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96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正德七年十二月

○辛丑朔。上视牲于南郊。

○壬寅总制四川军务·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洪钟上乞致仕,许之,仍令乘驿还乡。

○南京十三道御史郑行等劾奏:“两淮都御史张缙 丧师偾事,保定都御史甯杲纳交逆瑾,二人者百计取容,屡劾不退,乞罢缙 罪杲。”下所司知之。

○兵部以湖广·总兵官方寿祥、佥事 郭韶功罪及死事,都指挥曹鹏、指挥吴勋 等议请。得旨:“寿祥巳停俸,既有斩获功,仍赏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韶准赎罪,仍停俸三月,鹏等赐祭,其子令袭升土兵头目,各给赏优恤。”

○武平卫署都指挥·佥事 石玺乞回原卫致仕,许之,仍赏银十两彩币、一表里。先是,玺以盗贼猖獗起用。至是盗平,得请去。然多称病避事,劳绩罕著云。

○大亦辖等族番人容中郭等来朝贡马及刀铠,赐彩叚钞锭等物有差。

○甲辰南京吏部·右侍郎罗乞致仕,许之。

○是日,广东饶平县地震。

○乙巳升南京太仆寺·少卿蒋恭为南京通政司右通政。

○丙午大慈恩寺僧三竹班丹往灵藏封赞善王回。诏:“升一级。”

○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汪获麟为本布政司左参政。

○丁未调协守甘州·副总兵徐谦 分守凉州,以与总兵王勋 不协故也。

○戊申升吏部·郎中王守仁 为南京太仆寺少卿。

○己酉升大同·知府 张凤羾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御史张士隆劾奏:“光禄寺卿李良,少受学于大学士刘健。当健在位时,良为御史,怙势求荣,因以女许为健孙妇后,良亲殁,载之墓志云:‘孙女某许聘脢庵刘公之孙承学。’此镌之于石不可磨也。及 健去位,遽尔背盟,托言其女疾,革还健聘礼,遂改适举人朱敬。夫义莫重于师,礼莫大于婚,士莫先于廉耻。即良此事视之,人且不得为,况可为卿在人上乎,宜即罢黜。”于是,良不能自安,因餋病而去,士论快之。

○以获贼首赵风子及剧贼 赵鐇、贾勉儿、李茂、马五、张仲威、杨寡妇等功,授湖广武昌卫军赵成为正千户,仍赏银一千两;军余 赵宗、民快徐必高为所镇抚,各赏银五十两;民快赵秀 为百户,俱世袭;指挥郭锦、老人王斌、舍人仇镇,升实授二级;宁夏卫小旗许贵等一级,余给赏有差。

○庚戌免河南光州、上蔡、遂平、磪山、真阳、新蔡、息县、光山、固始□城、裕州、叶县、泌阳、唐县正德七年分粮草并徭役,以贼残破也。

○辛亥升起用·给事中徐暹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以祈雪命顺天府官祭京都城隍及诸神祠。

○升赏参将姚信等部下官军四千五百七十三人有差,以平贼功也。

○户部覆议漕运及各巡抚都御史所上地方事宜:“一 近例,兑军米每石别加五升,以备蒸润耗损。有司因缘为奸,请革之。一 河南改兑粮小滩河道剥浅,其费不赀,请加耗米三升,仍敕管河都御史流浚河道。一 江北运军过江领兑者,近减脚米五升,宜仍旧给之。一 被贼焚毁粮船千五百有奇,宜行工部措价,或各司府成造。一 各处兑运稽迟,请遣户部官四员领敕监兑,申严期限,违者罪之。一 旧制,运粮官缺,皆由漕运衙门公选。刘瑾乱政,乃令南京府部及各巡按御史考选,体统乖紊,又立正运听运之名,互相倾挤,事多牵掣,请改正。一 正粮一石除加四随船耗米,俱兑本色,其余耗米每石折银五钱,载入议单,使知遵守。一 阻冻粮船每军给耗米一石,准作下年口粮,其粮该纳京仓者,改纳通仓,每石加收脚价一斗,该纳通仓者,免其晒,每石加收三升。一 苏松常州起运徐扬二仓粮米,近因减派军粮不敷,请仍徵减数之半,愿纳折色者听。一 河东运司盐价,支剩银二万二千余两,准存留山西,以给王府禄米。一 鴈门三关采纳秋青草束,请会计合用之数,余令折徵银两,相兼支放。一 畿卫逃故京班军马其卫所官,仍照旧例住俸拨补定数提问。一 长解受财,故纵新发充军人犯,请比解军违限一年事例,亦发附近充。”军诏:“如议。”

