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爬坡岁月 > 第85章 矛盾丛生

爬坡岁月 第85章 矛盾丛生

作者:沈常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9 14:08:57 来源:文学城

当方红梅和王加根的工作单位发生变化,生活环境改善,经济条件明显好转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白素珍却一切如故。她还是在保定制线厂当工人,并且一直稳定在包装车间。

包装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每人每天定额五千个。完成定额任务拿基本工资,超任务百分之二十以上才能得奖金,如果完不成定额任务,还要扣钱。白素珍每天上班,就像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干,但还是很难达到定额任务。年龄不饶人啊!她毕竟是四十大几的人了,不如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手脚利索。

为了换岗位,她多次向车间主任申请,还找过生产科长张瘸子,找过副厂长岳威和“一把手”龙厂长,但别人都是敷衍和搪塞。尤其是岳威,态度相当冷淡,语言极其生硬。

“你一会儿嫌这苦,一会儿嫌那累。你自己说,你究竟想干点儿啥活计?”岳威恼火地问。

白素珍老老实实地回答,想去当自行车看管员,因为她以前在冲剪机床厂就是干这个,比较有经验。

岳威犹豫了一会儿,答复道:“厂里的自行车棚还没有修好,等修好了再说吧。”

可是,等自行车棚和职工浴池建好后,白素珍的工作岗位还是没有变动。看自行车的、看澡堂的、扫大院的一共安排了七个人。这七个人都比她年龄小。见到这情况,她心里自然不平衡。年纪大的人干苦重活儿,年轻力壮的人干轻松活儿;能够胜任的工作不让你干,干不了的活儿偏要你干。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明摆着就是欺负人。

到了暑假,她把闲在家里的马颖带到厂子里,帮忙她干活。两个人包装的数量,计在她一个人身上。她不仅能够完成定额任务,还能多拿奖金。

这种做法又引起别人的非议。车间主任明确地告诉她,定额任务必须由她一个人完成,不能让其他人帮忙。

白素珍才不管这些呢!

“你们既要我干重活儿,又怕我多拿钱。岂有此理?”她拿定主意,对别人的风言风语置之不理。

直到一九九二年建军节,白素珍才接到通知,调她到制线厂质检科。此时,她远在湖北的儿子王加根已经调到孝天城,在A银行孝天市支行办公室试用。

母子俩相继调换工作,可谓“双喜临门”。王加根进A银行,是参加社会公开招聘实现的;白素珍为什么能够从包装车间调到厂质检科,原因却不得而知。可能是制线厂领导动了恻隐之心,也可能是她固执地让小女儿帮忙干活儿,车间主任觉得不好管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生产科长张瘸子被免职,新任生产科长帮她说了话。

到质检科报到时,白素珍非常高兴,而接待她的质检科长却比较冷淡。这也难怪,她毕竟年龄大了,视力不好,更不懂技术,当然不受别人的欢迎。质检科长故意冷落她,一直不给她安排工作。好几天,她只能在质检科里坐冷板凳,无所事事地闲在那儿。

这情形,比在包装车间做苦力还要难受。

她去找新任生产科长和包装车间主任,提出还是想回包装车间,但别人都鼓动她留在质检科。

“他不给你安排工作,你就在那里玩!质检科又没有定额生产任务。只要你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哪怕天天坐在那里,他们还是得给你开工资。怕啥?”车间主任给她打气。

话虽这么讲,但如果什么活儿也不干,当个吃闲饭的人,白素珍脸面儿上挂不住。她于是主动去找质检科长汇报思想,情真意切地沟通,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一门技术。

交涉了好几次,质检科长才勉强答应,让她跟着别人学习做色卡。

“给你半个月时间。如果你学不会做色卡,就回你原来的包装车间。”质检科长警告道。

“行!”白素珍信心满满地答应。

值得庆幸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好师傅。别人手把手地教她,而且极有耐心,真正到了诲人不倦的地步。她学得也很卖力。十几天时间,就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了。她做出的色卡,质量一点儿也不比师傅差。在画线、粘样品这些工序上,甚至比师傅做得还要好。

就这样,她的考勤正式转入质检科,成了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上的事情总算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二女子马红又来给她添堵。

八月下旬,暑假快过完的时候,马红两口子一起回娘家来了。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张国强在南京政治学院进修学习,回保定过暑假。小两口的住处距父母所在的干休所不远,相互来往很方便。但是,从张国强回来到现在,一个多月了,仅来过干休所一次,也就是刚放假的时候。今天是第二次,可能是因为假期快结束,来向老人道个别。

