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朱小姐在桃村过的第一个孤单的年,就从正月初六这日开始,心不再孤单。朱小姐淑真与少年时的情郎魏仲恭,一个被夫家抛弃,一个青春丧偶,终于互相敞开心扉,走到了一起。
朱小姐不再战战兢兢,大胆的接受了魏仲恭。魏仲恭不再犹豫,热烈的走近了朱淑真,他要抚平她受伤的心,给她一份被关爱的幸福。
从初六相约观灯以后,二人常有书信往来,或谈论诗词,或品评时事,或互诉相思。
转眼春日过半,过了花朝便进三月。桃溪水流复涨,混混不断,湍急如许,两岸枝繁叶茂,桃杏争春。桃村小院里,春意满园,小杏正支了窗子,放下廊上的竹帘,看一双春燕在院中的树梢徘徊,叽叽喳喳朝廊上欢快的叫着。
朱小姐梳完了头,起来看时,对小杏说道:“你莫一直趴在窗上,吓的那燕子不敢近前来。”
小杏听了,才收回身来,说道:“这天气一和暖,奶奶倒好许多了,我看今年定要大好了。府里咱们太太知道了,不知要高兴成什么样呢。前儿太太打发人送了两套新衣服并银钱等物,给奶奶做生日,颜大奶奶也送了好多东西过来,今年的生日,奶奶定要打扮的光鲜些,去一去这两年的病气,再放个风筝儿飞得远远的。”
朱小姐看她说的热闹,越发不着边际,笑道:“这丫头,只顾说起来没完,还不倒茶去。”
小杏这才出去倒茶,一边走嘴里也没停,继续说道:“过两日魏大爷该来了,趁奶奶身子强些,不如雇了船陪奶奶游湖散心去,以前奶奶最爱春夏游湖的。如今咱们在这住着,更近便了。”
朱小姐接了茶,不理她的话,一想到魏仲恭,心里着实热乎乎的,不自觉自己倒露了笑容,转了头去只望着窗外出神。
林花落尽草初齐,客里萧条思欲迷。
又是春光去时节,满城飞絮乱莺啼。
他哪里还能有那么自由的时光呢,哪是我说游湖就能去的。
正月里会过几次后,过了十六,魏仲恭便要望县守任去了。这一个多月,书信倒是常常送来,只是却不得脱身来会。有两次因公出派临安,提前捎了信儿来约了朱小姐进城相会,还有一次特特的告了假,一个人骑了马赶来的。纵有万般相思,也只能寄与鸿雁传书。
已经有五六日没有魏仲恭的消息了,既没有书信,也没有魏夫人托人捎来的口信儿。
到了初三日,一大早朱小姐才起来,懒懒的正在梳妆,却呼见前头有人拍门。因是清早,又是山中寂静,听得格外真切。朱小姐心想,这一大早,许是附近村里的农人路过,有什么事吧,前面自有常胜打发。
不想过了片时,却见常胜媳妇领着魏仲恭心急火燎的进了后院门,后面还有常胜抱了一筐什么东西跟进来。常胜媳妇一边前头引路,一边还高兴的说:“我刚送了洗脸的水进去,我们奶奶才起来的,想是这会已经收拾停当了。昨儿小杏丫头还念叨,有日子没收到魏大爷的书信,可巧今儿就亲自来了。”
小杏正替朱小姐梳头,隔着窗子瞧见,便叫道:“呀,魏大爷来了。魏大爷快请进,奶奶正梳头呢。”
魏仲恭刚步上廊前的台阶,却见朱小姐开门迎了出来,微露笑意,眼里都是掩不住的神采,嘴上却嗔道:“这一大早,你是从哪里来的?”
魏仲恭恭恭敬敬行了礼,道:“从望县来的。
朱小姐吃了一惊,问道:“这么早赶过来,难不成天不亮就出门了?”
魏仲恭道:“倒没有,今日我一个骑马来的,比坐车快些。”
朱小姐瞧见常胜放在二门处的一个筐问道:“那是什么?”
魏仲恭紧着搬了过来放到台阶下,说道:“哦,牡丹。”
朱小姐见那筐里几株牡丹的枝丫,刚刚吐了芽苞,根上都包着新鲜泥土,用草垫子裹着,这一大筐,足有二三十斤重,便问:“骑了马,背来的不成?”
