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墨笔流金 > 第17章 民女有冤要诉

墨笔流金 第17章 民女有冤要诉

作者:天马半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4 13:26:06 来源:文学城

随着太监一声高唱,所有人即刻起身,恭敬站定,方才还略显嘈杂的大厅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皇帝身着明黄衣冠,携太皇太后与国母,自正大门而入,仪仗煊赫非凡。

待他们一一入座,殿内众人立时转身面向首席,齐齐跪下,行礼祝寿。

只是……一抹突兀的白出现在了其中。

皇帝看着人,不做反应,首领太监拂尘一甩,厉声道:“大胆!何人不跪!”

一嗓子直接将所有人的目光引到了主角身上,大家维持着俯跪的姿势,纷纷侧目,却不敢窃窃私语。

朱冀已被吓得一佛升天二魂出世,看着尹默焦急不已,却不敢轻举妄动。

尹默面对威压,不为所动,脊梁笔直。

面对这种情况,首领太监一时不知该如何,心头发颤,小心觑着皇帝的表情,看不出他的喜怒。

众人正悬心着,皇帝开了口,“你是何人?”

“草民尹默,字静川,旧字倾文。”

话音刚落,遗民里的几位耆老神色一变,或惊讶,或疑惑,看着尹默的眼神里带上了几分古怪的探究。

皇帝撂下尹默在一旁冷着,朝众人抬手免礼,见大家一一回了座,方才发话,诏尹默出列,去到大殿中央回话。

看着尹默的背影,宛金不太灵光的脑子终于想通了所有关节,恍然大悟,她知道尹默的“自有安排”是什么了。

遗民不仕清廷,抗清意志很明显,而跪代表屈服和归顺,她便是要借此事一鸣惊人,试探皇帝的底线,兵行险招,一旦失败,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而不告诉自己她的计划,嘱咐自己待在原位,让自己不牵涉其中,她……还惦记着要保全自己,保全那个卑微的自己。

看着尹默迈出了第一步,宛金死命攥紧了拳头。

凌仁造访小院那次,自己因为害怕,躲在屋里,让她独自面对,可悲可恨,懦弱至极,这样的自己,怎么配得上她的真心相待?!

已经懦夫过一次,不能再有第二次,刀山火海……要闯就一起,赢了自然最好,输了……黄泉路上不孤单。

宛金抿紧双唇,抬脚跟上尹默,那一刻,她才觉得自己配说喜欢她。

尹默听到身后传来衣裙摩擦的窸窣声响,微微侧过头,发现宛金跟上来的那一刻,呼吸一窒,看着她,眼神晦涩,仿佛在说——你跟来做什么……

事已至此,再无转圜余地,尹默迅速收敛心神,调整了原先孤注一掷的计划,她要漂漂亮亮地演一场大戏,尽力保全自身和宛金。

秋俞服侍在皇后身边,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不知她二人想要做什么,很是惴惴不安,皇后发觉了她的异样,轻轻抬手将人拦住,眼神示意,让她先稳住,静观其变。

见人站定,皇帝也从庞杂记忆里翻出了线头,想起了尹倾文是何人。

“朕读过你父亲尹玦的文章,经纬纵横,言及时局社弊鞭辟入里,也看过你母亲荣华的诗文,惊艳才绝,亦同你夫君陆执中交过战,敬佩他的才干与德行,既诏你入京,自然也很欣赏你的才华。只是……你今日行为,朕不得不怀疑你是否有违逆之意?”

一字一句,端的是将尹默往断头台上送。

尹玦?荣华?陆执中?这三位可都不是一般人,一个是故明大学士,一个是名噪一时的才女,一个是抗清大将。

厅内一时哗然,竟都忘了天威在上,首领太监赶忙一声咳嗽,迅速镇住了场面。

若是常人,此时早已被皇帝的质问吓破了胆,但尹默自有她的风骨,丝毫不为所动,只站在那儿,便是一道长城,撑起她背后汉民族的脊梁。

殿内众人看着她,小心觑着皇帝的脸色,各人怀着各异的心思。

一众仇视汉人的满人,他们期待着皇帝勃然大怒,将这个大逆不道之徒五马分尸,以儆效尤。

一众守着傲骨与清贫的遗民,他们或敬佩尹默的胆气,隐晦地希望她能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上,全了忠孝贞烈的美名,或忧心她可能遭受的后果,盼着她能平安无事。