白素珍对此习以为常了。尽管张国强在她面前表现得很乖巧,见面总是满脸堆笑,非常热情的样子,妈前妈后地叫着,甚至恭维她是“最开明的老人”“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但她知道这些都是假的,故意装出来的。因为她有意无意间看过一封张国强写给马红的信。在信中,张国强把她骂得一钱不值,说她是妖怪,是法西斯,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蛇精”。她当时气得浑身发抖,怒发冲冠,可又不好发作,毕竟偷看别人的信件,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从这之后,她就看清了张国强的本来面目,知道张国强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滑头。

张国强进门时,又是满脸谄媚的笑容,对丈母娘问长问短。他拎着一大块猪肉和一瓶香油,说是过来包饺子。

马红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一网蔸苹果、葡萄之类的水果。

见张国强和马红如此破费,又表现得那么热情,白素珍猜想他们是黄鼠狼给小鸡拜年——没安好心。果不其然,一家人团团围坐吃饺子的时候,张国强咄咄讷讷地说出了今天来的真正意图。

“我马上就要回南京上学了,考虑到马红一个人住在部队太孤单,也不安全,希望二老同意让马红搬回娘家来住一段时间。”

老马和马颖没吭声,等着一家之主表态。

白素珍自然很为难。事实上,张国强去南京政治学院上学后,马红曾搬回娘家住了近一年。那段时间,她们母女相处得并不好,大小争吵就有上十次。后来马红又回军人俱乐部的家里住了。从内心里讲,白素珍不希望马红再次搬回来。她怕马红惹是生非,怕她在父母之间挑拨离间,也担心她们母女之间继续闹矛盾、生意见。可是,如果不答应张国强的要求,不让马红回娘家住,她一个单身女子住在军人俱乐部也不安全。万一马红有个三长两短,她又没办法向家人交待,内心里也不得安宁。委屈求全吧!反正张国强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到那时,马红肯定会回部队军人俱乐部她自己的家里。

“搬回来住当然没问题。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得给马红约法三章。”白素珍万分不乐意地表态,提了附加条件,“第一,每月向家里交六十元生活费;第二,主动承担家务;第三,下班后按时回家。”

“坚决同意!”张国强笑着表示赞成。

马红白了丈夫一眼,默不作声。

“如果确实在外面有事不能按时回家,必须事先告诉我们,但不准在外面过夜。”白素珍进一步补充强调。

马红忍气吞声地答应了。

马红搬回干休所没几天,老马看门的南市区税务局从老城区搬到了新城区。因为上班的路远了,没以前方便。老马每天得很早就出门,而且二十四小时不能回家,没办法帮家里买菜。买菜这差事就落到了白素珍身上。

工作刚刚轻松一点儿,家务又增加了,看来她就是个劳碌命。忙就忙吧!只要心里痛快,多做点儿事情也累不死人。这期间,最让她闹心的,还是小女儿马颖。

马颖今年十四岁,在部队干休所对面的保定市第十六中学上初二,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这几门中考必考的课程,没有一门行,每次考试成绩在班上倒数。为什么会这样?她和加枝加根是一娘所生,为什么加枝加根学习成绩那么好,而她却总是开不了窍呢?

白素珍真的想不通。她弄不明白,马颖为什么不刻苦学习?为什么要留长指甲?为什么要把一些电影明星的照片贴在日记本里?趁马颖不在家的时候,她也翻看过小女儿的日记本。她发现,马颖特别反感她经常提加枝,不愿意大人拿她与加枝相比,更不喜欢大人指挥她做这做那。白素珍因此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心里清楚,马颖是个自制力很差的孩子,对电视又特别迷恋。如果她不管,马颖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不能不管啊!

中秋节临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给父母准备礼物,白素珍触景生情,想起了家里那些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孩子——加枝、加根、马杰和马军。有谁还记得他们两个老的?别说寄钱寄礼物,连信都不给他们写一封。

正在她伤感的时候,六岁的孙女欣欣来了一封信。欣欣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写得还蛮像那么一回事。欣欣刚上小学三年级,信就写得那么有条理,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这让白素珍感到很吃惊,在马颖面前对孙女大加赞扬。

“肯定是哥哥嫂子教她写的!他们家两个老师辅导,哥哥又是作家,她当然写得好啊!”马颖不以为然,噘着嘴巴子叨叨。

白素珍趁机提议:“那你给欣欣写封回信呗。”

“不!我才不写呢。她又不是给我写的信。”

白素珍好说歹说,马颖怎么也不肯给欣欣写回信。没办法,她只好拟了个回信草稿,叫马颖抄写一遍。并且扯客观说,自己那稻草把子一样的字的确太对不起观众。

“我不抄!”马颖予以拒绝。

白素珍于是从口袋里搜出五角钱,在马颖眼前晃了晃。说:“只要你把信抄写一遍,这五角钱就是你的。想买什么随便!”