○壬子加工部·尚书 李鐩太子少傅,升刑部·左侍郎张子麟为尚书。

○礼部·左侍郎毛纪奔母丧,诏驰驿还。

○癸丑先是,礼科·给事中李贯、行人刘宓奉敕往封占城国王 沙古卜洛。至广东,宓疾卒,遣行人刘文瑞代之。未至,贯言:“占城在国初,尝绝其朝贡。迩者,言官建白,亦有不可远封之议,请即于广城怀远驿开敕宣谕,并赏赐王妃等物,令遣来王叔沙系把麻等领回。”事下,礼部议覆:“旧无领封之例。”诏复集廷臣议,以“占城沙古卜洛奏请袭封已余二年,一旦无故中止,非兴灭继绝之制,万一沙系把麻不从,或从之而去封匪其人,以起争端,何以处之?乞如前议,仍令贯等奉册之国,庶不失信外夷,而中国之体亦无所损。”从之。

○升都督佥事 朱宁、朱安为都督同知,千户汪王□赞等一百十六人升级有差。以自陈缉捕功也。

○甲寅赏四川兵备·副使高江、副总兵杨宏各银五两、纻丝一表里,部下官军升赏者六十七人。以斩获番贼功也。

○升四川泸州卫·指挥使韩恩为四川都司署都指挥佥事佥书管事。

○乙卯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仪宾杨淳祭陵寝。

○赠死事湖广·都指挥·佥事 许凤为署都指挥同知,赐祭,仍令其子袭升。

○丙辰升国子监·祭酒王鸿儒为户部右侍郎。

○给事中田汝耔 劾奏:“山东·左布政使夏时谄媚贪饕,河南·佥事 孙磐刚愎无忌,莱州·知府 辛文渊 贪暴著声,河间·知府 史鉴结纳权贵。”吏部议:“鉴、文、渊 宜令冠带闲住,时、磐宜行巡按官核实裁处。”从之。

○丁巳升刑部·右侍郎黄珂为左侍郎,改工部·右侍郎张纶为刑部右侍郎。

○戊午以灾伤免山东钜野、聊城、丘县粮草,其武定、淄川等七十余处各量灾递免之。从户部议也。

○升锦衣卫·都指挥使谷大亮等四百二十五人各一级,皆以太监陆訚、谷大用、张忠等奏带随军冒功者也。

○己未命宁夏·游击将军史镛充左副总兵,协守甘州地方,以都指挥同知郑廉代镛为游击将军。

○庚申立春。顺天府进春,上御奉天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免群臣宴。

○诏:“旌表大理寺右评事 李吉故母陈氏之门曰:‘贞节’。”初,所司以其事闻未报,而陈氏殁。至是,吉援例请,下礼部议覆,许之。

○辛酉升苏州府·同知曾大显为河南按察司佥事。

○壬戌命管理易州山厂工部·右侍郎张遇回部管事。

○初,辽东三卫达子为恍惚达子所逐驱其牲畜入境以避难,守备宁远·都指挥·佥事 马骠与百户钱成谋邀杀之,而分取其所有,诡称犯边,以希升赏。既而,三卫丑类夷人叩边索偿,镇巡官审诘,具得其情以闻。都察院议:“三卫夷人,为边境藩篱,骠等贪利妄杀,开惹衅端,法不可贷,当斩。”狱上,得旨:“骠、成依律处决,官舍听骠指使者,俱发边卫充军。”

○添设广西苍梧县,东安巡检司以本县监生甘思忠为藤县县丞领之。守臣奏:“思忠世为民夷所信。”故用之也

○癸亥致仕巡抚宣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进卒。进,字时勉,平阳曲沃县人。成化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督饷宣府,公于出纳。升广平府知府,其地斥卤恒若旱,进至特建石闸,引河水灌田,民利之。改济南升四川右参政、江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时,北虏寇边,诸将失利于鱼台岭,官兵多败死,言者因劾进,进亦上章自劾,遂引疾归,寻致仕卒。

○甲子以旱灾免苏松常镇四府并镇江等卫秋粮有差。

○沈府吴江王 诠铿薨。王,庄王第五子,母高氏,成化庚子生,弘治辛亥册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昭和”。

○以蝗灾免保定河间等府并沧州等卫秋税有差。

○命怀柔伯施王□赞掌南京左军都督府事。

○升辽东·都指挥使张洪、张玺为都督同知,录讨贼功也。

○乙丑增立狭西西乡县营堡一所于故县坝,编发军士二千操戍,仍立盐场关巡检司、南郑县立青石关巡检司、石泉县立饶峰岭巡检司、平利县立镇坪堡巡检司,从都御史蓝章请也。

○丙寅升太仆寺·卿刘永为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

○升湖广按察司·按察使张吉为贵州布政司左布政使。

○致仕南京户部·尚书 王佐卒。佐,字廷辅,山西和顺县人。成化戊戌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弘治甲寅,升太常寺少卿。丁忧起复,除顺天府府丞,升光禄寺卿、户部右侍郎、转左,尝往常州勘处。魏国公徐俌与民讼田事,狥刘瑾意,以田归俌,事竣加俸一级。后迁南京户部尚书,月余坐事逮问,寻令致仕,又罚米千石。至是卒,赐祭葬如例。佐,无他长,但以豊貌多髯。尚书 尹旻拔为吏部属,遂积阶至正卿,子云凤为祭酒,亦以阿瑾,为士论所鄙。

