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爬坡岁月 > 第71章 时来运转

爬坡岁月 第71章 时来运转

作者:沈常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4 11:26:43 来源:文学城

对于王加根个人来说,一九九0年至关重要。

这年他将再次参加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重圆律师梦。往年的律师资格考试都是在国庆节前后举行,而今年“十一”期间北京在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开考时间提前,调整为八月二十号。

王加根觉得考试提前是好事。复习备考是非常折磨人的事情,早考早解脱。两年前,他从零起步,两个多月自修完大学法学专业四年的课程。仓促应战,还考了全市第三名。这两年,他一直在参加法学专业自学考试,复习按部就班。虽然有时犯冷热病,但总的来看,法学知识的积累和熟练掌握程度,比两年前强得多。不出意外,他相信自己能过关。当然,考试如同足球比赛,实力是基础,有时还得靠运气。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有没有可能时来运转呢?

去江汉农场借钱空手而归,王加根心里一直窝着火,好些天都不快活。他本想给厚义和厚道各写一封信,质问他们:王家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房产,怎么就成了王厚义的养老保障金?你们还要脸不要脸?有没有一点儿廉耻心?

信写了个开头,他又放弃了,觉得没这个必要。既然王厚义下定决心要败光王家的祖业,再去讲道理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不是看不起我么?他们不是拒绝提供帮助么?那我就要争一口气,活出个人样儿来,让他们看看。你王厚义不借钱给我,我也要想办法把彩电买回来!”

他准备去找其他亲戚、朋友、老同学、老同事借钱。只要能借到钱,只要能买回彩色电视机,哪怕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他也愿意。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及。但是,真正到了行动的时候,又迈不出那一步,连写信试探的勇气都没有。

唉,借钱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平日向别人借五块十块钱,他们都开不了口,又怎么好意思向别人借如此大数目?参加工作这些年来,除了结婚那年找邹贵州借了两百元钱,他们还没有向其他同事、同学和朋友借过钱。这次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去江汉农场,钱没借到不说,还受了一番愚弄和羞辱。连亲生父亲都不肯借,外人凭什么借钱给你们?

正在他们为此而苦恼的时候,喜从天降。王加根收到了黑龙江某文学杂志社寄来的样刊。他的中篇小说《房子儿子》发表了!还刊发在头条,占了当期杂志三分之一的篇幅。

这条爆炸性新闻一下子轰动了牌坊中学。不少人都到邮局买那本杂志,抢先阅读。当然,也有人对小说内容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只关心能得多少稿费。

王加根的《男人的眼泪》在《槐荫文学》发表时,收到二十元稿费,还不够他请客的花销。不过,这次不一样。《房子儿子》是中篇小说,有四万多字,篇幅比较长,又发表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上,有人预测,稿费肯定会超过一百元,两百元也有可能。

大约过了一个月,杂志社寄来了汇款单,稿酬金额六百元,相当于王加根一年的工资。

他从来没有一次性得到这么多钱!从邮局取出这笔巨款时,他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了这笔钱,加上家里的存款,以及他近几个月在其他报刊发表作品所得的稿酬,买彩电的钱足够了。

当他拿着家里那本零存整取存折,到中国A银行花园镇办事处提前支取存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劝他慎重考虑。因为那笔存款还有三个月就到期,提前支取,会损失六十五元的利息。

“如果不急用,就等等。”别人非常真诚地建议,“现在支取的确划不来。”

王加根犹豫片刻,还是坚持提前支取。

欣欣天天在家里喊着“要看电视”“要看假人儿”,吵得他耳朵里都起了茧子,他一天也不想等下去。再说,买大件电器就是要下狠心。有钱时不买,过段时间说不定就变了主意,把钱挪作他用。

花园镇的那些商场商店肯定没有彩电卖,买彩电得去孝天城或者武汉市。那么大个家伙,如何把它弄回家?搬得动么?

