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侠她占山为王 > 第12章 第12章

女侠她占山为王 第12章 第12章

作者:荠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21:53:39 来源:文学城

燕惜妤打听过,东城门和西城门每日都会打开一次。

因为现在城外来了大批的灾民,城里守门的守城兵大多都留在了正城门那边,所以其它两门都关闭了。

但其它两城门又不能不开,于是平日分两队守门的守城兵暂时合并,现在合并后的守城兵会先把东城门打开,等要出城的百姓出去之后,把城门一关,再去开西城门。

东城门前的街道没正城门那么热闹,尤其现在每日只开一次,人就比往常少了些。

但仍然有小贩在摆摊,因为正城门外聚集了太多的灾民,外出怕出事的百姓就分流到了东西两城门这边。

现在城门还没开,燕惜妤于是抓紧时间买些出远门的必须品。

出门带钱,她带了。衣食住行,衣服买了。住也有了,就是那个缠成抱枕样式的包裹,半道要是累了,包裹往地上一放,当枕头就能睡。行也有了,就是那两双新鞋。

现在就差衣食住行里的食了。

燕惜妤在街边逛了一圈,最后站在一个卖硬馍的老伯面前:“老伯,你这硬馍还剩下多少个?”

“姑娘,你问这个做甚?”那老伯眼中充满了疑惑。

他这硬馍卖一文钱一个,掌心大的圆硬馍,半个指头那么厚,干巴巴的,还很硬,小孩儿啃一天都嚼不完一个,估计还得赔上刚长出来的乳牙。

一般都是那些给商户们扛货的穷苦百姓才会买,一、两个硬馍就着一碗水,也就是一顿了。要是有条件的,花五六个铜板在人家茶摊子买一个月的热水,一天一碗,把硬馍在热水里泡成糊糊,总比干啃着好咽些。

妇人一般都是去买包子,很少会来买这些硬馍。

“出趟远门,买些路上吃,”燕惜妤一手抱着包裹,一手拎着两包药材,微弯着腰看老伯面前的两个背篓,“还有多少个?多少铜钱一个?”

“要出门啊,那买我这硬馍是真合适,才卖一文钱一个,”那老伯一听来生意了,顿时就来了精神,“我这硬馍能干吃也能泡汤水吃,还能烤着吃,虽然看着不大,但管饱,还耐放,放上一个月都还能吃。”

“嗯,还剩下多少个?”燕惜妤又问了一遍。

“我这一对背篓各放了三十个,”老伯看了看,指着一个快空了的背篓说,“这个背篓里的已经卖了一半了,另外那个背篓有三十个。”

“嗯,那我买这个背篓里的,”燕惜妤看了看那个装硬馍的背篓,是那种颈部收细的小口背篓,这种背篓因为篓口小,装东西能防掉也防偷。

能看出这对背篓是用了很久的了,背篓原先的竹篾早已变成了棕黑色,那两条叠了很多层的背带也磨损严重。

“三十个硬馍全买了?”老伯有点吃惊,“姑娘你家人这是准备去走亲戚吧?”

不是,我是逃跑。

“卖吗?”燕惜妤问。

“卖!”老伯立即说,可他的手才刚一动,又顿住了,“姑娘你出来买吃食咋也不带个竹篮,你买这好些硬馍怎么拿回家啊?”

就等你这句话。

“大伯,这背篓也一起卖给我,我直接背走,行吗?”燕惜妤趁机说。

“行啊!”老伯一个劲儿地点头,“这是我自己编的,就收姑娘三文钱吧。”家里背篓多的是,别说买一个,两个都买也卖啊。

“好,一共三十三文钱是吧?”燕惜妤说着,拎着药材的手掏出了旧钱袋。

“对对对,”老伯又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忽然又是一顿,立即说,“不对不对。”

这大伯一惊一乍的。

“一文钱一个硬馍,我听错了?”燕惜妤问。

“没错没错,可我背篓里还有一张大油纸,那油纸可贵咧,”老伯搓着双手说。

“还有油纸?”燕惜妤伸手看了看,“油纸在哪儿呢?”

“在这在这,姑娘你看,”老伯连忙将背篓倾斜着,还把包着硬馍的油纸小心翼翼地掀开来。

“那连油纸也一起卖给我吧,”燕惜妤说,“我买着路上吃,硬馍没油纸包着容易受潮。”

“那要二十个铜板,”老伯用心虚的眼神瞄过来。

“大伯,别人买东西买多了,人家都会搭点儿什么,你不给多送两个硬馍就算了,还要多收我的钱,”燕惜妤假装生气地要走。

“哎哎哎,姑娘别走啊,”老伯慌的说话都快结巴了,“没、没多收你钱,我这两张油纸就是二十个铜板买的。”

燕惜妤也不是真的要走,她又转过身来:“二十文买的这两个背篓里的油纸?”