○以旱灾免山西平阳、太原二府所属四十二州县并镇西卫偏头关守御千户所民屯秋税有差

○巡按南直隶御史李云奏事失用印,命锦衣卫官校执赴京治之。

○以兵荒减免永昌甘肃山丹等十四卫所税粮有差。

○丁卯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致仕。东阳屡以老病乞休,不允。至是复上,云:“每当具奏乞休,实是哀鸣恳诉,未蒙览察,曲荷涵容。顾在告之辰,岁过其半,素餐旷职,累积愆尤。况今岁暮祫享,不能陪列,正旦朝贺,不能随班 。郊坛大祀,不能看牲分献,而深居饱饭,偃仰在床,窹寐□八不宁,食不下咽。臣之狼狈,实不知所以自处也。伏望许臣休致,则进退之节,庶全始终。”上始可其请,赏银五十两文,绮四袭,荫其侄兆延为中书舍人,仍锡敕曰:“朕惟君臣相遇,自古为难,而人臣事君,才德相称、始终一节者,尤难其人。卿资禀神异,慧悟夙成,爰自童年,召见中禁,应对称旨,名动四方,遂以宏博之学、蜚英艺苑、优游常调三十余年。资历既深,闻望弥重。逮我皇考简自圣心,擢居政府,朝夕献替,便殿之延访,平台之赐问,有怀必吐,无言不从。弘治之政,光于列祖,惟是二三大臣佐理之功。而卿之诚心直道,不激不随,无私无比,尤为皇考所眷注。顾命之际,推诚付托。卿感激知遇,益竭忠勤,事涉忧违,委曲匡救,西鄙戡乱,两河讨贼,庙谟胜算,多所赞画,厘革弊政,率循旧规,乐育人才,明扬善类。代言足以宣朕意,敷奏足以达民隐。况文学词翰,独步一时,贯穿古今,精练政务。立朝仅五十年,辅政十有八年,清慎之操,终始不渝。自古大臣兼兹众美者,代不数人。朕仰承先志,图任老成,属时多难,方切倚仗。卿年犹未至,精力有余,乃以止足为念,动辍引疾乞休。比年以来章十上,每奏愈切,重违雅志,特赐俞允,降敕褒谕。命有司时加存问,岁给舆隶十名,月馈官廪八石,仍赐白金彩弊,袭荫子侄一人为中书舍人,用表朕怀旧优老崇德报功之意。于戏!功成名遂身退,卿之自处善矣。乃眷西顾,居第伊迩。国有大政,尚将就而问焉。卿其颐养天和,茂膺寿祉,以慰天下之望。故谕。”

○以灾伤免河南开封等府、许州祥符等州县、睢阳等卫及赵府群牧千户所今年秋税有差。

○初,山西贼 李五 以妖术倡于延安,惠庆、邵进禄等信之,遂谋乱,杀巡捕指挥陈正,陷洛川城。进禄寻死,庆攻宜川及白水等处。榆林·都指挥李良败之于烂柯山分界屯,指挥崔嵩败之于三冢园,都督杨英、都御史蓝章复追之于白衙寨,指挥关键、张潜 为所杀,副使张禴益兵追击于麻线岭,破之。庆乃遁,余党悉平。章、英及巡抚都御史舒昆山、总兵侯勋,各以捷闻,赐敕奖励,奏捷者升赏如例。

○朝鲜国王 李怿遣陪臣同知·中枢府事 申继宗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赏文绮布钞等物有差。