正在王加根为这些事犯愁的时候,方红梅提出了建议:“你去找敬文吧!让他帮忙买。他在孝天城朋友多,门道儿广,也许能找个卖彩电的熟人,这样买的东西放心,说不定价格还能优惠。”

加根想想,觉得老婆的建议有道理,就抽了个周末到孝天城,找到了小舅子。

敬文听说姐夫要买彩电,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金安的老婆正好在五金商场上班,我们去找她。”

郎舅俩风风火火地来到孝天市五金商场。

金安的老婆正好在上班。

她说:“商场刚好进了一批国产彩电,陕西咸阳生产的。虽说不是名牌,但质量还不错,价格也便宜。我可以去找经理批条子,按批发价卖给你。”

这真是太好了!

那款彩电十八英寸,售价两千一百元。金安的老婆跑上跑下地找人说情,但按批发价还是困难,最后商场经理拍板,打九折。

王加根交了一千九百多块钱,彩电就到手了。

中篇小说发表,彩电买到了便宜价,是不是时来运转的迹象?

这年秋季开学时,王加根和方红梅又被安排教毕业班。学校再次对他们委以重任。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中考惨败,给校长肖玉荣敲响了警钟。这一届初中毕业生,考上中专和重点高中的只有三个人,创牌坊中学建校以来的新低。暑假快到时,肖玉荣就宣布,下一届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分别由王加根和方红梅担任——夫妻俩每人负责一个毕业班。

暑假补课刚刚开始,腊梅来到了牌坊中学。她告诉姐姐和姐夫两个好消息:一是李华生了个儿子,敬文当了爸爸;二是她马上就要调到方湾工商所,回家乡工作。

“我的事得感谢金安!”腊梅激动地说,“金安在市人事局上班,我的调动是他帮忙办的。”

另外,牌坊中学上半年新建了一栋办公楼,位于学校操场的最北端,上下两层,每层六间房。

肖玉荣说:“老师们下学期就可以搬到新楼房里办公,原来的办公室改成教职工之家,兼做会议室。”

说这话时,她神情骄傲。这栋办公楼,俨然成了她在牌坊中学立下的一块里程碑。

好事一桩接一桩,算不算时来运转?

当然,王加根也遇到了一点儿不如意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家彩电买回不久,广播电视里就宣布,国产电视机行业性降价。其中,彩电降价幅度在百分之十五以上。

听到这条新闻他就懵了。提前支取银行存款,损失利息六十五元,彩电现在又降价三百多元,加起来就是四百多元的损失啊!为什么不听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再过三个月买电视机该多好!

因为这件事,他郁闷了好几天,被方红梅骂了好几天。本来,他想把电视机退掉,但敬文坚决反对。

敬文说,买电视机时金安的老婆帮了忙,优惠了两百多元,就算现在降价三百多元,也就多花了百把块钱。为这百把块钱去退货,金安老婆面子上肯定挂不住。更何况,他正在找金安帮忙办腊梅的调动。如果王加根去一闹,腊梅调方湾工商所的事情说不定就泡了汤。

权衡利弊,王加根只有自认倒霉。

他还自我安慰,钱乃身外之物,犯不着为钱怄气。只要人好好的,损失的钱总会赚回来。因此,这件事也算不上走霉运。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带着愉快的心情,王加根满怀信心地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考试结束后,自我感觉良好。他保守估计,这次考试的总分,肯定比上次要高。至于五门功课能否全部超过六十分,仍然没有把握。题目的确太难了,案例分析特别多。尤其是《律师实务》,虽然他全部做完了,但是对是错还拿不定。行了!考完了就不去想它了。只要正常发挥,就没什么值得遗憾的。哪怕再次失败,也没什么关系,大不了两年后重新再来。

考试成绩两个月之后才出来,他暂时可以不考虑这件事。新学年开始后,又面临一个新难题:夫妻两人教毕业班,并且担任班主任,肯定忙得像打仗一样,他们的女儿怎么办?欣欣四岁了,仍然没地方上幼儿园,总不能让她天天关在家里看电视吧!

