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盘点下落不明的十大国宝文物 > 第19章 第十九章

盘点下落不明的十大国宝文物 第19章 第十九章

作者:见千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30 21:24:49 来源:文学城

翌日上午,秦宫内举行例行廷议,文武百官们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议着半月后的大典事宜。其间两名臣子一时争论开来,彼此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最后二人一同看向嬴政,希望陛下能定夺。

显然嬴政此刻的心思并在廷议上,眼神看向虚空,似乎在想别的事情。底下的臣子彼此小声议论起来,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上朝居然会走神,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右丞相王绾咳嗽了一声,其他臣子瞬间安静了下来。在王绾的提醒呼唤下,嬴政终于回过神来,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争议,然后冷不丁地来了一句:“诸位可知九鼎何在?”

朝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显然没有人不知道九鼎的下落。

李斯出声道:“据臣所知,当年昭襄王曾取九鼎,那九鼎......”九鼎应该就在咸阳,但李斯仔细回忆了一番,他来秦国十几年,却并未在咸阳见过九鼎。

朝臣们的想法和李斯如出一辙,心里觉得十分怪异。

按理来说,秦灭周后九鼎就该入咸阳,但是九鼎却消失了不在秦国,而且这么多年从未有人再提过九鼎,仿佛被人刻意抹去了一般。

见此情况,嬴政心里多少有了答案,于是没有继续追问九鼎的下落。

散朝后,嬴政刚回到政殿,就有宫人来报右丞相王绾求见。

嬴政问王绾:“王丞相见朕所为何事?”

王绾道:“为的是九鼎,臣知道九鼎的下落。”

嬴政疑惑:“那王丞相为何之前不在廷议上说?”非要私下里说。

王绾叹气:“此事说来话长,请陛下听老臣仔细道来。”

在王绾的徐徐讲述下,被掩盖多年的九鼎谜团,终于一点点地揭开了诡异的面纱。

事情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西周公联合诸侯想要攻秦,彻底惹怒了昭襄王。派秦军入西周国,居于西周国的周天子姬延阻拦失败后,从此一病不起没过多久郁郁而终,姬延死后周王未立,周王室彻底灭亡。

而昭襄王听说周王已死,立即派遣王绾的父亲,领着几千秦兵去成周夺取九鼎运回咸阳。

谁料王绾父亲等人,到了存放九鼎的明堂广场时,却发现那九尊巨鼎皆消失不见,只剩九个空荡荡的青石台留在原地。

青石台上面遗留的痕迹,清晰地表明九鼎是最近消失的。王绾父亲等人下意识以为是周人将九鼎弄走,于是将西周公和东周公“请”来问话。

西周公和东周宫眼神闪躲,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最后在王绾父亲的威胁下,二人才将九鼎失踪的事情,吞吞吐吐地说了出来。

“九鼎真不是我等运走的,这九尊巨鼎一个比一个重,试问谁能在一夜之间全部搬走!”

王绾父亲自然不信:“不是你们,那还能有谁?难不成九鼎还能长着翅膀自个儿飞了?!”

西周公指了指天,神经兮兮道:“是上天,上天!昨天夜里,守夜的宫人发现明堂冒出一阵金光,起初还以为是着了火,结果等到了后发现,压根没有着火,九鼎却消失了,只剩九个石台子还在原地。除了上天,谁还能做将九鼎变消失这样的事来!”

王绾父亲半信半疑,一边叫来周王宫的所有宫人问话,得到了同一个答案:九鼎的的确确是凭空消失的。一边又派秦兵去成周各处搜查盘问,没有打探到最近有重物运出洛邑的消息。

最后王绾父亲不死心,将成周王宫掘地三尺,但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

这回是不信也得信了。九鼎,仿佛真的就这么消失了。

王绾父亲空手而归,回到了咸阳,并将此事告诉了昭襄王。

昭襄王听后沉默了许久,下令不准任何人泄露九鼎失踪的消息,又大张旗鼓地放出九鼎入秦的假消息,让天下人误以为九鼎最后到了咸阳。

王绾道:“陛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样。九鼎的确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九鼎的下落。”

嬴政表情凝重:“朕知道了,多谢王丞相告知朕此事。”

