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 第10章 第 10 章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诸事皆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4-29 22:50:06 来源:文学城

这一觉况叶睡得十分的香甜,睡梦中他恍惚泡在温泉中,一股怡人的暖意包裹全身。

等到次日早晨清醒的的时候,他比以往要精神许多。

起床的时候,昨天还酸痛不已的身体,也舒服了不少。虽然还残留了一些不适,但却已经不影响活动。

这显然和认知中的恢复速度有差异。

难道这就是青蕴酒的效果?

况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昨天晚上的那约二两的青蕴酒,看起来还不错。

蕴养身体的效用,缓解疲劳不正是其中的一种。

想到竹林中那一大片的青蕴竹,他的心情不由好了几分。青蕴酒光是缓解疲劳这一项效用,就能减轻他很多麻烦。

劳作后的肌肉酸痛,昨天他已经深刻的体会了一遍,实在是太过磨人。

保持这样的好心情,况叶快速起床,在整理床铺的时候,看到堆放在床尾的行李,心下一动。

他房间中的木架床不算大,宽约一米二,长约一米八。

如今他身形瘦弱,床尾堆放着行李,睡在上面还能施展的开。

但行李堆放在床尾始终有些不方便,但这个房间除了一张木架床,就只有一根用来放煤油灯的小凳,行李根本无处可放。

至于把行李放地面,更是不可行。

这座房屋的墙面是有泥土夯筑而成,地面也自然都是泥土。再加上九大队这边的气候,地面的湿气非常的重。

把行李直接放在地面上,里面的衣物等物品,很容易受潮发霉。

为了以后自己睡得更舒服,以及保证行李妥善存放,他还得弄点置物架之类的东西。

到时候简修文两人打听打听。

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况叶就带着洗漱用具走出房间。

此时屋子里还有些昏暗,同住的简修文他们的房间中,也才刚刚传出起床的动静。

见此况叶先到厨房,先用前面的铁锅快速烧了些热水,等水热后两位知青也到了厨房。

三人正好用这些热水洗漱一番,之后才开始做早饭。

今天的早饭和往常有些不一样,稀饭中的菜叶换成了红薯。

这是在做饭的时候,简修文从小菜地里面现挖的红薯。昨天割了红薯藤,他和刘康民就有些馋红薯,今天早上争取了三人的意见,决定先挖几个红薯解解馋。

因为红薯的缘故,这顿早饭比前两天要实诚些,三人上工的情绪都要更积极一些。

今天照样先到仓库领工具,同时确定今天的活计。

今天况叶三人的活计倒不是清理秸秆,这活如今已经基本上结束,他们今天每个人都扛着一把锄头。

前面把秸秆砍下来后,其根部还留在地里,自然也要清理干净,他们今天的活就是这个。

昨天晚上况叶在空间中就尝试过翻土,但空间外面的土却太好翻。

特别是还有玉米根茎的土。

一上午的时间,他和简修文两人,翻动的土加起来还没有半亩,他更是只占了其中的五分一。

翻土的的时候,身体上最受不了的手,经过一上午的挥锄头,他的手心已经通红,甚至有些起水泡的感觉。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康民看况叶拿筷子都有些别扭,就猜到他的手掌心的情况。

询问了一声要紧不,实在不行的话,下午的干活的时候慢点也行。

至于不干活这话他没说,挥锄头翻土这重事情,况叶必须得习惯。

后续手掌心起水泡,再挑破或者磨破,后续结痂。之后的劳作在同样如此,这样一来手心逐步会有老茧,到时候挥锄头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再有水泡。

这个过程会让人非常的难受,但刘康民和简修文两人,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他们这些知青下乡,因为之前没怎么接触过农活,大多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至于不干活,除非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以及队员的态度。

这个时候,农村的年底的时候分配口粮,口粮是基本口粮和按劳动公分分配的口粮相结合的。

两者之间的占比差不多是7:3。

其中的基础口粮其实是保证农村的孤寡老幼,这些劳动能力有限的人,能够有一定的保障。

如若知青不干活,到时候分粮的时候,是不会少了基础口粮。

但这样一来,其他人的心里自然是不舒服的。

毕竟你一个外来的人,还是年轻力状的时候,不干活就要分一队老小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