“要不,我们干脆送她去上学!”有天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王加根这样提议。

“上学?去哪儿上学?”方红梅反问道,“附近又没幼儿园。你未必天天送她去花园镇?”

“我是说,让她上小学。”

“上小学?她才四岁呢!拉屎都不会擦屁股。你开什么玩笑!”方红梅觉得王加根神经不正常,“再说,哪所学校愿意收这么小的娃娃?”

王加根平心静气地解释,他想这个问题已经好些天,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新学期开始后,他想把欣欣送到邹肖村小学上一年级,全当是让学校帮他们带孩子,也解决了欣欣没小朋友玩这个难题。

“我们还可以动员广广黄,让他家妮妮也去邹肖小学读书。这样欣欣就有了一个伴儿。”

听王加根这样讲,方红梅也觉得有些道理。她没有继续反对,却怀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小孩子年满七岁才让报名上学,邹肖小学要是不收呢?”

“这个你放心!我去找邹山青。”

王加根是邹山青的大恩人。正是他妙笔生花,才让邹山青评上了全国优秀教师,从民办教师转成了公办教师。人家巴不得有个机会报答,怎么会在这件事情上作梗呢?更何况,邹肖小学的教师王加根都认识,而且关系不错。当他带着欣欣和妮妮两个小朋友去报名时,没有遇到任何障碍,一年级的班主任还抢着要这两个小家伙呢。

报上名之后,王加根家里立刻忙乱起来。

夫妻俩带女儿上街买书包,买铅笔盒,买铅笔、橡皮和绞笔刀,买五颜六色的彩笔和各种各样的作业本。方红梅教欣欣穿背带裤时,如何解开扣子上厕所,拉完屎之后,如何揩屁屁。嘱咐她,如果口渴了,可以去附近“校长奶奶”家里要水喝,说“校长奶奶”的姥姥总在家,会给欣欣水喝的。要是其他同学欺负,可以去找班主任,或者直接告诉邹校长。铅笔芯断了,应该用绞笔刀绞,不要用小刀削,以免划破手指头。放学时如果遇上下雨,不要一个人往家里跑,就坐在教室里,等着爸爸妈妈送雨伞去接。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尽量和其他同学一起走,如果听到狗子叫,不可撒腿跑,不理它,埋下头走路,狗子是不会咬人的。要是碰到隔壁的欢欢,则要想办法躲开……

为了减少在学校里拉粑粑的次数,避免擦屁股的麻烦,每天早晨一起床,方红梅就让欣欣去后院子里蹲着。有效果最好,没效果也要蹲几分钟,然后再去刷牙、洗脸、过早。趁这个空当,方红梅还会叠几张卫生纸,塞进女儿的书包,再送她去上学。

最初几天,方红梅只把欣欣送到部队抽水房,让她和妮妮一块儿走。反正妮妮妈妈不上班,有时间送孩子。

几天之后,欣欣不乐意了,说妮妮总是睡懒觉,她去的时候经常没起床,害得她在抽水房里等半天,有时到学校都迟到了。她不愿意和妮妮一块儿走,要直接去学校。可这么长一段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杂草丛生,沟沟坎坎。她一个人走怎么行呢?

无奈,王加根和方红梅只有轮流接送。哪个没有课,哪个就负责接送孩子。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傍晚送,每天往返跑两趟。逢到学校开大会,或者两人都有课,才把欣欣托付给妮妮妈妈。

暑假结束,新学年开始的时候,牌坊中学人事小有变动。

董志芳随转业的老公调走了。新分配来一个师专毕业生,顶替她教英语。黄老先生因病提前退休,从季店乡调来一个年轻语文教师,填补空缺岗位。走两个,来两个,人员总数没变化。

新来的语文教师叫邹发松,二十四岁,尚未结婚。他其实是牌坊乡人,家就在邹肖村。师范学校毕业时,鬼使神差地分配到了季店乡,在季店中学干了五年。

孝天市所管辖的二十多个乡镇中,季店乡相对落后,属穷乡僻壤。而紧邻花园镇的牌坊乡,则是发达乡镇。因此,邹发松这次调动,意义不仅在于回归故里,而是“人往高处走”的提升,是喜事。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邹发松并非喜形于色,看上去比较平静。