“陛下言重了,若没有其他事情,臣先告退。”

等王绾走后,嬴政单手敲击着面前的木案,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昨夜见到的天幕异象。

若是之前,他肯定不信九鼎会平白无故消失这种事,定以为是有人故弄玄虚。但昨夜发生的事情,远比九鼎失踪更加诡异,让嬴政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在天下人眼里,九鼎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周室衰落后,多少诸侯觊觎九鼎,想要问鼎轻重,取代周室。

而最后能接近的九鼎的是秦人,明明距离九鼎只有一步之遥,就差那么一点。

可是九鼎偏偏在秦人取鼎的前夕无故失踪,实在令人不得不多想。

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天下人肯定会大加议论,借着所谓的天意诋毁秦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奇怪昭襄王会隐瞒此事。

嬴政拿起了毛笔,又拿起一块丝帛,在上面写下心中的种种疑问。

“陛下,李廷尉和玉工孙寿带来了传国玉玺,正在殿外等待陛下传唤。”

嬴政抬头,发现来了是赵高,他收起丝绸帛,点头道:“宣二人进殿。”

李斯走在前头,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华丽的木盒,缓缓步入殿内。赵高想要从李斯手上接过木盒,却被李斯躲了过去:“不劳烦赵中令,还是由斯呈给陛下看。”

赵高皮笑肉不笑,右手一摊,躬身道:“李廷尉请。”

嬴政将二人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但他没有任何表情,也没说任何话。

李斯走到嬴政面前,将精美的木盒打开,十分小心地取出了里面的传国玉玺:“陛下请看,这就是传国玉玺。”

当玉玺出现的那一刻,殿内所有的光线都被玉玺给吸了过去。由最上等蓝田玉雕刻的传国玉玺,通体呈白色,散发出堪比满月的莹润光芒。而上面雕刻的钮交五龙,更是精美绝伦活灵活现。

嬴政从李斯手上接过玉玺,玉玺入手温润细腻,令人爱不释手,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下方的印刻,是李斯书写镌刻的鸟篆体。

“陛下,臣刚好带了印泥。”赵高见状立马从怀里掏出朱砂印泥,放在嬴政的面前。

嬴政右手持着玉玺,在印泥上轻轻一按,又从手边随手拿过一张丝帛,沾着印泥的玉玺在柔软的丝帛上轻轻碾过,上面出现了八个红色的鸟篆字体,正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正是嬴政心中最强烈愿望的体现:惟愿他和大秦都能既寿永昌。

赵高和李斯不约而同扫了一眼丝帛,发现上面还有其他字迹,分别是:天幕,汉朝,刘邦,泗水。随即又敛下眼神,各自心中猜想,陛下写在丝帛上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嬴政端详着玉玺和丝帛,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悦:“好!孙寿和李斯制传国玉玺有功,二人听赏。”

李斯和孙寿喜不自胜,连忙叩首谢恩:“臣多谢陛下。”

看完传国玉玺,嬴政拿起手边的丝帛,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白起和司马靳的后人可在咸阳?”

李斯恰好知道这二人的情况,于是道:“陛下,白起幼子白仲和司马靳之孙司马昌俱在咸阳。”

“那好,召白仲和司马昌明日入宫觐见。”

-

年过五十的白仲,是白起尚在世的幼子,自从当年白起被昭襄王贬为普通士兵后,一家人搬离了大王赏赐的宅邸,成了普通人。

如今的白仲早已忘记家族当年的辉煌,习惯当咸阳城的无名小吏。以普通长吏的身份,见证着大秦统一六国。

只是白仲怎么也不会想到,始皇帝陛下居然会召见自己,他有生之年还能再一次踏入秦宫。

在白仲年幼时,父亲白起还是八面威风,武震七国的武安君。有一次,他央求父亲带他去秦宫见见世面,看一看矗立在渭水河畔的咸阳宫到底有多辉煌。

在外人看来冷酷无情的人屠白起,却对这个白仲这个老来子相当疼爱,答应了白仲德要求。一次宴饮,亲自带着白仲进入了秦宫,白仲终于见到了辉煌美丽的咸阳宫。也见到了秦王。

几十年过去,咸阳宫依旧是那样的美丽磅礴,她始终静立在渭水北岸之上,温柔且冷酷地注视着秦宫里的变迁荣辱,像名慈爱且包容的母亲。

白仲进入章台正殿,一打眼就瞧见居于中央最高处的陛下,虽然远远地看不清陛下的面目,但白仲依然被陛下扑面而来的威仪气势所震惊。

恍惚间,白仲仿佛看见赐死父亲的昭襄王,这二人的气势多少有些相似,他急忙回神叩首:“罪臣白起之子白仲,叩见陛下。”

