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平生意 > 第33章 医馆传承,开山收徒

平生意 第33章 医馆传承,开山收徒

作者:旺仔小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1:29 来源:文学城

京城的街巷口,微风轻拂,垂柳依依,似是在诉说着千年古都的悠悠往事。林瑶的医馆便静静隐匿在这片烟火气十足的市井之中,宛如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医馆朱红的大门常年敞开,那鲜艳的色彩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往来百姓进进出出,或是抓药问诊,或是复诊换药,一时间,馆内人来人往,喧闹却不失秩序。时日一长,林瑶精湛的医术、医者仁心的美名不胫而走,如春风拂过大地,医馆声名愈发响亮。不仅京城百姓交口称赞,就连周边郡县的疑难杂症患者,也不惜长途跋涉赶来求诊,他们带着满心的期待与信任,将自己的健康托付给这位医术高超的女医者。

这日清晨,霞光初照,林瑶如往常那般身着素色衣衫,那衣衫简洁大方,更衬出她的温婉气质。发丝整齐束于脑后,未施粉黛的面容清新淡雅,正于药柜前清点药材。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纤细的手指轻轻滑过药柜中的每一格,仿佛在与这些药材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一旁的贴身丫鬟翠柳手脚麻利地帮忙整理,嘴里嘟囔着:“夫人,这医馆如今是越来越红火了,可就您一人,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呀!况且还有小公子要照看,要不咱多请几个帮手?”林瑶手顿了顿,抬眸望向窗外熙熙攘攘的候诊人群,那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健康的渴望。她微微颔首:“你说得在理,只是寻常伙计只能打打下手,难解根本。我思量许久,决定开山收徒,将林家医术传承下去,也好福泽更多百姓。”她的心中,既有对林家医术传承的责任感,又有对广大患者的深切关怀。

消息一经传出,仿若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各地学子蜂拥而至。不过三五日,医馆门前便排起了长龙,求学者们怀揣着对医术的热忱、对林家医名的敬仰,眼巴巴地盼着能被收入门下。人群里,有青涩稚嫩、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背着简单行囊,满脸朝气却难掩紧张。其中一个名叫小顺的少年,来自偏远的山村,家中贫困,但他自幼对医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听闻林瑶医馆招收徒弟,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求学之路。他的行囊里,除了几件破旧的衣物,便是他平日里抄录的医书笔记,虽然纸张粗糙,但每一页都写满了他的努力与执着。也有沉稳干练、行医数年却渴望精进技艺的中年医者,目光坚定,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比如李大夫,他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但深知自己的医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在林瑶门下学到更精湛的医术,为家乡的百姓做更多的好事。

林瑶自是不会随意收人,定下的考核极为严苛,从医理基础到品德心性,方方面面皆要考量。考核那日,医馆大堂临时设为考场,桌椅整齐排列,笔墨纸砚备好,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息。林瑶端坐于上首,身旁坐着城中德高望重的老神医——陈鹤年。陈鹤年鹤发童颜,目光炯炯,轻抚胡须,自有一股仙风道骨的气度。他一生痴迷医术,对医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此次受邀前来一同把关,自是深感责任重大。

林瑶率先开口,声音温婉却不失威严:“诸位前来求学,热忱可嘉,但我林家医术传承数代,规矩不可废。今日考核,望各位如实作答、尽力而为。”说罢,示意翠柳分发考卷。考卷上密密麻麻列满题目,既有晦涩医理,如“详述《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之要旨”,也有实用病症解析,像是“论妇人产后血晕的应急诊治之法”。这些题目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医学知识储备、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对传统医籍的理解深度。

考生们拿到考卷,有的迅速提笔,奋笔疾书,胸有成竹模样;有的则眉头紧皱,咬着笔头,冥思苦想,额头上沁出细密汗珠。其间,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年轻后生引起了林瑶的注意。这后生名叫许泽,瞧模样不过十七八岁,身形单薄,面色泛黄,像是家境贫寒、营养不良,可眼神却炽热明亮,透着股坚毅劲儿。答题时,他笔触流畅,见解独到,引得一旁陈鹤年频频点头。许泽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自幼父母双亡,靠着邻里的接济长大。但他聪明好学,对医术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医馆外偷听大夫们看病,自学医书。此次前来参加考核,他志在必得,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用医术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穷苦百姓。