是谁心里都会不舒服,人心里一旦有了疙瘩,之后自然会找些事情出气。

外来的知青如果想要在这里过得比较顺畅,活计还是得继续干。

如今况叶手上的情况还不至于说干不了活,两名同住的关心他收到了,表示自己没什么大碍,并把话题转到另外一个方向。

他打听起队上有谁家能做置物架这类的东西,他房间里面的行李得找个东西放。

对于这个问题,简修文两人倒是比较清楚。

他们来的时候,如今住的这个屋子破旧不堪,能收拾成现在这个模样,两人请了不少队员帮忙,其中自然有可以做置物架的人。

如今简修文和刘康民房中各自都有两个架子,不过是竹制的。

知道况叶也需要,他们倒是提了些建议。

原本况叶打算要木制的架子,两人都建议他不弄这个,主要是请人打木制的架子有些不划算。

这需要请木匠干活,首先工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木料的费用就更多。

九大队这边的竹子不少,大多数人家选用的还是竹制的架子。

队里会篾匠活的人也不少,到时候也花不了多少费用。

两人还未他提供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小队长陈繁荣的堂兄,也就是昨天教授他种地知识的陈繁勋。

他的手艺在一小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人也不错。

况叶需要的话可以去找他帮忙。

听到这,况叶心里有了成算,准备之后抽个时间去找陈繁勋。

午饭后三人趁着间隙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下午继续上工。

因为手掌的缘故,况叶下午干活的速度慢了不少,期间不少注意注意力转到周围。

他们干活的地块,也有其他的队员,期间他从一个队员那听来一件事情。

那就是赶集。

队员准备去赶集,一听他说起这个,一些其他的队员委托他帮忙代买些东西。

听到赶集的事情,况叶和简修文他们打听了一下。

丰水乡这边赶集的日子,是每逢2、5、8、10这几天。

他九月十六号来到九大队,今天已经是九月十九号,明天二十号,正好是赶集的日子。

队员们采买东西的话,基本上都会选择在赶集日。

这一天集市的人不少,有不少老乡会带着点东西来淘换些用品。如今虽然是计划经济,但农村一些物资的交换互通,还是允许的。

不过每次赶集日,不是所有人都会去,毕竟赶集就意味着会耽误活计,所以一小队到时候可能也只有几人去赶集。

这个时候一些队员就会拜托这些人,帮忙代买些物品。

对于明天的赶集,况叶有些心动,心下思考一番后,就决定明天也要去。

不过要去的话,他的和小队长陈繁荣这边知会一声,他赶集的时候自然不能上工,通知一声陈繁荣这边心里有个数。

决定赶集,况叶先和同住的两名知青说一声,询问他们要不要去。

得到否定答案后,还问了问他们有需要代办的事没有。

倒是得到简修文的一个委托,就是让他赶集的时候,到邮局帮忙寄一封信件。

听到寄信这件事,况叶心下才想起一件事。

原主下乡的时候,况家父母叮嘱过,到了下乡的地点,记得给他们写一封信,算是报个平安。

这几天因为身份转变的冲击,以及尽量适应周遭的环境,这件事一直没有想起来。

如今想起来了,他明天赶集的时候,也得写封信寄给况家父母。

想到这,他一时间有些纠结。他不是原主,对于况家父母自然也没有太多的感情,但他继承了原主的身份,父母亲缘自然也承载过来,该有的责任也需要担起来。

不过他和原主毕竟有些不一样,到时候写信的时候,自然也会有所差别。他虽然有着原主的全部记忆,但却模仿不了原主。

不知道倒是后信件寄过去,况家父母那边是什么反应。

这封信到底该如何写,况叶在心中盘算了许久,直到下午收工的时候,才大致有了轮廓。

还工具的时候,况叶和小队长陈繁荣请了个假,说他准备明天去赶集。

对此陈繁荣倒是十分痛快,新来的知青的情况他也清楚。

带来的行李虽然不少,但生活上的东西并不齐全,趁着这次赶集添置些才行。

晚上休息前,简修文交给了况叶一个信封,这就是他拜托其邮寄的信件。

收下信件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到房间休息。

回到房间后,况叶拿出行李中的钢笔和本子,然后进入空间,他也准备把信写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