更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人,他们乐得作壁上观。

只是天子之怒,无人敢承受后果,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大家各怀心思,却都安静如鸡,纷纷默契地置身事外。

尹默稍顿一秒,随即双手平举胸前,朝着皇帝行一君子礼,鞠躬一拜。

“大明末,朝中党同伐异,朝局混乱不堪,民女父亲深受其害,故而归隐,民女亲见民生疾苦,贪官恶吏当道,民不聊生。此次北上入京,一路行来,所到之处,百姓各得其所,街巷夜不闭户,见此情景,民女对皇上的文治武功深感佩服。”

虽是奉承之语,但所言皆不虚,一般人说也就罢了,这话竟出自前朝遗民之口,被认可的满足感,尤其是征服的快感,迅速充萦在皇帝胸间。

他这心里舒畅了,脸色便也柔和几分,静等着下文。

尹默随即抛出小钩子,正色道:“民女不跪,并非不敬,而是有一疑问不解,望皇上屈尊,为民女解惑。”

“讲。”

得了皇帝的首肯,尹默口若悬河,将春蒐那日凌仁的残暴不义之举悉数道来,痛陈她的三大罪状。

恃强凌弱,虐杀无辜之人性命,是为不仁!

辜负浩荡皇恩,仗势欺人,是为不义!

藐视国家纲纪法度,败坏国本,祸国殃民,是为不忠!

“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之徒,锦衣玉食,逍遥法外。皇上,民女不知,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尹默一脸痛心疾首,一派义正言辞,有效激起了众人的情绪,许多遗民纷纷出列,跪求皇上为枉死之人做主。

他们身为汉人,虽不满满人,但同宫人相处久了,人和人之间的真心和感情已逐渐盖过了民族的偏见和歧视,活生生的一个人,突然就死了,还是死于非命,想为他们申冤,却状告无门,无人敢受理,只得咽下满腔的愤懑。

现下有了尹默起头,遗民们把握住这个机会,基于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那是善良的他们所拥有的为人的慈悲,以及对法理公平正义的追求,大家虽没有事先商量,却都从众而动,愿为良心和公理而战。

皇帝尚未发话,查哈尼赶紧带着凌仁出列,父女俩的行事风格一贯无赖,所谓得理不饶人,没理辩三分,此事虽证据确凿,无从抵赖,实在喊不出“信口雌黄”“含血喷人”等叫冤之语,但仍有再辩三分的余地。

查哈尼最是老奸巨猾,扑通跪直,声泪俱下,先同皇帝打感情牌,诉说自己早年间为国征战,奔走四方,亏欠家中妻女,后又丧妻,独身养女,有着几多心酸悲苦,虽教女无方,但实在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望皇帝体谅。

更借口凌仁养于闺阁,良善无知,完全是听信了他人的教唆,方才无意犯下错事,实在是无心!被扣上如此大罪,实在是冤枉!

大厅里充斥着这老头的疾呼之语,情感饱满,恳求皇帝为他父女二人做主。

其朝中党羽也应声而动,纷纷出列为其做保,力证无辜。

皇帝的视线在两拨人之间逡巡,不知他都考量权衡了些什么,最后虽降下了处罚,但雷声大雨点小,不过罚俸和申饬,额外也就是让凌仁禁足,所谓面壁思过,说是念及初犯,小惩大诫。

他这偏袒维护的意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一方是朝中重臣,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一方是夹在新旧两朝间的多余人,无依无靠,无权无势,两厢对比,孰轻孰重,一眼便知。

遗民们深知自己力有不逮,已逼着皇帝惩处了宠臣,该见好就收,若再进一步,便是不知进退的莽夫。

但人有时候就是愿意犯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几个固执的还想求一个公道,不仅仅为死去的宫人们,更为天下百姓。

