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平手指不自觉的动了动。
他有个小习惯,在思考的时候喜欢动手在纸上写写画画,好方便梳理自己的思路。
说到纸笔,李承平想起阿爸有一本笔记本,平日里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庭收支和日常随笔。
阿爸去世后,遗物是阿妈整理的,明日可以问问。
李承平今年已满16岁,生日和自己是同一天,但可比自己年轻了十多岁。
在全家迁到良口之前读过两年书,后来到良口后没条件只得跟着阿爸学习,因为阿爸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倒是压着他好好的潜心学习过。
想到这,让李承平松了口气,幸而没成为文盲。
原主虽然才十六七岁,但是大半小伙子工分已经评算为7工分,再过两年,评个10工分不成问题。
就是可能吃的不够,看着黑瘦黑瘦的。
这么年轻又身强力壮的,李承平是真的为原主感到可惜。
洗澡的时候天已经将将黑下来,本还想着借水面看看这具身体的长相。原主房里也没有个镜子,只阿妈房间里有一个,自己不好突兀的借用。
不过根据记忆里看到的样子,和自己原来的长相有五六分像。
虽然当初姑婆是借着遗愿的由头,旨在让自己一家人顺利融入良口才做的权宜之计,但是原主和阿妈都一直在认真履行肩担两姓香火的职责。
这两年即使再困难,年节祭拜和走亲访人一直没落下。
现在自己和阿妈都算半个良口“本地人”,因为刚熬过灾年,农村的重点还在恢复农村经济活力,对于两人目前来说是暂时的安全时间段。
但是终归的还有“半顶”地主分子的帽子在头上,等到过几年,可能会是个不小的隐患。
要好好想想怎么避过才行。
李承平深知历史的巨轮不容个体意识更改,自己能做的就是从中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尽量保护好家人。
话说,良口大队和自己老家的名字一样,也都位于南方,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缘故。
李承平把这一点记在心里。
今年就年初下了一场好雨,夏季的稻谷歉收已经板上钉钉,幸好双抢后老天赏了脸灾害情况肉眼可见地在变好。
公共食堂已经关闭,早稻已经收成,应该很快就会分粮到户,彻底取消吃大锅饭的强制性要求。
希望到分粮的时候能顺利点。
乡下的夜晚即使是炎热的月份,到了半夜也独有一份凉爽。
李承平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也跟着墙角蟋蟀的鸣声,渐渐陷入了沉睡中。
夏天的早晨天亮得快,因为躺了几天的身体补足了睡眠,李承平在天蒙蒙亮就已经醒了。
等李承平推开房门才发现阿妈已经早早起来,灶房已经穿来了动静。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越的原因,李承平今早确定自己的感知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自己刚出房门还没出堂屋,就已经能听到灶房柴火烧起来的哔啵声。
走出堂屋,李承平向远处眺望过去,居然能越过门前地坪和土路,看到对面芭蕉树上起飞的一只虫子。
李承平一时被惊在原地。
黄秀玉听到动静走出灶房,发现儿子傻愣愣的站在大门前,顺着视线看去什么也没有发现。
“承平,怎么起这么早?”黄秀玉也没深究,想让儿子再多休息会。
“你不用急着上工的,我已经和队长请好假了,你就安心养伤。”
李承平回过神,不再专注的感知某一处后,那玄乎的感觉也一下就退去了。
还好,是可以把控的。
“阿妈,我已经没事了。”李承平走向黄秀玉,接过阿妈手里打水的盆。
等到缸边,发现水已经见底了,把剩下的水都舀了出来,顺势挑起旁边的一担水桶。
“哎,承平,你先放着,等我来就好。”黄秀玉快步走过来,想要阻止。
李承平矮身一躲,就挑着桶走开了。
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真已经没事了。
“阿妈,你先去准备早饭,我很快就回。”
阿妈腿脚不便,要想把水打满要多费不少功夫。
黄秀玉看着一下就窜出去老远的李承平,先是怔愣了片刻,又无奈的笑了笑。
“也不知道多大了,还这么不稳重。”黄秀玉摇了摇头,转身回了灶房。
李承平挑着担空水桶,只觉得健步如飞,自己原来坐办公室居多,还没有体会过这样腿脚有力的状态。
也不知道是感知力增强了的缘故,李承平感觉清晨的空气比之城里有种说不出的清爽。
深呼吸一口,胸腔清清凉凉的,好似注入了不可思议的力量。
此时约莫早晨六点左右,路上没遇到什么人。
良口大队是一个因地处群山之中好几个自然村合成的人口不算多但是占地颇广的村落,其下多个生产队,除良口一、二队占据地势便利外,其余都距离良口大队部委办公处较远。
李承平家就隶属良口一队。
一条入村土路从东北往西南贯通良口一、二队生产队延向深山中,并着西、东两条小路,勾连成全部的交通道路。
李承平家位于村子西南方末尾,从家门口走出行至200米,再往西边的小路走,穿过几户人家再往西北方下坡,就能看到良口一、二队合用的唯一的泉水井。
这口泉水井,名为“张家井”,两个生产队的吃水用水都是从那里挑回去。
从名字就能察觉两个生产队最大的姓氏就是张姓了,自己能顺利承继张姓香火,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幸运。
特别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与本地宗族有一份更深的香火情,能为自己和阿妈两人省去很多的麻烦。
就例如这样的一口“张家井”,若是你没被接纳,张家人说不给你用,你不付出点什么代价,就还真不能动。
张家井水质清澈甘甜,被分为了三个大井池。最里侧出水口为喝水井,喝水井水流出到洗菜池,再汇到洗衣池。最后其实还有一个小池,专供路过的社员洗脚洗带泥的工具这些。
队里的人都很自觉爱护这口泉水井,每天都有人去维护打理,还会互相监督不准对喝水井捣乱。
当然,为了用水方便也有富裕点的人家自个打了水井,还有住得近的同宗同族兄弟会合打一口井的。良口一、二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暂未发现有打出废井的,但也可能是地理师傅技艺高超。
本地把会勘探水源、墓地等与土地相关的人都叫地理师傅,或者直接叫“师公”,想要打口井也是要先叫这类先生看过,才会安排打井。
李承平挑着水桶到张家井的时候,洗衣井旁已经有两人在卖力捶打衣服了。
天光还不是很亮,不好盯着看是哪两位,就想赶紧打了水就回,结果其中一人竟和自己打起招呼:“哎,小李,你人好了啊?”
