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代大佬诱婚小怂包 > 第65章 改观

年代大佬诱婚小怂包 第65章 改观

作者:木子子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2 13:21:38 来源:文学城

刘大强更懵。

这些年,他是有和亲娘亲大哥写信联系,但他真没叫亲娘来。

亲娘一来,不就啥都露馅了。

所以到底是谁模仿了他的笔迹,把他亲娘骗来了。

刘自牧在家悠闲喝粥,深藏功与名。

这回是受奶奶所托,奶奶编,他下笔。

原来奶奶早就知道刘大强和那边亲人在通信。

这可炸了马蜂窝。

之前刘大强还说自己啥也不记得了。

现在亲娘都被他叫来了。

陶亦秋带着孙子孙女,儿子儿媳,还有没正式加入刘家的温思远主动当背景板,一块去刘大强家堵门。

刘大强没想到陶亦秋这样的讲究人会上门要抚养费。

要不就以后每年给赡养粮。

刘大强的亲娘是个泼辣的,张口那叫一个脏。

“温思远,去县城报公安,有人怒骂家属。顺便再告诉公安,当年有人碰瓷军人,请求上面严肃处理。”

刘大强怕了,当年他已经六岁,是家里老小,爹知道自个得了重病活不长了,就买了张票,带着他上车,准备讹个有钱的,让那人把他收养了。

不幸,也是幸运,那辆火车上有人想搞刺杀,他爹用尽所有力气扑过去,帮那个穿军装的挡了一下。

之后他爹被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

他也被那位军人领养,过上了好日子。

生怕被抛弃,他就大冬天站在窗口吹风,病了一场后,假装失忆。

想不起以前的事了,养父养母就不怕养不熟他了。

但他始终和养母之间隔着一层。

他总觉得自己被养母看得透透的。

只是因为不忍,才勉强养着他。

这会儿,陶亦秋提到当年事,难道是查到什么了?

刘大强还没说话,亲娘抢在了前头,“我家老头子为了救你丈夫死的,你就该帮我们养孩子,连你们家的东西都得分我儿子一半,这是你们欠我们家的。”

陶亦秋从褂子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刘秉成啊刘秉成,幸好你还留了一手。思远,这是当年的调查结果,盖了戳的,去报公安时带上。”

温思远双手接过,但没走。

万一陶奶还有事交代了,他得时刻候着,刷陶奶好感的时机可不多。

再说,刘大强算计的可是小姑娘家。

刘大强的亲娘也怕了。

他们没想到,当年的事竟然会被人查出来,却隔着这么多年才说。

“娘,我给赡养粮,就按咱庄里规矩来。”

见刘大强还算上道,陶亦秋也没咄咄逼人。

摆摆手,让小孙子把写好的断亲书拿出来。

等刘大强签好。

陶亦秋不忘提醒道:“把姓改了,我嫌你姓刘晦气。”

再摆手,刘自牧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明,赡养粮要给二十年,粗粮多少,细粮多少,标注的明明白白。

刘大强能怎么办,签字呗。

刘大强更知道,今天过后,庄里不会再让他继续当记分员。

烈士家属的种种照顾,今后与他无关。

对了,他还有闺女,把闺女嫁个给彩礼高的,一百就行,够他花上两年。

得到目的,陶亦秋带着一家老小浩浩荡荡地来,悠哉游哉地走。

在刘大强家门口看完热闹的乡民,一哄而散,回家吃早饭去。

快入冬了,地里活不多,咸鱼还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晒着,卖着。

山上的人逐渐变多,捡柴,捡野果子,那群娃娃依旧跟着刘青青采草药。

刘青青懂草药的事,在庄里也渐渐传开。

十一二岁的大孩子,周末不上学时,也跟着小娃娃们一块采草药。

虽然挣得不多,但比在地里干活强。

一连串的热闹归为平静。

大家伙越来越少提起钱家大人啥时候能回来时,周倩回来了。

回庄先问她婆婆去哪里。

庄里人就纳闷了,你婆婆不是被抓走了吗?

周倩皱眉回道:“她被抓进去三天,就被放了,就是她写的举报信。”