马颖这才摊开纸,拿出笔,磨磨蹭蹭地开始抄信。

信抄完后,白素珍粗略地看了一遍。错字、掉字随处可见,有的地方连整个句子都漏掉了。她生气地更正过来,让马颖重新抄写一遍。这次倒好,马颖竟然连名字都抄错了!白素珍又着急又好笑。

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怎么连一封简单的书信都不会写?连抄信都抄不利索呢?要说马颖不聪明吧,这孩子又善解人意。对妈妈特别体谅,和妈妈相处得很好。知道白素珍喜欢琼瑶的小说,她就从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琼瑶自传》,带回家里给妈妈看。还有一点,也是让白素珍既感动又欣慰的。那就是在她们母女俩发生冲突时,无论谁对谁错,马颖总是委屈求全,不与她唱对台戏。

有一次,是个星期天,吃过午饭,马颖说,她下午要去学校办板报。

“行!那你办完板报早点儿回家。”白素珍叮嘱,然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到了下午六点钟,白素珍下班回家时,屋里空无一人。

老马去税务局值班了。马红还没有下班。马颖干什么去了呢?办板报未必需要这么长时间?办到现在还没回来?白素珍本想去十六中学里找马颖,但晚饭还没做,走不开。先把晚饭做了再说吧!

晚饭做好后,六点半都过了,马颖还是没有回来。白素珍慌了,赶紧换衣服出门。正在这时候,马颖从外面回来了。

白素珍冲上去,不问青红皂白,抬手就抽了小女儿一耳光,大声质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马颖捂着被打的脸庞,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对不起!我和同学看电影去了。请妈妈原谅,妈妈别生气了。”

白素珍退坐在沙发上,喘着粗气,杀气腾腾的样子。

马颖从地上站起来,走到妈妈身边,给妈妈捶腿,拂胸,再三请求妈妈不要生气,说自己以后再也不敢偷着去看电影了。

看马颖认了错,又表现得那么乖巧,白素珍的气慢慢就消了。

还有一次,马颖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游,到晚上七点多钟没回家。白素珍支使老马去十六中探听消息。学校守门的老头说,春游的学生下午四点多钟就回家了。老马回家把这一情况告诉老婆。

白素珍一听,头嗡地就大了,第一反应就是女儿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吓得浑身筛糠一般地发起抖来。她解下围裙,准备去十六中找学校领导,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在这时,马颖却出现在了家门口。

“你为什么到现在才回来?我还以为你死了呢!”白素珍生气地质问,“你们学校的门卫讲,春游的学生下午四点多钟就回家了。你跑到哪儿去了?”

马颖耐心地解释,下午四点多钟回来的是其他班的学生。他们班回得晚一些,晚上七点钟才到保定火车站。

听完这话,白素珍知道自己错怪女儿了,心生歉意。见马颖并不在意她的恶言恶语,还向她说对不起,她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事要是搁在加枝身上,肯定会大吵大闹,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马颖在处理母女关系上,显然做得比加枝好。可是,在学习和爱整洁方面,又没办法与加枝相比。加枝对学习时间抓得特别紧,分秒必争。她学习的地方,总是弄得干干净净,东西摆得整整齐齐。而马颖呢?书包、书、文具横七竖八地扔在桌子上。三个抽屉被乱七八糟的东西塞得满满的,跟垃圾箱一样。

白素珍不明白,马颖为什么会养成这样的坏习惯。说了无数次,丝毫也不起作用。

有天傍晚,她和小女儿一起散步。马颖突然说:“妈妈,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再也不贪玩了。”

白素珍望着小女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马颖小心翼翼地告诉妈妈,这次期中考试考得很不好。英语和数学都没及格,其他几科的分数也不高。

“妈妈你不要生气!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把成绩赶上去。”

白素珍听说女儿考得这么糟,心里难过极了,可马颖已经承认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好好学习,她又不忍心责备。

唉,这丫头真是个小精怪啊!

