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明朝航海王 > 第10章 大明最强外戚

明朝航海王 第10章 大明最强外戚

作者:任弘毅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20 17:54:07 来源:转码展示1

皇帝是一个极需要自律的职业,历史上的好皇帝,不是他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他更会自律,更会控制住自己的**。mengyuanshucheng

因为皇帝的职责是治国,整个国家的兴亡都系于他一人身上,对整个国家而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想当一个好皇帝,很难!因为你连一些普通老百姓所能有的**都不能有。

举个两个相反的例子,春秋时期的卫懿公,没有什么劣迹,就爱养几只鹤。

普通人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吧?养宠物而已。

可是卫懿公最终闹得民怨沸腾,国破家亡。

而与他相反的例子,千古圣君李世民,同样爱养鸟,可他听了魏征告诉他卫懿公养鹤亡国的例子,他就把鸟儿全部放飞了,从此不再养鸟。

他是不爱鸟了吗?不是!他是懂得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

这就是千古圣君的行事准则!

弘治皇帝是个好皇帝,但肯定算不上千古圣君,所以,他自然没有李世民那般变态的自律能力。

当然,他还是可以的,他也没有像李隆基那般得意忘形,从此君王不早朝。

龙颜大悦之后,弘治皇帝只是暂停了处理政务,给自己放了个假,随心所欲一次,带着自己的大臣,来一场公费出游——

他想去西山看看。

他很好奇西山的运作情况,他也想顺便在路上看看百姓在他治下的生活状况。

崇文门外街距离西山五十多里,这一路过去,如果不停留,以马车的速度,也要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弘治皇帝想顺便考察民情,自然不可能不停留。

实际上,他们一行人,在走出广宁门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因为他们在这里遇上了一群不像流民的流民。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明朝廷给流民的定义是: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

弘治皇帝遇上的这群人,精神状态尚可,不像是以往那样随时可能饿死的流民,可他们是他徙者,也就是没有路引,违反了保甲制的逃户,所以按照规定,他们就是流民。

那他们是来干嘛的呢?

那当然是来找工作、讨生活的了。

西山煤业,在京师外城的两大城门口,也就是广宁门和广渠门门口,设立了招工点。

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的。

“壮士,你们这是从哪来啊?”

弘治皇帝知道这些人是来找工作的,再看他们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样子,不用让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打探情况也知道他们是流民,可看他们精神状态尚可,所以弘治皇帝很好奇,他们从哪来,为什么要拖家带口地来。

要知道,从成化六年起,大明就开始实行保甲制:十家为甲,十甲为保。一家有罪,九家举报,若不举报,十家皆有罪。

而到了如今的弘治十一年,保甲制度已经在全国实行,强制要求每家门上挂牌,上写丁口人数、姓名。

违反保甲制的代价可是很大啊!尤其大家家族观念还很强,连坐太可怕!

这些人,看上去精神状态尚可,就算西山煤业待遇好,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违反啊!

只有那些彻底没了活路的人,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成为流民。

“回这位老爷的话,小人是从密云而来。”

中年汉子十分憨厚,见问他话的弘治皇帝气度不凡,有些紧张,所以也没多想,直接就如实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拖家带口出来啊?就算西山煤业待遇好,你完全可以办好路引一个人来啊!你这样……不是违反了保甲制,成为流民了吗?”

弘治皇帝问出了心中的不解。

说实在话,如果不是心情好,他对中年汉子说话的语气可不会这么……谨慎,毕竟对方是在违反他所认可的保甲制。

“唉,这位老爷,小人这也是没活路了,迫不得已才逃出来的。

至于老爷您说的路引,我一个普通小民,如何办得到啊!

还有您说的保甲制,咱们那聚宝庄,人差不多都跑光了,谁还管保甲制啊!”

“跑光?!”

弘治皇帝不解:

“我看你一家人精神状态尚可啊,这说明你们那个地方应该不错啊!你们为什么要跑光?”

“唉,这还不是寿宁侯造的孽啊!”

说到这里,中年汉子的怨气一下就升了起来,他喋喋不休道:

“这位老爷,我们聚宝庄,土地肥沃,本来是富裕的,我们的日子,也好过,可就是因为土地肥沃、民众富裕,所以就给我们惹来了祸事啊!

前段时间,寿宁侯不知从哪得知了我们聚宝庄的消息,就盯上了我们聚宝庄,然后他就开始想办法侵占我们的土地了。

先是逼着我们低价卖,我们不舍得卖,后来他的人就干脆连同官府一起直接抢夺了。

我们这些小民,哪敢与他对抗啊!而且据他和官府的人所说,我们聚宝庄的土地是陛下赏给寿宁侯的,聚宝庄的一切都是寿宁侯的。

我们就更不敢说什么了,违抗圣旨的罪名我们可担当不起!

所以,我们只好连夜收拾细软纷纷逃离了,哪还会管什么保甲制啊!都没活路了。

幸好,老天保佑,陛下圣明,有西山煤业。听说西山煤业招募流民做事,包吃包住有工钱拿,我们就都拖家带口,冒死来投奔了。

唉,只希望我们不被官府抓回去吧!不然就真的没活路了……”

弘治皇帝:“……”

……

弘治皇帝是个好皇帝、好人、好丈夫没错,但是他就完美无缺,没有污点吗?

显然不可能没有,千古圣君李世民还杀了他哥李建成和他弟李元吉两家人呢!

弘治皇帝还是有错误的,如果没有李兆同这个变数,在他执政大明十八年的过程中,他会有两大污点:

一是宠幸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这俩外戚,这两兄弟,都是弘治皇帝他老婆张皇后的弟弟,借着姐姐和姐夫的宠幸,胡作非为,不知道干了多少坏事,祸害了多少百姓!

二是弘治皇帝在弘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00年,把他爹成化皇帝朱见深好不容易收回来的河套地区给丢了,这个锅他必须背,因为河套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有塞上江南之称,又兼得阴山、贺兰山之地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河套地区一丢,大明从此无宁日。

不过这第二个污点可以不提,因为现在才弘治十一年,事情还没发生。

就说这第一个。

中年汉子没撒谎,寿宁侯的人也没撒谎,这密云县聚宝庄,还真是弘治皇帝前段时间赐给寿宁侯张鹤龄的。

当时张鹤龄进宫找姐姐张皇后哭诉,喊穷,说密云县的聚宝庄很富裕,想要,要姐姐去跟姐夫说。

这张皇后,虽然能干精明、知书达礼,但绝对绝对是一个扶弟魔!十分纵容他的两个弟弟、大明最强外戚——张鹤龄和张延龄,让这两兄弟把皇宫当成了自己家一样,来去自如。

去年,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跑皇宫里饮酒作乐,这张鹤龄还大逆不道地去戴弘治皇帝的帝冠,然后被宦官何鼎发现,何鼎拿金瓜阻止了张鹤龄,想击杀他,同时提示了弘治皇帝。

站在大明皇家的角度上,这何鼎做的没错吧!

可结果呢?

这张皇后百般维护自己的弟弟,激怒弘治皇帝,致何鼎被拿下狱,然后被另一个宦官——李广,给打死了。

由此可见,弘治皇帝和张皇后这一对夫妻对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的极尽荣宠。

这聚宝庄,就是弘治皇帝啥也没想,啥也没考虑,大手一挥,就赐给张鹤龄的。

然后,苦的都是无辜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