李承平抬头看去,在记忆里转了一圈,原来是**阿妈。
李承平应了声:“哎是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张婶,这么早来洗衣服呢。”
“可不,还是小李你勤快啊,身体刚好就来干活了。看看二林子都还没翻身呢。”张婶一边卖力搓洗衣服一边和李承平搭话,“这臭小子,就应该让他自己来洗才是。”
“张婶你就是太勤快了。”李承平随口附合,也不好当着长辈的面说落口舌的话。
**家就是姑婆夫家那边较为亲近的一支亲戚,原主和**玩的还不错,是为数不多的好兄弟。
“这家里的事啊,还是要有人干不是。”张婶把手边的衣服递了两件给旁边年轻点的女性,“对了,小李还没怎么见过**大嫂吧。”
年轻女子这时才抬起头:“李同志你好,我是**大嫂,向盼。”说完又低下了头,脸虽然没看清倒是和记忆中的对上了号。
**大哥叫张树,是个稳重性子,前后相看了好几次才定下。在今年忙完秋收后结的婚,李承平去随了2元礼。
张家大嫂是良口一、二队那条土路再往山里去的六队的人,但是日常社员们习惯叫老寨生产队,也就是李承平家门口那条土路再往山里去。
向盼给人感觉是腼腆文弱些没有张婶的直爽劲,但是和张家大哥倒是相配。
“哎呀,他大嫂就是性子文静些,人是勤快得很。”张婶乐呵呵的说。
“是张婶有福,张大哥人才也好。”李承平挑起水桶准备回去,“张婶,家里阿妈还等着水,我就先回了。”
“哎好,下次到家来玩啊,知道不?”
“好,您先忙。”
从张家井返回需要先上一个长缓坡,李承平挑了满满两桶水需要小心使力才行,远远的还听到张婶和张家大嫂压低的说话声。
“阿妈,这小李和我们家关系好吗?”向盼刚结婚不久,家里的亲朋好友还需要张婶提点,印象中倒是没见过这位小李到家来。
“他是二林子好兄弟。”张婶感慨道,“就住在大队后尾,家里还有他阿妈,前段时间他从山上滚了下来,躺了不短的时间呢。”
“不过,好在是看着大好了起来。不然怪让人可惜。”
“对了,他家和我们还有些亲戚关系。因为早些年的一些事,队里要是有人和你说什么闲话你别搭,我们不管那些。”张婶提醒到,准备回家以后再和儿媳妇好好解释清楚里面的道道。
“哎,好。”向盼用力拧干衣服水份,放到一旁洗干净的盆里。
张婶和向盼洗完衣服回到家,一进门就看到**松松散散走出房门,而张树都已经挑了两次水回来了。
张婶看着**就气不打一处来,抓起墙边的细柴火就朝人招呼过去:“你个细懒鬼!昨晚不是叫你去挑水的吗?又使唤你哥!”
“哎,哎,阿妈,哎呀别,别打了!”**一着不慎被柴火招呼上臀背,跳起脚在前院跑躲着,“我没使唤我哥!他自己太勤快你也怪我!”
“你还嘴硬!”张婶还没打到两下,就被一旁的张树拦了。
“阿妈,二林子还小嘛,多睡会没事。”张树把张婶手上的柴火拿下,眼神示意**赶紧躲一边去。
“你就惯着吧!还小,还穿开裆裤吗!”
“阿妈,我是想穿,但是会被抓耍流氓啊!”
“你还敢顶嘴!”张婶更气了,一把又抢过柴火,结果**一个逃窜溜出了门。
“好了好了,阿妈别气了,等他回来我教训他。”张树安抚着阿妈,示意妻子也搭搭腔。
“阿妈,他们兄弟感情好家事兴。”向盼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随即转移话题,“不管二林子了,我们看看早饭吃什么呗?”
张婶觑了眼张树,哼了哼才进厨房。
张树和向盼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笑了下。
张伯老神在在的坐着大门旁,一边削着木条一边无奈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