笔试过后,便是实操环节。林瑶命人搬来几盆病恹恹的花草,皆模拟人体病症特征,有的枝叶枯黄萎靡,似气血不足;有的黑斑点点,仿若染上恶疾。考生需现场诊断、开方救治,限时半柱香。许泽依旧沉稳应对,先是仔细观察花草形态、色泽,又凑近轻嗅,而后迅速写下诊断与药方,手法娴熟,引得周围小声赞叹。他在心中默默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是他们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医术,也是他们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两轮下来,不少人面露颓然,自觉无望,默默收拾行囊离开。待日暮西山,考核终了,林瑶与陈鹤年仔细甄别答卷、商议人选。最终,仅有十人脱颖而出,许泽毫无悬念地名列其中。翠柳拿着入选名单,欢欢喜喜地张贴于医馆门口,高声宣布:“各位,承蒙诸位热忱,我家夫人与陈神医已评定完毕,这十位便是入选学徒,望日后勤勉向学,莫要辜负夫人期望!”人群里,有落选者唉声叹气,也有入选者喜极而泣、相拥庆祝。小顺虽然落选,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走到林瑶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夫人,虽然我未能入选,但我不会放弃学医的梦想。今日得见夫人的医术和医德,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我会回去继续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站在您的面前。”林瑶被他的执着所打动,鼓励道:“你有这份心,定能有所成就。回去后可继续钻研医书,若有疑问,随时可来医馆请教。”

新徒入门,林瑶不敢有丝毫懈怠,悉心制定教学计划。清晨,天还未大亮,学徒们便齐聚医馆后院,伴着晨光诵读经典医书,朗朗书声回荡在静谧小院。白日里,跟随林瑶穿梭于各个病房,观摩问诊、诊治全程,学习望闻问切的精妙技巧。他们亲眼目睹林瑶如何耐心地询问病人的症状,如何仔细地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如何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夜幕降临,还得挑灯研习药理,辨别药材,牢记药性功效。许泽尤为刻苦,总是最早到院,最晚离开。一日,林瑶查完房,瞧见许泽独自在药房钻研药材,上前轻声问道:“许泽,今日课业可都明白了?如此废寝忘食,别累坏了身子。”许泽忙起身行礼,恭敬回道:“夫人,学生愚钝,唯恐跟不上教学进度,拖累大家。况且能入夫人门下,机会难得,不敢有一丝懈怠。”林瑶面露欣慰之色:“你既有这份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只是学医之路漫漫,除了苦学,还需劳逸结合,懂变通、重实践。往后若遇难题,随时来问。”

然而,平静的学徒生活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医馆声名远扬,生意愈发红火,竟引来了同行的嫉妒与打压。城中另一医馆——“济世堂”,老板赵福生,平日里便惯于投机取巧、追逐名利。见林瑶医馆风头正盛,心生嫉恨,盘算着暗中使坏,挤垮对手,好独占京城医馆生意。赵福生本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靠着一些旁门左道和虚假宣传才在京城医馆界勉强立足。他见林瑶凭借真才实学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赞誉,心中十分不平衡。

一日,几位衣着华贵的妇人结伴来到林瑶医馆,为首的中年妇人妆容精致,却满脸不耐,进门便嚷嚷:“听闻你们这儿医术高明,可我这脸上的斑都治了数月,毫无起色,怕是徒有虚名吧!若是再治不好,砸了你们招牌!”这中年妇人乃是京城一位富商的夫人,平日里养尊处优,对自己的容貌极为在意。她听信了赵福生的挑拨,前来闹事。林瑶赶忙迎上前,客气请坐,仔细查看妇人面色后,心中暗忖:这斑并非寻常病症,而是体内毒素淤积、气血逆行所致,需慢慢调养,循序渐进。于是耐心解释:“夫人莫急,您这病症较为棘手,需内外兼治,用药之余,还得配合饮食、作息调理,绝非朝夕可愈。”