却听陛下的声音,悠悠地从高处传来,似空谷,似山涧。

“武安君白起功勋赫赫,为大秦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何来罪臣一说?赐座。”

“多谢陛下。”听到陛下说起了父亲,白仲一时心怀感伤,无数复杂的情绪凝聚在胸口,闷得他差点儿落下泪来。

好在白仲毕竟年纪大了,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强了不少,才没有在陛下面前落泪出丑。

“司马贤侄怎么你也在?”白仲跪坐在旁边列次,转眼发现他旁边的人居然是司马昌。

司马昌的大父司马靳,当年是父亲白起的副将,最后还和父亲一起被赐死在杜邮。这种情况下,白家和司马家关系一直不错,会互相照应。

“白叔,我也不知道。”司马昌摇头,他对陛下突然召见一事同样感到疑惑。二人就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但都猜不出陛下召他们两个无名小吏来宫中的目的。

就在这时,却听陛下道:“朕能用十年时间统一六国,既有在座诸位的功劳,也有先祖宗庙的庇佑。从文公到太上皇,历经六代秦王,大秦才一步步崛起,这才有了统一的根基,朕莫不敢忘。”

白仲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又听陛下再次提到了父亲的名字,他立即坐直了身子,紧接着陛下叫到了他的名字。

“朕念在武安君白起功陷长平,为秦征战数十载,斩敌人首级近百万的功劳,封白起之子白仲为太原郡守。”

白仲简直不相信他的耳朵,陛下居然要封他为太原郡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白叔,陛下叫你呢。”旁边的司马昌推了推他,白仲才从茫然中醒了过来,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对嬴政道:“多谢陛下的美意,但臣只是一微末长吏,恐怕难以担此重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朕相信你,毕竟你可是武安君白起之子。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区区郡守不在话下。”

白仲仍然有些犹豫和无措,想着要不要再次拒绝。在白仲看来,当一郡之守可不是件小事情,他害怕因为自己的缘故,有损父亲的名声,但又担心不识抬举会惹怒陛下。

嬴政显然也看出了白仲踌躇的原因,给了他一个台阶:“朕给三年时间,若你能治理好太原郡,这个郡守继续由你来当。若不能,朕就撤你的职,让你回咸阳继续当一个小吏。”

陛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白仲也不好再次拒绝,而且陛下给的恩典,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白仲当即叩首谢恩:“臣多谢陛下恩典。”

白仲刚坐下,陛下又点了旁边的司马昌。年纪尚轻的司马昌,举止表现比白仲更为紧张。

嬴政询问司马昌道:“你就是司马靳的孙子司马昌,任的什么职?”

在得知了司马昌是名盐铁吏后,嬴政又问他几个问题,发现这个年轻人话间引经据典,倒是颇有才学。

然后又听司马昌自述道:“伐蜀的司马错将军正是司马氏族人,大父司马靳乃司马错之孙。”

嬴政赞道:“原来是司马错将军的后人,让你当一个盐铁吏多少有些屈才,不如......”

嬴政本想着让司马昌升一升,在盐铁坊里继续发光发热。但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天幕里提到的司马迁,听起来这人应该是个史官,再一联想到司马氏曾掌周史的事情,莫非这个司马迁是司马昌的族人。

于是嬴政问司马昌道:“司马昌你可以愿意担任太史一职?”

群臣包括白仲都有些诧异,太史等史官在秦国向来不被重视,是最没有地位的官吏。陛下刚刚说了那样一番话,又让白仲担任太原郡守,为何却不待见这个司马昌呢?

然而司马昌却答应得尤为痛快,似乎生怕嬴政收回成命,“陛下,臣愿意!”