只是皇帝不乐意再听,只想这事就此作罢,惯会察言观色的几个臣子立刻出列,合作唱起了双簧,巧言令色,指鹿为马。

那几个遗民向来耿介,不善言辞,被这伙人气得面红耳赤,骨鲠在喉。

皇帝见状,适时出面制止了双方的激烈争吵,一方唱红脸,一方唱白脸。

遗民们此刻再次认清了自己在这大殿中的定位——被排斥的异族,被欺压的弱者。

几个懂变通的赶紧劝住横冲直撞那几位,使尽了浑身解数才让后者冷静下来。几人深知自己有心无力,看着皇帝,心道一声“罢了”,无奈退下。

皇帝看着他们,心思百转千回,想到了更深一层,明遗为满奴伸张正义,若借此事好好发挥,可用于宣扬满汉一家的治国理念,必将有助于消弭国内此起彼伏的反清力量。

这头皇帝正想着要如何发挥话题,尹默再度开口,朗声道:“民女之问已解,皇上圣明。在此,民女还有一谢。”

“何谢?”

尹默将跳崖后的故事浓墨重彩地道来,只是篡改了许多内容,高光尽数堆砌到宛金身上,将她塑造成了一个忠勇侠义的女子。

郑重朝皇帝行一君子礼,尹默继续道:“民女承蒙皇上厚爱,幸得宫人班阿宛金伺候在旁,得她相救方能大难不死。皇上宽仁睿哲,宫中上行下效,才能得此宫人,尹默,拜谢皇上深恩!”

皇帝听完,只淡淡扫了宛金一眼便知她有几斤几两,猜出尹默是玩了一套移花接木,因着正瞌睡,她这枕头递得很合宜——满奴为明遗舍生忘死,故而非但不追究,还从善如流接过话题,盛赞宛金,最后还手书“忠仆护主”四字以赐。

终于求来了……

尹默看着白纸黑字落到宛金手中,总算放下了心,她知道,这四个字在凌仁面前,分量堪抵免死金牌,皇帝认可的人,无人敢动。

有得必有舍,尹默知道,既然选择了此,就不得不割舍掉彼,微微低下头,苦涩一笑,抬头的一瞬,已调整好了表情。

“皇上圣明,民女……拜服!”

随即三叩九拜,行下重礼。

尹默是否真的心服口服,皇帝心知肚明,但他理解遗民的坚持,敬重他们的忠贞,也欣赏他们的才华,出于个人宽仁的性格底色,只要不触及底线、威胁统治,他都愿意网开一面,所以即便发现尹默今日种种都是别有所图,但他也乐意给她机会一展身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从来就没想过要这批汉人对新朝心悦诚服,只要他们把面子功夫做足了,表示出归顺和妥协的态度,人心难测,里子他确实无法左右,便也不会过分追究。

皇帝率先递出了这个台阶,尹默行了跪礼,便是顺坡走下了断头台。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冒犯了就是冒犯了,无论出于什么理由。

面对二人的违逆之举,皇帝虽在众目睽睽之下赏了恩赦,为后世的“仁君”美名再添一佐证,但心里多少也是不舒坦的。

太皇太后教养皇帝多年,祖孙同心,深知他的脾性如何,简单交换个眼神,便明了了接下来该如何。

“今日哀家过寿,不欢欢喜喜的,竟闹人命官司,你二人实在不敬!既然皇帝宽仁,便只罚跪思过,你们出去吧。”

皇帝身为孝子,可不敢忤逆太皇太后的意思,故而即便他前脚说了不追究,此时也不会表任何态,只高高在上坐着。

他是皇帝,他想做什么,给个眼神,动动手指,自有人替他做。

看着二人退场的身影,太皇太后凤眼微阖,活到她这岁数,经历了许多,面对这等小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只是皇帝还年轻,他难免在意,又要顾着体面,不愿被史书记下这小气样,只能让她这个太皇太后当恶人,帮他出口气。

只要给他这根猫毛捋顺了,便也就过了,现下罚了二人,此事才算翻篇,可保日后平安。

其实要说实话,太皇太后打心底里是很欣赏尹默的,同为女子,她深知要走到她这一步,个中辛苦自是饱尝了许多,也实在不易。

感慨归感慨,该罚还得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