然听见窗外飞鸟振翅的细碎的声响,不禁眸色一暗。

他只着寝衣,径直走过去将窗子推开,果然,一只遍身乌羽的渡鸦飞落于掌上。

陆骁将渡鸦拿进屋子里,解下鸟腿上缠着的信纸,熟练地展开放在烛火前。

在蜡烛的火烤下,不一会儿,空白的纸卷上就渐渐浮现出字迹:京城南巷共缴获毒香三十斤。有香气更为浓烈的上等品,更名为焕春香,专供于烟花之地、朱门绣户。余烬残香则谓之扶灵,经黑市暗坊私渠流入平民百姓手中。货源或是京城漕渠,将严查细究。

落款和字迹都是霍亦。

除此之外还讲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的就是刘明昌。

刘成瑾下葬后,兵部都尉刘明昌当即大闹乌衣署,最后亲眼见着皇上给宝贝儿子追封了“武勇”俩字之后才肯消停,联名上书,定要将那沈妖师处以火刑,焚身祭天,安抚民情。

人都还没捞进天牢里,就想着怎么送下去陪他那缺脑筋的好大儿了?

陆骁被逗乐了,嗤笑一声,转眼就看见那渡鸦正在桌子上蹦跶得正欢,顺手提起来送进放在窗边的笼子里,又往碗里撒了一把黄米。

小鸟发现自己又被主人关起来了,连忙扯着嗓子嚎叫几声,呕哑嘲哳难为听。

“叫?”

陆骁站在鸟笼前,修长的指节轻弹鸟笼,“嘘“了一声,威胁道:“想用刷锅水洗澡了?再叫就把你扔给后厨,葱姜蒜大料瓣吃不吃?”

渡鸦蔫了吧唧地叫了声:“嘎。”

霍亦不在,现在就连养鸟这种小事都得亲力亲为。

……不过,还挺舒坦的。

朝廷水深火热、纷乱不定,乌衣署里除了刘成瑾那种别有心思的少爷,都是一群亡命之徒罢了,带着这样的人做事,每时每刻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这段日子,他以追捕沈济棠的名义来到梧州,过得很是悠闲,但也让人怠惰了不少。

此时,窗外的长街。

意料之内的马蹄声恰好传进陆骁的耳中,而后逐渐消失在不远处的镇口。

踏地之音比镇上别的马驹会清亮一些,陆骁早已听惯了,不必多想便知是沈济棠的那匹青骢。

在孙府听见她对孙言礼说今日进城,看来并非是假话。

陆骁心中暗想:不过,沈济棠心思缜密,昨日见面时自己一时兴起的试探,说不定她已经心有猜疑。

床头,一柄无鞘的长剑悬挂在墙上。

那剑正是在东南山道拾得的钦犯旧物,被布条裹住,反而掩住了白刃锐利的冷气。

陆骁瞥了一眼,无言地缓缓收回目光。

保险起见,今日也还是跟过去吧。

毕竟,若是让她趁此机会逃之夭夭,别说留在梧州干点儿私活了,皇上那边的差事,恐怕是只能用他和霍亦的脑袋顶上。

桐花镇富庶,但位置相对偏僻。

去往城中的道路要穿过一条商道,因为孙员外常带工匠来按期修整,经年累月之下,这条路不仅没变得坎坷,反而愈发平坦而宽阔起来。南下的商客们纷纷行路至此,路边的一间茶肆也因此生意兴隆。

这边,老板正在给来店里歇脚的客人备茶。

梧州的早晨有雾,尤其是在冬天,像是一片白茫茫的江潮将四下的山林笼罩,老板出门把壶里的茶沫子倒进墙边的旧水桶里,忽闻一阵跫跫琅琅的马蹄声。

那声音蹄疾步稳,不像是携货品过路的行商。

老板循声看去,果然远远望见一白衣的身影踏马而行,身姿轻逸,俯身拢住缰绳将马勒停在茶肆的门前。

直到马上的人翻身跳下来,他才彻底看清楚她的模样:原来是个覆面的女子。身着霜白色的交领长衫和骑袴,披风落肩,双目清寂。

老板问:“姑娘一个人过来的?”