出了咸阳宫后,白仲将司马昌拉到一旁,安慰他道:“司马贤侄切莫悲伤,虽说太史容易受人轻视,但毕竟是陛下的旨意。”

司马昌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兴高采烈道:“白叔,我不是悲伤,我是高兴。”

“高兴?”白仲满头问号,当个不入流的太史有什么好值得高兴。

司马昌已经开始了自言自语:“司马氏原为重黎氏,掌管天文地理。周宣王时,重黎氏改为司马氏,掌周史。而后周室动乱,司马氏离周去晋。三家分晋,司马氏又分为秦、赵、卫三族,各奔东西。迁秦都司马氏一直居住在少梁邑,昌正是少梁司马氏。”

“司马氏通天文地理,以博学闻名。只不过司马错先祖和大父生来好武,所以从军,纵横沙场。说起来,掌史才是我司马氏的本职。之前我任盐铁吏,全因父亲的嘱托。如今陛下命我当太史,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昌定会竭尽全力。”①

白仲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能尽心做事,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

只从看完上次的天幕后,嬴稷返程的一路上始终忧思不定。

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既让他得知自己有可能成为秦王,同时又让他的希望转瞬间破灭。嬴稷差不多可以确定,他的兄长嬴荡也看到了天幕。

如此一来,他似乎已经没有机会成为秦王。不过,嬴荡既然知道了未来的事情,为何还要派人接他回秦国,他的王兄究竟打着什么主意。

是想杀他,还是想用他呢?

不过,嬴稷本能地觉得,他这个莽撞的王兄应该不会杀他。也不知道现在苏秦到了哪里,若是苏秦在身边,定能为他解惑。

马车外的使臣对嬴稷道:“公子稷,前面就是秦国的边境,到时候会有人来接应我们。”

马车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秦赵边境,已经有人侍立在路旁,接应公子稷的马车,还有一队秦卒负责公子稷的安全。

“公子稷,臣准备了更加宽敞的安车,请移驾。”

嬴稷转移到了安车内,又听使臣对外面领头的秦卒道:“白起,后面由你负责公子的安全,若公子出了任何事,唯你是问!”

“是。”

白起!

嬴稷连忙走出安车,只见车旁的青年男子,高大挺拔,眼神极为锐利,又带着一股戾气。

“你叫白起?”嬴稷追问道青年道。

白起抬头,打量面前的衣着华贵的年轻公子,回道:“正是,公子有何贵干?”

“我......”嬴稷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话,虽然现在的他,还不是那个下令赐死白起的昭襄王,但面对白起,他还是莫非地生出来一股心虚,斟酌片刻道,“我见你有些眼熟,又叫白起,以为是故人。你是哪里人士?”

白起也很是奇怪,对面的年轻公子为何一见他,就目光闪躲,仿佛有亏于他似的:“我乃郿邑人士,公子肯定是认错人了。”

“可能吧......”

白起说完朝嬴稷拱手离去。看着白起挺拔的背影,嬴稷无奈道:“算了,日后还有机会。”

-

快乐的日子,总是尤为短暂。七天长假转瞬而逝,眨眼间明天就是上课日。

赵落安和赵女士出去玩了一圈,回到家后感到意犹未尽,看着手机相册里的充满笑容的照片,不自觉开始期待下一个节假日。

放下手机后,赵落安打开电脑,开始制作下一期的视频。

此后的一周,赵落安是边上课边制作视频,终于在周天早上完成了所有的内容,检查无误后,准备开始上传。

这一次,赵落安记住了勾选推广框,“是否推广,当然是。哦耶,上传完成!出去看电影,犒劳一下自己。”

等赵落安离开房间后,一行行蓝白色的字体出现在房间里。

【时空已匹配——】

【人物已匹配——】

【上传成功,恭喜您完成视频推广,请再接再厉!】

正和舍友们一起看电影的赵落安,殊不知她的视频已经发布到了未知的时空。

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撒娇打滚求营养液,下完夹子加更,星星眼。

明天入V,届时会有万字掉落。

某个阴间河游戏今天出了起子哥,看完整个晕厥,嬴小米你好大的福气(不是)

白起后人被政哥封为太原郡守出自《旧唐书》,据说白居易是白起的后人……

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