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屏屏的种田日常 > 第19章 第 19 章

屏屏的种田日常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纸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11:39:57 来源:文学城

仔细衡量了生死与名声二事后,王秋云决定跟蒋鹭走。

“好,我跟你走。”

“劳烦嫂子收拾东西快些,我们得天黑前赶回村里。”

王秋云点点头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车夫很不认同蒋鹭的行为,“小老爷可成婚了?”

“已经成婚。”

“不问问尊夫人意见,就将这二人带回去,怕是会生出一番口角。”

蒋鹭摇头,“不会,我夫人是个明事理的人,待我将来龙去脉跟她讲清楚,她会理解的,今日一事多谢老伯的提醒。”

车夫摇摇头,“一句话的事,没什么可谢的。人都有自己的造化,这娘子做事干脆,是个爽快人。”

蒋鹭把马车里的东西重新归置了一番,等王秋云母女出来时,让她们坐在车厢里,他和车夫坐在外面一起赶马车,路过江山青家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让车夫停下来,跳下马车,往檐下走去。

“大哥。”

蒋城看着蒋鹭朝他走来,一停下就叫他大哥,本来紧绷的神色一下子放松了不少,“你还愿意叫我大哥,我很高兴。”

蒋鹭浅笑了一下,“我知道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你去求了父亲,父亲将你带去祠堂,用了家法,第二日连床都起不来。”他笑容里带着苦涩,“前几日我在镇上遇见父亲,他同我说小莲又病重了。”

他喉头干涩,说出的每个字都让他喉咙如撕裂般疼痛。

蒋城拍他的肩膀,“小莲是早产,本就体弱,这些年日日如此,爹娘不该如此待你。”

江山青从房里出来,“外面风大,你们进屋说话吧。”

蒋鹭和蒋城进了屋,屋里子比先前蒋鹭来时,多了桌椅板凳,江山青给他们两人倒了一杯白水,转身进了里屋。

“先前你写信叫我多照看江家和刘家,谁知那信被爹瞧见了,转天就让我去龙山县采买桑叶,等回来时,又接到你的死讯,便没能照看上,如今出了这许多事,是我辜负你了。”

蒋鹭说,“不,是我劳烦大哥,让大哥为难,本来父亲就不喜欢你插手我的事。”

蒋城知道他还要赶回荣山村,不再跟他争辩,“我特意来找你,是给你带了一箱书,都是从江城书院抄回来的,我知你志在科考,那些书对你大有裨益,另外,这张银票你收下。”

蒋鹭一看,是一张二百两的银票,“大哥,这我不能要。”

蒋城知道他会这么说,又从衣袖中拿出来一张纸,“这是借据,这二百两银子是我借给你的,以后你得还。”

蒋鹭还是不接,“大哥,书我收下,但这银票,我不能收,昨天我在县衙领了军饷和赏银,有一百多两,足够我安稳过几年日子。”

“读书需得静心,你在乡下,没有别的进益,只能种地,还得交税,从早到晚的忙着农活,哪里来的闲暇时间读书?再则你那个妻子,怕也是个病秧子,家里家外的不都得靠你?”

“操心太多,心不静,你得多少年才能考上秀才,又得多少年才能考中进士?二郎,人不能因为一时的意气毁了后面所有的盘算。这钱是大哥攒下的私房,你只管签了这借据,日后慢慢还,大哥盼着你考进士,做大官。”

蒋城是蒋家几个少数真心待蒋鹭的人,小时候蒋鹭读书聪明,却不被爹娘所喜,还是蒋城给他出主意,让他守拙藏锋。

“你不要表现得太聪明,装装傻,大不了被先生骂两句,再多读几遍书,好过被爹娘冷待,到时候连书都念不成。”

蒋鹭学着藏锋,倒还真过了两年安生日子,可惜后面考中了童生,他爹娘再不让他去私塾读书,送他去了西约坊,说是他身体差,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但他心里明白,爹娘是不愿他科考,可他真是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爹娘做得不对,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指责,我苦劝过,只是他们固执,非不听,这些钱你收着用,无论如何都别委屈自己,爹娘不管你,大哥管你。”

蒋城这般说,让蒋鹭生出了几分温情,便不再推拒,“多些大哥,大哥,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刘万山,你可知这人秉性如何?”

蒋城皱眉,“这是个惯会耍手段的泼皮无赖,被他记恨上的人,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蒋鹭瞬间觉得自己确实是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怕是给荣二叔找了个大麻烦。

见他脸色不对,蒋城问道,“他欺负你?”

