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明朝航海王 > 第11章 简在帝心

明朝航海王 第11章 简在帝心

作者:任弘毅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20 17:54:07 来源:转码展示1

六驾马车,排成一条直线,周围跟着一些骑马的护卫,径直往西山煤矿而去。jiuzuowen

开个玩笑,如果有颗导弹击中这六驾马车,那天下就要大乱了。

因为上面的乘客,是大明的皇帝、阁老、尚书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是大明的中枢。

萧敬陪同弘治皇帝坐在第三辆马车上,刚才广宁门外的见闻,让弘治皇帝很受触动,所以,红着脸鼓励了那中年汉子要努力工作之后,他就很沉默地带着大臣们各自上了马车,去往西山煤矿。

马车已经行进了十几分钟,马车内的弘治皇帝一直沉默,一直在思考。

想的差不多了,他抬起了头,看向了坐在他下首的萧敬,开口询问:

“萧敬,你说朕做错了吗?”

“陛下,您想听真话还是假话?真话不好听,假话好听。”

萧敬是一个聪明人,早年跟着大明最佳太监之一怀恩在万贵妃那恐怖阴影笼罩下的宫廷里混,早就锻炼出了一身的政治智慧。

弘治皇帝的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但是他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

“朕果然是做错了。”

弘治皇帝感慨了一句,心里有了些悔恨。

他极少出宫,所以不知道张鹤龄和张延龄那俩混蛋在外面干了些啥。

御史言官们弹劾张鹤龄和张延龄,他本着耳听为虚的原则,加上一些人的有意蒙蔽,以及张皇后的枕边风,他更相信自己的小舅子。

所以,他一直以为张鹤龄和张延龄这两兄弟或许干了些坏事,但是无关紧要,问题不大,因此一直对这两兄弟予取予求。

可是今天,他眼见为实了,亲眼见到了百姓被张鹤龄害得被迫流亡、居无定所,让他感觉,自己可能真的错了。

然后,那中年汉子,因为西山煤业,还在喊陛下圣明,让他感觉到深深地惭愧。

因为他很清楚,他自己,是害的百姓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

可到头来,百姓还在感激他!呼喊陛下圣明。

这叫他如何不惭愧。

他在想,如果没有李兆同的出现,没有李兆同提议创建的西山煤业,没有李兆同大手大脚地花钱,对流民极好,或许,最后这些百姓,都会被逼得造反吧!

朱祐樘很清楚,自家祖宗朱元璋,就是被元朝搞得没饭吃,活不下去,最后开局一个碗,被迫造反起家,一步一步,才创建下这巍巍大明的!

所以,明君朱祐樘不敢小瞧任何一个流民,仁慈到连自己的杀母仇人万贵妃一家都放过的他,也还是那么认可实行连坐制度、极为暴力血腥的保甲制!

那么,现在转念一想,与其坚定实行暴力血腥的保甲制,不如偏信于谁,减少奸佞小人对百姓的压迫、荼毒,让百姓能够活下去,不去流亡,是不是更好呢?

这是他这一路上思虑的内容。

“萧敬,那你说,朕该如何对待寿宁侯和建昌伯呢?”

这个问题,弘治皇帝还没想清楚,因为寿宁侯和建昌伯是他最爱的皇后的亲弟弟,如果依法行事,那必然是后宫不稳,可如果不处理,那他们肯定还会继续荼毒百姓,影响大明的江山稳固。

所以,他很为难。

萧敬是他的亲信,所以他想听听萧敬的意见。

“陛下,依奴婢所见,对待寿宁侯和建昌伯,最好的办法是:不处理。”

“不处理?!”

弘治皇帝的眉头紧锁了起来,对于萧敬的这个回答,他不是很满意。

萧敬也知道皇帝会不满意,所以他补充道:

“陛下,如果您处理寿宁侯和建昌伯,那皇后娘娘那里,您可就不好交代了呀!

奴婢斗胆,寿宁侯和建昌伯今日的所作所为,您也有一定的责任。

所以,就算您不看皇后娘娘的面子,为了您的威严,那也不好处理寿宁侯和建昌伯啊!

