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贵子 > 第76章 第 76 章

农家贵子 第76章 第 76 章

作者:微澜拾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07:42:46 来源:文学城

“大人,草民知道逃徭役是死罪,但若当时大伙儿没有逃回来,后边更没有活路啊,”雷富贵想起柳树村那个少年当时的惨状,至今都心有余悸,“方小子差点就没救回来,至今都还起不来床,回来那日,大伙儿都不敢将人送回去,至今还让他在村长的家里养伤,就是怕他哥哥和年迈的爷爷受不住。方小子并无过错,陈康正却滥用职权险些要了他的命,仗的不过是他伯父陈里正的势。”

雷富贵又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决绝与恳求,“请大人做主,为无辜受难的方小子讨回公道!严惩陈里正、陈康正之流。”

傅琛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怎么也没想到,竟还差点闹出了人命,难怪了,那一切都说得通了。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事,若非如此,上里镇的村民,也不会冒着杀头的罪名逃回家。

“雷村长,你所说之事,我自会详查,若真如你所言,我定不姑息。”

“其实,我今日前来,还有另一事,关于堤坝修建。”因差役欺压,村民们逃回了家,堤坝还有一段尚未加固,这无疑是个巨大的隐患。傅琛心里清楚,现在要劝说村民回去,怕是不容易。

他在心里斟酌许久,才又继续说道,“我想请雷村长帮个忙,出面劝劝村民,暂且放下成见,先把堤坝修好。”

“沧無江堤坝年久,多有隐患,所以,朝廷才年年征徭役,趁着农闲时修补加固堤坝。今年,堤坝仍有一段尚未加固,若夏季水位上涨,冲垮堤坝,你也说了,最先受影响的还是上里镇。雷村长,修堤坝不是为我,而是为了你们自己啊。”

雷富贵思量许久,点点头,“好,大人,我定会想办法劝说其他村长,定会在春耕前,将堤坝修好。”

“如此,便谢过雷村长了。”

雷富贵心里其实是有顾虑的,若傅琛为了让他们去修堤坝,假意为他们做主,等堤坝修好了,等事后再清算,他们也拿傅琛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傅琛有句话说得不错,堤坝是为他们自己修的,若堤坝真冲垮了,家毁人亡受苦的还不是上里镇的人。

他没有完全信任傅琛,但傅琛却很快给出了自己的诚意,陈里正和他侄子,包括参与欺压村民的差役,没几日就下了狱,除陈康正外的差役三年劳役,陈里正被撤了职,并判了五年,而陈康正本人则判了十年。

没多久,雷富贵就得到了消息,县令大人亲自审理、定罪,陈里正等人,定罪当日就被押解去服劳役了。

“张大人英明。”雷富贵感慨。

友人笑了,“想来你还不知道,张大人年前就升迁了,如今,咱们的县令老爷姓傅。”

“姓傅?难道......”雷富贵不敢认自己的猜想,他想,大概同姓吧,哪有那么年轻的县令老爷,看着就二十左右。

怎么可能嘛!

但他又觉得,若不是,那为何他回去后不就,陈里正等人就被处理了。但那个自称姓傅的年轻人实在太年轻了,让雷富贵完全不敢信,他猜测,大概,他是傅县令的儿子或者兄弟吧。这才是合理、最有可能的猜想,他正胡思乱想着,却听友人又说,“那日,我去县衙围观了,要不是亲眼看见傅大人坐在堂上,我都不敢相信,那就是咱们的新县令。”

“第一次升堂审案,半点不怯场,审案条理清晰,行事雷厉风行,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还那么年轻,听说,才二十二岁呢!”

虽然震惊,雷富贵现在也不得不相信,那日,承诺会秉公办案,还他们一个公道,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出面,游说其他村长让村民们回去继续修堤坝的人,便是他们新上任的知县大人。

前几日,他逐一找了各村村长谈了好几次,他能看出有些村长已经动摇了,但更多的依旧犹豫不决,都担心,官府的人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表面假意承诺,背后却跟陈里正等人沆瀣一气,自古以来官官相护的事还少吗?

雷富贵再去找村长们,将县衙传来的消息一一告知,这次,事情当即就成了。第二日,堤坝那边便又重新开工,都不是傻的,知道堤坝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安危,当时逃走也是不得已,命都要没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如今,危机解除,堤坝还是要继续修的。

这次,再没有随时提着鞭子抽人的差役,就连伙食也大大改善了。

每顿扎实的杂粮馒头管够,中午那餐,他们甚至还能吃上肉,肥到流油的红烧肉,一口咬下去,满足的哟。村民吃饱喝足,做事更有干劲,也就一旬,剩余的那段堤坝便修好了。

村民们逃徭役虽事出有因,但毕竟触犯了朝廷律法,罚是肯定的,只不过,傅琛只罚了领头的几个人每人一两银子,算轻拿轻放了。而且,大虞服徭役是有工钱的,算下来,刚好能抵了罚款。