一九九二年快过完的时候,马军退役回家了。

三年前,他从高中辍学去部队当兵时,还是非常高兴的。想到去部队后就不用坐在教室里听课,不用每天完成作业,不用参加那些烧脑的考试,还可以结交很多新战友,痛痛快快地玩耍,他乐不可支,心花怒放。在他的想象中,军营生活也充满了神秘色彩。气派的军装,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军歌,就像电影电视里常看到的那样。

直到他来到位于河北省清远县的驻军部队,才发现军营生活与他的想象相差甚远。严肃紧张,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如同电脑编好的程序,每天的日子过得都差不多。早晨六点钟起床,叠被子,出早操,洗漱,做卫生,吃早饭。七点钟开始训练,排队,报数,立正,稍息,齐步走,正步走,跑步。午饭后休息个把钟头,又开始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单腿深蹲,单杠引体向上,投弹,射击姿式。下午六点钟吃晚饭,自由活动一会儿。七点钟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接着训练到晚上九点钟,洗澡睡觉。晚上九点半一过,整个营房宿舍就熄灯了。

新兵的生活千篇一律,每天过得差不多。分到连队后,除了常规训练,还要分专业学习文化知识。这让马军非常失望,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他是怕读书才离开学校来部队当兵的,结果当兵同样要读书,同样要听课、做作业、参加考试。

这不是刚离开龙潭,又进入了虎穴?

另外,部队循规蹈矩的生活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也让散漫惯了的他很不适应。他三天两头挨批评,受处罚,关禁闭。有一次,他因为晚上翻院墙到外面买酒喝,还受过一次记过处分。今年春天,马军被部队确定为退役人员,灰溜溜地离开了军营。当兵三年多,他没有得过一次表扬和奖励,更谈不上立功,唯一的收获就是部队发的三百多元复员安置费。

回到保定的家里,他又遇上一个新难题——没地方睡觉。家里只有三间卧室。大卧室是父母的,马红和马颖分别占用了一间小卧室,再只剩下客厅、厨房和卫生间。厨房和厕所肯定没办法睡觉,马军只能提出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由于没有更好的方案,老马和白素珍算是默认了。结果,因为这事,家里又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挑事的是马红。

马红看到弟弟晚上睡沙发,最开始以为是暂时的,可过了一个多星期,见马军还是每晚在沙发上睡,心里就很生气。趁白素珍和马颖出门不在家的时候,她怒气冲冲地质问老马:“你们是不是早就商量好了,让马军一直在客厅里睡沙发?”

老马吃惊地望着女儿,又看了看站在身边的儿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马军见姐姐为他打抱不平,显出非常委屈的样子,噘起嘴巴子,嘟哝道:“从明天开始,我晚上去同学家里睡觉。”

“不行!”老马马上反对,“你晚上不能睡在别人家里。”

“可我睡在沙发上不舒服!”马军回应道,“既然你们不让我去别人家里睡觉,那你们就想办法给我安排个地方。”

老马没有哼声,过了好半天,才说:“这事等我和你妈商量之后再定。”

当天晚上,老马就把白天发生的事情讲给老婆听,小心翼翼地征求白素珍的意见。

“在客厅里睡沙发不是马军自己提出来的么?现在怎么又变卦了?”白素珍反问。

“他说在沙发睡久了不舒服。”

“什么不舒服!就是马红故意惹事,挑拨离间!”白素珍一针见血地指出。

老马默不作声,两眼茫然地望着老婆。

“这事既然他们提出来了,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白素珍思忖片刻,用商量的口气对老马说,“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马红和马颖睡一个房间,腾出一间房给马军。你觉得怎么样?”

老马笑着说:“你说咋办就咋办,我没意见。”

“我就是担心马颖不愿意。”

吃过晚饭,白素珍把小女儿约出去散步。路上,她开始做马颖的工作,劝说她和马红睡一个房间,腾出一间卧室给马军。

“不!我一个人睡惯了,不愿意和马红挤在一张床上。”马颖噘起嘴巴子,不高兴地予以拒绝。

白素珍又苦口婆心地讲了好半天道理。

“我不管这些!是你同意马红回娘家住的。马军为什么不能睡沙发?我有个女同学的哥哥一年四季睡沙发,都好几年了。马军为什么就不能在沙发上睡?”马颖振振有词地反问,理由一套一套的。

白素珍觉得小女儿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她不想继续散步了,转过身子往回走,打道回府。

回家之后,看到马红的房间里亮着灯,白素珍就让马颖回房间写作业,自己径直去找马红。

她把刚才与马颖交谈的情况简单地讲了讲,又对马红说:“自你出嫁后,马颖就是一个人睡一间房,已经四年了,养成了习惯。现在她不愿意和你一起睡,我也没办法。她还对我讲,她有个同学的哥哥一年四季睡沙发,也没什么不好。”

马红沉默了一会儿,挑衅地说:“睡沙发肯定不舒服。那就让马军去他同学家里睡吧。”

“这绝对不行!”白素珍坚决反对,“马军自制力本来就差。如果晚上在外面睡觉,与那些混小子搞到一起,通宵达旦地打牌、抽烟、喝酒、胡闹,惹出什么事情来,就更麻烦了。不管怎样,他都必须留在家里,绝对不能在外面过夜!”