不过,奴婢建议,您还是要敲打一下寿宁侯和建昌伯的,让他们收敛一些,不要再胡作非为,祸害百姓了。”

萧敬这话说得很直白、很大胆,这让再次想起那中年汉子呼喊陛下圣明的弘治皇帝老脸一红,不过弘治皇帝终究是个仁慈的君主,他没有责怪萧敬,反而点头采纳了萧敬的意见:

不处理,但是要敲打!

他决定,回去好好敲打一下寿宁侯和建昌伯。

“萧敬,你记一下,回去提醒朕,朕要召见寿宁侯和建昌伯,要收回寿宁侯手里属于密云县的土地。”

“陛下,这……”

萧敬有苦难言:

您这不是点头答应了不处理吗?怎么又要去收回寿宁侯手里属于密云县的土地啊!

您这样做,我可是很为难啊!毕竟出主意的是我,您还要我提醒,这要是传出去,鬼知道皇后、寿宁侯、建昌伯要怎么记恨我呢!

“此事必须做,刚才见到那一幕的,可不止朕和你两个人,刘健他们也都在场,他们都看到朕脸红了。

如果朕不处理,那刘健他们肯定会看轻朕,这会让朕丢失皇家的威严!

至于皇后那里,朕自会去解释,朕相信皇后是通情达理,贤惠淑良之人。”

弘治皇帝不是任人摆布的布偶,他采纳萧敬的意见,这不代表他没点自己的想法,在他想来,收回张鹤龄手里属于密云县的土地,就是对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最好的敲打,同时还能给自己挽回一点面子。

“那好吧!陛下,奴婢记住了。”

皇帝才是自己真真正正的主人,对于这一点,萧敬看的很清楚,所以他明知自己要得罪人,可皇帝要自己这么做,他就必须如实执行,不得讨价还价。

“对了,萧敬,你对李兆同怎么看?说真话。”

解决完张鹤龄和张延龄的事情,弘治皇帝的心情就放松了下来。

这段时间,有关李兆同的消息他听到不少,最开始是对李兆同有意见的,毕竟李兆同花钱大手大脚,可在他想通了之后,就对李兆同没有意见了,反而还有一丝欣赏和喜欢。

毕竟李兆同帮他安置了三千多流民,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后还会更多!

加上之前遇到瞎眼儿和中年汉子的事情,弘治皇帝深知这一次李兆同功劳甚大,所以,弘治皇帝对李兆同,是越来越欣赏和喜爱了。

他知道李兆同和萧敬有点冲突,所以,为了保护李兆同,他决定开解一下萧敬,让萧敬不要把上次的事情往心里去。

毕竟萧敬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即便李兆同他爹是阁老李东阳,他娘是成国公朱辅的亲妹妹,萧敬想搞一点小动作,为难一下李兆同,也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对西山煤业的生意不利。

“陛下,奴婢对李兆同的真实看法是:这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少年,他很聪明,可是,奴婢觉得,他太胆大了,或许,他将来会成为王公那样的孤臣,甚至更甚。”

萧敬口中的王公,是已经致仕了六年,在家乡教书育人的王恕,这位大佬,是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存在,满朝文武,加上皇帝,都被他得罪了个透!

最后,他是被前阁老丘濬和太医院判刘文泰陷害下台的。

丘濬是好官,可惜心眼小,王恕得罪了他,他就听信了小人刘文泰的谗言,联合起来把王恕陷害下台了。

当然,最后丘濬也没能落到一个好下场,因为大家都知道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王恕是好官。

毕竟成化年间的“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如今弘治年间的“弘治三君子”之一,可不是戏文里唱的,是百姓和百官口口相传的,你把他陷害下台了,你就是小人,所以丘濬三年前就被骂死了。

弘治皇帝虽然不喜王恕,还借口“陷害案”,以“无意中诽谤了先帝”为由赶走了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王恕,可他很清楚,王恕是好官,萧敬拿李兆同与他类比,评价很高,可见萧敬也没有与李兆同一般见识。

不然不会评价这么高。

所以,他安心了。

车队径直往西山煤矿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