邹发松的办公桌与王加根的紧挨着,座位正好面对面。他对王加根比较尊重。工作上遇到困难,常寻求王加根的帮助,教学上碰到问题,也虚心向王加根请教。

按惯例,新入校的教师必须讲公开课。邹发松也不例外。他的那堂公开课讲得非常成功,听课的领导和教师赞不绝口。王加根也觉得他教学教学功底扎实,具有担当把关教师的潜力。

亚运会开赛后,王加根邀请邹发松去他们家看实况转播,但邹发松总是说家里有事,一次也没有去过。平时教师们打麻将、斗地主,邹发松也很少参与。看上去,这小伙子性格孤僻,似乎不太合群。

邹发松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只有年迈的父母双亲,种着几亩责任田。眼下他实际上是“独苗”,父母视若掌上明珠,能让他干什么事情呢?

王加根发现,邹发松的信件比较多,大多是从季店中学寄过来的,隔几天就会来一封。邹发松看信时,总是把抽屉抽出一半,手拿信笺,放在抽屉里面。看完信,脸色就会黑下来,坐在座位上发呆。有时,他也站起身,走到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手扶栏杆,眼睛茫然地望着远方。他一句话也不讲,似乎是在冥思苦想,有无限的愁绪和忧伤。

他有什么心思?因为什么事在发愁?

王加根想询问,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各人有各人的**,既然别人不想说,何必要去打听?更何况,他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咸吃萝卜淡操心?

开学第一天,当肖玉荣带着他来到初三(1)班,宣布他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时,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延续了好长时间。

此情此景,让王加根热泪盈眶,发表感言时,声音都在颤抖。时隔一年,重回毕业班,他没有想到会受到学生如此热烈的欢迎。

牌坊中学教师和学生,都知道他在闹调动,想当逃兵,大家有理由冷落他,但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对他充满了期待。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他的事业其实在学校。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就应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把书教好。虽然教师待遇比较差,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拮据,生活清苦,但教书育人的乐趣也不少。

王加根闹着要改行,要调走,除了老婆的逼迫和为孩子着想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社会的偏见和外界的舆论所绑架。因为身边的人都觉得,只有跳出教育界,改行从事其他职业,才是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敬仰和尊重。他其实并不清楚,如果真的走出校园,从事其他的职业,究竟能够混得怎么样,会不会比教书做得更好。他闹调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回首已经走过的二十六个春秋,外界的舆论和世俗的观念对他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牌坊中学虽说距花园镇有几里路,但位置并不算特别偏僻,交通也方便,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学校环境也美化了,有水、有电、有住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加上他们两口子的书教得不错,在社会上口碑好,生活应该是比较惬意和充实的,但不时又有人泼冷水。说教师职业有名无实,因为他们没有挤进城市而直摇头,嘲笑他们没本事,不会拉关系、走路子,百无一用是书生……

王加根想起这些就苦恼至极。

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弄得他无所适从,有时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唉!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过日子,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被别人的意志所左右?如果总在乎别人嚼舌头,你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走自己的路,莫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认为正确,感觉滋润和快活,日子就该怎么过。眼下,他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把书教好,把初三(1)班带好,争取明年中考取得好成绩,不辜负学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期望。

工作上的事情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刚刚上小学的女儿,责任更是重于泰山。

欣欣虽说没有上幼儿园,但多多少少还是受了些学前教育。除了爸爸妈妈教她,还有牌坊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们。尤其是学校里的那些女学生,平时都喜欢逗欣欣。课间休息,或者上体育课、音乐课的时候,她们都会围着欣欣转,甚至把她抱到教室,教她说话,教她唱歌,教她做游戏,教她辨别各种各样的物品。

