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侠她占山为王 > 第13章 第13章

女侠她占山为王 第13章 第13章

作者:荠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21:53:39 来源:文学城

燕惜妤左右两边看了看,趁着离的还远,她快步走到一棵树下,把背篓往地上一搁,然后她挨着树坐着,把包裹放在膝上,静静地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有两名官差骑着马先过去,然后又等了一阵子,听见了轮子转动的声音。

燕惜妤顺着声音伸长脖子看了眼,发现是五匹马拉着五辆木板车,木板车上堆着麻袋,麻袋堆上还绑着几口大铁镬。

跟着马车走的官差,大概有三十来人,个个都腰佩大刀,其中十几人骑着马,剩下的都走着路。

有一名骑马的官兵身上还背着一面旗帜,燕惜妤仔细看了看,旗帜上面是一个“承”字。

在这队官兵后面跟着的,全是衣着破旧的灾民,男女老少都有,大部分人都是走着路,有些人挑着担子,还有些人推着独轮车。

偶尔能看见一两头牛拉着板车,拉板车的驴子倒是比牛多了那么几头。

不过有牛车和驴车的人家应该是大姓家族,他们把牛车和驴车围的严严实实的,老人和小孩偶尔会上板车上坐一会,但大多数的时候都还是沉默地靠双脚走路。

这一群灾民跟着前头带路的官差,一路风餐露宿地走向遥远的边地。

朝廷下旨安顿灾民,知州大人安排官兵带这些灾民去边地,路上还负责每天三顿粥。

一早在林中露天醒来后,官兵会叫灾民里的妇人去帮着煮粥,就着些腌菜,吃了第一顿之后,就开始赶路。

灾民的队伍很长,拖拖拉拉的,负责带路的官兵会看日头让人休息。

晌午休息的时候,又是一顿粥。有些赶路之后还能动弹的灾民,吃了粥之后,会上山找野果和逮些田鼠之类的,又或者如果有看见小溪,就下水摸鱼。

总之凡是能吃的,都找来吃了。

剩下那些实在是无力动弹的灾民,尤其是那些老的老、小的小的老人小孩,一碗清的能照镜子的粥水喝下肚,再灌两碗水,也就饱了。

歇了晌,又开始赶路,这一走就走到了头日快下山,官兵这才大声喊着让人就地歇息。

被找去帮忙煮粥的妇人,和负责去寻柴火的男人,官兵会每人每天多给他们半块硬馍,其他灾民侧围着大铁镬,一人一勺水多米少的粥,再给夹一筷子腌菜。

燕惜妤当初买这个小陶钵主要是因为它比陶碗便宜,却没想到陶钵在这个时候却展示出了它的实用之处。

碗都是下浅上阔,装不了多少,盛多了水还容易洒出来,但陶钵就不一样了,钵体上下一样大,比碗能装的更多。

“呼,”吃完水多米少的粥,燕惜妤长出一口气,接着把陶钵往地上一搁,发了会呆,再回过神来的时候,看见地上的陶钵时就想笑。

她现在这身就和乞丐似的,陶钵在面前这么一摆,越看越像要饭的。

燕惜妤解下腰间的羊皮水囊,又倒了些水在陶钵里,然后把羊皮水囊系回腰间。

她全副身家也就这么点东西了,一定要随时随地随身都带着,万一遇到什么危险,拔腿就能跑。

燕惜妤眯着眼睛看了看头顶,日头太大,透过树荫的光线仍旧刺眼。

赶了一上午的路,又喝了不会饱但饿不死的清粥水,灾民都已经瘫在地上歇息,有些人家有牛车有驴车的,还会给牛和驴喂水喂草。

燕惜妤不远处就有一头驴子,拥有这头驴子的人家是这支队伍里唯一不是大姓氏的家族。

燕惜妤跟着他们一家已经三天了,从混进灾民的队伍那天起,燕惜妤就盯上了这户有驴子的人家。

灾民太多了,一日接一日走着,很容易出现颓丧心理,无论身心都会觉得极度疲累。

觉得路太远,觉得前途无望,觉得活着太累,还走什么走,干脆死半道算了。

燕惜妤倒不至于会有这种想法,但她人生地不熟的,一天天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偏离队伍,于是她私下给自己找了个带队的人。

只要带队的这人走,她就跟着走。要是带队的这人停,她也跟着停。

为了防止带队的人也想死半道上,所以她特地找了这户有驴车的人家,一共八口人,男女老少都有。

两个老人,两个青壮年,还有两个年轻女子和两个小孩。

上有老下有小的,之前刚经历了洪灾,好不容易一家人都活了下来,眼看着只要走到边地就能有田有地能继续活,而且他们一家还有头驴,这一路老人小孩轮流坐着驴车,也不需要人过多照顾,所以他们会跟着官差走到目的地。