老伯见人没走,也不敢再起小心思了:“是的啊,我、我也没那啥,没那啥。”

“那这样,我十个铜板买你这两张油纸,”燕惜妤说,“大伯卖不?”

“啊这……”老伯有些忐忑地在搓手,“只买油纸啊?姑娘不买硬馍了?”早知道就不贪心了。

“买,”燕惜妤指了指背篓,“一个背篓,三十个硬馍,两张油纸,四十三文钱,对吧?”

“对对对,我给姑娘把这张油纸拿出来,”老伯立即眉开眼笑。二十文两张大油纸,现在十文钱卖出两张旧的,那就是说他买新的只需要花十文钱。

“劳烦大伯用这张油纸帮我把药包起来,”燕惜妤把手里的两包药材递了过去。

“姑娘,你这两包药材也要带出门?”老伯是个手快的,这时候已经把背篓里的一半硬馍取出放在裹布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背篓里拿出了油纸。

“嗯,要带着,包好就放在背篓里,能放下吗?”燕惜妤说。不带不行,这药是治她身上的病的。

“能放下,我这背篓大着呢,那我把药材用油纸包起来,就是这背篓的口小了些,姑娘从里面取硬馍的时候要轻些,”老伯提醒了一句。

“好的,”燕惜妤用旧钱袋数了铜板递过去,然后提着背篓离开。

不是她不想把背篓背着,可她头上戴着帷帽,怕不小心把帷帽碰掉,只能等出了城再背。

城门边已经聚了好些准备出城的百姓,燕惜妤慢慢走过去,在经过买碗碟的铺子时,她又走了进去,出来的时候,背篓里多了一个小陶钵和一个小木勺,还问店家讨了水,全给灌在羊皮水囊里了。

要出城的百姓越来越多,大家都挤在一起,燕惜妤站在最外边,她旁边站着一位提着竹篮的大婶。

燕惜妤看了一眼对方提着竹篮里的东西,是大半篮小手臂长的小树干。

“婶子,你这篮子里的是什么树木?”燕惜妤开口问对方。

那婶子往旁边挪了两步才说:“是榆树。”

榆树皮,能吃。

燕惜妤于是说:“婶子,能卖我几根吗?”

一听她要买,那婶子一个跨步又迈了回来。

开城门的守城兵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

燕惜妤看着那些马,有点儿眼馋。

花钱买马太难了,一是没钱二还是没钱,别说马,就算是牛和驴都买不起。

守城兵打开了门,要出门的百姓也不敢再喧哗,个个低头往外走。

现在是出城容易进城难,燕惜妤走出城门口的时候,没回头看。

虽然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她想要再进入任何一座城都是不可能的了。

崔掌事被孙珍娘毒死了,没人会拿着她的卖身契让官兵来通缉她,但是她一没户籍二没路引,以后的日子只会比现在更艰难。

燕惜妤站在路边发了会呆,然后抱着包裹提着插有几根榆树干的背篓,走进了路旁那有人高的野草丛中。

四周看了看,确定自己被野草丛遮严实了,燕惜妤这才放下手里的东西。

她之前已经从头到脚都做好了出远门的准备,这会儿从头开始再收拾一下。

燕惜妤先把帷帽和面纱都摘了。然后把帷帽外的长罩纱从帽上拿开,只剩下像盖帘般中间有个圆洞的箬帽。

把箬帽戴回头上,又紧了紧绑着发髻的布巾,轻轻甩了甩头,确定箬帽不会掉,从头到脚的头算是可以了。

腰上还系着条三裥裙,这会儿把裙一摘,一身又皱又脏的穿着让人看见就想远远躲开。

然后把灰扑扑的羊皮水囊绑在腰间系着的褐色腹围上,那腹围像是那种又小又短的围裙,也被在地砖上搓的又皱又脏,看着就像是妇人使用了许多年却没洗过似的。

再把脚上穿着的轻薄锦鞋换成厚底粗布鞋,燕惜妤要混进灾民的装扮就算是完成了。

把地上的长罩纱、面纱还有三裥裙都折成方方正正的样子,再小心地塞进脱下的锦鞋里,然后打开那个大包裹,把锦鞋放了进去,再紧紧地缠成枕头的样子。

把包着草鞋的小布包系在大包裹的结头上,以免草鞋单独拎着容易丢失。

燕惜妤做好这一切,才小心地扒开挡在周围的野草,确定路上没人,她快手快脚地把背篓一背,双手一搂大包裹,拱肩缩背低着头走出了草丛。

顺着大路往前走,不担心会迷路,因为这个时代只有官道才是平坦的。

无论怎么走,只要在官道上,总能找到能走的路,也总能遇见要找的人。

果然,刚走到三岔路口,就远远地看见了路的那头人影憧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