妇人却冷哼一声:“哼,我看你就是推诿之词!隔壁济世堂的赵大夫说了,你们这儿开的方子杂乱无章,根本就是糊弄人!”林瑶心头一惊,瞬间明白这是有人蓄意抹黑,神色依旧镇定,微笑回道:“夫人,医道讲究对症下药、因病施治,我行医多年,向来问心无愧。若是您信不过,我也不强求,您可另寻高明。”几位妇人听了,面面相觑,犹豫片刻后,终究拂袖而去。她们走后,林瑶陷入了沉思。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不采取措施,医馆的声誉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害。

待妇人离开,翠柳气呼呼地跺脚:“夫人,肯定是那赵福生搞的鬼!故意挑唆病人,坏咱们名声,太缺德了!”林瑶微微皱眉,神情凝重:“看来是躲不过这场风波了。咱身正不怕影子斜,可不能让他得逞,坏了医馆传承大事。”当下决定,亲自带着学徒,走访曾诊治过的病人,详细询问康复情况,收集口碑证据;同时,邀请京城名医、官绅贤达,举办一场义诊,公开诊疗过程,彰显医术实力。

许泽听闻此事,主动请缨:“夫人,学生愿打头阵,去联络病人们。这些日子随您出诊,与不少患者相熟,他们定会如实相告,助咱们澄清。”林瑶略作思忖,点头应允:“也好,此行怕是不易,你机灵些,若遇刁难,切莫冲动。”许泽拍着胸脯保证:“夫人放心,学生定不辱使命!”许泽带着几个师弟,日夜奔波于京城街巷。起初,不少病人心存顾虑,生怕得罪“济世堂”,招惹麻烦。许泽见状,苦口婆心劝说:“各位叔叔伯伯、婶婶大娘,林夫人一心行医救人,待大伙如亲人,从未有过半点私心。如今遭人恶意诋毁,咱若不出手相助,往后谁还能为咱们百姓祛病除灾?求大伙说句公道话!”一番言辞恳切,打动了不少人,纷纷愿意出面作证。其中一位大爷,拉着许泽的手说:“小伙子,林夫人的医术和医德我们都是知道的。她治好了我的多年顽疾,我这条老命都是她救的。我愿意为她作证,绝不能让好人被冤枉。”

义诊那日,阳光明媚,医馆前人山人海,京城名医纷纷落座,场面盛大庄重。林瑶端坐正中,身旁学徒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引导病人、记录病情。首位患者上前,是个患有多年腿疾、走路一瘸一拐的老者。林瑶不慌不忙,先是耐心询问病史、日常起居,而后仔细查看腿部,一番望闻问切后,精准开方,又亲自示范推拿按摩手法,讲解日常康复要点。观者无不点头称赞,先前心存疑虑的百姓,也彻底放下心来。随着义诊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林瑶医馆的名声愈发稳固,百姓们口口相传:“林夫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那济世堂的抹黑之言,纯属造谣污蔑!”反观“济世堂”,经此一事,信誉扫地,门可罗雀。赵福生见大势已去,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他本以为自己的阴谋能够得逞,却没想到林瑶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医德,以及学徒们的努力和患者们的支持,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

经此风波,医馆学徒们愈发团结一心,刻苦钻研医术。林瑶趁热打铁,将林家医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从祖传秘方到独家诊疗手法,一一悉心讲解、亲自示范;遇有疑难病症,还组织学徒们共同研讨,各抒己见,碰撞思维火花。在一次研讨会上,许泽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林瑶对他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许泽,你的思路很新颖,这正是我们医学进步的源泉。大家要像许泽一样,敢于创新,勇于探索。”

数年后,这批学徒已然出师,个个医术精湛、医德兼备。有的留馆继续效力,成为医馆中坚力量;有的返乡开枝散叶,将林家医术带到偏远地区,造福一方百姓。医馆内,人才济济,前来求诊、求学的人络绎不绝,真正实现了福泽后世的初衷。而许泽,凭借出色医术与正直品性,成为林瑶的得力助手,师徒携手,继续书写医馆传奇,传承医者仁心,于京城医界独树一帜,声名远扬。

林瑶站在医馆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患者和学徒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感慨。她知道,林家医术将会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希望。而她和她的医馆,也将成为京城医界的一座丰碑,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元旦快乐!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的一年请大家多多关照!我会加油的![亲亲][亲亲][彩虹屁][垂耳兔头][紫糖][橘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医馆传承,开山收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