马红不再吱声,准备隔岸观火,看热闹。

白素珍无言地退出马红的房间,又去找小女儿。她再次苦口婆心地做马颖的工作,叫她放懂事一些,不要让妈妈为难。

马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哭鼻子。

小的工作做不通,大的又不肯让步。白素珍气得浑身发抖,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办,想发火都找不到出气的对象。

正在这时,马红蹭过来了。她满脸堆上虚假的笑容,对白素珍说:“妈妈,你也不要逼妹妹了。既然妹妹坚持要一个人睡,那我就到客厅睡沙发吧!让马军去我那间房里睡。”

白素珍知道马红是在试探她,生气地吼道:“我管不了!你们自己想咋办就咋办!”

马红又不说话了——她内心里当然不愿意在客厅里睡沙发。

母女三人都沉默着,各人想各人的心思。这有点儿像现代京剧《沙家滨》中“智斗”的场面。

过了好一会儿,白素珍又问马红:“是马军对你讲,他不愿意在客厅里睡沙发吗?”

“没有啊!他没有说不愿意睡沙发。”马红非常肯定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要挑起这事,让我为难?”

还没等马红回答,马军从外面进屋了。

“马军来得正好。”白素珍马上对他说,“你过来坐下,我们商量一下你的住宿问题。”

她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同意马军去外面睡觉,接着问马军:“当初你复员回家时,自己提出愿意在客厅里睡沙发,怎么现在又突然变卦了?如果你不愿意睡沙发,那就让你姐回军人俱乐部。你去睡你原来的那间房。”

“算了!算了!我不去外面住,就在客厅里睡沙发。”马军赶紧表态,“反正姐夫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等姐夫毕了业,马红回她自己的家,我再去住我以前那间房。”

白素珍听到这儿,高兴地说:“还是马军懂事,还是马军乖,能体谅爸妈的难处。这事就算定下来了,以后大家再也不要提。”

事情终于解决了,白素珍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她原本想把这事儿的处理结果立刻告诉老马,让老伴儿早些宽心,但老马去税务局值班了,明天上午才能回来。

这事只能等明天再告诉老马。

第二天中午,白素珍下班回到家里。刚进门,腰间系着围裙正在炒菜的老马就喜笑颜开告诉她,孩子们睡觉的问题解决了。

白素珍感到奇怪,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马红说,她做通了马军的工作,马军愿意在客厅里睡沙发。”

一听老马这样讲,白素珍心中的怒火腾地就燃起来了。

马军复员回家时,明确表态愿意睡沙发,之后也没有提出异议。是马红故意在家中挑事,给两个老的出难题,搞得她和老马整天唉声叹气,弄得马颖伤心落泪。她好不容易把这事摆平了,马红又跳出来,在老马面前卖乖,把功劳揽到自己名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素珍冲到马红的卧房,尽量克制着情绪,用平静的话语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抖落了一遍,声色俱厉地对马红说:“你已经出嫁四年了,现在回来是个客人。既然住在这里,就要为这个家的安宁着想。如果你再故意挑事,弄得鸡飞狗跳,搞得大人小孩不得安宁,那你就回你自己的家里去住。”

马红明知理亏,红着脸一句话也不敢回。

住宿的事情总算搞定了,但另一个更大的难题,又摆在了老马和白素珍的面前——帮马军找工作。他们当初想方设法让马军去当兵,除了马军读书学习成绩差、考大学没有希望,还听到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保定市对退伍军人安置有优惠政策,能够安排到“西郊八大厂”上班。

所谓“西郊八大厂”,是位于保定西郊的钞票纸厂、化纤厂、热电厂、第一棉纺厂、第一胶片厂、变压器厂、蓄电池厂、铸机厂等八个大型国营企业。这八个大工厂是新中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产物,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因为拥有“西郊八大厂”,保定市的经济一直占据着河北省老大的位置。能够进入“西郊八大厂”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当老马和白素珍征求马军的意见,问他希望去“西郊八大厂”的哪一家时,他竟然回答:“哪一家都不想去!”