魏仲恭笑了笑道:“好容易得了,赶着今日给真姐送来,待我亲自植于真姐窗前。赶明天夏天,真姐便可隔窗赏花了。”
朱小姐道:“这一筐可是着实不轻,你又不惯骑马的,哪天差人送来不行呢。”
魏仲恭道:“定要今日,我还要亲自培土。”
正说着,常胜已取了锄头进来,问道:“不知奶奶想把花裁在哪里?”
魏仲恭接了锄头过来,说道:“让我来,你不用管。”便一把夺了过去,在朱小姐窗前廊下的青砖花池子里锄起来。
小杏端了茶来,见魏仲恭此举,便笑道:“魏大爷这次敢情是来我家干活的,进了门也没坐一坐,茶也没吃一口便上工了。”
朱小姐嗔她道:“休要玩笑。将茶放在廊下,你去吧。”朱小姐偷坐在廊下看他。
魏仲恭将几株植株都裁好,仔细培了土,又亲自提桶浇足了水,早已累得额上渗出细汗。朱小姐拿帕子替他拭了,满含笑意。魏仲恭趁机攥了她的手,捏一捏,道:“我访了好久,才得了这几株好的,定要赶在今日过来,亲自植于真姐窗前才得安心。”
朱小姐道:“我知道你的心,只是何必非要这么一大早赶来呢,倒叫我不能心安。”
魏仲恭道:“我倒愿意变成它,日日守在真姐跟前。可恨我不能时时相伴,替你解些忧愁。你只看着它,就当我在这里,那些烦难事,就不去想它了,你可开心么?”
朱小姐点一点头,深情相望。
常胜媳妇和小杏才端了早饭过来,朱小姐便对魏仲恭说道:“净了手,吃点东西歇一歇。”
魏仲恭就着刚才的水桶洗了两把,接过小杏递来的手巾擦了,说道:“可惜今日不能多留,因有事要去府衙门,交接了公事,还得赶在午后回去。过几日再来吧。”
朱小姐听了,虽有不舍,倒也不敢留他,便递了茶去给他吃一口,依依不舍的送到外头,看他骑马离去,直到拐过山那边不见了人影才回。
这一日,虽是个清清静静的生辰,朱小姐倒比先许多生辰都快乐些,一整日里,不管走到哪,都要回头去望一望那几株牡丹,或者有时干脆就坐在跟前的廊上,望着它出神一两个时辰,好似一直看下去它就马上能长出花来似的。
常胜媳妇和小杏虽见她那呆样实在可笑,但也都不去点破她,任由她这一整日的失神状态,直延续到夕阳西下,直到掌了灯,摆了晚饭,才把她叫进来。
晚上窗前看书,小杏做着活计一抬头,却见朱小姐正在那里笑,便问道:“奶奶今日可是高兴?”
朱小姐一惊,回头问道:“你怎知我今日比往日高兴些?”
小杏笑道:“今日魏大爷来了,还送来了小姐最爱的牡丹,亲自植于廊下。奶奶这一日,不知都看了多少回了,也不知偷偷笑了多少回了。”
朱小姐听了,羞得脸一红,嗔道:“哪有?尽是胡说。高兴倒是有的,生辰总该高兴些的。至于端礼……”朱小姐便抿了嘴不再说,嘴角上还挂着笑意。
小杏自顾在那说道:“魏大爷对奶奶,就算好的了。难得这份心意,知道奶奶最爱牡丹,特意寻了好的来,赶在生辰这日送给奶奶。以前魏大爷在咱们家住着时,就是喜欢奶奶的,虽然那时我因为小不懂,但是现在想起来,一定是的。还有奶奶的那支凤穿牡丹的累丝金钗,我现在才想起来,就是那时候魏大爷送的,所以这一向奶奶才天天戴着。我愿意让奶奶天天都高高兴兴的,再不要伤心才好。如果咱们老爷能帮奶奶和魏大爷凑成好姻缘,就最好了,不知能也不能。”
小杏只顾自已在那说,朱小姐却一句也没听进去,想着魏仲恭对她的情分,又今日所做的事,提笔写道:
王种元从上苑分,拥培围护怕因循。
快晴快雨随人意,正爲墙阴作好春。
又道:
香玉封春未啄花,露得烘晓见红霞。
自非水月观音样,不称维摩居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