○革怀仁王府·辅国将军成鍱禄米三之一。成鍱之亲有贷辅国将军成鈚资财者,成鈚卒,其夫人索之,未尽偿,成鍱俾还其券,遂互相奏讦,以成鍱不直罪之。

○戊辰升四川按察司·副使高江为湖广·按察使。

○致仕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屠滽卒。滽,字朝宗,浙江鄞县人。成化丙戌进士,擢监察御史,明法律、善折狱,每奏谳举笔立成,不烦窜易,以材能称。都御史王越 荐之,超升佥都御史,历右都御史,或短之调南京。安南侵占城,逐其王子古来奔广,滽受命往核,乃移檄安南,约使休兵,遂募勇健护古来归国。占城持金为谢,弗纳。弘治改元,命总制两广。未几,召还,掌院事。进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升吏部尚书。满三年,加太子太保。以太子出阁,恩加太子太傅。在位练达精敏,特疏于防检,屡为言官所论,迨尚书 周经以劾免召滽问焉。对曰:“此皆挟私尔。”因辨劾,已之枉。上不悦,诏诘责之,滽因乞归。滽有用世才,不乐家居。正德初,大臣守正者多去位,乃获徵诣京师,以旧职兼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滽风仪隽爽,议论潇洒能与时俯仰。刘瑾方怙势毒缙绅时,亦有所调护。瑾以私憾钩诬尚书 刘大夏罪,欲寘之死。滽委曲为解,得从减论。居二年,以老疾致仕,又三年卒。讣闻,辍朝一日,赠太保,赐葬祭如例。

○以被贼并旱灾,免狭西靖虏秦州兰州等卫、巩昌临洮等府秋粮有差。

○升太常寺·少卿杨廷仪为太仆寺·卿,沈冬魁 为光禄寺·卿。

○革永寿王府·辅国将军诚渻、奉国将军秉枞冠带,并减其禄米三之二。诚渻婚,不俟奏报,又与秉枞构隙,故并罪之。

○定生员军功升级事例。一级者廪膳生员为冠带署总旗,增附生员为冠带小旗,积功递加,其子孙承袭该署所镇抚者减去署职该冠带,总旗者革去冠带,俱止与总旗世袭,积至实授千百户以上者,亦照前例,减革世袭。

○己巳以岁暮祫祭,遣成国公朱辅告太庙,驸马·都尉游泰告懿祖皇帝、熙祖皇帝。

○辽东都指挥·佥事 葛蔓坐锦川营等处失事当充军,以情轻降一级。

○四川纪功·给事中王萱、御史汪景芳、巡按·御史王纶各奏:“流贼 廖麻子等攻破绵竹、乐至,金堂县·千户陶、知县刘本翊 等四人失守,宜械治。都指挥许凤、指挥殷辅、千户尹佐等十四人战死,宜赠恤。巡抚·都御史高崇熙、副总兵王宪、分守分巡马昊 等十四人剿捕无功,宜究问。总制·尚书 洪钟乐游纵饮,致贼猖獗。总兵杨宏丧师逃遁,见执于民二人,举动若此,岂堪重任,乞速罢黜,别选贤能以靖地方。”上皆下兵部议。时贼势甚张,官军畏之。日潜行蹑贼后,掇其所杀人馘以为功,土兵扰民尤甚,故有贼如梳、军如篦、土兵如剃之谣。然方急于剿平,每捷上辄厚加褒赏,钟等益得计。至是,兵部犹以钟等颇有功。钟已致仕,崇熙 招抚事方有绪,不宜易置,惟取宏回京。而已,诏俱从之。先是,凤已被恤典矣。辅赐祭,仍赠一级,听其子升袭伊。佐等死事及各官功过,令纪功等官并核以闻。

○罢延绥·总兵官侯勋、湖广·副总兵王宪,以言官劾其贪懦也。

○命辽东都司带俸·署都指挥使孙文本司佥书管事。

○庚午祫祭太庙。

○升应天府·府尹张淳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山东·按察使金献民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以明日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崔元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遣仪宾杨淳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是岁,天下户:共九百一十八万一千七百五十四户;口:共六千五十九万三百九名口;田:四百六十九万七千二百三十三顷一十六亩九分二厘七毫五丝四忽九微五纤。田赋 米:二千二百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六石九斗八升一合四勺五撮五圭三粟三粒七微;麦:四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一勺八抄二撮七圭七粟九粒四微五纤;丝:三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斤一两三厘一忽四微五尘;绵:一十六万九千六百斤一两九钱八分八厘七毫七丝;绢:一十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七疋三丈六寸六分二厘一毫八丝三忽;布: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四百六十疋四尺四分;绵花:一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斤一十一两二钱二分二厘四毫三丝三忽;草:二千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二百四束包六斤五两二钱八分九厘三毫三丝九忽七微六纤。户口钞:八千七百九十七万六千六十七贯七百七十八文五分六厘;杂课钞:七千三百九十二万七千一十九贯折米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三勺;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二百四引九十一斤九两三钱三分六厘,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四万六千六十三疋一丈八尺五寸五分八厘;茶课: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斤九钱九分。屯田:一十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七顷一十八亩四分四厘四毫七丝一忽;粮:一百四万一百五十八石三斗九升一合五勺八抄九撮;金银课:三万二千九百二十两;水银:二百二十九斤;朱砂:四十六斤八两。儧运:四百万石,各处运纳一千一百七万五千六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一合三勺三抄三撮七粟六粒。减免粮:七十万五千八百八十六石七斗二合五勺八抄五撮七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