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丞相 > 第1章 女官

女丞相 第1章 女官

作者:van汀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20:33:26 来源:文学城

秋雨一场又一场地下,京城的天也一天随着一天变凉。沈清言的兰苑里种着些银杏,扑簌簌落在地上的叶子更预示着冬日的到来。

春竹去书房取了些笔墨,回来看到正对着门口的窗户大开着,沈清言垂眸立在桌前,指尖轻点着桌案上的纸。

“姐姐也不嫌冷。”春竹一边说着一边从外面把窗户关上。沈清言拿了两个手炉,递给春竹一个后两个人并肩往外走:“去吃饭吧。”

出了兰苑没几步就到了正厅。沈家现在只有丞相沈平、沈清言还有她的表妹林清影,再加上几个侍女小厮,满打满算也不到三十个人。

沈府人少,大家彼此都熟悉,故偌大的丞相府虽稍显冷情,相处起来反倒像一大家子。

沈清言和林清影的院子靠近前堂,离正厅都不远。沈丞相为人清高雅致,平日最爱松竹之类,府里除了松柏和一些花以外,各个角落里都稀稀疏疏地种着些竹子。

沈清言打了个呵欠正猜着午饭吃什么,远远地就看见屋门口站着一个人。

“表姐。”林清影朝她行了礼。沈清言还她一礼,:“怎么不进去?”

林清影咬咬唇,一副难开口的样子。

沈清言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叹了口气认真同她说:“他并非你的良配,清影。趁早同他断了吧。”

林氏世行商贾,在林清影父亲这一辈科举考出来了两三个人,官虽不大,倒也能抵消一些官宦世家对林家的轻视。林清影很有经商天分,林家和沈家在京城的铺子都由她一人掌管,沈平官拜丞相,作为他的表侄女,林清影在京城的事业也算得上顺利。

只是几天前沈清言偶然发现她正跟一个准备科考的学生互传书信。她当场揭穿,让那个学子立誓不再来找林清影。

沈清言用力扯住身后人的袖子,压低声音跟她说:“等吃过饭你来兰苑,我跟你说清楚。”

沈平爱玉,将金银器物全称之为“俗物”,沈清言一身反骨,每每见他都要在头上插一支金步摇。这边她正把自己头上的“俗物”拿下来往林清影头上摆弄,那边沈平就踏入房中朝她哼了一声。

“你自己爱这些东西,少把别人想得跟你一样俗。”

当年沈平一朝登科,金榜折桂,一步步高升成了如今的丞相。沈平出身落魄侯府,娶了青梅竹马的林永嘉,生下了一女沈清言。

可惜天不垂怜,林永嘉在生沈清言当天就去世了。

沈平自此再未娶妻。

有人称赞沈平“除却巫山不是云”,情深义重,也有人骂他不顾子嗣,只得一个孩子便不再娶妻。

外人议论纷纷,沈相不动如山,好似从未听过那些流言蜚语。

吃过饭,林清影守约来了兰苑。

“表姐?”她轻敲了几下沈清言的房门。“后面!”沈清言站在后边拍她的肩膀。

“表姐去跟姑父商讨事情了?”林清影问。“没,我去跟父亲说让他晚上回来给你带荷花酥。”

小时候她每次欺负了林清影,总是买各种好吃的哄她。

“表姐,我只是很欣赏潘大哥,”还没等沈清言说话,林清影自顾自坦白,“我从未想过要与他更亲密,甚至,甚至成亲。”

“我不是不让你跟人交往,”沈清言自认苦口婆心,“青云巷现在议论纷纷,我今早出去时还有人说沈府的姑娘只要一首诗就能骗走。清影,正因我明白你心可贵,才会不愿让你与他来往过多。若他真的像你爱重他一般对待你,怎会忍心让你如此受人言论?”

