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牡丹窗前愁断肠 > 第28章 生查子?元夕

牡丹窗前愁断肠 第28章 生查子?元夕

作者:罗美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07:46:21 来源:文学城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凄凉?愁怨?忐忑?愤恨?

都不是。

经历了新婚甜蜜,失子之痛,公婆怨怼,丈夫厌弃,第一次孤孤单单无人问询的在桃村过年。

年节将至,朱小姐从不安中捱到释然。母亲王夫人的欲言又止,她清楚的知道是为什么,故意不去点破,依然说说笑笑的亲自坐了车送去节礼。

除夕一早,王夫人到底放心不下,打发人送了好些过年的东西来。来的是王夫人屋里一个陪房的媳妇,说了王夫人吩咐的话。朱小姐见她眼神似有躲闪,话里有话未出口,明白了王夫人的担忧,便一一回了,还说:“烦姐姐回去回明太太,我这里一应东西都全了,不必费心惦记。初二一早,回去给两位大人和兄嫂拜年。”

是了,朱小姐明白,自打一进了腊月,王夫人分明是惦记着一件事,胡家可会来接她回去。果然,没有一个人来,也没有只言片语。晞老爷也分明打听了,胡家曾有派人来京里活动送年礼,只是桃村这里,好像被胡家忘了一般,直到年底,也不见胡家的影子,怎不叫人既生气又怨恨。

朱小姐其实也不安了好一阵,越近年节,倒是释然了,“我一个人在这里,清静得很,不好么?”反而是吩咐小杏和常胜媳妇置办起来,“咱们清清静静的在这过个年吧。”

于是,临安城外的桃村小院里,对联、窗花、灯笼,也热热闹闹的张挂起来,各种年节的吃食、供品也准备起来,主仆几个说说笑笑的除夕守岁,上供祭天。常胜也进后院来将烟花燃了助兴,朱小姐也高兴的穿了厚衣服出来站在廊下看了半天。

做姑娘时在家里过年,只知欢乐。后来在胡家过年,唯有忙碌。如今自己清静在桃村,三分不安,三分凄凉,三分自怜,唯有的一分释然后的轻松,完全被掩盖的不知所踪,犹如燃尽的烟花,灿烂繁华过后只剩一地灰碴。强作笑颜的背后,是忍痛吞下的苦泪。

初一不便出门,初二一早,朱小姐命常胜套了车,常胜媳妇和小杏陪着,进城回朱府拜年。晞老爷在外头陪客没进来,王夫人因看见女儿如此地步,心情沉重不敢多说什么,大年下怕触动烦愁。赵氏也早知朱小姐要来,说笑也不是,安慰也不是,一早便同颜大爷过赵府去了。

王夫人与朱小姐娘俩个静悄悄地吃了一顿饭,各怀心事没有许多话,略坐一坐便散了。临行时,王夫人道:“已定了初六宴客,不如过来散一天,好过一个人在那边闷着。初六一早我打发人去接你。”

朱小姐点了点头,告辞了王夫人,仍坐了车回到桃村。

常胜勒住车马,拿了脚凳,先是他媳妇下来拿钥匙去开门,小杏正扶朱小姐下车,只听常胜媳妇惊道:“这是谁送来的书信?准是见锁了门,便投在门缝里了。”说着果见她拿了一个信封来递与朱小姐。

朱小姐看见封上字迹,不是别人,却是魏仲恭,又是惊喜,又是忐忑,忙袖了,没露声色。待回到内室,拆开看时,只见封内只有一张花笺,上面一行字,却是:“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这便是她尚未出阁时,那一年正月初六去母舅家做客,至晚才归,街上灯市如昼,堪比上元。因渐渐大了,不比未笄小童,可由家人带着上街做耍,只敢在车轿里和蕊馨隔着帘子偷偷望一望。街上人来车往,看灯的人手执雪柳,头戴闹娥,闪耀的花灯映着人们红红的笑脸。

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今日魏仲恭送来这几个字,分明是邀她初六相会,一想到此,朱小姐腾地面上作烧,对着镜子一照,果然双颊绯红。自从回临安以来,因心绪渐平,不再想胡家的一切事,又吃药调养了这半年,渐渐面色好了许多,虽然还是瘦弱,却不似刚回来时瘦的鬼一般没有人样。镜里一双桃花醉眼,似又回到当年模样,却再没有当年那般清纯目光,抚不平的眉间,淡淡一缕哀愁。

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朱小姐用手抚着胸口,里面一颗炽热的心突突跳着。临安灯市,最是繁华热闹,自己真的敢与情郎当街幽会么?

