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容往门口望去,一位丽人背光站在门间,原来是之前那位病人,许是来打招呼的。
“还不知道这位小娘怎么称呼?”梁玉容起身,两人相对走向对方,还有两尺距离的时候停下,相互行礼。
“鄙姓郑,名福会。梁小娘称一声小福会便是。前几日多谢梁小娘赐方,近日舌相已然好多。”
“郑小娘客气,如若不嫌弃可称我的雅名‘无瑕’。”
“那我便如此称呼了。”郑福会今日还绾着之前那个矮髻,但是和身着和梁玉容一样的半臂。此刻显得拘束,似乎还有话同她说,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
于是梁玉容开口:“小福会待会要行什么差使,可否介意我一起去?”
郑福会眼中闪过喜色。
她确是个美人,眼睛大如牛眼,灵动含情,整体长相端正而不失温润。如此美人,看得梁玉容心情舒畅。
郑福会思考了一会儿,说自己今日打算在掖庭局行缝纫的差事。梁玉容应下了,二人一同前往掖庭局。
走在路上,二人无言。梁玉容让系统打开人际面板,查看郑福会的信息,发现她是都畿道洛阳人,旁边特性标着一个大大的“倾国倾城”。对梁玉容的好感有三十,想来是拜药方的功劳。
系统这时候出声提醒:“小玉可以在商城购买青梅,送给郑福会可以提升好感,另外赠送通宝可以提升你对她的牵制,使她不会与你交恶。”
于是梁玉容“大手一挥”将三十锭金兑换成了三十万通宝,又用五百通宝,买下了一百颗青梅。然后停下来,戴着玉镯的右手伸向随身的小型储物袋中。
“小福会,结识你这样的美人,我心甚喜,赠你青梅以示心意,”然后在郑福会略显惊讶的眼神下,掏出了用袋子装的三十颗青梅,又拿出八百通宝,递给郑福会,“我见你上次买药时面露难色,想来傍身钱财并不多,这些就当是我对你的帮助。”
郑福会收下青梅,打算做成梅子酒,还有晒成梅干,却怎么都不愿收下八百通宝。
“你收下吧,其实那日如果是用我的药材,我不会收你一文。你不收我良心不安,而且若是没好全,之后你还要从太医署购药,这也是用钱的地方。你收下吧,我傍身钱财不薄,比起这些钱财,我真心想与你交友,为你着想。”梁玉容说得郑福会脑袋迷迷糊糊的,不再好推脱,于是收下了钱财。
这时候系统提示:“郑福会现在对你好感评级为情同手足,牵制评级为言听计从。”
真是奇怪的衡量方式啊,梁玉容心想。
郑福会慎重地收好八百通宝,又把那袋青梅系在腰间,“其实无瑕也甚美,担得起无瑕这个雅名。”梁玉容闻言摸了摸自己的脸,笑了笑,耳朵红得像落日时的彩霞。
二人来到掖庭局,一楼行差事的宫人不少,梁玉容选择给内官贵人的衣裳熏香,忙里偷闲做了个鱼篓,还纳了双鞋底,于是半日就这样过去。待梁玉容收拾好东西,准备去用午膳,刚好遇见秦漪从掖庭二楼下来。郑福会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朝她走过来。
“小玉姐姐,你身上好香啊。”秦漪凑在梁玉容身边,轻嗅了几下她身上的味道。
“是吗,”梁玉容闻言,伸直两只手,仔细闻闻,“似乎是有点。”
“大概这就是‘久居兰室不闻其香①’吧。”郑福会这样打趣道。
秦漪打量了一眼郑福会,才看向梁玉容问:“这位是?”
“同我们一样的新进宫女,姓郑。”
“郑姐姐。”秦漪行了个叉手礼。郑福会也回礼,却不多说什么。
用过午膳,众人又继续自己的差事——宫里是没有所谓的午憩时间的,恰恰是为了防止宫人们下午迷糊犯错,所以中午是不可以睡着的。
梁玉容依旧拿着银制熏笼为衣裳熏香,只是暂时没什么贵人的衣裳送来,于是继续早上的活计缝制了一双线鞋。
郑福会和秦漪下午一起与梁玉容做缝纫的差事。
郑福会取过一只梁玉容已经做好的线鞋,仔细观察、摩挲,感叹:“无瑕做得又快又好,真是厉害。”
梁玉容含笑说道:“不过熟能生巧罢了,算不得什么。”
“无瑕?为何郑小娘如此称呼小玉姐姐?”秦漪手上正缝着一件衫,这时候停下来问出疑惑。
“我十岁离开管城县老家,来到长安住在姑姑、姑父家学习诗书礼乐。姑姑、姑父第一眼见我就说我的容貌如美玉无瑕,但寻常人家不取字,所以就叫了这么个雅名。”
郑福会和秦漪仔细看梁玉容的脸,确实肤若白玉,没有伤疤、没有痣。“小玉姐姐是美人啊。”秦漪感慨。
郑福会笑着说:“无瑕前头还和我说我是美人,其实她自己就如同天人下凡。”
秦漪闻言,和梁玉容对视一眼,掩着嘴笑了起来,然后就变成三个人膝靠着膝,轻声地笑着,肩膀微动。
到了放晚膳的时间,郑福会依旧和梁玉容待在一起,滕婵娟、齐威仁、艾永长都找了过来。
“婷婷姐姐和阿门姐姐呢?”这是秦漪问的,秦漪是她们房间最小的,所以遇着谁都叫姐姐。
“阿婷一直在东厨帮厨和学习,估摸着已经在厨房吃了。”齐威仁是从东厨寻来掖庭局的,所以她这么答道。
滕婵娟这时压低声音小声地说:“罗门姐姐今天去洒扫,听说和别人闹了不快。下午的时候不知道做了什么,让那个人受了责罚,大家都说她心思深沉。可能现在她自己一个人在哪里待着,疏解心情呢。”
滕婵娟说起这事,让梁玉容想起:上一世罗门就是善于心计之人,但是对大家也还算和善,只是喜欢独来独往。后面她和燕婷一起在尚仪局,为了晋升使燕婷犯了错误,失去了和罗门竞争的机会。所以这一世梁玉容对她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
大家用了膳食后,暮鼓响起,众人开始收拾碗筷,准备返回野狐落。
①出自王肃《孔子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