燕惜妤只要跟着他们一家,就不会掉队。

平日他们一家有负责牵驴车的,也有负责盯着官差放饭的,还有负责去拾柴火烧饭的。

虽然他们驴车上没装着多少东西,但他们应该是有杂面豆粉的,晌午趁着官差在煮粥,他们之间的两男人会出去摘些野菜回来,剁碎了和杂面豆粉煮成野菜糊糊,就着粥水,大大小小一家八口一人分一点填填肚子。

大人在忙,小孩子在一旁盯着小锅里的野菜糊糊。

燕惜妤没有野菜糊糊,不过她的背篓有硬馍,但她没有拿出来。

这才刚走了三天,日后的路长着呢,她要先省着,所以只能啃榆树皮。

燕惜妤叹了口气,从背篓里抽出一根榆树枝,榆树枝不大,两根手指那么粗,树皮虽然不老,但是真的啃得牙疼。

燕惜像吃甘蔗似的,先用牙撕下一小块树皮,然后放在嘴里嚼。

嚼到牙疼的时候,再喝一口水,连着嚼碎的树皮一起咽下去。

一口树皮下去,燕惜妤觉得嗓子痒,忍不住把陶钵里的水全喝光了,结果忽然一个咳嗽,鲜血忽然就喷了出来。

自从吃了那颗毒丸之后,这是第二次吐血,看来还要再多吃几次小徒给的解毒丸。

燕惜妤淡定地一手举着榆树枝,用另外那只手的手心先是擦了擦嘴,怕擦不干净,又用手背擦了擦。

她坐着,头上又还戴着顶圆箬帽,平常人如果不蹲在她面前盯着她看,是不会留意到她吐血的。

但小孩子如果坐在地上,一眼就能看到。

“哇!”正在擦血的燕惜妤耳边忽然响起一声哭。

她抬头一看,有个小孩儿正指着她在哇哇大哭。

哎?不是我惹哭的你,别指我呀。

燕惜妤被人家小孩这么指着,只能抬头去看小孩儿的家人。

杨大娘一家正在煮野菜糊糊,忽然听见杨双好哇哇大哭,连忙都转头看她。

见她正指着一个人哇哇大哭,一副被吓到的样子,于是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过来。

燕惜妤正好在这个时候抬起了头,她见小孩儿家人都在看着自己,俗话说见人先笑是友善的表现,于是燕惜妤对着人家呲牙一笑——

她下半张脸都是血痕,忽然这么露齿一笑,嘴里牙龈都是牙,顿时吓得杨家众人齐刷刷倒吸一口凉气,胆小的女子都已经下意识向后仰着身体。

燕惜妤自认自己已经展示出了自己的友善,也就不再管别人了,她实在是啃不下这榆树皮了,于是把手里啃了三天的榆树枝又插回了背篓里。

被她吓到的杨家人有些小心翼翼地把还在哭着的杨双好抱到了身边。

杨柳丫是杨大伯夫妇的小女儿,今年才十五岁,她把小侄女圈在怀里,将头凑到杨大娘的身边小声说道:“娘,那姐姐怎的满脸是血?看着好吓人!”

杨大娘是穷苦人家的儿女,看了看那边背篓上插着的树枝,叹了口气说:“啃树皮把嘴巴刮烂了,可不就是一口树皮一口血吗。”

方翠红是杨大娘的长儿媳,杨双全和杨双好都是她的儿女,她小时候家里也穷,她奶奶和姥姥都曾经啃过树皮。

她也在叹气:“小时我奶和我姥在荒年也都啃过树皮,我姥的牙齿还给啃掉了两颗。”

杨柳丫连忙伸手捂了捂嘴巴:“啊,好痛的。”她家虽然也穷,但家里有两个兄长会帮着做活,只有她一个女儿,倒是没怎么饿过肚子,隔几年还能穿上一回新衣裳,如果不是这次家乡闹洪灾,她这时候也该是相看人家准备成亲了。

杨大伯正在给驴子喂水,见到两儿子远远正背着柴火走过来,他才摸摸驴子的耳朵,然后走到老伴的身边坐下。

杨大柱和杨二柱一人背着捆柴火回来,他们腰上都别着砍刀,长得也算壮实,因为家里有三个大男人,这一路上虽然艰难,但也不至于会被旁人欺负。

刚才在官差那里领的粥还没吃,这会儿人齐了,野菜糊糊也煮好了,大家就端着碗准备喝粥。

杨大娘叹了口气,用一个干净的碗勺了两小勺野菜糊糊进去,然后递给了自家的小孙子:“双全,你去给方才啃树皮的姐姐送去,倒她碗里就成。”

杨双全才五岁,正是调皮好动的年龄,接过他奶手里的碗,蹬蹬蹬两步就跑到了燕惜妤的面前。

燕惜妤还在用手掌和手背蹭脸上的血。

血液还没干,沾在脸上黏黏糊糊的,她想尽量擦干净点再找条小溪洗,免得路上又把人家小孩儿给吓哭。

燕惜妤边擦脸边想站起来,结果身体忽然一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