他的理由是:自己既没文凭,又不懂技术,进“西郊八大厂”只能当工人。普通工人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又苦又累,没劲儿。他希望父母拿钱去跑路子,帮他找一个坐办公室的轻松差事儿。

白素珍听马军这么讲,气不打一处来。

明知道自己既无文凭,又没技术,还想到机关坐办公室。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当兵是家里花钱走的后门,退伍时部队发的复员安置费没交一分钱给家里,现在居然要父母拿钱帮忙找工作,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些话,她不好当着马军的面讲,担心发生冲突,搞得全家人不快活。于是就煞费苦心地写了一封信,让老马交给马军。

马军: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是你二十三周岁生日。你已经是大人了。一个小伙子,应该有男子汉的志气。最起码,在生活上要做到自强自立,能吃苦耐劳,勤俭过日子,踏踏实实地生活。要为抚养你的父母尽儿子的孝心,为你的妹妹尽哥哥的责任,还要准备为将来的妻子尽丈夫的义务。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发奋努力。你也许有你的理想,可是你并没有去发奋,没有努力去实现它,而是稀里糊涂地混到了读高中。为了你能进“西郊八大厂”工作,我们花钱开后门让你去当兵。可是,你去部队并没有把兵当好。不仅没有立功受奖,还因为翻院墙出去买酒喝受了处分。你说说,花钱开后门让你去当兵,你有什么收获?又给了老人什么安慰?

总而言之,你学没有上好,兵没有当好。接下来,就应该吃苦耐劳地工作,自力更生地奋斗,勤俭节约地生活。如果你不按这三句话去做,我们全家人都难以过上太平的日子。

你去求人找工作,我不反对,也可以帮你。但是,你要我们再拿钱去送礼开后门,我不同意。因为部队发给你的复员安置费,你一分钱也没有交给家里。这事让我和你爸很伤心,也很寒心。安置费本来就是用来找工作的,而你却吃喝玩乐,挥霍得干干净净,现在又向我们伸手要钱,我们肯定不答应。

如果你想不通,可以找我谈。我希望我们母子之间能用交心谈心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你像马杰那样扯横皮,那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甚至有可能弄得家破人亡。

继母:白素珍

二月十五日深夜

老马看过信,没作任何评论,也不愿意把信交给儿子。

他的态度让白素珍很生气。而白素珍又有个怪毛病,只要心里不痛快,就必须把委屈和怒火发泄出来。如果强忍怒火在心里,就会憋出问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肠胃不舒服,导致腹泄。

整个下午她都不舒服。晚餐只吃了一个馒头,喝了半碗稀饭。没想到,半夜里小腹疼痛起来了,开始拉肚子。

老马慌忙起床给她拿药,侍候她吃了两片黄连素和两粒大蒜素,但根本不起作用。

上过厕所之后,白素珍就似醒非醒地躺在床上,默默祷告,再不要拉了啊!到了后半夜,她听到大门响动声音。

应该是马军从外面回来了。她把台灯打开,看了看桌上的小闹钟,已经凌晨两点半。小兔崽子!又这么晚才回来。她更生气了,再也没有一点儿睡意。辗转到凌晨五点钟,见老马在喧天吼地地打呼噜。可能是因为肠胃里完全拉空了,她感到肚子有点儿饿,就支撑着酸软无力的身子,起床做早餐。

早饭做好后,马军还在客厅的沙发上呼呼大睡。

老马从厨房里往外端饭菜时,感觉有点儿为难,不知道在哪里吃饭比较好。他犹豫片刻,把本来已经搁在客厅餐桌上的泡菜和馒头重新端起来,招呼大家到马颖的房间里去吃饭。

白素珍见此,气不打一处来。她恨老马软弱无能,不会管教孩子。为什么不把马军喊起来?为什么不让他腾出地方让大家吃饭?如果他是加夜班到凌晨两点半才回家,可以让他多睡会儿,但他是打麻将到这么晚才回家,根本就没有睡懒觉的权利。不应该让他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老马见儿子这个样儿,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和这种懦弱而又糊涂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完全没有安全感,更谈不上幸福。

大家挤在马颖的房间里吃完早餐,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老马一边清场做卫生,一边等着马军睡醒。他催了马军好几次,但马军依然懒在沙发上,哼哼叽叽答应两声,接着又睡。

到了七点钟,白素珍实在看不下去,强行把马军从沙发上拖起来。

马军坐在沙发上,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皱着眉头说:“我不舒服,胃痛。”

“既然你身体不舒服,为什么还要在外面玩得那么晚?”