庄里没人信,谁都知道郑生霞不会写字,要不她一个哑巴,说不出来,又用手比划不出来时,早就拿小木棍在地上划拉字了。

周知青这瞎话,编的越来越不用心。

周倩要急死了,她现在说真话,但根本没人相信。

她要离婚,钱家成这样了,她还留在钱家干嘛,不如搬回知青所,还能集体搭伙做饭,不用照顾这几个小的。

她找到杨老三,求杨老三开信证明,她和钱红文的婚姻关系已结束。

杨老三当然不会轻易开这信。

而且,当初周倩可是把户口迁进了钱家,也转了粮食关系的。

周倩已落户到柳树庄,不是知青身份,不可能轻易转回去。

周倩懵了,这事她怎么不知道。

能是谁干的,当然是前钱大队长。

她要被坑惨了,这婚结的,亏大了。

知青所有一人正偷笑呢,赵玉竹从心有余悸,到天天窃喜。

要是当初嫁给主任继子。

现在就得跟着瘸子朱刚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过日子。

朱家的下场,可被人传得沸沸扬扬。

受郑向东连累,朱副主任也被降了职,成了干事,还签了与郑向东的断亲书。

朱家娘仨,在郑向东倒台的当天,就立马当众表示与郑向东断亲。

但二层小楼依然没保住,里面的东西也全被革委会的人搬走。

朱刚眼看着之前跟着他搜别人家的那些小弟,闯进了他家门,把他从床上拖下来,不管他腿还瘸着,就那样把他扔在地上。

是他娘哭着跑进来,扶着他坐到了椅子上。

兄弟,屁个兄弟,平日大哥大哥叫的好。

落难了,恨不得人人往他脸上吐口水。

倒是没这么恶心,只是朝着他受伤的那条腿又踹了几脚罢了。

疼,太疼,往前二十多年都没这么疼过。

以前疼他的大伯,因为他继父被降职,对他也没了好脸色。

这时,刘青青在忙啥,忙啥画图挣工分。

一张手编图,十个公分。

先来个十二卡通版的生肖。

再来几个把碎布编进去的手编包。

大小篮子草筐等等,也画出几个精致的样子。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

虽然现在大家普遍穷,争着在温饱线上的是大多数。

但有钱的,能买得起的,更是不少。

纯手工的东西,就柳树庄弄出来的这些,根本不会早上供过于求。

虽然一天就画完,但每隔几天,刘青青才拿出一张。

刘青青先跟庄里的手编老手们磨合着先弄出一套模板。

然后再慢慢教新手们学。

为了方便,大家凑到大队部的仓库里,像上下工似的,按点来,按点走。

争取大雪封路猫冬前,想挣这份公分的,全学会。

副业干得热火朝天。

整个柳树庄的人对刘青青更是大有改观。

现在不少人都想让刘青青当儿媳。

长得好,懂草药,听说还跟着县城的师傅学中医,不仅会画画,手也特别巧,开始对手编还不熟,三天,就三天,弄懂了里面的道道,连带画和编,一个人就能完成。

娶进门,能给家里带来多少收入啊。

庄里不少小伙更是因此对爹娘冷嘲热讽,当初拦着不让我娶,现在后悔了吧。

人家现在有主了,他们更是不敢和温知青争。

温知青对刘青青那是势在必得。

温知青只要在庄里,大半时间都赖在刘家。

好像,只在等刘家点头。

他立马能和刘青青办席。

庄里人毫不怀疑,温知青如果哪天能回城,定会带上刘青青。

温知青看刘青青那眼神啊,就像庄里人一年到头才能吃到嘴的猪肉,谁会舍得撒嘴。

一进农历九月,好似一夜入冬。

今个从仓库回来的晚些,从明个开始,大家伙就不去仓库一块手编了,手冷,会手僵。

以后大队部每个月,挨家挨户收一次,按件算公分。

等开春了,再卖给县里和市里的供销社。

刘青青搀着奶奶慢慢往家走,娘早已先回家做晚饭。

俩弟弟放学后,没来仓库这边,就该去山上捡柴了。

这会儿,天彻底擦黑,俩弟弟应该也早已下山。

远远的,刘青青就闻见饭香味。

刘青青侧头问道:“奶,你说今个娘晚上做的啥?”

陶亦秋用手肘捅了捅孙女,“不都闻见了,苞米饼子,茄子泥,还用油炝锅炒了个大白菜,今个你娘挺舍得用油,这是知道你爹今个头回出差出来,让他别把心跑野了,还是家里好。”

刘青青失笑,奶奶这是连儿媳都打趣。

“娘,青青,我回来了,还给你们带来好东西。”

听声音,是爹。

刘青青转头问:“温思远呢?”

刘木森上前几步,轻手敲在闺女头上,“都说闺女外向,这还没嫁人呢,就忘了爹。半个月没见我了,也不问问我好不好,头回出车有没有出事。”

爹,这是酸了。

刘青青赶紧放开圈主奶奶的手,去挽住爹的手臂,语气乖软道:“爹,我哪是想问温思远,我明明是想问爹是不是坐着自行车回来的。要是温思远忘了去货运站接你,我定要找他算账。”

陶亦秋语气悠悠道:“现在指示人家干啥,可真有气势,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

“是嘛,没有,是温思远自个乐意。”

这可不是刘青青说谎。

爹哪天该回来了,温思远比她记得都准。

说话间,到了家门口。

三人却没急着进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