蒋鹭将刘家的事同他简单说明,蒋城听后脸色并没有太大变化,“原来是这样,这个人我在风月场合见过几次,算是点头之交,虽然小气难缠,却是个贪财之人,只要银钱给到位,许多事都有可商量的余地,这事我会办妥,你且放心回去,也不用劳烦荣二叔特意跑一趟,一会儿我就找刘村长把这事跟他说清楚。”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眼看天色越来越晚,蒋城送他上了马车,把那一箱书稳妥的固定在车后的架子上,目送他们走远了,转身往村长家去。

蒋家三分之一的蚕丝是被百草村的桑叶喂养出来的,自从蒋城开始经手家里生意,三不五时就会来村里检看桑树,跟村长交情不浅。

耽误了时间,路上车夫一点废话没有,全神贯注的驾着马车。

到村口时,太阳西斜,只留下满天的红霞,天时短,红霞出现不过片刻,便隐没在逐渐暗沉的天色中。

蒋鹭在岷县奔波的这几天,盛屏在家也没闲着。

她原本是无事可做的,一早给院子里几块地浇了水后,就去厨房看挂在梁上的腊肉,野鸡野兔咸鱼居多。

尽管这个小家只有她和蒋鹭两人,但日子总要过得好,越是清冷越是要过得有滋有味,这是他们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年,她希望能尽最大可能过得圆满,物资再有限,年夜饭也要吃得好。

盛屏打算把年夜饭的菜色定下来,这要根据现有食材拟定。

家里腊味多,腊味拼盘少不了,新鲜菜种类单一,冬笋菠菜是主力军,好在有刘二婶家给的干豌豆和黄豆,她今天就把它们泡起来,明天就开始发豌豆苗和豆芽。

豆腐坊除了豆腐还有其他豆制品,具体的还要等蒋鹭回来了一起去看看,等看了再做打算。

过年前一天再去买两斤五花肉、半笼猪肝和一条鱼。

蔬菜鱼肉盘算好以后,就是配菜做成成菜,盛屏做不到心里有数,她习惯用纸笔记录,

就在她准备回卧室拿纸笔时,院门被敲响,她心里嘀咕,这个时候能来找她的会是谁,开门一看是刘二婶和圆圆,她们身后有一辆独轮车,上面有一个大竹筐子。

刘二婶见她惊讶,解释道:“昨天二郎出村前特意来找我,说要出门一两天,让我有时间来照看你。”

刘二婶让圆圆和盛屏进屋,她自己把独轮车推进来,盛屏本要帮忙,刘二婶避开她,“这车做得巧,推起来不费力气。”

进屋后,刘二婶直接把车推进了厨房,把竹筐抱下来,放在地上,她仔细看了看厨房,“这厨房好,不仅高,地方也大,放了这么些柜子、桌子、坛子,也还宽敞,这车就放这里,不用时放到墙边。”

盛屏点头,“这车真奇怪,中间空着这么大一个洞,是专门用来放东西的?”

圆圆挽着盛屏的胳膊,“这是用来放水桶的,爹爹说,日后烧了水,就用这个把水送去澡棚,省时省力,等年后,去王阿叔家订做一个大缸,放在澡棚旁边,下面能堆柴火,凿个洞,用竹筒把水引进澡盆里,就更方便了。”

不得不说,盛屏是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刘二婶把竹筐抱起来,“这些皮子得收起来。”

盛屏带她们往卧室去。

上次刘二婶她们来时,盛屏并没有带她们进卧室看,这会儿刘二婶见了也是满口称赞,“你打理得好,这屋里整洁有序。”

盛屏笑呵呵的,“你看,这是之前的皮子,我把它们缝起来做成了毯子,晚上睡觉盖在身上可暖和了。”

刘二婶笑着点头,“这个做得巧,正好今儿个我又带了好些来,你看看你想做什么,这几天没什么事,咱们一起做,正好也让圆圆学一学针线活。”

毛毯有一条就够了,倒是缺一件大衣。

这里白天虽然不太冷,但夜里温差大,衣服搁在床头小几上,起夜时披在身上冷得浸人,若是能有一件皮袄,必然要暖和得多。

“做个皮裘吧,夜里起来披在身上不冷。”

刘二婶从竹筐里按颜色分拣成三堆,纯白和纯黑的少,黑灰杂糅的最多。

“白色和黑色的只够做个上衣,倒是杂毛的多,能做成皮裘。”刘二婶想到,“家里还有两筐子,我回去瞧瞧,把白色的都拿来。”

说着就要动身,盛屏赶忙把她拉住,“二婶,不必麻烦,你们已经给了很多了,我再挑挑拣拣,实在是过分了。做个上衣就够了,我也不爱起夜,杂毛的给蒋鹭做皮裘,他体热本来也不需要这些,做了只当是给他的一份心意。”

圆圆听她们嘴上官司,眯笑着眼去摸皮毛,“兔子毛多得是,今年不够做明年再做就是,反正衣服年年都要做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