林清影眼圈一下子红了:“他们怎么敢这样说,我……”

自林清影父母离世后她就一直住在云京,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沈清言心疼她,最怕她哭,林清影一哭就停不下来,总要用掉几块手帕才好,最后总是她眼睛疼,沈清言陪着哭眼睛也疼。

林清影跟沈清言保证自己会跟潘为吉说清楚后不再来往,然后红着眼睛回了她自己的梅苑。

沈清言越想越气,潘为吉看林清影的表情绝非诗友那般简单,她觉得这个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妹妹即将被饿狼吃了,叫上春竹和秋砚就风风火火地往外走。

“你又去哪儿?”好巧不巧,沈丞相刚送走了不知谁家的轿子,一转头就看见了气冲冲往外跑的沈清言,像团火一路从院子里燎到相府门口。

沈清言看着她爹,她爹也看着她,相顾无言。

沈清言的气势先落下风,于是朝沈平拱拱手打道回府,只得另找时间。

说到楚王朝,自先帝起,便有女人开始做官,刑狱晓案的高手祝安平是大楚的第一位女官。祝安平是四大家族祝家的女儿,她在云京屡破奇案后只被封了个偏远之地的县令,在当地连破几件大案后辞官回了京。

一直以来,女官都不曾担任要职,直到六年前户部尚书赵成之女赵端云和其子赵端齐一起敲了登闻鼓,状告其父平日打骂她们母女三人,要求分家。

状文言辞激烈、言之有理,长公主楚琼玉从文风中认出她是近些年京城最流行的话本《府言新道》的编撰者,她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意见,并且很大一部分都被一些官员采用了,于是楚琼玉立即上书,奏请皇帝让赵端云入仕。

就这样,年仅十六的赵端云入了吏部,吏部尚书姚非则笑呵呵地接受了第一位女京官。

只是她入仕即从正六品主事做起,一开始吏部有不少人反对,赵端云不理舆论,最终在当年清和门呈上的考评成绩中一骑绝尘,这才堵住了一些人的嘴。

赵端云做稳了女官,楚琼玉又顺势请求设立女子科考,一时哗然。

不过赵端云在吏部一路高升,那些不甘示弱的女子们自然也心生希冀,女子科考只推行了一次,第二次时赵端云就提出要不分男女,一起评比,又遭到了一阵反对。

设立女子科考后,沈清言一马当先冲去学府报了名,被拉着去的林清影在学堂呆了几天后实在厌烦了与整天念着“之乎者也”的先生们打交道的日子,林清影决定要做她更喜欢做的事——管钱。

吏部这五六年里好不热闹。

姚非作为吏部一把手,从始至终未对楚琼玉和赵端云的行为进行阻止,皇上也讳莫如深,甚至默许。

于是到沈清言参加科考便撞上了科举改制。沈清言自视甚高,考完当天出来虽几乎掉了层皮,在床上躺了一天后又神采奕奕地说自己有把握的很。

彼时林清影实在不想听她一遍遍说这些废话,一勺子苦药堵住了她喋喋不休的嘴。

放榜之日秋砚从头开始看榜,上面赫然写着——

状元,沈湖,字清言。

沈清言虽然在京城长大,得了状元后更真切地感受了什么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终于明白为何“金榜题名时”能位列人生四大幸事之一了。

放榜以后,不光是状元沈清言的名字在京城传遍,榜眼林世之也出了名。沈清言好奇了一阵子,四处打听得知对方是邠州来的时,沈清言瞪大了眼。

邠州北接夏国,夏国苦寒,邠州几乎算是整个大梁朝最穷苦的地方了。穷山恶水,却养出了个争气的学子,沈平跟她夸赞了好一阵子。

探花则是户部尚书姚非的女儿姚莲心,一甲第四名是沈清言的邻居伍嘉杏,沈清言跟她们自幼要好,各自得了好成绩后三人在云京的酒楼里好好吃了几顿。

沈清言得了状元后先在翰林院呆了一年,后来考入了刑部。今年她刚刚升至七品主簿。由于是新手,前辈们总给她一些简单的活干,或者只是抄抄案卷。沈清言脸皮厚,即使是与她无关的案子审理时她也总要凑上去听两句,悬案疑案尤其是。

可京城难破解的大案少,难判决的案子才多。凡大案,要么牵扯王公贵族,要么涉及朝中要员,幸而刑部尚书祝明镜师承其母祝安平,是个爱和稀泥的老好人,各位严格执法的刑部大人们才不至于得罪太多人。

沈清言下午到刑部时,侍郎戚雨正在撰写呈给皇上的结案文书。“上个月越州太守梁金志被告贪污,私收地方豪强的礼银足足八千两!”戚雨一边写一边跟沈清言愤慨。

“这梁金志我好像见过,”沈清言回忆道,“他不是前年刚被调任去越州吗?这才几年,就敢从越州那群那快要把州府父母官吃了的地头蛇手里拿八千两?”

