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莫笑人不知,娇娘扮儿郎 > 第2章 抄家

莫笑人不知,娇娘扮儿郎 第2章 抄家

作者:北迎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8 06:27:27 来源:文学城

将军被赐死时正值三月,那时长安的腊梅还没有落尽。春日正是万物新生的时间,将军打了胜仗一路风尘。迎接将军的是一场有预谋的污蔑,新帝把随自己打天下的臣子屠杀殆尽。

周以宁头脑发胀,一闭眼就是宫中那处汉白玉铺成的空地上倒着一个又一个人。那样的血腥,那样的悲壮。

无法用言语所表达,两世记忆交杂着。分不清身处何地,是血,是人,是哭喊咒骂声。

又听出征前众人高呼出声的那句壮词:“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长刀割破皮肉,温热的血溅了她一脸。那些疼,那些痛。记忆中无数的伤痕,在这时,一同溃烂。她又看见城前流离的百姓,副将死前的模样。周以宁从榻上跌落在地,狼狈的捂着脑袋,企图不去回忆那些可怕东西。

付炽雪的记忆在与周以宁彻底融为一体,直到分不清你我。眼前一片漆黑,耳边却是吵闹一片。

兵器碰撞出的铮铮声。

“杀!救将军!”

马蹄声。

“将军!将军不能接旨啊!”

悲痛呼喊声。

“天地不仁啊!”

不知什么时候彻底静了下来,昏睡前,周以宁看见了母亲那张焦急的脸。

周以宁醒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躺在床上只看见窗户一角。透过那块地方,看见外面仍是一片漆黑。烛火忽明忽暗,墙上印着一个又一个影子,却已是分不清究竟是什么。

周以宁动了动身子,动作太大惊醒了趴在床尾的人。

周以宁抬头看去,对上一张清丽疲惫的脸,下意识叫出来声:“小姑姑。”

周沐兮闻言冲人一笑,又抓住周以宁的手腕号了号脉。

“睡了整整两日,身子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把你爹娘吓得不轻。慌忙叫人将我从寒山寺接了回来,你大哥的事儿也别太难过。”周沐兮拍了拍周以宁的后背接着又道,“斯人已逝,活人还得继续活。与其消愁,不如想想怎么为他报仇。”

周沐兮看的开,或者说她早就已经看惯了生死麻木了。周以宁身份特殊,以往生病都是府医来看。奈何这几天府医告假。

随着话落,屋中又落入一片奇怪寂静中。

“姑姑,我想入朝,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去。”

周沐兮猛的站起身,摇头:“侯府撑不住再一次变故,你要你父母亲怎么办?要你哥哥怎么办?或者说你自己呢?”

“姑姑我可以移出家谱,以假身份示人,这不是什么难事。”

“你这样,你父母亲会难做。”

周以宁听着周沐兮的话,叹了口气。姑姑始终和父母一样,顾虑有很多。忠义侯,自古只有忠勇侯,先帝此举是为了提醒周家,尽忠报国,忠于君王。

“如果不反,周家又能活多久?

”如今的天下是周家先辈打下来的。

打到最严重的时候,满门丧白,老将军扶棺出征。而今盛世,未享荣华,反而忧虑明日是否能见到这青天白日。这不是周家该有的顾虑。

周沐兮拍了拍周以宁的手,以示宽慰:“你母亲撑不住再一次的打击,我们暂时斗不过皇宫中那位。”

周以宁彻底安静下来,眼神难掩落寞。

看的周沐兮多少有些心疼:“我知道你心中有不甘,和你大哥一样……他为什么死,多半是因为当局的帝王觉得,他失去了控制。”

周家被怀疑早已不是一日两日,只是为什么非要周序春?周以宁想,大概是和周序春为了一城的百姓,没有听从上方的作战指挥有关。

人间的不公平太多,帝王家不容人有独特的意见。

周沐兮年轻时走遍天下,见惯了人心冷暖世态炎凉。周以宁很崇拜周沐兮,也想像她一样。只是她自小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看着她的人就希望她不学无术,她是世子。今后是要接手周家的,她这样的人太好控制了。

“姑姑,我不想听这些,我其实有些分不清,我因为什么……我咽不下这口气。”

十七年藏拙,周以宁养成了察言观色的性子。外人眼里她花天酒地,不知人间疾苦。只有周沐兮知道,她曾也有赤忱之心。

如今周以宁又有了另一个人的记忆,何况这段记忆原本的主人,是个征战沙场十余年的将军。

“原来上方就是这么玩弄他的臣子,一切都是他稳固自身的手段。”

这本没有错,如果她是君王她也会这么做。只是被拿来开刀的臣子,他们又怎么想?

周以宁握紧的拳头,最终也舒展开来。一切最终都化为一声叹息。

……

外头传来几声打梆子声,随之而来的是打更人的叫喊:“丑时四更,天寒地冻。”

谢时舒看了看外面的月色,上前几步关上了窗子,吹灭了烛火,躺下去打算歇一会儿。只是刚躺下便被从宫中赶来的人请进了皇宫,到御书房时李逐已经在桌前端正坐着了。

见到人,起身快步上前作势要接下谢时舒脱下的大氅。谢时舒皱了皱眉,直觉告诉他绝对没什么好事。

转身躲开,大氅落入下人手中。

“陛下,君臣有别。”

李逐像是不在意,笑了笑:“北轩王与朕情同手足,不必在乎那些虚礼。”

谢时舒听着这话,冷笑了一声。就是这副伪善的模样将上一世的谢时舒骗的团团转。

谢时舒不再说什么,挥了挥手身后跟着的两个心腹将抱着的折子放到桌子上。

李逐看着,神色不变,这个场景在眼前早已经演了千遍。李逐早已经习惯自己身前还有个北轩王,而越过北轩王也还有太后。

李逐早在年幼时就学会了演戏。也正是这样,他从太后手中生生抠出了些权力。谢时舒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蠢,如此明显的野心,他曾经竟然真的信了他单纯。

真是可笑至。

“陛下请。”谢时舒站在那静静看着少年帝王。

李逐有些错愕:“北轩王这是什么意思?”