马军瞟了白素珍一眼,腾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恼羞成怒地冲出客厅,进入卫生间,“哐”地一声把门关上。

白素珍见他是这态度,强压的怒火又燃烧起来。她嘴巴子如扣动了扳机的机关枪,哒哒哒地开始扫射:“都怪我混账!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要抚养你?养大了有什么好处?成天气人!你不知要把这个家弄成什么样子才罢休!”

老马赶紧找出自行车钥匙,递给白素珍,催她去上班:“快走快走!要迟到了。嚷啥子嘛嚷?”

“我都忍了好些天了!心里憋屈你还不让我嚷?你是想让他把我气死吗?”白素珍接过车钥匙,嘟哝着出门,蹬蹬蹬地下楼去了。

听到家里没了动静,马军才从卫生间里走出来,洗口洗脸,坐在客厅里吃饭。

他从部队退役回家快三个月,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前段日子正值元旦春节,大家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加上杂七杂八的事情,忙忙碌碌,日子过得还算祥和。马军还在家里请过一次客,让一大群男女同学来打牌、聚餐。菜是他们自己买来自己做的,烟和酒也是他们带来的,只是借马军家的场地。抽烟,喝酒,打扑克,打麻将,吵吵嚷嚷地闹了一整天。因为没节制地喝酒,好几个人都醉了,接二连三地跑到卫生间里去呕吐。满屋子的烟味、酒味、呕吐物的腐臭味,搞得家里乌烟瘴气。

看到这群年轻人,白素珍当时很纳闷。她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聚餐?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喝酒?而且一定要喝得往外吐!难道呕吐的滋味好受吗?居然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跑到厕所里去呕吐,真不害臊!虽然她很讨厌这群孩子,但考虑到他们是马军的朋友,就没有把内心的不快表现出来。不过,事后她还是警告马军,再不许他把狐朋狗友弄到家里来瞎闹。

不让别人来自家,马军只好去别人家里——玩是肯定要玩的。他现在没工作,又没事做,不玩能干什么?成把的时间如何打发?他总是在外面玩到深更半夜,甚至到转钟之后才回家。马军已经拿定主意,既然父母不给钱他找工作,他就这样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反正吃喝不用愁,住的地方也凑合。

“就让你们两个老的把我养着吧!”每想到这一点,他忍不住偷着乐。他承认自己没出息,也不争气,但落到今天这地步,当父母的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子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他认为父母不合格,尤其是继母白素珍。

白素珍对子女的要求看似很严格,谈起道理来一套一套,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只知道实行“法西斯专政”,完全不顾及子女们的感受。她不懂少儿心理学,不知道小孩子同样需要尊重,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水平,更谈不上教育理论。她一意孤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导致家里的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没有一个真正认同和服从她的管理。

加枝之所以学习那么刻苦,就是想考取大学后离开这个家。她出国后再也不与家里人联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马颖之所以不好好学习,是因为白素珍过分溺爱,让她觉得家庭条件不错,又是老幺,没有必要去发奋努力苦读。

马杰、马红和马军之所以不孝,并非因为不是白素珍亲生,而是由于白素珍对他们不好,没有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再加上白素珍把金钱看得特别重,不愿意花在他们头上,让他们心生怨恨……

马军认为,家里的孩子没什么不对,错的都是她白素珍。

就拿这次找工作来说吧!他去民政局了解过,退伍军人安排工作都得花钱。社会风气就是这个样子,能有什么办法?他找过市民政局的一个副局长,别人明确告诉他,只要他肯出一千块钱,就帮他安排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他回家把这话说给父母听,结果白素珍不认同,还说民政局那个副局长是借机敛财,送了钱也未必能够兑现。