戚雨“哼”了一声,“告他的不是官员,而是百姓。越州的万民书都送到皇上手里了,梁金志还在越州醉生梦死呢。”

“越州那群人,的确不可能让万民书都送来京城了还未发觉。”沈清言摸摸下巴,“看来是越州那些人想换一任太守了。”

“只是不知道,下一任越州太守,又会是谁……”戚雨忙着抄写,一边跟她八卦,一边奋笔疾书。沈清言伸了伸胳膊:“不管是谁,若是管不住那群乌合之众,或是直接与之同流合污,受苦的都是越州的百姓。”

戚雨终于从书案中抬起头来,他看了沈清言一眼,压低声音说:“听说陛下有意让萧清去。”

说到这位萧清大人,沈清言可是了解的很。他是沈清言那一届的进士第五名,长得仪表不凡,手腕更是强硬。

萧清从翰林院出来后考去了吏部,被姚非安排在专为考核州官政绩而设的清和门,一年大半时候都不在京城,奔波在各州暗访。他在吏部立功颇多,连连升迁,两年时间里,沈清言在刑部只往上挪了一级,萧清早已是六品官。

若是这位萧大人去越州做太守,看似外放,实则又升了一品,再加上他的手段,若是真的治好越州顽疾,到时候再调回京城……

真是前途似锦啊,沈清言剥着橘子啧啧称奇。

带着侍郎大人“年关将至,多事之秋”的殷切嘱托,沈清言抄完一堆无甚用处的文书后,被安排去了京兆尹府。

祝明镜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但她手底下的人一个赛一个地热血,京兆尹难判的案子多半移交了刑部,刑部则照单全收。

因此京兆尹府对刑部一直是又爱又愧又怕。

柳格擦着汗在府衙门口站着准备迎接沈清言,要是刑部其他人来他大可继续当他不动如山的老神仙,这位沈丞相的女儿他可不敢敷衍。毕竟谁知道她来一趟回去以后跟她那个丞相老爹说什么!

沈清言被柳格的侍女引到房里时满脸无奈,偏偏柳格像看不出来一样直愣愣地杵在沈清言身边,不让她到处看。

“柳大人!”沈清言故意高声。

“唉,唉。”柳格心里本就有鬼,这一下还真被她吓着了。

沈清言心里暗暗发笑,寻思着怪不得刑部的人都抢着往京兆尹府来呢。

案子是一方面,府衙里的人也是一个赛一个的有意思。

沈清言正准备开口告知自己的来意,外面就来了个小厮,趴在柳格耳边低语了几句。柳格面色为难,只得连连拱手,“小沈大人,您来此到底所为何事啊?”

沈清言如实相告,柳格长舒了一口气。

“瑞王世子正寻在下,小沈大人要调案卷吩咐下面的人就是,本官先走了。”

沈清言听见“瑞王世子”这几个字眉头动了一下。

瑞王世子楚瑭,字怀安。

瑞王妃柳宜是柳格的亲姑姑,只是柳格十三岁那年她就嫁进了瑞王府,加上柳宜跟柳府早已恩断义绝,因此没怎么过面。

六年前楚怀安还在北方随军打仗,柳宜身子忽然不好,怕楚怀安惦记,几乎快要撑不住了才写了一封家书。听说他跑死了两只马,回来也没能见着这位姑姑最后一面。

楚怀安这个关系算不上太远的表弟实在比他小太多,加上三年前他辞了官,大家都有意避开瑞王府,柳格跟楚怀安更没有任何交集。

柳格心里忐忑着,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推开门时正好楚怀安也抬眼看过来,楚怀安和他青色的外袍一起跟屋里的青色摆件融为了一体。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表哥。”楚怀安一副哥俩好的样子,走过来抬手搭上了柳格的肩膀。

柳格身体紧绷着,不知道这位沉寂了三年的祖宗要出什么幺蛾子。

“世子殿下亲自前来,所为何事啊?”柳格满脸堆着笑。

楚怀安也看着他笑,柳格觉得他像来索命的鬼。

我终于开始写文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女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