谢时舒不急不慢走上前,揽过帝王,将人摁在桌案前坐好。俯身笑说:“陛下不是想将权利全部收回吗?既然有意便要付诸行动,下注努力。不然……哼。”

李逐眼中情绪翻涌不断,他听出了嘲讽却是不敢再说什么。

“听闻陛下要对周家动手了?”

李逐像是没反应过来,迟了一会儿才答:“周家是个威胁。”

谢时舒没再问什么,看着李逐批阅奏折,只觉得无聊。周家对君王的忠心,可昭日月。不过是急需要权力,找了个最好欺负的周清许。说那么富丽堂皇的理由,多虚伪。

不知怎么,谢时舒忽然想起茶楼中那个纨绔世子。周家的继承人,本轮不到她,是周家为了让李逐放下芥蒂,故意为之。

李逐真的看不见吗?

想着侧头看着满眼精明的小皇帝一笑,怎么会不知道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昏沉的一片天地,迟早会有人换新啊。

周府已是丧白一片,来吊唁的人不少,同时不怀好意的人更不在少数。帝王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目的,多数朝臣选择与周府断绝来往。

昔日门前喧闹,此时也是凄凉萧条的一副模样。

只是这日,府上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周以宁得到消息后,小跑着赶去前厅。只是快进门时停下,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皱。走上前规规矩矩的向堂前端坐的女子行了一礼。

这人穿着朴素,却难掩身上出众的气质。这人不是谁,正是当今太后方惟。

方惟放下手中茶盏,起身上前扶起周以宁:“许久之前就知道,周世子在京中的名号‘响当当’,今日一看当真是仪表堂堂。”方惟温柔一笑。

周家是皇党,素来与方家不对付。而今日太后亲自来,看来是周清许与她达成了什么合作。思及此周以宁垂下眼帘,只一副顺从模样。袖中紧紧握着的手,足以证明周以宁心中的不宁静。

方惟转身对周清许道:“周大人这一双儿女,我保下了。”

周以宁早有心理准备,仍然被方惟的话惊到,下意识问出了声:“为什么?”

方惟没有再看周以宁,只下了令,将周以宁拖到周府门前重打三十棍。周以宁不解,却也未再做什么挣扎,受完了这场刑罚。下棍后周以宁就明白太后与父亲的计谋。

三十棍打完,周以宁呼出一口浊气,撑着身子起来,对着方惟一拜。

敬和十年,忠义侯府查抄,周清许被贬为庶人与其妻流放。太后将周家次子周以末,废武功收为“幕僚”。幺子周以宁于四月初,病逝家中。

此事共牵连朝中二十余位官员。其中北轩王禁足,方家连降三级,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

彼时城外河中的大船上站着两个清丽的女子,沉默的望着城中绚烂灯火。周以宁步伐彳亍,回望一眼京城,随后戴上帷帽隐入漆黑的夜。

此后大梁再无世子周以宁,只有周惊蝉。

“谢诗年,你当真要离京?”回鹭隔着屏风,隐隐能看见床上躺着的人。

谢时舒嗓音沙哑,独带几分病弱,答道:“长安不留我,我留下就是一个死。”

“子鹤,上前来,我使不出多少力气。”

回鹭依言上前,绕过屏风,立在榻前看清了床上人的全貌。与谢时舒认识足有十年,回鹭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虚弱的谢时舒。

“怎么伤的这样重。”

用气若游丝形容也不为过,李逐下了死手,不给他留任何活路。

谢时舒没回答什么,疲惫的闭上了眼。谢时舒不答,回鹭就静静在一旁等着。

过了一会儿,谢时舒像是缓过了气来。转头看向回鹭,道:“我要去江南养病,没有多少人知道我重伤,趁着时候,我得走了。”

“你这是打算抛下在京城的一切?”

谢时舒苍白的脸上尽是无可奈何“嗯”了一声,伸手从枕下拿出一块令牌:“京城归你了,回子鹤。”

回鹭撩袍下跪,俯身一叩:“恭送王爷。”

这下子倒是真叫谢时舒笑了,他还没死呢?怎么还要他送了?

想说话叫他起来,却是咳嗽声不止。只吐出两字:“起来”

谢时舒寻了一个风雪大的夜晚,带着心腹与重要的书卷从渡口乘船往南去。离渡口不远处的小摊前坐着个的探子将这一切收入眼中,迅速带着消息前往皇宫。

皇宫中的某处,灯火昏暗。年轻的贵妇人拿着一支蜡烛走在藏书阁中。河岸那探子来找的正是她:“娘娘,北轩王已乘船前往江南。”

比起明保哲身,他们这些人更愿意往危险的地方走。越是他人不敢走的路,所带来的利益更多。所以某些时候,亡命之徒也会联手,企图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小命。

“许文野你说,京城这么大的地方,他真就这么让给哀家了?”方惟侧头问边上人。

许文野道:“回鹭向来与谢时舒关系不错。”

方惟思索片刻:“他给回鹭了……倒是胆子大敢一搏,那这回鹭今后我是用还是不用啊?”

许文野道:“用与不用在于娘娘。”

“说的有理。”方惟转身打算离开藏书阁。

许文野打算跟上前,却被暗卫拦下。

方惟道:“让藏书阁起一场火,只烧当朝史。”

话里的意思是叫他们烧完后想办法脱罪,几人应声答:“明白。”

①: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从军行七首》唐·王昌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