“你不爱学习,没有文化,不懂专业知识,没有专业技能,别人能给你安排什么好工作?你只配当普通工人,卖苦力、干粗活,根本就没有资格坐办公室。”白素珍指责挖苦道。

马军敢怒不敢言。既然是这样,他就决意啃老,坐吃山空地混日子,看两个老的怎么办。

白素珍有时也很矛盾。她觉得,如果坚持不拿钱给马军找工作,老马、马红和马军都会把她当仇人。尤其是马军,还不知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她呢?孤立无援,得不到家里任何人的支持。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她有说不出的孤寂、苦涩、痛苦和迷惘。她现在身体又不好,总是病病歪歪,不能生气,更不能受气。不然的话,肯定会被气病甚至气死。马颖才十五岁,还在上初中,学习成绩又那么差。老马已入花甲之年,身体也不是很好,如果家庭的重担落到他一个人的身上,也会累趴下……看来,她最终只能屈从,向命运低头。马军要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花钱去买他喜欢的工作,也为家里买平安。但是,她还是心有不甘啊!如果马军考上了大学,拿再多的钱供他读书,她都愿意。现在他只是怕苦怕累,不肯当一个普通工人,家里为什么要拿钱去帮他开后门?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身强力壮,为什么就不能去干苦重活儿?他高中都没读完,不会写文章,不懂财务,搞不了文秘,当不了会计,没有任何专长,能找个什么轻松工作?

这些道理又没有人愿意听。真是无助啊!白素珍因此感到极度的悲哀和痛苦。有时她想,如果家里只有她、老马和马颖三个人,也许她的苦恼会少一些,心情会畅快一些,不会有太多的压抑感,可家里偏偏还有马红和马军。这姐弟俩没什么正经本事,歪心眼却不少。动不动就在家里一唱一和,故意惹她生气。

这天吃午饭的时候,马红侃侃而谈,说她有个闺蜜,人长得蛮漂亮,又聪明能干,却嫁给了一个又矮、又胖、又难看的男人。

“那是为什么呀?”马军问。

马红回答:“那男的有钱呗!”

“那男的是大款?还是大官?”

“屁!就一普通老百姓。闲在家里,还没一个正经工作。”

“那他哪儿来的钱?”

“他是没有钱,但他爸有钱啊。”马红说,“他爸爸的钱还不就是他的钱!”

马军看了一眼白素珍,接过话茬问马红:“按你这么说,我爸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啰?”

……

听到这姐弟俩编好的台词,白素珍气得饭都吃不进,把碗筷一丢,就进房间休息了。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骂这姐弟俩。

马军若是她的亲生儿子,怎么会在她面前说出这样的话?他要是稍微有点儿志气,就不会说他爸的钱是他的钱。马红要是有点儿廉耻心,也不会认为公公的钱就是儿媳妇的钱。

还有一次,也是吃中午饭的时候,马军危言耸听地讲故事,说河北大学有个高材生,从六楼跳下来自杀了。

“为什么?”白素珍好奇地问。

马军回答:“这个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当好,平时总有同学请他吃饭。他的生日快到了,就想请那些曾经请过他的同学到馆子里吃一顿。可是,他父母不给钱。他一时想不开,就跳楼自杀了。”

“死得好!死得活该!这种人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白素珍气愤地说,“现在供一个大学生读书多不容易啊!他父母每月付他那么多生活费,他还要父母拿钱请同学聚餐,真是个没良心的东西!”

马军对这种评价显然不满意,又拿不出理由辩驳,于是就把话锋一转,高谈阔论:“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好几万块钱,有的还要送出国读研究生,但送出去的人,拿到博士硕士学位后,又有几个回来?他们出国后只图自己享受,根本就没想到报效祖国,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管。”

这话如尖刀一般,直戳白素珍的心窝子。不过,她没有让马军带进水沟里,强词夺理:“你说得不错。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得花不少钱,但我们家里供养一个大学生却没花多少钱。抚养加枝到大学毕业所花的钱,绝对没有抚养你到现在所花的钱多。”

马军听到这里,翻了翻白眼,露出极度不满的表情……

姐弟俩就是这样一唱一和地演双簧,让白素珍难受。还有,小女儿马颖同样让她不省心。

白素珍每天凌晨四点钟起床。洗米煮稀饭的时候,就到马颖的房间整理那如同爆炸过的写字台。要是马颖的日记本在桌子上,她就会随手拿起来翻一翻,可看过之后,又感到特别难过和生气。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连简单的日记都不会写。字写得难看不说,内容毫无意义。错字、掉字、病句随处可见,不会写的字总是空着。这哪里像中学生写的东西啊?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呀!但她就是懒得去翻阅,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

“唉!上帝为什么要如此惩罚我,给我这么一个不爱学习、不爱整洁的幺姑娘?”白素珍悲观地想。

她曾把加枝拿出来作例子,要求马颖向她大姐学习。

马颖不高兴地嘟哝道:“我才不向她学习呢!她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出国,为了不管你。我不出国,我要在家里陪伴你,孝顺你。”

听了这话,白素珍心里五味杂陈。

算下来,又有一年多没有收到加枝的来信。出国七年,加枝只给家里写过三封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她为什么不写信?会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