不安又平静的过了三日,终于到了初六。

常胜媳妇送了洗脸水进来,朱小姐看见小杏拿了前两日穿的新衣服过来,便说道:“我记得去年生日时,做过一身丁香色的新衣服,因一直养病也没穿过,今日你便找出来穿那一身吧,再寻那件桃红的斗篷,恐回来的晚夜里凉些,那件暖和些。”

小杏果然放起这一身,又去寻了来。那一身丁香色的新衣服,是织锦缎的面,因生日做的,却是十分华贵。那件桃红的斗篷,里头衬的整张白狐狸毛,下摆上绣着胭脂五色牡丹,倒是合了这喜庆佳节,连小杏都说:“奶奶病了一年多,如今好了,真该打扮些,就得穿得这样华丽才好。”

朱小姐洗了脸,小杏与她梳头,对镜擦了胭脂香粉,看着镜中自己焕然一新,竟莫名紧张起来,略犹豫了片刻,从镜匣里取了那支凤穿牡丹的簪子来。没想到小杏倒是手快,忙接了过来说:“这个簪子华丽,倒从没见奶奶戴过,今日正好戴。”说着便与朱小姐插在髻上。忽常胜媳妇进来说道:“太太打发人来接奶奶了。”

朱小姐回头看时,果是常跟王夫人出门的一个媳妇进来请安道:“请姑奶奶安。太太命我来接姑奶奶家去,已套了车在外面,这就请姑奶奶随我去吧。”

朱小姐嘱咐好常胜两口子和小杏看家,独自一个人跟了那婆子出来。一出院门果见王夫人的车在门口等着,婆子服侍朱小姐上了车,径直回到朱府。

这一日朱府大摆年席宴请亲朋,男客皆在外头院子并外书房那头园子里,女客们在内院摆了几桌,由王夫人和赵氏接待,两处皆有戏酒。只是朱小姐略有失望,不知该如何去见他。

魏夫人因在京,便陪着父母一起来了,见了朱小姐,二人分外亲热。罢了酒席,朱小姐单拉着她躲在自己旧时住的屋子里说话。

一没了人,魏夫人竟直说道:“我知道你今日有事。”

朱小姐心下一惊,躲闪道:“并没有其他事,太太接我过来作耍。”

魏夫人道:“你不必瞒了,说与你吧,我今日是特为你二人而来。”

朱小姐仍装不知,故意问道:“谁?你说什么?”

魏夫人道:“端礼给你送去的书信,是我给他出的主意。”

朱小姐听了,倒是一惊,不知如何回答。

魏夫人又道:“我见你们实在是苦,明明心里有意,一个干着急,一个不回应。索性我来推一把,若那样两个人都苦着,不如率性由心一次,落个没有遗恨。我知今日你必来的,所以我给他出了主意,今日就让你们快活一次。今儿我们是坐两辆车来的,等会儿宴席散了,我只说同你说话,顺路送你回去,便送你去仲恭那里赴约,他同我约好了地方,早早等在那里。”

朱小姐听得脸红心热,又是高兴,又是害羞,半日才开口道:“魏姐姐,我……”

魏夫人打断她道:“好妹妹,我若早知道你二人心意,断不会看你们至此境地。如今胡家那边,连年节也对你不闻不问,你也该死心了吧。倒不如与情投意合之人,敞了心扉,快活一天是一天,大不了与胡澥散了,其实倒也称心如意了。”

后面魏夫人再说什么,朱小姐只听一半儿忘一半儿,只反复思量她前面的几句话,思来想去却想通了似的,重重舒一口气。人生过半,愁过,怨过,恼过,恨过,最后弄得一身病,还不知将来有几年好过,不如就任性一回,为自己活一回也罢。想到这里,竟觉轻松许多,眉头也舒展了,眼角也淡然了,跟了魏夫人坐了她的车,真个来至她说的地方,远远地,果见魏仲恭等在那里,热烈期盼的眼神,正向这里张望。

车到跟前停了,魏仲薛忙迎上来。魏夫人一掀轿帘,二人四目相对,魏仲恭温柔轻唤:“真姐。”伸出手来停在那里等待。

朱小姐起身,扶了他的手下车,抬眼望他,眼中俱是深情。朱小姐又回头看车里,魏夫人含泪笑道:“去吧。”

他的手火热,他的手冰凉。他牵起她,是坚定的。她望着他,是安心的。两个人牵着手走在人流里,谁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两颗心终于靠在了一起,如街上的花灯般渐渐温暖,如喧闹的人群般,不再拘谨。他执着的守护着她,她愉悦的跟随着他。在这个年节初六,二人互敞心扉,彼此相依,在人流如沸的临安大街上,在满街花灯的映照下,率性的快活着享受着苦尽甘来的片刻甜蜜。

弯弯一钩月,繁星满天流。夜总是那么短暂。三更鼓后,人流渐渐散去,欢愉过后总要分别。魏夫人的车如约来接他二人回去。

魏仲恭将朱小姐送至桃村,二人在门口难舍难分。

“真姐。可否允我常来探望?”

朱小姐点了点头。

魏仲恭不敢表露兴奋之情,只拉了她两手,使劲捏了一下,说道:“天色不早,真姐快进去歇息吧。”

朱小姐抬头望他,这次她眼里没有了愁苦,尽是笑颜,“回去路上慢些。”

常胜媳妇来开了门,二人“咻”地忙丢开手,朱小姐便没敢再回头,忙进了门。

常胜媳妇见是他,有些诧异,也没多说什么,进去锁了院门,将朱小姐送至后房院,唤了小杏出来扶着进去。

朱小姐进了屋,心里慌张久久不能平静。

魏仲恭望着院门,又是喜欢又是兴奋,站了好一会儿才上了车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