沈济棠回答:“是。”

说完,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马槽,槽头挤满了驮货的马:“店里来了这么多商客吗?”

“那是当然的。”

老板乐呵呵地说道:“年初四迎灶神,等到今天晚上,梧州城的商会还要接五路财神,凡是正经八百做生意的,哪个不是早早过去布置货品。”

沈济棠:“原来如此。”

“那姑娘你呢,也是要进城吗?”

沈济棠点了点头。

老板见她的马背上没有货品,于是好奇地问道:“看你不像是来做生意的,怎么赶着今日过去,是去探亲?”

沈济棠对此并无隐瞒:“我是住在桐花镇的大夫,进城采买药材。”

听到这话,老板才终于闻到鼻息之间果然有淡淡的药草香环绕,再看向面前女子腰间系着的青囊,味道似乎就是从那里散出来的,恍然大悟。

沈济棠微微一笑,将马拴好后,直接走进茶肆:“碧螺春,多谢。”

老板应下,手脚麻利地跑过去沏茶。

沈济棠径直走到了屋里的西北角,背对着大门的位置落座,解开披风搭放在条凳上。

隔壁的那一桌坐着三个行商,看起来是赶了很久的路,其中一位身着前襟交叉大袄的,看上去最为年长,约莫四十多岁,头戴栽绒狐皮的暖额,眉毛上还挂了点已经融化的冰绡。

沈济棠用余光瞥向那商人,见他端起茶碗,刚好卡在碗边的食指关节却是青紫肿胀,还撕出了一倒瘆人的血口子。

“寒疮。”

沈济棠轻声开口。

商人愣了下,略含疑惑的目光投向沈济棠,又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伤口,无奈道:“是啊,我们从兖州过来,那边冷得很,前几天还下了场好大的雪。”

沈济棠问:“为何不上药?”

“这有什么,不碍事。”商人笑起来,摆摆手,无所谓地说:“反正已经到了梧州城,等到再过一段日子天气回暖,想必慢慢就好了。”

沈济棠却摇头:“并非如此。疮口已经发黑化脓了,一直拖下去的话只会淤血堆积,血肉溃烂。”

说到这里,她微微顿了一下,神色平静地补充道:“若是再晚一些,你这根手指怕是保不住的。”

商人闻言,当即愣住:“你当真?”

他不是兖州人,以前在南方过惯了暖冬,从未长过冻疮,没什么经验。

况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外面摸爬滚打,谁还没点小痛小病,对这种小伤自然就不太在乎了,还以为只是风冷天干导致的皮肤皲裂。

“这位姑娘是从附近镇子过来的大夫,多听听她的话总是好的!”

热心肠的老板走过来,刚好听到二人的谈话,忍不住插嘴道。

“……啊。”

听到这话,商人终于对自己的寒疮忧心起来,连忙问向沈济棠:“大夫啊,那我手上的这伤口,可还有解决的办法?实不相瞒,我是做绣品生意的,若是真少了一根指头,实在不便……”

“有办法。”

沈济棠接过茶盏,不慌不忙地说:“顺着这条商道往前走,西南处有一座山林,梧州还算温凉,我可以在那里找到雷公藤。以你伤口的溃烂程度来看,那可是一剂良药。”

商人得知自己的手指还有救,顿时惊喜起来:“敢问姑娘诊金几何?若是能医好,你尽管提便是。”

沈济棠却摇头:“我不要诊金。”

天光放亮,清晨的商道还算寂静,因此一切声响都尤为入耳,喧扰的茶肆,在灶上铜壶的蜂鸣之中,她仔细分辨出远方的雾色里响起逐渐逼近的马蹄声。

商人听到这个回答,不禁面色疑惑起来。

“举手之劳罢了。”

只见沈济棠轻晃茶盏,面容在白纱之下笑得沉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为人知的狡黠,她缓缓开口道:“……所以,我也只需要您来帮我一个小小的忙。”

......字数预判错误,怎么还没见面。

本章节诗词引用/化用如下:

“天借琳琅镇上流,春风作意送行舟”化用自许及之的《送吴待制安抚襄阳·其一》,原句为“西风作意送行舟”。

以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梦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