三月春回大地,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春耕也开始了。

“大人,是时候巡视春耕了,今年,您是亲自去,还是由下官代劳!”之前每年春耕,张大人都凡事亲力亲为,亲自督办春耕事宜,挨个村镇巡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张大人一样,愿意跑这一趟。方县丞不知傅琛态度,故特地来请示。

傅琛在满桌的公文堆中缓缓抬起头,“春耕乃一年之始,关乎百姓生计,不可不察,本官自当亲自前往。”

方县丞暗自点头,躬身行礼,“大人所言极是,下官这边去着手督办春耕事宜。”上任近两月,傅琛凡事必躬亲,他料想,傅琛十之**会亲自前往。

之前,上里镇一案傅琛处理得干净利落,重罚奸佞,事后公告示众,警示治下官吏以儆效尤。对于逃徭役百姓,小惩大诫,不落话柄的同时又安了民心。难怪,府尊大人器重,亲自举荐他接任绥阳县令。经此一时,方县丞不免多了几分敬意。

十几匹马踏起尘土,飞奔出了城门,直奔近郊的东兴镇,进了村子,一行人放缓了速度,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缓缓前行。傅琛今儿穿了官府,墨绿色的官服版型笔挺,衬得他身姿越发的挺拔。

春意正浓,田间地头到处是农人忙碌的身影,他们不认识傅琛,但认得那身官府。只见,刚刚还在忙碌的农人,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望着傅琛一行人,不知是跪下呢还是继续干活儿。往年,张大人是不会让他们行礼的,可这次那身原本穿在张大人身上的墨绿色官服,穿在了一个年纪不大看着眼生的年轻人身上,这让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都忙着吧,不用管本官。”

听傅琛这么说,农人们松了一口气,赶紧又拿起手中的农具,该锄草的锄草,该耕地的耕地,不过,因为有县衙的官老爷们看着,他们多少有些不自在。

傅琛翻身下了马,顺着田埂走到了农田中间。

“大哥,在耕地呢。”

突然被点名的青年吓得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没站稳,稳住身形后,赶紧加大步子追上拉着犁耙的牛,又一边颇有些惶恐的回话道,“是,是呢,大人!”

傅琛笑笑,“别紧张,你耕你的地,我随便问一些话。”

“大,大人,请问!”

“你家这地,打算种什么?”

青年听傅琛只是问庄稼的事儿,整个人放松了很多,“种水稻,”他小小得意的笑了笑,“我家这块地土壤肥沃,离灌溉渠近得很,年年收成都不错。”

傅琛点点头,“不错不错,靠近水渠的良田,好好侍弄,肯定能年年丰收,”他顺着田埂往前走了一段,青年说他家田离水渠近,等傅琛走到水渠边,发现,这条水渠其实跟青年家的地隔了有三块田。

“老人家,离这条水渠最近的另一条水渠在哪里?”

老张头摇摇头,“没有了,咱们村就这一条水渠,没有别的。”

“就这一条?”傅琛抬眼往远处望去,一眼望不到头,这么广阔一片农田,竟只有这么一条水渠吗?

“那远离水渠的旱地,岂不是占多数?那旱地都种些什么?”

“种麦子,麦子收了种豆子或者花生,”老张头叹了口气,“好在,麦子这些不比水稻,隔几天浇一次水就成。”

傅琛点点头,若非如此,旱地的怎么可能比水田至少便宜三成。

之后,傅琛又陆续巡视了五六个村子,这些村子都和第一个村子一样,大多整个村子就一条灌溉渠,也就一个村子,当年灌溉渠规划的不合理,后边他们又自发的挖了一条新的。

傅琛问了附近村民,东兴镇的村子,几乎都是这样,一个村庄就一条灌溉渠,有的村子,甚至一条灌溉渠都没有,只能跟隔壁的村子共用。

不止东兴镇,绥阳境内的镇子,大多都如此。

午后,县衙。

“胡师爷,麻烦给我找份舆图。”

傅琛从前都不知道,绥阳下辖总共十一个镇,沧無江横贯整个绥阳县,但它实际过境的只也就只有四个镇,从南面的喜隆镇入境,再一路往东北流向下游的上里镇。绥阳境内的镇子大半没有江河经过,地里的庄稼浇灌,只能靠着那唯一的灌溉渠。

那就难怪了!

前世,几年后,绥阳发生旱灾,大旱之初,百姓就无以为继,陆陆续续卖地。虽有因他纵容导致粮价上涨的原因,但本质上还是因为,百姓们的地种不出粮食,他们想活命,也只能以田易粮。

绥阳地处大虞的南境,水稻一年能收两季,但麦子一年却只能收季,生生要少收一季的粮食。

傅琛陆陆续续,将绥阳境内的村镇都走了一遍,他发现,那些旱地,无论地势还是土质跟良田几乎无甚差别,旱地差的不过是远离水渠,不利于灌溉。

新挖灌溉渠很有必要,但几年后,绥阳大旱,到最后,连沧無江都能看见河床了,灌溉渠里哪里还有水,光有灌溉渠有什么用,还是得有水才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第 7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