王加根对女儿的教育当然更具目的性,形式更丰富。

他教欣欣码积木,弹玩具钢琴,背古诗词,唱儿歌,认字。卧室的墙上贴满了《看图识字》,他又从新华书店买回《幼儿学拼音》《看图读寓言》《看图读神话》之类的配有图书的磁带,还找邹山青校长要过一套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一有时间,就对女儿展开教育攻势。

大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些儿歌和诗词,欣欣背起来都相当快,而且学着爸爸的声调,极有抑扬顿挫。讲起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也挺像那么回事,但识汉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走在花园镇的大街上,她常把汽车站或火车站的“入口”念成“人口”,把“巴士”念成“巴土”。

粗心也许是小孩子的通病,而欣欣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性格特别急躁。教她按照图例码积木,搭火车,盖楼房,做小桥。她码着码着,如果重心不稳歪倒,她就会大喊大叫,挥舞着小手,把桌上的积木哗啦啦地扫得满地都是。这样仍不解恨,还要抬起小脚,狂踩那些积木,愤怒地把它们踢得满地打滚儿,然后扬长而去……并且,这一天她再也不码积木了。

欣欣三岁的时候,已经会背好几十首儿歌和诗词,会写一百多个汉字。王加根和方红梅以此为骄傲,经常在外人面前炫耀。欣欣也高兴得摇头晃脑,边走路边背诵边歌唱。但好景不长,自从部队抽水房里来了妮妮之后,她就不愿意呆在家里跟爸爸妈妈玩儿,天天闹着要去找妮妮姐姐。

妮妮比她大一岁,但个头与她差不多。两个小姑娘一见如故,如胶似漆,整天形影不离。她们在部队抽水房或者学校的墙角里,一蹲就是大半天。玩的东西无非是砖头、瓦片、玻璃珠子、野花、野草和泥巴。假做饭、过家家之类的游戏,替代了以前的背诵和认字。或许是因为一直没有小朋友玩的缘故,欣欣格外珍惜与妮妮之间的友情。除了吃饭和睡觉,巴不得一天到晚与妮妮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强行把她关在家里,逼着她学习,她就又哭又闹,急得抓耳挠腮。把铅笔、纸张、图书、玩具乱扔一气,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赖不起来。

方红梅心软了,说:“爱玩儿是小孩子的天性。她往后吃苦用功的日子还长着呢!就让她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吧。”

松了这道绑,便不可收拾。

到今年去邹肖小学报名时,欣欣学过的那些儿歌、诗词和汉字基本上都忘记了,就像没有学过一样。她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成为小学生的。

刚上学的时候,每天都是大人接送,但没过多久,欣欣就主动提出,上学放学不要大人接送,她自己走。

王加根和方红梅自然不放心,坚持要再多送一段时间。

小家伙又哭又闹,说别的同学都是自己上学,只有她要爸爸妈妈接送,别人都笑话她了。

王加根说,别的同学住得近呀,他们就在村子里面住,不用走那么远的田间小路。你和妮妮那么小,如果没有大人陪着,在路上碰到坏人怎么办?遇到老黄牛怎么办?有时路上还有盘着的水蛇,村里还有狗子哩!

欣欣说她不怕,那条路上走的人多,还有好多大哥哥大姐姐,她都认识。

争来争去,最后达成共识:天气晴好,路好走时,欣欣自己去上学;刮风下雨,路不好走时,大人接送。

虽说有君子协定,大人还是不放心。有时欣欣出门之后,他们就在后面偷偷地跟着。这种跟踪行为,一旦被发现了,她就哭丧着脸,蹲下身子,或者坐在地上,不往前面走,非要爸爸妈妈回去不可。

北京亚运会结束时,中国选手喜获大面积丰收。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榜首,确立了亚洲体坛霸主地位。这一优异成绩,似乎给王加根也带来了好运气。

半个月后,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分数公布,他的总分名列孝天市第一名。不过,仍然有一门不及格,能不能取得律师资格,还是要看最后划定的分数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