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光在印象里似乎过的很快,但那些时光里的人与事过了20年也记得很多。反而高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模糊的不成样子了,或许是因为高中三年实在太苦了吧。有没有同等感觉的过来人一起分享是不是呀。
初二到初三我的理科类科目仍然没有开窍,所以中考的结果也差强人意了,最后升入我们那个地区的普通中学。卫城没有参加中考,在初三毕业考后离开了学校,最后我们没有正式告别,当时以为日子还长,以后还有很多的可能性。燕子去了职高,毕业后好似谈了个我们当地的男朋友,两口子挺能干的,之后还开了一家快递加盟店做的很好。从我大学后去外地上班渐渐就不怎么联系了。
高中依然是住宿制,从初中的周休制进化为月休制,课业更为繁重。在这里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军训,接触到了许多在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接触不到的同学。我那重男轻女的爷爷也在我高二时过世了,过世前在他不能动的日子里,他那平时最看重的大儿子、大孙子、小孙子等等都没有来照顾的,最后都是曾被他和他老伴谩骂过、指责过、欺骗过的小儿媳(我那人美心善的老母亲啊,真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照顾的。人死如灯灭,后来我们能记起的只有爷爷曾经为了治疗我的胃病四处找偏方的好处了。
现在想起高中生活依然觉得很窒息,那时每天就是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体育课少之又少,大课间要集体跑操。晚间至少要上两节晚自习,夜晚还有卷王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学习,当时真是恨不得马上高考,过的够够的,也无心看窗外的风景。连大课间学校给放的都是英文歌,美其名曰为了提高听力。唯一令人欣慰的就是我的身高在又窜了一节后终于稳定在1米74了,谢天谢地终于停止拔高了,那时对于总是坐在后面深恶痛绝啊。我那婴儿肥脸颊逐渐过渡到了鹅蛋脸,脸部轮廓变得清晰,白皙度依然没法和这些区里、市里的同学比依然是个黑妞,整体整合后多多少少属于进阶版了。每日埋头题海中,各科题目都是我的意中人,可惜理科类的题目弃我如敝履。我只能继续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学海,绝不想回到老家种地。是的,我高考的唯一愿望就是摆脱回家种地的噩梦,至于其他的什么高尚的追求暂时都顾不得想,以后的事等我考上大学以后再思索吧。
三年的高中生活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迎来尾声,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役,最后结果不算最好也不算糟糕,选了省内一所重点大学,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管理相关专业。最终在填报志愿后和相熟的同学们聚餐,然后自此分离,奔赴各自的未来。再以后就不太愿意回想这段时光,高中的同学们散落天涯,往后余生有联系的也就寥寥几个人。
高考后的暑假也没有在家躺平,因为整个假期时间太长了。出成绩后我在家先是待了大概有十天左右,刚开始前一个周时老妈对我每日嘘寒问暖,甚至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以前假期是绝对没有这个待遇的),晚上可以放肆的看小说到十一二点甚至凌晨,平常严厉的母上大人完全没有任何不悦。不过美好时光太易逝,刚刚过了一个周老妈就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迅速从妈妈的心肝宝贝沦落到“你这个懒孩子”,待遇一落千丈。每天变着法的催我赶紧出去找个短工干干,免得天天出现在她眼前,她看着我心烦的不得了。我,多会看眼色呀,麻溜的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迅速跑去附近的工业镇,进厂“打螺丝”去了。母爱就是“离得远了想念,离得近了-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