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们听闻是她,都看了过来。
作为鲜少参与赏花宴的昌平侯府主母,又有秦耀阳这宠妻的在外名声加持着,在场的夫人们对沈宁音是极有兴趣的。
众人发现沈宁音瞧着分外年轻,十七八岁年纪,长相姣好明艳,再看看上首坐在长公主身边的清河郡主李云英,沈宁音比起那等天潢贵女竟丝毫不显逊色。甚至比起脂光粉艳的郡主娘娘来,沈宁音举手投足间,反倒更显大气温婉。
“那个是我娘家的侄女,闺名玉珠。”沈宁音落落大方地介绍起子侄,又打趣了几句她们方才所谈的后宅趣事。不消片刻,就将初见面的尴尬消得土崩瓦解。
夫人们发现,这位昌平侯府的年轻主母非但没有想象中的畏首畏尾小家子气,甚至小小年纪,在这等高规格的宴会中谈笑风生,无妨是后宅秘辛,亦或者上京时髦,都能聊上几句,从不叫话题落地。
夫人们一旦收起了小瞧的心思,便也惋惜起来。
沈宁音与清河郡主不同,在此前,她被侍郎府藏在深闺,是从不参与宴会的,夫人们当初听闻秦家那位世子爷娶了个美貌废物,他挨个拜访府邸替妻子打探口风的时候,夫人们是瞧不上这世子夫人的,先入为主地觉着沈宁音定是个温室里的嫩白娇花。
如今百闻不如一见,众人才知自己错得离谱,惋惜着怎么没能早早发现此等明珠,若能求娶回家,自己也能少操心几十年了。
永宁伯夫人家也是军功封爵,族中一脉同昌平侯家颇有渊源,她最先起了心思,笑着冲沈宁音开了口:“秦二少夫人,不知你娘家可还有适龄的兄弟姐妹?”
沈宁音闻言,目光从沈玉珠身上收回来,她知道永宁伯夫人这么问是没瞧上沈玉珠。沈远淮没了亲娘扶持,又科举不第,好不容易补了个官身,也只是六品中书检正。
沈玉珠再好,到底身份低了些。这一点沈宁音早有预料。
她笑着着对永宁伯夫人道:“有的,适婚的还有三位妹妹。”
伯夫人眼眸一亮,微微倾身:“哦?是嫡出还是庶出?”
“都是嫡出。”沈宁音笑容得体,略显亲昵,这是因着永宁伯府与昌平侯府的亲近,细一思量,沈宁音觉着,机会还是有的。
“哎呀,其实嫡出庶出的原也不打紧,若都与你一般由嫡夫人教养长大,配我那不成器的嫡次子也是再合适不过的。”
沈宁音念头微动,侯府这一脉没有姑娘,侍郎府算是姻亲,哪怕芯子不行,但面子上也还拿得出手,永宁伯夫人看起来是真动了心思的,说不准还真能成……
思及此,沈宁音愈发热络地回答了伯夫人好几个问题。
最后,伯夫人四下里望了望,问及:“说了这么久,怎不见三位姑娘?”
沈宁音一时有些语塞,用力捏了捏帕子,笑着开口:“想是去了哪里玩,我叫人喊她们过来。”
这时,旁边儿一个女人剜酸刻薄的声音传来:“哪里用这么麻烦,左右大家无事,不如一起去瞧瞧?”
这声音有些耳熟,沈宁音确信是在哪儿听过的,她转眸一看,手指微攥紧了裙裾。
是那位夫家为刑部都官郎中的盛夫人。舫船上的旧怨刚过不久,盛夫人看向沈宁音的目光此刻就是不折不扣瞧好戏的样子。
沈宁音心略往下沉。若说自个儿凭着侯府与永宁伯府的关系,还有几分成功牵线的可能。那么有这位在,那她必定不会叫沈家攀上好亲事的。
“怎么?秦世子夫人要扫了大家的兴致,将几个沈姑娘名花深藏?”
盛夫人看似善意的打趣,但看向沈宁音的目光里,是毫不遮掩的戏谑和恶意。
沈宁音笑意不减,心思却淡了:“没有的事儿,只是觉着舍妹何德何能,劳大家去看?合该叫到这儿来才好……”
盛夫人轻笑一声:“秦世子夫人要是找个人假意绕上一圈,回来说没找到,那可就扫兴了。”
沈宁音攥着帕子的手微微收紧,她是真有这打算。
沈含鸢等人里头,唯独沈引章安分些,若被这些夫人们瞧着什么不妥帖的,再有这盛夫人从中一作梗,那非但结亲不成,沈家女在上京城,估计也再难嫁官宦。
沈宁音正思忖着如何拒绝。永宁伯夫人已然站起身:“怎么可能?盛夫人说笑了。”她笑着对沈宁音道:“既是二少夫人的娘家姑娘,倒也不必这么拘礼,我跟你去瞧瞧也好。”
在场的夫人们都是高门贵妇,个个都有玲珑心思,许多都愿意去凑个热闹。
都给架到这份儿上来,沈宁音也不好去怪罪驳了一番好意的永宁伯夫人。
这时,一个丫鬟走到盛夫人身边耳语了几句,盛夫人忽然看向沈宁音讥诮一笑,拉着永宁伯夫人的手腕道:“哎,找着了,侯夫人跟一众小姐都在池塘边儿赏花,走吧,去瞧瞧。”
对方来者不善,显然有所蓄谋的,沈宁音一想到将才盛夫人的眼神,心下就有不妙的预感。
她抿了抿唇,攥着百迭裙就跟了上去。
临走前,沈宁音喊住沈玉珠叮嘱:“玉珠,姑姑有事儿离开一下,你先自个儿玩。”
“嗯。”沈玉珠乖巧点头,等沈宁音走远,她看着沈宁音的背影,心下莫名有点不安。
“沈玉珠?”突然,一个声音喊出了她的名字。
沈玉珠愣怔着转身,不远处走出来几个姑娘,喊她的人沈玉珠没什么印象,但她们中有个身穿翠绿色袄裙的姑娘她认得。
姑娘在她身边站定,四下里张望,声音有几分怯生生的:“玉姐儿,宁音姐姐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1章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